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08 17:23:37| 人氣2,3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修道基本功【各教修行者人人必看必修,以早開智慧明真理悟道修行成就】《轉載自宗教寶書》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修道基本功【各教修行者人人必看必修,以早開智慧明真理悟道修行成就】台中南天虛原堂扶鸞書《轉載自宗教寶書》

 

 

修道基本功 目

地府五殿閻羅王包 降 序

驅魔真君鍾馗帝君 降 序

一章:拔色欲第二章:捨恩愛第三章:去榮貴第四章:淡財利第五章:耐窮困

第六章:除傲慢第七章:掃嫉妒第八章:化暴躁。第九章:去口舌第十章:化嗔恨

第十一章:去人我第十二章:求精進第十三章:輕世聰第十四章:耐磨難第十五章:明次第

第十六章:求懺悔第十七章:修禪定第十八章:行布施第十九章:盡人倫第二十章:顧營生

第廿一章:行中道第廿二章:擇正法第廿三章:多自勵第廿四章:有耐心第廿五章:不玄虛

第廿六章:重當下第廿七章:明三界第廿八章:憶念善第廿九章:存慚愧第三十章:要檢驗

第三十一章:融生活第三十二章:轉解脫。第三十三章:不著空第三十四章:要觀照第三十五章:輕神通

第三十六章:順法性第三十七章:掃業力第三十八章:不退志

附記

註:本書由台中南天虛原堂扶鸞著作 歡迎翻印流傳廣種福田

 

 

地府五殿閻羅王包 降 二○一三年十一月九日 歲次癸巳年十月初七日

詩曰:虛無為本入穹天 養性為宗化癡顛 去偽存真皆徹悟 法身永世大羅仙

聖示:吾今日降為:「修道基本功」一書作序

古時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手握犁撐,面朝黃土背朝天,但偶一抬頭,遠山含笑、心曠神怡,因此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悠閒與自在。然而現今物質豐餘,生活安逸,即使家中裝飾得花團錦簇,卻也少有古人那份自在與樂趣,探究其原因即出在於「自己」二字。因為現今世人最大之弊病,即是識己不清,因此遇到不順心之事,就說是誰人帶給自己痛苦,或說是何事帶給自己煩惱,其實這些煩惱痛苦,與其說是外境影響,不如說是自己修心不足,因為若是你不給自己煩惱,他人也無法給你煩惱。故若欲解決此問題,唯一之途徑就只有修道耳。修道以修身為基礎,以修心為根本,一個人若能修正身心,做人無虧於天理,無負於人道,對於外境的得失、成敗、是非、人我,放得下、看得開,平日能修善止惡,素行陰德,則真精真神即能聚其中,大才大德即能出其中,如此自然心定神寧,神定氣住,氣住而壽長也。吾觀地府人滿為患,主因在於世人執迷為有,認假為真,所以處處貪愛,造惡造業,倘若人人皆能修習真道,淨化污濁之心靈,則地獄將來亦可化身為淨土矣。簡為序。

地府五殿閻羅王包序於無極禪化院‧南天虛原堂  天運癸巳年十月初七日

 

 

驅魔真君鍾馗帝君 降 二○一三年十一月廿三日 歲次癸巳年十月廿一日

詩曰:伏魔捉鬼掃妖氛 狹路相逢勸野魂 轉世人間能入道 善哉聲裏罷拂塵

聖示:吾今日降為:「修道基本功」一書作序

世人隨順情慾,求於聲名利祿,然當聲名利祿雙收之時,卻多已是步入人生盡頭階段,故若只知貪世上常名,而不知學道,乃是枉功勞形,此譬如燒香,雖人聞其香,並發出各種讚歎,然此時香已燼矣之理同也。六萬年來,世間眾生,所流之眼淚,比地球海洋還深,死後之枯骨堆疊起來,比喜馬拉雅山還高,所造之罪業則更是難以計其數,若以世人短短數十年之生命,力行有限的財施而欲超脫輪迴,此舉就如一匙砂糖倒入水庫中,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故而生命不斷地輪迴,業力的纏縛也永無止境。因此為了擺脫生死宿命,古聖先賢皆不遺餘力地探求大道之法門,潛心參悟,而實現了生脫死之事跡。其實綜觀世間每一宗教,雖其教義與方法不一,但其精髓卻大同小異,亦即皆是從自己先修身,而後有所心悟,故上天降下玉詔締著「修道基本功」聖書,顧名思義就是要現今修道者莫好高騖遠,而是要從根基打起,從「正己身」做起,未來自能步入超凡入聖之境界也。簡為序。

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序於無極禪化院‧南天虛原堂  天運癸巳年十月廿一日

 

 

