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05 12:56:01| 人氣6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間之上,天國之下】--香港的顏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回台灣後剛巧碰上颱風,
每天看著電視畫面上都少不了的滾滾黃江,
實在很難想像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好像就在這座島上。

聽說今年會有五六個颱風是吧。嗯嗯。

101剛蓋成型的那陣子,我剛好常常經過她所在的那一帶。
應該是因為角度的關係,
所以每次貼近了看她的時候,總是覺得她一副正要往我身上傾倒的樣子。
不過這樣的錯覺,在去了香港一趟之後居然不藥而癒了。

或許應該說是麻木吧。雖然那只花了我三十六小時不到。


這是我第一次去香港,應該說是,「第一次入境香港」。

之前,香港對我而言只是個轉換的港口,
進大陸轉機經過她,到歐洲轉機經過她,而且每次來回都會碰上。
加上現在就在港商公司上班,香港就更像是一個似遠又近的地方,
甚至近到就像隔壁的7-11一樣。

好像很熟悉,但又很陌生,有點像曖昧情人之間的關係。


在這之前,我只知道香港很小,
除非你打算去購物血拼,不然只消一兩天時間就足以將她踏遍。

此外,唯一的印象就是無數的港片明星和王家衛。

這樣突然說起王家衛,並不表示我對他的作品有什麼癖好或偏執,
對我而言,這個導演最大的特色在他所有的畫面色調。
例如過度被處理的偏黃、偏綠,還有一點孔雀藍,
很頹美的組合,常讓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拜占庭,有著相同的復古和頹美印象。
想當然爾,現實生活中的畫面不可能有那麼大的色偏。

但是,這樣的顏色卻是如此是用在香港的每一個角落上。

忘了問來接機的香港男生是不是有著相同的印象,
我想,在地人應該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吧。

這讓我想起蔡明亮,擅用台北城裡最邊緣的印象來表現台北,
聽說他這樣的做法曾引起不少人大加撻伐,
因為那些人覺得他電影裡表現的「不是台北」。

好果決的說法。

雖然我也覺得老拿那些邊緣題材來做文章,對處在那些邊緣的人來說實在很不敬,
但「是」或「不是」,絕不是任何一兩個人說了就算的。

應該也有香港人覺得王家衛的電影色調「不是香港」。
但在我這個過客眼中,那的確像極了我眼中的香港。

也許蔡明亮的台北和某個過客眼中一樣。


常去香港的朋友說:「香港變了,變了不少。」

九七回歸之後,香港的殖民色彩被官方不斷地抹去,
之前還能到處都看到英國女王的肖像紀念品,或是帶歐洲風格的飾品,
但現在看起來,好像只剩下彌敦道的閃爍招牌還算特色。

走在台北街上,好像建築物的外觀就是那幾種顏色,
磚紅、乳白色、深灰淺灰...其他就是玻璃帷幕了。
也許是保守個性使然,印象中直到這十年才出現一些顏色算得上繽紛的建築物,
當然這裡說的是住宅或辦公室建築。

要看到阿姆斯特丹或是薩爾茲堡那樣童話般的粉紅粉綠色出現在住家外牆,
對於東方人好像還需要一點勇氣。

不過在香港,倒是很容易就看到有著少見顏色的房子,
像是天藍色、孔雀藍、粉紅色也有一些,
當然也許不只顏色的緣故,
但就像是你大概也分得出來日本人、韓國人、台灣人和大陸人的不同,
看見香港的房子和台灣南部巷子裡的房子,你也會一眼就分辨出來,
而且還能糾正我那不是台灣南部,而是北部的房子。

顏色也好、型式也好,
總之那是種不同的味道,摻合了一點點歐洲的味道。

我倒不像那個朋友對於「殖民地的味道」感到那麼可惜,
或許這會是個新的風味,而且沒那麼難發現。

台長: 姆米琳達
人氣(6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