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20 11:48:45| 人氣1,11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真正愛台灣的人─孫運璿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6/02/16 19:38:04


今夜

思索 人民要什麼樣的政治人物?

思索 台灣未來該怎麼走?

思索 人生的意義

思索 人的存在價值

思索 愛與永恆


想著長輩們素樸勤懇的腳歩 慚愧

今夜不想說話

請原諒

請讓我 今夜靜靜默想無私的你

他們的報導 其實是我們共有的感激與尊敬

----------------





2006.02.16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記者 江睿智


「三個月後,台灣將陷入一片黑暗。」這是民國三十五年初,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服務的三千名日本技術員工將遣送回日本時,留下這句帶著鄙視的預言。日本人說:「台灣兩年內都不會有電。」當時年僅三十三歲的孫運璿,因為不服輸,帶領台電一批工程師及年輕的學生,上山下海,在五個月內復電八○%,給台灣帶來了光明。

日本戰敗後的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中旬,孫運璿奉命踏上台灣土地,準備接收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從小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孫運璿,便把他踏上台灣土地這天,訂作他的生日,從此結下他與台灣的不解之緣。


全省復電 化腐朽為神奇

孫運璿接收的台電,鐵架東倒西歪,幾萬條電線纏在地上,電廠面目全非,沒有多少可用設備,零件更是缺乏。台電工程師根本不夠用,孫運璿生心一計,找上台南工專及台北工專的校長商量:「情況危急,你們三、四年級的學生跟我到台電,書別讀了,我供吃住,還領薪水。」

校長們派出三、四百個學生給台電,從此全台都看得到台電工程師領著理平頭的學生,搶修輸電線,白天到黑夜。就是憑著一股勁,五個月後,全省復電八成,讓日本人刮目相看。

有感於電力開發需要長時間,孫運璿當時首開經建計畫先鋒,預估未來用電,著手規畫電力計畫。這也是台電至今延用的電力開發五年、十年計畫。

台電前董事長席時濟說,在沒有錢的年代,孫運璿積極進行電力開發,從小水力開始,然後火力。民國五○年代,他就開始了解核能。他接收台電時,全台只發三萬瓩電,但到了民國五十三年時,全台裝置容量達到一百萬瓩。當時孫運璿大舉投入電力建設,還遭到當時立委劈頭痛罵:「你不想反攻大陸?」

身先士卒 心繫人民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四十一年台電調查發現,台灣仍有一百萬住民沒有電可用。他說,「在青海、甘肅建電廠,看到老百姓對電力的渴望,我永遠忘不了,所謂的民主,不僅是形式,而是真正讓老百姓得到平等、均富。台電應領頭做起,要讓每個老百姓都能享受電力。」他堅持「縱使賠本,也要做」。

從台電機電處長做起,總工程師、協理、到總經理,長達二十年,孫運璿跑遍全國。即便是遠在天涯海角第一線台電員工,都見過他的身影。

而後儘管孫運璿入閣,最懷念的還是他在台電二十年的日子。席時濟說,他最喜歡人家稱他為「孫老總」。

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底,當時孫運璿已辭去奈及利亞電力公司總經理,在經合會當顧問,人在希臘雅典參與聯合國會議,當時行政院長嚴家淦讓人遞張字條給孫運璿,告知總統(老蔣)已命他為交通部長。

經濟掌舵 力挽孤立頹勢

孫運璿交通部長任內雖只有一年八個月,他提出了「村村有道路」政策,奠定了台灣城鄉發展。而隨著台灣經濟成長,行政院開始十大建設,而其中包括北迴鐵路、中正機場、台中港、蘇澳港、鐵路電氣化、南北高速公路等六項計畫,便是由孫運璿來籌畫。