第一章  拔色欲

人自無始劫以來,從色道中而生,從色道中而死,綜觀古今,福最大者,莫過於一國之君的皇帝,一般而言,福大者壽亦當大,但中國自秦始皇稱帝二千多年來,近五百位皇帝,十有八九皆不長壽,其中以欲事多而喪命者佔最多數,由此可知色欲之患。

愛欲為生死輪迴之根本,貪著女(男)色乃是修行一大障礙,一般眾生眼見色起愛味心、貪著心,所以身心不能清淨自在,不能清淨自在就不能如實了知色,如此就不能解脫。故修道者,以拔色欲為第一著,然而色欲最不易除,亦所難防。

昔時釋迦牟尼佛臨入滅前,阿難尊者問:「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以何為住?」佛即告訴阿難尊者:「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四念處第一念處是「身念處」,身念處其中之一法為「觀身不淨」: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乾淨的,此法即是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破除色欲關卡之妙諦。因為一般人對色欲樂於執取,因此需要觀照它們、看清它們的實相,否則,你將因貪欲和邪見而執取它們。而一旦觀到它們的實相,你便不再執取,得到解脫。

此法以三十二身內觀法為修行方式,先於禪坐時來觀察身體之組成,並於行住坐臥中行持,三十二身指: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橫隔膜、脾、肺;大腸、小腸、胃中物、屎、腦;膿、痰、膽汁、血、汗、脂肪;淚、油、涕、唾液、關節液、尿。前二十項屬於身體之「地界」,後十二項屬於身體之「水界」,加上體溫「火界」和呼吸「風界」,於內心中時時覺知,即可減低對身體的愛戀,練習這種方法之後,對自身的黏著,對他身的色欲,認為身體是「我」與「我的」之觀念都將消失,並拋掉對生命的執著,如此欲破除色欲就非難事也。

 

第二章  捨恩愛

不分古往今來,不分中外東西,描述男女刻骨銘心之恩愛的詩文、言情小說,可說是汗牛塞屋,這些雋永婉約的詞句,多寫兒女之情、離別之緒,令懷抱美夢的男女千年追尋,千年期盼,也歷經千年的夢幻。因為現實社會中,多少男女海誓山盟,信誓旦旦,卻往往經不起一朝情斷或曲終人散,而從「情到深處無怨尤」,演變成「情到深處反為薄」的下場,案例可說觸目皆是。其實世間恩愛包括父母、兒女、夫妻之情,父母親之恩重如山,夫婦之愛深如海,身為修行人者,當知盡職、盡力,各盡倫理,但也不可深陷其中,而為情愛勞碌一生。因為一個人為愛而生者,也註定會為愛而終,此乃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生死相續的原因。

因此一個人若能用對夫妻男女之恩愛,轉換來珍惜法義,入道修行,念玆在玆、念念不忘地行持,而不打其他妄想,則必定有所成就的。現今之人常被外境所轉,缺乏定力,就因為愛欲心太重,雖有者自詡修行數十年,但一碰到孽緣,依然為境界所轉,故若想得到真正的定,就要先把愛欲之心放下。

昔時佛問阿難為什麼出家,為什麼能把一切都放下了呢?阿難曰:「我見如來有三十二相,莊嚴相好又勝妙殊絕,形體映徹光明,猶如琉璃那樣美滿。而我常自思惟,此相絕非是情欲和愛念所生,因為情欲之氣粗濁不淨,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可能生出勝妙清淨光明的形相,是以渴仰,而出家修行。」又經典有云:「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成其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故知欲修成正果,當頓捨世間深重恩愛,在塵出塵,莫讓晚風癡望月之情愛恩意擾心,方有成就之日也。

 

第三章  去榮貴

榮與貴,乃是凡夫之所欲,然而榮華富貴並非如世人想像可以爭得的,因為命裡有榮貴,則不爭也會有;命裡缺榮貴,則爭也爭不到。一般人看不破榮貴,於是總想攀龍附鳳、結交有勢力者以謀取利益,或來往具有權力者以為榮。例如做生意者周旋於名流政要,或官場有權位者之間,以期提升地位和獲得巨大利益;升斗小民對上司或有利害關係者,卑躬屈膝阿諛奉承,以期飛黃騰達,高步雲衢……等。其實說穿了,所謂榮貴不過是追求吃好、穿好、用好、住好、名聲好、社會地位高罷了,一旦大限來臨時,世俗眼中榮貴之人,反而更易墮入惡道。因為在愛慕榮華富貴人的眼裡,功名利祿永遠居於首位,而榮貴會引發慾望膨脹,引人走向歧途,許多人為了滿足榮貴,不惜以身試法,也有許多已身居榮貴之人,不知福盡禍來之理,而過著驕奢淫逸之生活,最後都被榮貴所害。故榮貴能亂人之性,榮貴能迷人之心,榮貴能驕人之氣,榮貴能敗人之德,榮貴能縱人之惡,榮貴能傷人之身,榮貴能送人之命。

