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9-25 20:42:14| 人氣7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愛連結】甲甲看電影「2016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導讀:男同志篇。(2016.09.2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0月的影展馬拉松即將展開,《放映週報》和第三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合作,特約影評人用文字與影像為酷兒影展介紹多部今年選映的精彩作品。首篇推出影評人但唐謨推薦的男同志電影,文字加選片指南影片,讓觀眾快速掌握今年的影展重點。

文:但唐謨

悲喜青春:《擊出新人生》、《絕不讓你孤單》

青春有悲有喜,通常悲多於喜,但是每個人都也走了過來,只是同志可能走得比較辛苦些。

擊出心人生》(Miles)是個90年代的美國中部同志少年的故事。那是個封閉的郊區,主流同志文化不大進得來,還好當時已經有了用電話撥接的網路,讓他可以和芝加哥的同志聊天,好歹有人可以說說秘密。他很想逃離這閉鎖的小鎮,去大城市念大學,唯一的辦法就是打排球,拿體育獎學金。

排球是著名的同志運動/文化,讓有健身的同志在沙灘上賣肉。這部片中的學校裡並沒有男子排球隊,於是他只好加入全女生的排球隊。排球本無分性別,但是這男孩只是為了打排球,得在一個性別刻板印象的環境中進行越界。他俊秀的年輕臉龐,透露一份越挫越勇的蠻力。這部片讚美青春,也讚美排球運動。

擊出心人生
Photo credit: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擊出心人生》,納森阿德洛夫 Nathan Adloff,美國, 2016,彩色,90 分鐘。
you'llneverbealone1
Photo credit: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絕不讓你孤單》,艾力克斯安汪特 Alex Anwandter 智利,2016,彩色,81 分鐘。

絕不讓你孤單》(You'll Never Be Alone)的主角是一個當代的智利同志少年。他和所有青春男女一樣都對生命/感情懷抱著夢想,在生活中他也努力勇敢地做自己,但是一場暴力卻毀了一切。這部片呈現了一個對同志冷漠的智利社會。故事中的每個人多少都知道少年的同志身份,但是他們選擇視而不見,包括這男孩的老爸。直到悲劇發生,爸爸才覺悟到到這一整個社會環境對同志有多麼的不友善,而同志是多麼的孤獨無援。《絕不讓你孤單》的片名彷彿是個反諷,它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同志社群的重要性,這也正是本片中少年身處的環境中所缺少的。

男男的內在世界:《愛是一隻貓》、《這個夏天有點怪》

男同志的感情模式有別於異性戀,也有別於女同志。在陽剛表象之下,男同志們也有著一份纖細。

今年泰迪熊大獎的奧地利電影《愛是一隻貓》(Tom Cat)主角是一對神仙伴侶,兩人都在交響樂團工作,他們的愛情/性愛,事業,生活都不能再完美了,但是一場殺貓意外,整個摧毀了他們完美的伴侶關係。這部片中沒有同志議題,導演細膩的敘事,呈現男同志感情關係特殊的一面。表象的和諧竟然因為偶發事件而毀滅,深厚的感情基礎也被挑戰,親密的情人瞬間變成了仇人/陌生人。這部片帶著奧地利電影的變態怪異,比喻了男同志伴侶關係中常見/潛藏的情感危機。

愛是一隻貓
Photo credit: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愛是一隻貓》,漢德克勞斯 Händl Klaus,奧地利, 2016,彩色,114 分鐘。
這個夏天有點怪
Photo credit: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

《這個夏天有點怪》,茱兒絲赫曼 Jules Herrmann,德國,2016,彩色,82 分鐘。

德國電影《這個夏天有點怪》(Liebmann)的主角是個滿有魅力的同志大叔,他從德國來到了法國北部鄉間,這個男子不大會說法語,卻故意選擇了一個語言陌生,關係疏離的環境開始新的生活。他有恐懼,有傷痛,有無法擺脫的迷障,但是導演並沒有多解釋,只把一個明亮的夏日,一場看不見的兇殺案,以及男主角的神秘過去,編織成一個帶著深幽魅力的男同志感情世界。這兩部電影都在描述男同志綿綿密密的情感,以及他們如何擺脫傷痛的過去,重新拾起愛情。