民國五十八年六月,年僅四十九歲的經濟部長陶聲洋辭世,孫運璿又以「黑馬」之姿,接掌經濟部長,成為史上任期最長的經濟部長。

民國六十年,我國貿易首度出現順差,雖只有幾百萬美元,但台灣人民第一次感覺到可以自立。但是好景不常,六十年十月,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接下來就是,不到一年,中日斷交,很多國家搶著與中共建交,台灣在國際上孤立無援的年代。

迎面而來的外交頹勢,資金外移。在那關鍵時刻,經長的責任重大,孫運璿在自己的日記寫下:「此乃國家存亡關鍵之所在,我如失敗,將成為國家民族千古罪人!」

高瞻遠矚 安度石油危機

為穩住我國出口,使我對外貿不受外交關係斷絕影響,孫運璿爭取擴大駐外使館裡經濟組名額,在已斷交的國家設商務代表,訂定民間貿易協定,放寬商務人員出國辦法。孫運璿所採行措施,可謂務實外交的濫觴。

緊接著而來,民國六十二年底的全球石油危機,三個月間石油價格上漲四倍,對台灣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台灣可能買不到石油。為鞏固油源,孫運璿在六十二年十月底,排除眾議,抱著非成功不可的信念,親訪沙烏地阿拉伯。最後以農業、電力合作計畫,打動沙國,沙國同意台灣不在禁運之列。而孫運璿此行也開啟了,台灣與沙國的往來。

在國內,孫運璿還有另一個挑戰。石油飆升,國內物價飛漲,搶購囤積成熱潮,年長的人都有記憶,當時雜貨店的衛生紙也一掃而空。

六十三年初的農曆年關前,行政院長蔣經國率領財經內閣商議解決方案。後來孫運璿提出「油、電價及公用事業一次漲足方案」,一次上漲五○%,以下猛藥方式,消除各界預期心理,隨後物價才穩定下跌。

引進晶片 促成科技轉型

而這位「工程師」經濟部長也關切經濟升級與科技發展。孫運璿因訪問南韓,看到南韓科技發展成就係肇因於南韓科技研究院,用高薪聘請留美學人返國投入研發,他很焦慮,「我們如果再不做,就來不及了。」他著手規畫成立工研院。





接下來,孫運璿要工研院做出積體電路,這在當時沒有幾個國家做得出來。不理會外界自不量力的批評與疑慮,孫運璿決定投資四億元,結合旅美學人的力量,自美國引進積體電路。

當時電子研究中心主任胡定華帶領三十幾個工程師,拚命地學。胡定華回憶,孫運璿來看他們時激勵他們:「你們儘管做,外間批評我來頂。」



這項計畫從六十三年開始,到六十六年做出積體電路,這項技術後來移轉給從電子所人員出去組成的聯華電子。這枚小小晶片,更將台灣產業帶入新紀元,改變了台灣。


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時,基於產業需求,派年輕工程師赴美RCA電子深造,奠定台灣今日IC產業發展的基礎



2006.02.16  中國時報
徐立德:孫展現用人唯才的度量
郭淑敏/台北報導


現任孫運璿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徐立德談起已故的總統府資政孫運璿,眼神中充滿著對老長官諸多感念。徐立德說,他與孫運璿相識四十五年,孫運璿不只是他的長官,還是改變他一生公務員生涯的重要人物。因為孫運璿的關係,徐立德才會從人事領域轉往財經方面發展。

民國六十三年蔣經國在行政院成立財經小組,由央行總裁俞國華、經濟部長孫運璿、財政部長李國鼎、主計長周宏濤和行政院秘書長費驊組成。徐立德回憶,當時李國鼎與孫運璿常因不同的財經理念有所辯論。有一次,兩人爭論不休,只見孫站起來走出會議室,徐立德趕緊跟出去,孫運璿摀住肚子說他胃痛,要吃藥,吃完後又回去開會。李、孫兩人個性剛毅,但是聽他們兩人論辯財經政策,對徐立德而言,也是一種愉快的學習。


