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01 21:54:23| 人氣2,07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南遷與氣候變化的關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0年來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南遷與氣候變化的關係

- 氣候溫暖時期,中國北方遊牧政權與中原農耕世界和平共處
- 氣候寒冷時期,遊牧民族南遷,中原政權不穩,二者對峙

本文試圖從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的角度,探討以下的問題

1.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南遷的歷史過程
- 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提供的歷代行政區劃沿革情況,系統研究了秦漢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南遷過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權[*]疆域南界的緯度(N)變化
表1 歷代遊牧民族政權疆域南界的緯度變化

注:(1)以115°00E經線上的緯度變化為准;
(2)元、清二朝只取中國大陸緯度

遊牧民族的南下過程大致可劃分4個階段:

1.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漢時期,北方遊牧民族處於奴隸社會發展階段,它的南方屹立著封建農業文明大國。北方遊牧民族時時侵擾秦漢王朝北疆,秦將蒙恬和漢將衛青、霍去病等馳騁大漠,追殲犯境鐵騎。遊牧民族和農耕政權兩個世界的界線基本上維持在長城一帶。

2.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割占黃河流域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民族從三國鼎立到司馬炎代魏立晉的近百年間,匈奴、鮮卑、羯、氐和羌族紛紛內遷。晉室偏安江南,內遷各族則割占中原,相互混戰,黃河流域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局面。
前秦疆域南界推進到淮河一線(32°18N)
南北朝後期,北齊政權的南界甚至擴展到長江岸邊(30° 24N)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南北“畫江而治”的政治格局。

3.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政權與農業王朝長期分庭抗禮
如果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政權還只是混亂而短暫地佔據黃河流域的話,到宋、遼、金時期,從遼與北宋的對峙(邊界在河北省中部的39°N附近的淮河一線)都表明,一個單獨的遊牧民族政權已經能夠穩居黃河流域並敢於同農業王朝分庭抗禮。

4.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農業王朝
從蒙元帝國到滿清政權(其中明朝為例外)時期,遊牧民族入主中原農業王朝。西元13世紀,歐亞大陸的遊牧人之王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在半個世紀中,先後滅亡了西夏和金,傾覆了宋室江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牧者王朝”。農耕世界的臣民聽命於“只識彎弓射大雕”的馬背君王。在朱明滅元270年之後, 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北方遊牧民族再次登上金鑾寶座,建立了第二個“牧者王朝”。

隋唐時代為北方遊牧民族南進的間歇期。突厥、回紇等遊牧民族象秦漢時代的匈奴一樣,遁居塞外,政治上雖相對獨立,但仍藩屬中原王朝統治。中原王朝國勢鼎盛,政權穩定,呈現相對太平景象。

2000年來的氣候變化:

將數千年來氣候的冷暖波動、乾濕變化與中國北方民族政權疆域南界的緯度變化三者用一個時間座標繪製在同一圖上(圖3)後發現,無論是王朝的興衰,還是遊牧民族的階段性南下及其南遷的幅度,都與氣候的週期性變化及其變化程度存在著大體同步的共振關係。

最近四、五千年來,中國氣候經歷了3個主要的溫暖濕潤時期:

第1個暖濕期為“仰韶暖期”(約3000D.C.~1000D.C.)
它與全球性的“大西洋氣候期”相對應
黃河中下游遊地區當時為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高出現代2℃~3℃。先民在這裏創造了仰韶—龍山農業文化,繼而出現了光輝的黃河流域文明。

秦漢時代為第2個暖濕期(770D.C.~西元初)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的生長於黃河流域的桔、竹、漆和桑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今天在這裏已無法種植。
歷時七、八百年的溫暖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高峰。

第3個暖期為“隋唐暖期”(600A.D. ~1000A.D.)
對應於歐洲的“中世紀暖期”
黃河流域氣候溫暖,國都長安的冬季無冰無雪,梅、桔等亦可在皇宮中生長、結果。由於黃河流域雨量豐沛,水利事業發達,農業豐收,經濟繁榮、政局穩定,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綜上所述,大凡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國勢強盛的大一統農業王朝時代,都與上述的氣候暖濕時期大體一致。

2000年來中國氣候經歷了3個寒冷乾旱時期:

第1個寒冷期為西周冷期 (1000D.C.~850D.C.)
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的第1個文化層與該時期相當。其環境考古分析表明,當時氣溫明顯下降。
《竹書紀年》中有周孝王七年(903D.C.)江、漢結冰的記載。

第2個寒冷期為魏晉南北朝冷期(西元初~600A.D.)。
當時的年均溫比現代低 2℃~4℃。
《齊民要術》中記載的物候,約比今天推遲10~15度。這次冷期引發了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動亂歲月。

第3次寒冷期出現在北宋初年到清末 (1000A.D.~1900A.D.)。其中北宋初年到南宋中葉的100出現了本次寒冷期中第1次明顯的降溫;
南宋中葉到元朝初年 (1200A.D.~1300A.D.)有1個短暫的回暖期;從15世紀開始,氣候進一步向乾冷方向演進,直到20世紀初氣溫才有所回升。
黃河流域從1627年到1641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連續14年的流域性乾旱。
第3次寒冷期最初引發了遼、金與宋室江山的對峙
後期導致元、清兩代“牧者王朝”對黃河—長江流域農耕世界的統治

由上可見,最近幾千年來我國氣候雖然表現出以數百年時間尺度為週期的冷暖波動,但總的趨勢是暖期不斷縮短,冷期愈來愈長,冷期降溫的幅度逐漸加大。

如果將我國氣候的冷暖乾濕變化與歷代王朝的興衰榮枯進行對應分析,發現,正是由於2000多年來溫暖濕潤氣候期的不斷縮短、寒冷乾旱氣候期的不斷延長和乾旱化程度的日益嚴重,才一次又一次引發了塞外遊牧民族步步深入到黃河—長江流域。

寒冷氣候結束之後,溫暖氣候期接踵而至,黃河流域氣溫回升,降水增加,農業復甦,經濟發展,國勢增強,出現太平盛世。遊牧人退出中原,重返這時同樣水草豐美的草原世界。兩者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彼引進行和平友好的經濟、文化交流。

王朝的興衰更迭、北方遊牧民族的南進北撤等,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綜合作用的結果,氣候的變化只是誘發因素,只能決定其發展的方式、方向、速度和進程。在歷史過程中,應該承認氣候—生態—經濟—社會的連鎖反應或反饋機制對於社會和歷史發展的重要影響。


文章圖片來源:
國學網 中國經濟史論壇-王會昌 華中師範大學地理系 武漢 430070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168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5-05/27/content_3010034.htm
中國廣播 內蒙分網 - http://211.89.225.4:82/gate/big5/nm.cnr.cn/lywh/cywh/200704/W020070510371412382349.jpg

台長: Khitan
人氣(2,07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遼之時空 |
此分類下一篇:耀世金采
此分類上一篇:遼前後朝代疆域分布

美國黑金
是男人必須有的 http://www.yyj.tw/
2019-12-13 08:00: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