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14 07:41:58| 人氣4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愛在日落巴黎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誰不記得,那男人與女人的身影,出沒於日與夜的縫隙間?有誰不記得,那愛情的餘香緲繞,不絕於維也納的大街小巷?

看過九年前的「愛在黎明破曉時」,便會了解,一種波希米亞式的末世浪漫主義,沒有明天,只計今朝,讓一整代影迷成為了它的追隨者。那種不計後果、沒有但書的純粹,就算天真,也理直氣壯。

因此,這純粹某種程度上愚弄了所有人,讓我們相信自己的某段愛情,也能在異國的街道上,如行星撞擊一般地閃亮;也能從閒散的絮語裡,尋找出屬於自己的不朽。

即便時光茌苒,對於真正的愛情信徒而言,就算不再如當年的狂狷不羈,就算不再如過去的確信不疑,只要提起「愛在黎明破曉時」,便很難不憶起過去曾擁有的,那時間都要走避,空間為之側目的激情。

那永恒的一夜真是太過深刻,廣大影迷雖然急切的想知道傑西與席琳兩人六個月後是否履約相見,卻也只能佩服於編導李查林克雷特細心安排的開放式結局,唯有如此,愛情信徒們才不致幻想破滅,對那結局的認知,正好回過頭來,變成了觀者自身的浪漫指數或犬儒量表。

然而,後來呢?

這是個亙古的問題。即使時間如環,輪迴不已,相信永恆的平凡靈魂們,除了不介意無限次重溫傑西與席琳的悸動,想來也不會中斷對於見到兩人重逢的期待。

於是,「愛在日落巴黎時」的問世,其實也就成為導演李查林克雷特與伊森霍克、茱莉蝶兒無可迴避的責任。

九年的時光,可以體現甚麼?除了皮相般的皺紋即將深過乳溝,是否眼光和言語交流間的處處節制,也象徵了人情冷暖洗禮後的滄海桑田之別?

真若如此,情何以堪呢?

九年後的巴黎再相遇,男人和女人已少了那份理直氣壯,取而代之的是自嘲和對問題的迴避,彷彿事隔多年以後,牽絆彼此的那根紅線,再也無法負載任何的重量。

隨著情節推進,以對白堆疊出來的戲劇張力逐漸顯現,初始略顯陌生的兩人,由禮貌性的互相問候開始,雜著生活瑣碎互相試探,後來火花慢慢推衍升高,隨著書店、街道、咖啡店、花園、塞納河畔、轎車內、公寓裡,兩人漸次拾回了過往,卻再也掩不住某種算計,因為一切已不再像多年前的那個晚上,兩張純淨的白紙,各自由對方身上尋找顏料,替自己也替對方塗抹出多采的樣貌,現在呢,好像只剩下藉口與目的。

兩人最終定要對彼此坦白,否則相遇再無意義。於是在塞納河遊船上,傑西告解了感情生活的空洞,與藉書寫緬懷兩人相遇的原因;在巴黎下班的車陣裡,席琳坦承了多年來從未走出那一夜激情的魔障。

於是席琳的每段愛情都如灘灘死水,於是傑西的婚姻如走肉行屍,時光切割的溝渠如此深廣,男人與女人每向前一步,腳上都是泥濘;而維也納的那夜,反倒殘酷的變為眾矢之的,彼此間對政治、環保、消費與兩性議題的交鋒,居然在論理之下也都蘊含了些許酸楚。

一切的起點是如此美好,卻又如此不堪;自此觀者彷彿已不忍再任由兩人互剖傷口下去了,連再一個晨昏都不忍。

然而身兼編劇的導與演三人,最後仍決定讓這巴黎的八十分鐘,不要只留下神傷,傑西依依不捨送席琳回到公寓,無視自己趕不上飛機的現實,只為了那凝神諦聽愛人吟唱歌謠的片刻,一曲唱畢,女人臉上似乎重現九年前相遇時的嬌羞,提醒男人「你要趕不上飛機了……」。

落日餘暉前,一切難道就此結束嗎?

鏡頭一暗,又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不知再過幾年,我們才能感謝天,說是經過多年的漫長等待,才確信傑西與席琳終究是命定的終極靈魂伴侶。

在「愛在日落巴黎時」裡,伊森霍克與茱莉蝶兒經過歲月洗禮後,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抓住了傑西與席琳的該有的喜怒哀樂,而接下來,鋪陳的其實就是自己幾年來的高低起伏了。

多年來,這部電影就在導演及演員三人電子郵件往返中逐漸成形,而由於多年前的那個開始如此巨大,其續篇的孕育過程,似乎三人也特別慎重,好像非由自身的生活經驗取材,就不足以展現出續篇的誠意似的。

伊森及茱莉與導演共同掛名編劇,有不少與現實個人生活的交互指涉被收納進入劇本中。戲中的傑西已結婚生子,婚姻生活極不如意,戲外的伊森霍克也與烏瑪舒嫚結婚產女後分道揚鑣;戲中的席琳曾去NYU讀書,戲外的茱莉,也曾在紐約大學唸過電影;戲裡的席琳能寫能唱,戲外的茱莉,則已發行過個人專輯。

這小小的後設況味,也著實令人感慨不已。劇中人、演員與觀者,未來也仍將各自在那時光的溝渠裡蹣跚而行吧,直到下一次相遇為止。

台長: lawnmower
人氣(4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