李國鼎後來因為心肌梗塞,六十四年時從財政部長轉任政務委員。徐立德透露,以李國鼎的歷練,當時政壇也盛傳李應該也是閣揆的可能人選。民國六十七年孫運璿接任行政院長後,曾登門拜訪李國鼎,希望李能再出任經濟部長,但李夫人因顧及李國鼎的身體健康,予以婉拒。

徐立德回憶這段往事,說明孫運璿用人唯才的度量與胸襟。大家都認為孫是財經專家,但是依他近身觀察,孫運璿充分發揮工程師的細緻,調和鼎鼐,讓大家各司其職,進而帶領台灣闖過一次又一次的外交與經濟危機,這才是孫運璿最為人佩服之處。

經國先生雖是強人領袖,但是徐立德說,蔣對於孫運璿十分禮遇。蔣經國當院長時,孫運璿因心臟病赴美治療,回國時蔣經國親自到機場接他。等到他任命孫任閣揆時,蔣還指示幫孫建造院長官邸,更為了體貼孫運璿有心臟病,這座二層樓的官邸還設有電梯。中風後的孫運璿就一直住在這裡。蔣、孫兩人是惺惺相惜。

二十幾年來,孫運璿與病魔奮鬥的堅毅個性,讓徐立德感動,他認為那是常人做不到的。他說,每次去看孫,他都會穿戴整齊的在家門口迎接,走時也要親自送客,即使今天去看他的是一個年輕晚輩,孫運璿也堅持這些禮節。徐立德說,現在那裡找得到如此謙沖的人呢?

晚年的孫運璿心念國民黨,談到國家大事,還會憂心落淚。所以每當國民黨有重要活動時,孫運璿都會出席,甚至向國旗鞠躬時,孫運璿都堅持站起來,他堅強的意志力,令不少國民黨人士動容。


孫運璿令人緬懷,還包括他的清廉。他到辭世以前,還住在政府的簡樸宿舍,總統府聘他當資政,除名器之外,更重要的是給家無恆產的老夫婦保障基本生活,可以有餘力請看護、付醫藥費。回首他在台灣推動建設的年代,相信絕不缺乏致富機會,但他並沒多為自己做些什麼。

即使孫運璿當了行政院長,他喜歡的美食,既非五星級飯店的魚翅、鮑魚,而是基隆小店的蔥油餅配餛飩湯,一吃就是廿多年。他的儉樸,跟時下政治人物奢華成風,官員幾乎個個是小豪門,實有如天壤之別。

2006.02.16  中國時報
一介不取 從政典範
江睿智/人物特寫

孫運璿這位在風雨中掌舵,為台灣經濟奠基的領導人,內心永遠以工程師自居。一生清貧廉潔,公正無私,這位山東大漢跨越省籍界線,建立了一種政治典範:不耍權術與詭詐,仍能在歷史上作出貢獻。
這個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人,為很多人創造財富,但他永遠只有一份公職收入,從台電到行政院,不收禮、不拿回扣的原則從不改變。「他所有特支費,都有一本清楚的帳,剩下的全都退回給政府。」當年和孫運璿同為電力接收委員的朱善增說。


剛到台灣時,家中親戚十五、六人都來投靠他,他台電一份薪水不夠用,靠夫人俞蕙萱典當首飾;再不夠,就向公司預支薪水。當時行政院長陳誠知道他的難處,指示要給孫運璿加薪,但孫運璿拒絕了,他說:「有很多人比我更苦,我加薪,怎麼對得起他們?」
即便生活拮据,孫運璿身負百億電力投資計畫,永遠清廉自持。台電向西屋購買設備,西屋提供折扣,他移作公司訓練費用,派遣工程師赴美受訓。
孫家不收禮,很多台電老員工都聽過這個故事。有一次台電部屬們送了兩隻母雞做為孫運璿夫妻添女兒的賀禮,孫運璿正巧不在家,孫運璿的母親及夫人都不敢收,跟員工拉拉扯扯之間,一隻母雞竟下了蛋來。最後採取折衷方案:孫家收下那顆蛋。
老病後的孫運璿,一樣清廉樸實。孫運璿最愛吃家鄉的酸菜白肉火鍋,位在台北市和平東路的台電勵進餐廳老闆,逢年過節,總會送火鍋去孫家。但孫運璿不願接受饋贈,每次都要付錢,老闆當然不肯收,兩造僵持不下,孫運璿就會要自己的子女買水果回贈。
孫運璿病後,出版社為他出自傳,孫運璿將全部版費捐給榮總,一介不取,回報照顧他的榮總醫院。在監察院財產資料中,他名下毫無資產,只有退休存款總額約八百萬元新台幣,加上當年他到奈及利亞電力公司時存下來的美金。無房屋土地,沒有股票證券,他以身作則告訴世人,真正的清廉是什麼。
「做政務官不是討好人民」 台灣的下一步 施政唯一思考
江睿智/特稿

