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15 14:30:07| 人氣1,700|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身體‧伸體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來自法國的身體舞蹈家,與來自台灣的舞蹈家,兩個獨特的女人在駁二藝術展場盡情施展自己的身體,每個動作都具有詩意,對著展場的任何一個物件作互動、對話,也呼應配樂。法國混音音樂夾雜著許多元素,可視為憂傷;或者是清新;或者是空靈,每個觀者聽起來的感覺都不盡相同,情感投射在聆聽的聲音裡。我喜歡這樣的聲音。



原本是一個藝術展場。有許多作品置放於這個空間,各個藝術家的思想融入創作裡面,我們觀看作品,從中閱讀我們想要的訊息,與藝術家隔空思想接觸,在那之中我也與一些作品產生了共鳴。是的,舞者在跳舞的同時也在共鳴。試圖將週遭環境的頻率調致一個平衡的狀態,扭動軀幹,畫了一個不成型的半邊圓,或者是輕輕的抬起右手卻有力的舉直,也或許掃動單腳,移動步伐,讓一些動作摩擦空氣,還是在地板留下行動的痕跡。我們看著他們抽象的動作,我思考,但也不曉得究竟思考了些明確的什麼,只知道美感存在於每個細微的肢體語言間,我盡量體會那樣的美背後的意義。


身體,伸體。



她們伸展身體,讓身體與空間結合、抽離、再結合。服裝沒有華麗,像是一個女人隨時去街巷口便利商店買飲料的穿著,隨性但不隨便,並且利於大動作的發揮。有時候趴在地上,隨著展場的物件翻滾;有時站著或 坐著都不動,像是要回歸到什麼原始狀態;有時扭轉肢體,讓動作媚惑人心。有時對著無形的空氣作出具體的推拒或依靠的感覺。我的視線跟著她們遊走於場地之間,透過她們看到一些新的元素。





現代舞蹈已經跟現代繪畫雷同,跟空間任何事物呼應,抽象的舞蹈要觀者去自己解讀。繪畫也似乎是這樣的,抽象的圖賦予人的想像空間及情感都會有更多可能性,不再執著於形式,形式本身就如同一個根深蒂固的概念,撇開這些,抽象的繪畫乃至於舞蹈,散發的個人意識會很強烈很主觀,但也很獨特。探討人跟人之間的差異性是很有趣的。同樣的環境下人大多都極為類似,但內在更深層的思想部分就會有落差,這是人跟人之間微妙的地方。



之前看的雲門舞集,和現在看這個舞蹈,兩個的型態都屬於抽象的,但是我也無需費心猜疑,只要跟著感覺去閱讀,單純看著舞蹈,單純欣賞用人體畫出的線條、塊面、色彩、空間感及流動感。還有音樂,很特殊的配樂,像某部電影的背景音樂,那麼有情境和情感,還有一些些神經質。我喜愛思緒被牽引的部分,好聽的音樂會帶領我走向美好的區塊,而那些區塊裡領會的東西都是平常很難體驗到的。舞蹈本身的力道和節奏,似乎是配合音樂,但又不全然是,也有它獨立的形式在裡面,像融進了音樂,又像是音樂配合舞蹈。



即興的東西本身就表達了一些曖昧不明的趣味。看這兩個女人東奔西跑,時靜時動,展場單子上寫她們是即興表演,但還是看的出來,這一切都應該有事先演練過,舞蹈家對自己身體語言的自信及熟稔應有萬全準備做後盾。她們熟悉自己正在進行的事。



這場舞蹈表演也讓我想到:現代人試圖追求一種精神共鳴的狀態。






無論是文學、電影、音樂、舞蹈、戲劇、哲學、藝術,至今都走向了抽象主導主流的地步,這是為什麼呢?抽象的東西代表的通常是情感的投射,也有可能隱喻社會現象,或只是單純敘述一個物件,但通常觀者都必須精神上的運作,去感受原創者所要表達的意涵,但又因為形象不具體,令人難以立即聯想它物,就只好往心裡層面想像,而這些都需要共鳴,不然也很難產生感覺來評論。那麼這個社會又該怎麼解釋,現代人為何這麼喜歡解讀精神上的一切相關事物呢?



現代人隱藏內心,不能坦率面對眾人的眼光;不能完全活在單純裡,這個社會鬥爭者有希望,人與人互相批判或質疑彼此,真正的情感卻很難顯現於外,只好猜疑對方的想法,而這樣的生活使人們窒息,看表演、電影,或喝下午茶,都是紓解心理壓力的一種方式。找物件裡可以共鳴的東西是多麼難呀,人那麼複雜,發出的頻率也不同,常常在跟別人相處時不是接不上軌道、就是沒能同步察覺對方的心情。



跟人相處真是不可思議。有很多枝枝節節的細枝要理解就已經十分困難。例如平常芝麻般的小事,如果沒有弄清楚累積起來有可能會使人痛苦,可是我們也無法完全釐清任何一個小小的環扣,把事情攤開來說清楚這個步驟,現代人都是當最後非不得已的情況才會進行。平日我們各自的想法像是隔了一層紗,這層紗會造成潘朵拉現象,忌妒仇恨誤會傷心,許多的負面情緒就是來自於我們沒有把事情釐清。遇到大事情時就更不得了,棘手的很,處理起來繁雜不俐落,這樣的現象是大家一起堆積而來的,社會持續了這個現象很久,導致人們的焦慮恐慌越來越嚴重。自殺人口暴增,許多都是源自於無法承載自身的情緒或者是周遭的壓力。










資訊大爆炸,每一秒都在變化,人必須不斷往前走,稍微慢一點也不行,很有可能停下來休息一下就慢人家好大一段路。日常生活不斷吸收新的東西,檢驗舊的東西是否該拋棄,像我這麼懷舊的人就常常逃避,想一直緬懷過去美好的片刻,慢一些面對現實。而跟著迅速翻動的潮流走,我時常迷失在裡面,不曉得出口在哪裡,有時候找到了,卻看不到前方的道路全貌。然後我本身又非常敏感,總是想立即消化週遭正在變化的每件事,因此而焦躁不安都是常有的。





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適應這個隨時變化的社會呢?堅強的心和高度的抗壓性?海綿般的腦袋以應變社會?這些我都沒有,或許或許,我也只能量力而為,用自己的步調勉勉強強生存於這個世界吧。






台長:
人氣(1,700)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純粹 |
此分類下一篇:【 底片 】
此分類上一篇:【臍帶 】

卡蒂埃
抽象主導的現象可能跟物質的過快變遷有關吧。。。
2006-12-16 10:30:40
版主回應
快速的事物的確會讓人無法具體抓住什麼。
2006-12-18 12:19:50
電光泡沫
常常,是心境,讓事物緩慢下來
然而人心太過複雜
瞬息能萬變?
一念一念之間
人也就活著了
偶爾,能有一絲幸福感、一些感動的時刻
就很夠了
2007-04-04 11:40:43
版主回應
你寫的真是好。人心複雜,我們活在這樣的世界裡,也因為複雜,才有喜怒哀樂,才能成為人。


我常常因為一絲絲的美好時刻感動許久,就像你說的,那就夠了。
2007-04-13 23:38:53
秋人
我相信 肢體的表現能顯見生命舞動的美麗^^
2007-04-06 17:52:53
版主回應
嗯嗯,當時她們美麗極了。
2007-04-13 23:39: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