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25 23:36:17| 人氣2,8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邪惡三部曲之二】責任心助長邪惡?──《燈塔船》為人們照明心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燈塔船》說的是另一種因循的心理故事,邪惡之所以形成和出現,是因為我們善良、姑息、懦弱,以及另外許多自認正確的理由如船長必須承擔的責任等,這些品質在平時可能是對的,但在面對邪惡時,它卻成了邪惡得以主控情勢的原因。面對邪惡必須有另外一些品質如決斷、如團結等。《燈塔船》以非說教的方式,將如何面對邪惡的問題做了點醒。───南方朔 (文化評論家)

 

 

 

 

作者:齊格飛‧藍茨

           (Siegfried Lenz)

 

譯者:趙燮生

 

出版社:遠流

 

 

 

 

 

作者簡介

 

       德國當代最傑出作家之一,與葛拉斯、波爾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齊名,但受歡迎程度更勝前兩者。

        1926年3月17日,藍茨生於東普魯士馬祖里地區的呂克城,1943年被海軍徵召入伍,在納粹德軍崩潰時逃往丹麥。戰後他在和保大學攻讀哲學、文學等課程,1950年擔任德國《世界報》編輯,1951年起成為專職作家,並發表第一部小說《空中群鷹》;初期的作品主要受到托瑪斯‧曼、杜斯妥也夫斯基、卡謬、福克納、海明威等人的影響。

        他的成名小說《德語課》(1968),取材自畫家埃米爾‧漢森在納粹統治時期被禁止作畫的真實事件;本書引發讀者對於被納粹踐踏的公民義務進行反省,成為戰後德國最廣為流傳的小說之一。除了長、中篇小說之外,藍茨還撰寫了大量的短篇小說、舞台劇以及廣播劇。藍慈擅長用文學展現各種社會現象,短篇小說集《我的鄉村如此多情》(1955)取材自家鄉呂克的童話與鄉野軼聞,引起廣大迴響,被公認為1950年代德國「鄉土小說」最重要的作品。

       藍茨曾獲多項著名文學獎的肯定,包括「不來梅文學獎」、「歌德文學獎」和「德國書商協會和平獎」等。在台灣出版的著作有《燈塔船》(2008)、《德語課》(2007)、《失物招領處》(2003)、與《少年與沉默之海》(1999)等。

 

 

 

       在蒼茫的大海上,燈塔船經年累月停泊在游移不定的沙洲旁的海面上,船上信號燈光來回掃射,為過往的船隻指明航路,避免船隻撞上游移不定的沙洲,或闖進佈有水雷的海域,長此交替輪守。

 

       海上,一艘即將退役的燈塔船行進最後一次值班時,一天船長的兒子發現海上有三名落難客:卡斯帕里博士、埃迪和歐根,遂將這三名落難客救起,未料,這三名落難客卻是逃犯,這一天,惡於是降臨了。

 

       逃犯以槍脅迫船長將他們載往福堡,船長意識到這是最後一次值勤,只想讓所有人平安回家,並且認為與槍作對勢必傷及船員,於是假意妥協讓步,允諾修復小艇,然船長的詭計遭卡斯帕里博士識破,小艇被卡斯帕里博士放逐後,進一步要脅船長用燈塔船將他們載往目的地。由於燈塔船必須用燈號為過往的船隻指明方向,倘使燈塔船離開,別艘船可能因為方向不明而受害,這使得船長陷入兩難:一方面既要保全船員的安全;另一方面又須盡到不能擅自離開崗位的責任,兩方考量下,船長雖不答應,卻也不反抗。無奈船員及船長的兒子卻希望盡快將此三人繩之以法,此事在船員心中畫下一道心結。

 

       卡斯帕里博士意識到船長出於責任心必不敢反抗,眼見威脅船長不成,遂將目標轉往船員貢貝特,貢貝特憤而反抗,脅持了卡斯帕里博士,不料,此舉卻使船員楚姆佩送命。船長萬萬料不到,他的妥協讓步未能使船員倖免於難,反而因此助長了邪惡,這使得船長體認到當面對邪惡時,一眛的妥協讓步只會助長邪惡。故事末,當卡斯帕里博士以槍要脅開船時,船長奮而抵抗,最後,全體船員一起抵抗,將逃犯制服。

 

       《燈塔船》是德國作家齊格飛‧藍茨「邪惡三部曲」作品集之三,全文乃架構在燈塔船長、船員、卡斯帕里博士的互動、對話及內心交戰,是書寫有關邪惡的滋長及如何對抗邪惡之情事。南方朔在導讀提及:「《燈塔船》說的是另一種因循的心理故事,邪惡之所以形成和出現,是因為我們善良、姑息、懦弱,以及另外許多自認正確的理由如船長必須承擔的責任等,這些品質在平常時候可能是對的,但在面對邪惡時,它卻成了邪惡得以主控情勢的原因。」作者藉由這樣的故事隱喻當惡降臨之時,我們如何面對,以及平常自認為是必要的責任心是否該暫時拋下,並且團結對抗邪惡。

 

       如果說,船長一開始以妥協讓步對抗邪惡為逆向因果循環的故事的話,那麼,在文中作者也嘗試用兒子反抗父親的作為為正向因果循環來做結尾。從一開始船長及其兒子的父子之情產生裂縫,兒子甚至因為訛傳而對他不諒解,對話間不曾出現稱謂語,卻在船長奮不顧身抵抗受傷後,父子之情終於有了轉折:

        「我們的船在開嗎,弗雷德?」

        「沒有,爸爸。」兒子回答說。

 

       另一種因果循環的故事則是建立在該為與不該為中,某次船長告訴兒子納茨默事件,在摔跤比賽中,納茨默從背後偷襲卡克西,致使卡克西輸掉比賽,後為卡克西報復。

 

        因此,《燈塔船》在故事結構上不僅隱喻當人們面對邪惡之時,不得顧左右而言,甚至也有啟示作用,「燈塔船」也有雙重的含意,象徵人即使行動受困,只要走正向的路,心仍是自由的。

 

格內閱讀: 

【邪惡三部曲之三】遺忘的能否在《失物招領處》重新拾獲?

 

 相關閱讀: 

文◎卵生水筆仔

「閱讀」讀齊格飛藍茨的《燈塔船》:像齣張力十足的舞台劇

 

台長: 李隱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