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07 00:59:19| 人氣3,5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葉問 - 詠春拳的學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葉問2”上畫在即, 市面上一片鬧哄哄, 也是為了不甘後人, 急急找來“葉問”, 看看究竟有何吸引之處?

坦白說, 大時代的動盪, 鋤強扶弱, 英雄落難, 都是意料之中的情節, 所以來說劇本有何動人之處, 確是無法覓得。倒是香港至今依然沉溺於李小龍的功夫片光輝, 在“葉問”中仍是散著金光。對於不懂武術的觀眾, 看到甄子丹拳倒日軍、對同胞愛護包容, 的確大快人心。我卻更欣賞武術指導對拳腳交接的設計與細膩, 一接一式, 不是成龍電影的飛天筋斗, 而是式式相關, 特別在解構詠春拳的真締, 當中不乏精心細緻的畫面。

詠春拳雖屬南方一派, 但沒有洪拳的大開大合, 也沒有蔡李佛的萬變招數。詠春拳的基本非常簡單, 只有“二字拑羊馬”與“箭步”二個步式, 套路是“小念頭”, 搏擊之術則有“黐手”, 然後一切均以“直接”為宗。緊握拳頭, 面向握拳如“日”字, 出拳只由胸口至攻擊點的直線, 因而謂之“日字衝拳”。當中蘊含“兩點間以直線距離為最短”, 相比西方拳擊的勾拳、洪拳的掛劈, 詠春拳的出招攻擊線是最短的, 因此練功時可以省去更多的練招時間, 而只練習出拳的速度與力度。兩者相搏, 當以先擊中對方為佔優, 詠春拳不帶花巧, 也是當中的武術哲理。

甄子丹的每招每式, 均以頭、喉、胸口為目標, 也許會奇怪武術不是強身健體, 何解招招狠辣?但如生死相搏, 難道還要先取對方十來招甜頭, 再來重擊?這既不實際, 也白白浪費己方氣力。因而習詠春拳者, 也講求修心忍讓, 既因知道拳腳無眼, 一旦不得已而山手, 則是毫不留情。

片中不乏甄子丹二字拑羊馬再向對方施以快而密的日字衝拳,馬步看似娘娘腔, 但卻是最好保護下陰的最佳動作, 但節省大開大合的馬步體力。此外, 練習詠春拳的“黐手”, 在練拳時可以憑此訓練感應對方的微細動作, 繼而做出即時的最佳反應, 在實戰中, 埋身距離可克制長拳的攻擊, 也可以利用“膀手”、“推手”等技能, 發揮如擒拿手的控制技, 也可在近身使用衝拳作技擊。

如果可以再看, 不妨多留意甄子丹的動作招式, 你會發現“葉問”中在血與汗之中, 更多有趣的地方。當大家都在推崇哲拳道的武術與哲理的偉大混合時, 請想想李小龍的師傅是誰?他的師傅所傳授的武術又究竟有何深意, 可讓李小龍悟出哲拳?

“非不必要, 絕不出手, 既要交鋒, 便要有生死相搏之心, 故此不需花招拳腳, 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拳速、最有效的防衛、最殺著的攻法、讓對方在最短的時間內無法還手, 交戰能便在瞬間結束, 也是把相搏可能產生的損傷減到最低。”

詠春拳, 就是一門這麼有趣的學問。

台長: 文思
人氣(3,5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戲有所思 |
此分類下一篇:葉問2 - 犧牲了.詠春
此分類上一篇:風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