愛滋今昔:《深擁一世情》、《5點59分愛上你》

愛滋是同志的陰影,卻建構出了一份血淚交織的同志歷史。

那些悲情以及犧牲,是同志永遠不可忘卻的,例如前陣子的《平常心》(Normal Heart),以及這次酷兒影展中描寫澳洲7、80年代同志的《深擁一世情》(Holding the Man),都在回顧那段同志一路顛簸走過的路。改編真人實事的《深擁一世情》有一個我們很熟悉的故事背景:男孩和男孩遇見,相識,戀愛,同志愛情受到外界阻撓......然後他們念不同的大學,進入80年代的同志社交圈,雙雙感染了愛滋。當時正是愛滋病最猖獗氾濫的年代,這部電影幾乎概括了當時西方世界的同志歷史。他們在死亡與恐懼中,激發出可貴的人性之愛。這類動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相信都正在漸漸地出土當中。

深擁一世情
Photo credit: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深擁一世情》,尼爾阿姆菲爾德 Neil Armfield,澳洲,2015,彩色,128 分鐘。
5點59分愛上你
Photo credit: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5點59分愛上你》,奧立維耶杜卡斯第 Olivier Ducastel、賈克馬帝紐 Jacques Martineau,法國,2016,彩色,97 分鐘。

相對於《深擁一世情》的歷史悲情,法國片《5點59分愛上你》(Paris 5:59)則以浪漫喜劇風格,呈現屬於當代男同志的愛滋議題。致命的黑色愛滋已然久遠,預防性投藥以及事後藥的出現,改變了男同志的社交文化。《5點59分愛上你》以20多分鐘的性愛開場,帶出2010世代同志社交實況。主人翁意亂情迷中忘了戴套套,於是從夜店結束到日出之前,他們在夜半的巴黎找醫院吃藥。

法國從80年代起就是愛滋醫學的先鋒,半夜三更也可以找到醫院索取事後藥。然而愛滋病雖有藥可醫,但是與感染者無套性愛,仍然會造成心理上的焦慮與衝擊。兩個大男孩氣急敗壞地掌握事後藥的黃金24小時與愛滋「另類搏鬥」,一面也在互相了解,讓「愛滋」生(而非射後不理)。這部片呈現了新世代的愛滋觀,一個愛滋世代的愛情神話,以及一場午夜巴黎的愛情冒險。

亞裔美國從西到東:《那一夜,我在三溫暖》、《北京遇上紐約》

亞裔男同志是美國同志生態中比較不被看到的部份。美國社會對亞裔男性長久以來都有「不被慾望」以及「陰性化」的刻板印象,而美國的亞裔同志,更處在國族認同與性別認同的雙重認同困境當中。

那一夜,我在三溫暖》(Spa Night)的背景是美國西部大城洛杉磯,這地方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韓國社區,故事中心的韓裔移民家庭,在經濟衰退的美國2010年代,當年懷抱的美國夢正搖搖欲墜。主角是個這家庭的同志兒子,雖然住在洛杉磯,生活空間卻整個隔絕在美國社會之外。他和父母住過著傳統韓國家庭生活,每天跑步健身,看著自己逐漸在變化,越來越陽剛的身體;但是他卻從來不去熱鬧的西好萊塢同志社區,反而在人等混雜的韓式三溫暖,他找到了一點點情慾的出口,儘管只是一點點而已......

那一夜,我在三溫暖
Photo credit: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那一夜,我在三溫暖》,安德魯安 Andrew Ahn,美國,2016,彩色, 97 分鐘。
北京遇上紐約
Photo credit: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提供《北京遇上紐約》,楊曜愷,美國,2015,彩色, 87 分鐘。

亞美裔族群的「性」成分複雜,《那一夜,我在三溫暖》中的亞裔同志處在經濟/性取向的面臨雙重挫敗,而《北京遇上紐約》(Front Cover)的主角,一個紐約男同志,卻為亞裔男性的刻板印象所苦。他努力地想在紐約時尚圈闖出一片天,努力企圖融入紐約的主流同志圈,甚至只願意和白人交往,但是他卻是個 top/攻/一號。他努力地「美國化」,種族刻板印象卻無時不刻壓抑著他。即使他是生在美國的男同志,對自己的國族和「性」(sexuality)卻一點也沒有認同與自信。另一個男二來自偉哉中國,狹著強大經濟實力,對自己的國族身份非常有自信,彷彿李小龍重生;但是他自信滿滿的國族認同,卻也毫不留情地壓抑著他的性取向。美國和中國,全世界兩大強國,哪個才是亞裔同志的歸屬呢?

 

 

本文獲放映週報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影展資訊

名稱:第三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時間:2016/10/22-10/30
地點:台北新光影城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