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2 23:22:03| 人氣1,40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

 

記載內容: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

 

體例:

  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本紀〉是「天下」統治者的事蹟,「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

  ◎〈表〉以表格的方式排列整理事件次序或歷史動態,「並時異世,年差不明,作十表。」

   ◎〈書〉的內容有關歷代典章制度,「禮樂損益,律歷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

   ◎〈世家〉描述影響深遠的家系或貴族事蹟,「二十八宿環北辰,三十輻共一轂,運行無窮。輔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

   ◎〈列傳〉呈現的是歷史上各類人物的歷史表現與社會的種種樣貌,「扶義倜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傳。」

  ※《史記》的文章(列傳)可分成兩個部分:(1)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這部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銜接交雜而成(2)正文後面會加上作者的評論或感想,通常以「太史公曰」為起頭,內容或有作者的個人經歷,或有對人物的評價,或有收集資料的過程,但仍以評論題材人物的性格與行事為主。

 

成書原因:

一、繼承父志

司馬氏世代為史官,其父司馬談一心繼承先人久絕的世業—太史令,重現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司馬談臨終曾對司馬遷說:「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

二、繼承《春秋》精神

(1)內容上:《春秋》的下限,到魯哀公獲麟之年,此後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元年改曆下限,撰寫史記。

(2) 精神上: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以來的道統,反而是重視《春秋》的性質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三、肩負史家職責

◎漢「太史令」職責僅在於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記錄上代及當代事情,並無著述的責任。

◎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

◎「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報任安書》)

 

成就:

一、史學上: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紀傳體:寫作方式首開紀傳體之先河(以描寫人物的生平為主,年代先後為副)。讓紀傳體成為唐代以後官方史著所採用的主流寫作方式。

「司馬遷參酌古今, 發凡起例,創為全史,本紀以序帝王,世家以記侯國,十表以繫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誌人物,然後一代 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彙於一編之中。自此例一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清.趙翼《廿二史劄記》)

 

二、文學上: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台長: 志據依遊
人氣(1,40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疑義相與析 |
此分類下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補充:戰國四大名將
此分類上一篇:《曹劌論戰》--寫作特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