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05 19:29:49| 人氣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灣電影日記──王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邁克阿郎


人性的源泉,或許來自於心靈的淬瀝,而心靈的淬瀝,則更多地來自於社會環境與現實生活的基本體驗。王童就自視為善於體會生活的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那種最貼近人性的話題就從來不曾遠離過。

從[苦戀](1982年)中那摻雜著矛盾情感與寄托的生與死,到[看海的日子](1983年)裏風塵女子依靠出賣自身,才得以積累新生活的祈望,我們似乎已經感受到了王童依靠生活經驗,而力圖揭示人性的一些邊緣本質。但是這種本質很脆弱,特別是它根本就缺乏那些能詮釋真實生活狀態的根本依據,莫不如一些最淺白直接的二人對話,畢竟這根本不用去展開一個大時代去鋪墊它的背景。單憑這一點而言,他無法與侯孝賢和楊德昌相提並論。

[策馬入林](1984年)的誕生,無非是給時代情結漸濃的臺灣電影,增添了一點古典的暴力與愛情氣氛而已。最清新莫過於[陽春老爸](1985年)的出現,王童終於讓我們領略到了,他作為一個生活的“旁觀者”的細膩與感性。從父與子最簡單的汽車理想,到兒子對於家庭、父愛、與現實生活的理解過程與思維轉變,人們已經被影片中所透露出的那種濃濃的人文情懷所打動。影片的結尾處理得異常精緻與巧妙,仿佛家人已經不再需要汽車這種東西來包裝自己,他們已經得到了他們最想得到的東西,那就是親情──享受家庭生活的那種濃濃親情。

在這種回歸了原始,放緩了視角的人性關注中,人們才得以了解王童對於生活的體會與憧憬。其實也就是這種簡單的生活觀念,才真正切合他的創作路徑。所以在隨後的[稻草人](1987年)和[香蕉天堂](1989年)中,王童堅持了他這種純熟而細小的敘事方式。而觀眾們似乎也很買帳,也很快地接受了他的這種“旁觀者”作風。

[稻草人]應該是比較特別的一部作品,因為在此片之前的幾部影片中,好像除了一些來源於生活中的輕鬆與幽默,並沒有多大黑色喜劇的成分。故事中那危機重重、險象環生的重磅炸彈,卻寄托了一對患難兄弟的發財夢想,想像著這還沒冒出白煙的大家伙,還能換來一些白花花的銀兩,他們還真想焚香磕頭拜謝那狗日的“天皇”所賜。雖然結局並沒有如他們所願,但是他們仍然滿足於那些炸來的爛魚的美味。這種得過且過的灰色論調的確有趣,它的那個“日寇戰敗”的時代背景也顯得要虛偽得多。細細看來,它應該還有一些批判的細節在裏頭摻雜著,暗暗地拿它與現代臺灣人的“阿Q”精神做一個比較,似乎也能得到另外的一種啼笑皆非的結論。

是虛設一個背景環境,將批判的路子進行到底,還是老老實實地收起架子,再去關注那些平凡而樸素的生活樂趣,王童在這個矛盾而困惑的思索中,顯然已經迷失了準星。這種矛盾一直持續到[無言的山丘](1992年)之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裏,他再也沒有成型的電影作品推出。

──────────────────────────────

台長: 阿不
人氣(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