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07 22:48:07| 人氣2,9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高雄電影節強力推薦:禁果 Forbidden Fruit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禁果 Kielletty Hedelmä (Forbidden Fruit) (Dome Karukoski, Finland, 2009)

這個乍看下很像另一部少女性探索的故事,其實有著比簡介看來更引人入勝的情節,這是身兼演員身分的芬蘭新銳導演多姆卡魯科斯基的第三部劇情長片,繼第一部長片「愛情混帳」(Beauty and the Bastard)即入圍、第二部長片「黑蝴蝶之家」(The Home of Dark Butterflies)便勇奪芬蘭國家電影獎(Jussi)最佳導演後,再接再厲以這部劇力萬鈞的作品「禁果」三度入圍,如此出色的成績,肯定足以作為新銳導演的典範,曾為「黑」製片、亦身為編劇的阿雷克西巴迪的精采劇本,也是本片成功的關鍵之一。

本片的主角是兩位出身路德教派系中規定最為嚴苛的利斯塔迪恩(Laestadian)教派的鄉鎮,拉凱是家中的長女,身為家中多達14個子女之首的她,更背負著一份身為榜樣的重責,她的摯友則和她的想法截然不同,瑪莉亞並沒有身為長女的壓力,較活潑外向的她,更容易受到青春期荷爾蒙的驅使,此外,她還有一個身為教派之恥、被驅逐出家門外的姊姊伊娃,在她屆滿18歲的那年夏天,她當然要在步入禮堂、在宗教和家庭中終其一生之前,到大都市探索她這一生可能不會再有的體驗,而身為同輩中典範的拉凱當然受到長老會所託,擔任瑪莉亞的「守護者」。

故事一開始兩位少女、時值盛夏和地方宗教規範的設定,都讓我想到帕貝爾帕夫利柯夫斯基在2004年推出的「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但我很高興這並不是另一部探索同性情慾的模仿作,更沒有彼得傑克森在「夢幻天堂」裡考驗觀眾的情感極限,反而可看作一部現代版的「理性與感性」,拉凱就像理性拘謹的艾蓮娜,而瑪莉亞正如感性好奇的瑪麗安,但它並非靈感來自「艾瑪」的「獨領風騷」的那種不問世俗的庸人自擾,而是貼近珍奧斯汀筆下突顯的社會磨練。

兩位女孩很快地就遇到了塵世間的誘惑考驗,這其實又類似原始部落的男子,在正式成年前必須經歷的生存儀式,只不過她們必須保住的不是性命,而是比自身更重要的信仰,瑪莉亞自然在背著拉凱、與姊姊伊娃私會的自縱下,漸漸「步入歧途」,而拉凱在誤入電影院、生平第一次接觸對應人生影像的感動情境中,與同為情竇初開的男孩東尼邂逅,卻一再因自身信仰的規範,陷入兩難的掙扎中。飾演拉凱的瑪優特馬利斯托有著宛如剛出道的瑞絲維斯朋和綺拉奈特利的才華神韻,而以瑪莉亞一角鋒芒畢露的阿曼達匹尤凱,更年僅19就拿下芬蘭電影獎最佳女配角的頭銜。

卡魯科斯基精準地引導觀眾透過兩位少女的觀點,經歷一場都市叢林中的成長歷程,亦安排了出人意表卻令人得以理解、甚至感同身受的劇情轉折。起初堅守信仰的拉凱,從不敢正眼對看「叛徒」伊娃,到得知關於她的真相,進而反觀自我;一心尋求解放的瑪莉亞,到頭來還是領悟到玩火自焚的危險,以及違背道德的不安。兩人互相成為改變彼此人生的關鍵角色,令最後各自走上不同方向時的默別更顯惆悵,陽光一一從樹縫間竄出,彷彿透露著存在未來之中的或然希望,也似乎是向已故的安東尼明格拉的「英倫情人」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台長: 喬治鎊
人氣(2,95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長短話A Short Review About Film |
此分類下一篇:竊盜城 The Town
此分類上一篇:噬血童話 Let Me I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