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14 18:37:38| 人氣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葉志超與左寶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日本軍艦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突襲清軍兵船,清軍護航艦速遁,運兵船高陞號被擊沈,殉難者七百餘人。八月一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七月二十九日,日軍進犯駐守牙山的清兵。清兵戰敗,北走平壤,提督葉志超謊報大捷,竟獲嘉獎。九月十五日,日軍二萬餘人圍攻平壤。激戰兩日後,平壤陷落,葉志超率兵倉皇逃遁,渡過鴨綠江。

光緒二十年(1894)春,日本發動侵朝戰爭。左寶貴主張武裝抗日。6月23日,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戰爭。7月6日,左寶貴奉命統率奉天馬步十三營,同馬玉昆、衛汝貴、丰升阿各部共一萬三千余人駐平壤,增援在朝清軍。8月10日,在大同江上游堵擊日軍,擊沉日船數艘。12日,與毅軍(淮系)統領總兵馬玉昆合力,擊退敵人數次進攻。

  8月14日凌晨,日軍對平壤發起總攻。左寶貴率奉軍駐守城北的牡丹台、玄武門一線。開始時“寶貴自至城上指揮,我軍力御之,倭人傷無數”。但由于敵我兵力相差懸殊,在日軍步炮夾擊下,逐漸不支。玄武門外五處堡壘及牡丹台相繼失守。左寶貴“知勢已瓦解,志必死”,于是按照回族禮節,進行沐浴,穿戴上御賜朝服,登陴督戰,并親自點燃大炮,部下士卒備受鼓舞,拼死抵御,擊退敵軍多次進攻。但終因寡不敵眾,9月15日,左寶貴不幸被敵炮擊中,壯烈殉國。其忠骸留朝鮮。追賜太子少保銜,謚號忠壯。

  清政府在左寶貴的祖塋地為他建造了衣冠塚,立碑記德,題記“氣壯山河”。后來朝鮮人民在平壤為他建祠堂,并立起用朝、漢兩種文字書寫的“左寶貴戰死之地”碑,以紀念為國捐軀的抗日英雄。

台長: 堅堅
人氣(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