一個人既貪榮貴,又想修道,必定心思不寧,邪思亂想,《方廣大莊嚴經》云:「處五欲者,猶如履刃;著五欲者,如抱毒樹。」雖說財、色、名、食、睡等五欲毒害甚大,但在家居士仍需要以財養身,需要照顧家庭,需要飲食,需要五欲維持生活,故世間五欲六塵並非不能受用,而是要認清五欲禍患,心不能有所貪著,否則一旦貪著就會自私自利,冀望更多名聞利養,對修行就會有很大的障礙也。

 

第四章  淡財利

史記《貨殖列傳》中有云:「舉世熙熙,皆為利來,舉世攘攘,皆為利往。」因此,千百年來,世人為了財利,營營役役,難有休息,為了財利,患得患失,惶恐終日;甚至為了增益個人的財富,不惜侵犯他人之權益。然而「財利」可以買得到失去的歲月嗎?「財利」能夠免去臨終時刻的到來嗎?「財利」能夠買通地府牛頭馬面的寬待嗎?「財利」可以換得天堂之門票嗎?對此,「財利」不但完全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將一個人的廉恥、天良、真理,全部吞噬殆盡。

鑑古觀今,人多為了「利」而如蟻附羶,因為對財利的執著,使得貪婪縱橫,醜態滿出,而貪圖世間財利者,必定重金銀而輕功德,滿腦子千謀百計,明取暗竊,損人利己,輕出重入。恨不得天下之財,為我一人所有;世間之利,為我一人獨得。故無財不覓,無利不搜,捨身拼命而不顧,瞞心昧己而不管,至死不肯回頭。甚至有些人一生只知積財,吃也捨不得,穿也捨不得,又不肯恤孤憐寡,又不知扶危救困,獨為守財奴,慳貪鬼。斷氣在於眼前,而猶吩咐子孫誰人欠我債務,何處可以生財,日後如何聚財。卻不知一旦三寸氣斷,子孫即忙著瓜分財產,忙著享受人生,如此豈不愚哉?

《菜根譚》有云:「道者應有木石心,名相須具雲水趣。」意即是說,有志進德修業,淨化靈性,體解無上大道之人,必須先要有一顆像木石般冷淡、不受物欲色相誘惑之心,而對於富貴名利,更要明白其生滅無常的本性,將它們視如浮雲。故修道者當重功德而輕金銀,見「利」即當思「義」,不要分外貪求,否則利心重而道心輕,正不勝邪,妄想明道,難矣。

 

第五章  耐窮困

一般人當身處窮困又沒有修道時,就常會產生「怨天尤人」之現象,例如怨天為何不助我?為何手足與我疏離?為何我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為何我的機遇不好?或是做丈夫的埋怨妻子,做妻子的埋怨丈夫;做子女的埋怨父母,做父母的又埋怨子女,甚至已經修道拜佛了,仍然內心不平,常暗忖為何仙佛菩薩只照顧有錢人,而我卻一樣一貧如洗?完全不知檢討自己,不修福、不積德,或一無所長,懶散成性。一個人如果常「貧苦多怨」,心、口皆有埋怨別人的念頭、言辭,則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因此「橫結惡緣」,錯失翻身的機緣。因此古聖賢哲知曉天地至理,能夠「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以「安貧樂道」作為道德品質和為人處世之道。

夫修真之道,與世法相反,原欲棄富貴而就貧賤,去奢華而守恬淡。若受不住窮困,遇饑寒而生煩惱,值艱難而起無明,便是饑渴之害為心害,養其小者為小人,認假棄真,與道相隔,何時能進道岸呢?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雅士回歸田園生活,都是為了實踐安貧樂道的生活;多少高官厚爵最後辭官歸故里,也是為了不願昧著良心爭權奪利,回歸民間,過著安貧樂道的日子。

故處於物質豐饒的現今時代,若能體會此等清閒自在,放曠於自然的人生滋味,自然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身心安住,充實而滿足。因此對修道者而言,平日要受得了困苦,耐得了飢寒,隨緣度日,絕不以窮困小事,忘卻性命大事,如此「少一分物欲,就會多一分發心;少一分佔有,就會多一分慈悲」也。

 

