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1 09:44:36| 人氣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 陳總統不應對中共一廂情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2004/5/30, 曹長青 ]

陳水扁總統的就職演說引起國內外重視,因為它標示著民進黨政府今後執政四年的政策方向。但這個演說真的像事先所說的讓三方(台灣人民,中國,美國)都滿意嗎?

首先,台灣人民是不是滿意?從大選結果來看,顯然超過半數的台灣選民支持、響應、感奮陳水扁總統競選時強調的台海兩岸是一邊一國,凸顯台灣的主權獨立,並承諾二○○六年制憲、二○○八年公投通過新憲法這樣一個願景和決心。

但在陳總統的就職演說中,一邊一國不見了,凸顯台灣主權獨立模糊了,而且更為嚴重的是,不僅沒有堅守競選時承諾的要公投制憲,反而退步為「修憲」,甚至明確表示不涉及國號、領土、主權等最關鍵的領域。

這不僅是自食競選諾言,而且明顯地是從公投制憲、推進「本土化、民主化、真實化」的方向倒退,或至少是徘徊不前。

有人指出,以台灣今天面對的國內外局勢,不能一味強調理想,而要講究現實。陳總統也解釋說,之所以放棄公投制憲,是因為這項目標目前在台灣沒有獲得大多數人的共識。

但台灣的現實和選民的共識是什麼?自台灣首次總統直選至今,八年來民進黨的支持率增加了二十九個百分點。正是因為民進黨堅持了為台灣爭主權的理想,才贏得了人心;這種每年遞增三點六個百分點的支持率,才傳遞著多數台灣人民的共識和心聲。

台灣這次大選得票率接近,出現一片族群分裂的呼喊,於是陳總統大概基於族群和解的期望而做出讓步。但事實上,這裡根本不存在族群分裂的問題,如果族群分裂,應該是八十五%的台灣人對十五%的所謂外省人。這裡只是價值認同的差異。這種情況在民主國家並不罕見。上次美國總統大選時,布希和高爾的得票差距,比這次台灣選舉還小,選民也是因政見分成對半,但布希出任總統後,並沒有遷就這個「現實」,而是堅持競選時的原則和理想,實施大幅減稅、削減福利、強大國防和對外強勢外交等政策。因為他起碼吸取了父親老布希的教訓,不能當選後就背棄競選承諾。

陳總統的就職演講不僅使那些投票給他的綠色選民失望,也沒法討好國親支持者,他們的回答是,「別看他怎麼說,要看他怎麼做」。當然,以台灣今天的艱難局面,在政治操作上要講究策略,但卻不能講究到犧牲原則。策略只能為原則服務,而絕不是放棄原則。任何國家的政治領袖,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人民滿意。如果人民不滿意,即使外部所有國家滿意,最後也會失去選民的信任和支持率。

第二,中共顯然完全不滿意。無論是北京官方學者的評價,還是中國國台辦的聲明,仍一如既往地指責、批判陳水扁政府,把「就職演說」中的善意和妥協說成是「欺騙」、「偽裝」。而且更引人注目的是,好幾位中共學者表示,陳總統演說調子變軟,是因為中共五一七強硬聲明的威懾起到了作用。

為什麼北京不做出良性的回應?這是專制政權的本性所決定的。獨裁者從來不認道理、真理、常識,它只認一樣東西:實力。當你不用實力講話,不管釋出怎樣的善意,他不僅不會善意回應,還會視你軟弱可欺。而且往往隨後就是得寸進尺,更加緊逼。

且不說在過去這些年來台灣和中共打交道中,這種經驗比比皆是;近在眼前的中共對西藏的態度更值得台灣警惕。日前北京發表了「西藏的民族區域自治」的白皮書,明確表示不接受達賴喇嘛(放棄西藏獨立)只要求在承認北京中央政府下的西藏高度自治的主張,認為西藏和香港、澳門不同,不可實行一國兩制,只能實行目前這種中共直接統治的所謂「區域自治」。

在過去近十年中,我曾四次專訪達賴喇嘛,深知他做出放棄西藏獨立這個決定的艱難,因為絕大多數西藏人都不同意承認北京中央政府,不願接受一國兩制,而堅持西藏不屬於中國的歷史真實。我採訪過的一百多位各種流亡藏人,全部回答,他們要的是西藏獨立;唯一的例外是達賴喇嘛本人(要高度自治)。

