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15 21:34:36| 人氣1,17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廉頗藺相如列傳》--補充:戰國四大名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起

  白起(?-前257年),也叫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秦國名將,中國軍事家、統帥。為將三十多年,拔七十餘城,共殲過百萬敵軍,魏國、趙國、韓國、楚國等國皆畏忌三分,有伊闕之戰、長平之戰等輝煌勝利。白起因戰功被封為 武安 君,與王翦、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任左庶長,攻打韓的新城(今河南河南),韓、魏聯軍24萬於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據險堅守,秦軍兵力不到聯軍一半,起初雙方僵持,翌年,各個擊破,俘韓主將公孫熹。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8年),白起攻楚,攻下鄢(今湖北宜城東南)等城,隔年又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因功封為 武安 君。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擊破趙、魏聯軍於華陽(今河南鄭州南),斬首十五萬。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秘密接替王齕任秦軍統帥。在戰事中秦軍射死趙軍主將趙括,後趙軍因缺糧崩潰,秦軍俘虜趙軍40萬。但白起害怕趙軍降卒無法管理,遂設下一計,以酒肉安撫降卒,又命令秦兵以白布裹頭,吩咐說「凡首無白布者,即系趙人,當盡殺之。」趙國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就戮。45萬趙軍,一夜俱盡,僅釋放240名小兵回國散布消息以震懾趙國。史載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白起收趙卒頭顱,聚為頭顱山,又在山上建台,謂之白起台。

  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7年)秦圍邯鄲失利,秦王命白起接任,白起認為之前未能趁勝追擊,致失戰機,此役必無功而返,遂託病不行。然前線不斷失利,秦王令范雎親自勸說,白起仍稱病不起;昭王乃遣王陵攻邯鄲,五月不下,昭王又命白起掛帥,白起仍稱病,拒不受命。

  於是,昭王大怒,免去白起官職,貶為士兵,驅逐出咸陽,出西門十里至杜郵(今陝西咸陽東北),秦王派遣使者賜劍令其自殺,白起死前曾懊悔殺降過激。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白起的事跡多見於司馬遷著作《史記》的《白起王翦列傳》。司馬遷的遠祖司馬靳亦參與這次的戰役,後來與白起同被賜死杜郵,因此很可能是家史。)

 

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主要戰績: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破趙國閼與(今山西和順),奪取趙漳水流域。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召集群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稱病辭朝,回歸故里。不久楚軍大破李信軍,殺七都尉,秦軍告急,秦王親自馳往頻陽,復用王翦,始皇自送霸上,王翦因手握六十萬重兵,出征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1]、「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2],始皇大笑;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部下怪而問之,他說出了自己的用意:「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借此消除秦王疑懼。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堅壁不出,待楚軍調動之際,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荊王負芻,平定楚國。隨後又南征百越,取得勝利,因功晉封武成侯。王翦之子王賁,也以戰功著名。

 

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將領,戰功顯赫,生平未嘗一敗仗。 與白起、廉頗、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趙惠文王時期,趙國北方的匈奴軍事逐漸強大,常常在趙國邊境搶掠,於是趙惠文王派李牧在代縣、雁門一帶防禦匈奴。李牧在邊關採取積極防禦策略,規定「匈奴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要求軍民遇到匈奴突襲,一律快速進入營壘堅守,不得出戰。同時,他抓緊訓練兵士,提高邊防軍的戰鬥力。由於李牧數年不出戰,匈奴認為李牧膽怯,趙王也對李牧不滿,於是派人替換了李牧。結果新將貿然出擊,折損頗多。趙王無奈之下,只得再度任用李牧。李牧要求趙王不得干涉他的策略,趙王應允。李牧回到北方經營數年,邊防軍兵精馬壯,已經有了很強的戰鬥力。李牧認為時機成熟,讓百姓出城放牧,引匈奴來犯。匈奴以小股騎兵試探,李牧佯裝敗北,一觸即潰,於是匈奴大舉進攻,卻遭到李牧伏兵的左右夾擊損失十萬騎兵,大敗而歸。此後匈奴元氣大傷,數十年不敢再度來犯趙境。

  前260年,秦國與趙國在長平之戰以後,國力俱有所損,為了應對各自的困境,在趙孝成王二十年(公元前246年)兩國暫時修好。李牧作為相國出使秦國。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趙國將領樂乘與廉頗因為王位繼承問題各自而出走他國,新王趙悼襄王遂召回李牧統領軍事。

  前243年,李牧攻打燕國,取得武遂(今河北徐水縣西)、方城(今河北固安縣南)。

  趙王遷二年(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派將軍桓齮攻趙,趙國派出的將軍扈輒不敵敗北,桓齮佔領了平陽和武城(今磁縣西南)。李牧臨危受命,率領邊防軍防守趙國都城邯鄲。趙王遷三年(公元前233年),李牧率軍在宜安重創秦軍,取得重大軍事勝利,奪回了被秦國佔領的土地,受封為「 武安 君」。此後,秦國不斷的派出軍隊攻擊趙國,均被李牧擊退,李牧在趙國聲望大振。

  趙王遷七年(公元前229年),秦國趁趙國連年天災再度發起攻擊,李牧率軍頑強抵抗。秦國見難以取勝,便派間諜賄賂趙國權臣郭開,要其離間李牧和趙王。而趙王遷由於李牧戰功顯赫,心存畏懼,輕易相信了李牧意欲謀反的謠言,下令李牧將兵權交給趙蔥和顏聚。李牧知二人無能而拒交兵權,加重了趙王的疑慮,被趙王遷派人暗中捕獲,隨後遇害。

  李牧死後三個月,趙國滅亡。

 

廉頗

  廉頗(生卒年不詳),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他曾在對齊國、魏國的戰爭中取得勝利。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又擊退了燕國的入侵,斬殺燕國的栗腹,並令對方割地求和。晚年時,因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和楚國,去世後葬於壽春(今安徽壽縣境內)。他和趙國上卿藺相如之間曾發生過「負荊請罪」的故事,傳為美談;史書記載廉頗食量驚人,年老時每頓飯還能吃一斗米,十斤肉,因此宋朝大詞人辛棄疾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台長: 志據依遊
人氣(1,17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疑義相與析 |
此分類下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問題討論
此分類上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

日本藤素
2020-01-10 05:17: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