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04 19:32:01| 人氣1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長焦點評論:胡錦濤訪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引 論

中共國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五位的領導人胡錦濤於本(2002)4月23日至5月3日對馬來西亞、星加坡、美國進行官式訪問。在本年秋天中共十六大領導換屆前夕,被外界視為中共第四代領導接班人的胡錦濤,首度訪問中共外交「重中之重」的美國,自然是眾所矚目。尤其胡氏在江澤民為首的「集體領導」中年輕資淺,行事低調,為這位世界最大的一黨執政國家的接班人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外界自然對胡氏訪美的意義與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感到好奇。

國內外若干分析家與媒體評論認為,不宜對胡氏訪美所能取得的「成果」有過高期望。台長認為,即期而言,這一判斷基本正確。其理由依照不同的層次來看有三點:

國際:目前國際體系中的首要主導者—美國自小布希2001年上台以來,其對外政策包括對華政策並無改變跡象。即使經歷「九一一事件」亦然。這一基本架構並非胡氏一次的訪問所能改變。


大陸:目前中共政權的的正當性與穩定性雖因經改而逐漸質變,但當局經改—全球接軌、政改—謹小慎微的政策,以及對外發展經濟、維護領土主權的目標尚無改變。即便其所謂「全方位」的「大國外交」內容與前途都不明朗,亦非胡氏訪美所能拍板。


中共中央與胡錦濤:如同多數觀察家所述,即便胡氏接班逐漸明朗,鑒於中共政權權力繼承的歷史教訓,交班前夕尤須「韜光養晦」,避免犯錯。而非如同江澤民可在「申奧」成功、APEC上海峰會忘情表演。儘管據聞胡氏在江澤民的默許下已經組織自己的對美智囊,但近期難以也不宜「有所作為」。

然而如此分析並非等於說胡錦濤此次出訪與1994年11月有名無實的國家副主席榮毅仁一般,只是中共與諸大國調整關係的插曲。實際上,作者認為,胡氏訪美對「中」美關係與中共外交的意義與影響將在「十六大」接班之後顯現,而不是現在。當下可以對這種影響作出先期的估計,並作為我方規劃對外戰略時的參考。當然,此一分析也建立三項假設之上;目前看來這些假設還不至於有重大逆轉:

一, 從現在起到「十六大」,美「中」關係不發生影響全局的逆轉性事件;例如在中共周邊,包括台海發生遠較「軍機擦撞」嚴重的軍事衝突。

二, 從現在起到「十六大」,大陸內部的各種社會問題不升級導致規模類似「六四」的動盪。

三, 胡錦濤個人不犯「貪腐」(陳希同)或「分裂黨」(趙紫陽)等情節,足以讓政敵發動整肅推翻的致命錯誤。

台長以下將依序就胡氏此次出訪的背景、訪問經過與損益,和我國的對策等四項加以分析。


原文較長, 請有興趣的朋友移駕http://netcity5.web.hinet.net/UserData/lukacs/HU.htm

 


台長: Lukacs
人氣(1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