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6 15:07:08| 人氣2,0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埔里中華爬岩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名:Sinogastromyzon puliensis

台灣俗名:埔里華吸鰍、棕蓑貼、簸箕魚、石貼仔、木箕貼仔

目名:鼠(喜魚)目(Order GONORYNCHIFORMES)

科名:平鰭鰍科(Family Homalopteridae)

保育等級3級保育物種(98年4月1日生效)。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ct.asp?xItem=44417&ctNode=631&mp=10

形態特徵:背鰭3 , 8;臀鰭2 , 5;胸鰭10~12 , 12~14;腹鰭6~7 , 14~17;側線鱗50~65。 體延長,前部極為平扁,尾部側扁,腹部平坦,背緣呈淺弧形,尾柄短而粗壯。頭部頗為平扁。吻部寬短而稍平直,前緣圓形。眼小,上側位。眼間距寬大。口下位,位於頭部的腹面,橫裂呈圓弧形。上頜前方有一列約4對的短鬚。 體被細小的圓鱗,頭部、胸鰭基部背面及腹面皆裸露無鱗。胸鰭寬大,向水平延展,其後緣可覆蓋到腹鰭的前部。腹鰭平展,呈圓弧形,後方內緣相互癒合成一吸盤。尾部微內凹。 體色呈淺黃綠色或黑綠色,腹面灰白或微黃。頭部及背部具有許多不規則的深褐色斑塊,尾柄背側具有4~6個主要的鞍狀深色斑紋,體側顏色較均勻。背鰭及尾鰭皆具有數條灰黑色的斜紋

生態習性:初級淡水魚。埔里中華爬岩鰍為底棲性魚類,偏好生活在低海拔的溪河中,水流湍急且高溶氧量的微棲地裡,例如:急瀨、平瀨、階流、潭頭等區段。其特化的外形,非常適合停棲在急流的岩面上。主要以石頭上附著性的底藻水生昆蟲有機碎屑等為食。

台灣分佈:台灣特有種。分布在中部大甲溪以南至南部高屏溪流域間的溪流中、下游

最大體長:通常以4~7公分較為普遍,最大體長約可達9公分左右

 
埔里中華爬岩鰍

埔里中華爬岩鰍

埔里中華爬岩鰍



台長: 溪釣戰斧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0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魚類介紹 |
此分類下一篇:台灣纓口鰍
此分類上一篇:9/19金黃泥鰍現身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