前行政院長孫運璿辭世,這位被喻為「風雨中的舵手」的長者,令人欽佩與懷念,不僅在於他為台灣經濟奠定基礎,更因為他是個著眼台灣未來,務實地長期規畫,並具有負責任的執行力。他告訴後人,什麼才是政務官擔當,什麼才是以民為先的內閣。
孫運璿對國家有強烈使命感,對於各項挑戰及難題,總是發揮工程師性格及思考,設定目標,務實地認清初始及限制條件,然後一步一步朝目標邁進。


蕭萬長也以孫運璿為典範。他要接任行政院長前,曾親訪孫運璿請益。孫運璿當面告訴他,做一個政務官,不是討好人民,而是要去思考,什麼才是對人民好的,然後要盡力溝通,要去說服人民,政府要溝通、要說服人民。


孫運璿推動的許多事,包括電源開發、規畫中正機場、鐵路電氣化,設立工研院、在石油危機抑制通膨等,在當時都是極具爭議,也曾引發反彈。但他著眼台灣長期發展,百姓的長遠福祉,堅持到底。甚至最早要引進半導體,都還得費盡力氣「獨排眾議」。如今,他的遠見讓台灣在世界發光發熱。


當時的他,也不全然清楚台灣未來發展會如何,他只知道十年後、二十年後的台灣需要什麼,因此,儘管反彈很大,台灣基礎建設就是鋪了。


做一個執政內閣,做一個政務官,他最重大的責任,就是要思考台灣的下階段,設定目標及步驟,負責任地執行,帶領台灣邁進,這是個未來政府。或許時代變遷,政治條件不同,但這基本上是孫運璿那時代政務官展現出來的氣魄。


他的思考,從來是「台灣的下一步」,而非自己「官場的下一步」。他從來沒有忘記,政府的存在是為了人民。孫運璿動念要在中南部設工業園區,很簡單,只因為有一次他到雲林,在車站看到一對老夫婦和年輕的女兒抱頭痛哭,原來是要送女兒北上做工。「誰無子女?我一直記得那對白髮夫婦。」就是這一幕,讓他決定不要再讓農村子弟永遠只能選擇離鄉背井。


他出任行政院長後,有一次在僑光堂舉行鄉鎮市長會議。這是政府第一次舉行這樣的會議,當時的茄定鄉長楊金治說到家鄉年年海水倒灌,人民損失慘重。孫運璿竟痛哭失聲,他說,他覺得對不起那裡的人民,「人民受得苦,政府竟然不知道。」他常講,「政府不怕問題多,就怕不知道問題在那。」

走過風雨歲月,台灣經濟起飛之後的內閣,卻轉型成為強調公關、危機處理的內閣,著眼的都是當代問題,是個現在進行式的政府。到現在情況更慘,台灣迷航了,變成是比報紙還落後的內閣,總是看到報紙報導後,才看到問題,有時候還不承認問題,著眼於選舉,只會善後,成為有未來的過去式政府。對比之下,就能深刻體會,為什麼孫運璿令人懷念。




台長: 大老鷹姐姐
人氣(1,11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