達賴喇嘛之所以做出這樣重大的讓步,向北京釋出如此善意,既出於他出家人的慈悲,也是迫於現實而做出妥協。但結果怎樣?北京不僅從無良性回應,卻步步緊逼。不僅要達賴喇嘛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還要他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按道理達賴喇嘛不應該回答關於台灣的問題,但他為了迎合北京,也在接受華文記者採訪時,做出符合中共要求的回答。他為了爭取和北京談判,和平解決西藏問題,能做的讓步都做了。他曾對我說,我們已退到不能再退,已一無所有,無法再向北京提供什麼了。但今天得到的結果卻是,北京用這樣一個白皮書,連一國兩制都不給西藏人,連只要求自治都完全拒絕。

西藏的例子至少說明:一味對北京妥協,對獨裁者一廂情願,結果只能是自欺欺人,自我矮化,更被中共視為軟弱可欺。

有人說,如果堅持原則,那麼刺激北京對台動武怎麼辦?問題的關鍵是,如果中共有對台動武的內外條件,它早就下手了,和台灣方面到底持什麼態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而今天中共之所以沒有武力犯台,不僅外有美國可能的軍事干預,更有內部社會的矛盾重重,當一個國家把「穩定壓倒一切」作為最重要國策,可想而知那個社會已經不穩定到什麼程度。共產黨今天更看重的不是台灣,而是它手裡的權力不要失去。它叫喊打台灣,一是恫嚇台灣人民,阻止他們做出自己的選擇;二是煽動中國人的民族情緒,以此來維持它的統治。其根本出發點,是保持自己的權力。因而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說,北京其實是雷聲大、雨點小,在台海兩岸問題上,沒有什麼牌可以打。那麼台灣的政治領袖們是否能看清這個事實?

第三,當然陳總統的講話美國方面表示滿意。但華盛頓的滿意不是出於台灣人民的利益,而是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不管哪個黨執政,從來都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優先選擇。但作為台灣的政治領袖,當台灣的國家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應該以哪個為優先?陳水扁總統選前曾說過,「台灣不是中國的一個省,也不是哪個國家的一個州」,要堅持台灣主權獨立,台灣優先,台灣第一。那麼作為重大政策綱領性的就職演說,就不能以美國是否滿意作為主要考量。

當然,有人會說,以今天中共對台灣虎視眈眈的情況下,美台關係如不穩定,台灣安全會有損害。但是,和台灣情形非常類似的以色列對美國的態度就有所不同。以色列既是美國的盟友,又絕對依靠美國的支持才能在中東生存下去。但當以色列的國家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以色列往往是以自己的國家利益優先,即使美國不滿意,也在所不惜。例如一九八一年以色列要炸毀伊拉克正建造的核武反應爐,雖然美國堅決反對,但以色列仍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而毅然採取行動。今天看來,以色列的行動不僅造福自己,連美國等西方國家都感激它當年的擔當。

上次布希總統當著中國總理溫家寶的面警告台灣領袖,於是台灣不少媒體大肆炒作,頗有幸災樂禍的勁頭。而美國總統公開批評、以至譴責以色列的對外政策,則絕不是新鮮事。但為什麼美國並沒有和以色列關係破裂,或放棄以色列?秘密就在這裡,以色列的存在和安全,是美國的國家利益的一部分。美國為了保護自己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就必須支持以色列。台灣也是如此,如果台灣堅持自己的國家利益優先,即使美國有時不是那麼滿意,但是美國無法放棄台灣,因為美國無法放棄它在台海以至西太平洋的戰略利益。台灣的存在和安全,同樣是美國國家利益的一部分。因為如果中共武力犯台,其海軍進入它覬覦的花蓮港,那麼它就不再是內陸海軍,而直接進入西太平洋,挑戰美國軍事力量和其在亞太區域的影響力。所以美國絕對不會允許中共侵佔台灣。

因而,必要時,台灣應該有勇氣,像以色列人那樣,力爭自己的國家利益,堅持台灣優先。以色列人在埃及統治下四百多年,最後用了四十年走出了埃及,走進了那塊上帝給予的土地。台灣也同樣有四百多年被殖民的歷史,自從七十年代初民間發出爭取自由和獨立的聲音,到李登輝前總統執政十二年推動民主化、本土化和真實化,以及陳水扁總統將執政八年,也差不多快四十年了。只要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吸取以色列人不動搖、懷疑、退步的教訓,只要台灣的領導人有使命感和勇氣,台灣一定會走出中國的陰影,成為一個真正主權獨立的新的國家。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台長: cherry
人氣(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