第六章  除傲慢

司馬遷曾評論韓信,言其若學道謙讓,不自誇己之功勞,不恃己之才能,不將盛德顯露於外,則其對於漢家之功勳,可比周召太公之成就,也不會因其顯赫功勳惹來殺生之禍,由此歷史典故即可知傲氣之大患。傲慢對修道者之傷害遠甚於一般人,有些自詡為修道之人,心高氣傲,懂得幾句祖師文義,記些丹經子書,即拘泥於文字,執著於名相,高談闊論,目空四海,或仗著自己略有才學,而妄猜私議,自解經意,甚至謬執己見,不肯低頭,將錯就錯。

也有許多修道者看到別人外相拙劣,自己道貌岸然,就覺得別人沒有善根;看到別人大啖葷食,自己素齋,就覺得別人業障深重;看到別人犯戒,就覺得自己戒律清淨;看到別人嬉戲玩樂,自己在聽經聞法,就覺得很精進,別人在墮落,自己很有一副修行人的架式。凡此,其病即在於氣傲自足之關。故學道者,先要虛心下氣,自卑自小,不滿不盈,只見己短,不見己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方能感動師父指點,良友勸勉,成為真正有志之士。傲慢者,其毒害不輸三毒貪嗔癡,因為貪嗔癡三毒雖毒,但透過修行終有淡薄休止之日,唯獨傲氣我慢一毒,生在人道時即輕慢其他人,生在鬼道時即輕慢其他鬼,生在畜道時即輕慢其他畜,不論其居於何處,皆能處處生慢。

吾舉一實例為證,昔時釋迦牟尼佛之堂弟提婆達多,跟隨佛陀出家做比丘,在出家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讀經、誦經、問疑、受法、坐禪,因而受到僧俗二眾崇仰,但他心中的傲慢熾盛,自認與佛陀同為釋迦族,因此就要求取世尊而代之,被佛陀嚴拒後,即心生嫌恨,而接連犯下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重業,而墮入無間地獄。故修道者知克服驕氣,力戒傲氣,低下身子,否則,傲慢滿胸,目中無人,妄想明道,難矣。

 

第七章  掃嫉妒

嫉妒者即是嫉賢妒能之意,廣而言之,舉凡對成就、地位、權力、聰明、才智、德行、名聲、乃至外貌較自己出眾之人,心生忌恨,產生煩惱,即是嫉妒。然而一個人擁有才貌雙全,或是位高權重,皆與其因緣福報有關,故命裏有時終需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因為人之盛衰興廢各有其定數,根本毋須妒人。

自古以來因嫉妒而鑄成大錯者俯拾即是,例如龐涓嫉妒孫臏之才能,想方設法迫害他,最後全軍覆沒,而死於馬陵道下;阿那律尊者的妹妹,因過去世一時的嫉妒犯下了惡業,而致容貌醜陋、身染痲瘋病,後來經由建設講堂之功德,才沖淡前生之惡業。因此嫉妒是人類最可怕的罪惡之一,它能生出許多最黑暗,最污穢的罪行,自己也在罪中遭受痛苦。

嫉妒就是「比較」,人出生於世都被教導要去比較,要去「競爭」,因此當進入道場修道了,依然與世俗人一樣,爭長論短,處處看人不順眼,因而生起無明煩惱。其實修行在修性命,而性命二字,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聖不增,處凡不減,不論富貴貧賤賢愚高低,誰無個性命。既人人有性命,則知人人可以明大道,個個可以作仙佛。然修證之法,可借助道友資益自己,因為良友之益,有半師之功,因此借彼之有知,以益我之無知;借彼之所能,以濟我之不能,利益甚多,豈可輕慢。

然而許多糊塗修道學人,自己不肯鑽研道理,久無所知,見他人殷勤用功,能解能悟,師長見喜,暗生嫉妒。或故意搬弄是非,敗人好事,不悔自己無能,反忌他人有能。愈學愈壞,如此好人尚且不能作,何敢望成聖賢呢?故修道者當明孔子所言:「見賢思齊」,釋教所言:「善觀緣起」,如此自能化解嫉妒,完成聖賢事業也。

 

第八章  化暴躁

世之人皆知心平可以和氣,中醫亦言怒氣過盛傷肺充血,而心平氣和可平衡陰陽,調和六脈,祛病延年。因此,修道之人更應戒浮躁之心,淡化得失恩怨,自可達到「心靜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張三豐在《玄要篇》中指出,「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此皆言其暴氣躁性,有害於道,必須用心除去也。然而世間許多糊塗修道者,喜人奉承,好人抬獎,只愛人順己,自不去順人,稍有磕撞,即躁性發作。怒由此而起,忿由此而生,甚至以力爭勝,彼此兩傷,入於死地,自喪性命者有之。暴躁一生起,則只知有己,不知有他人,不但清靜心消失,佛號遠遁,也失去禪定的境界。

吾舉一例為證:昔時有一位修鍊者名趙通,雖各項修為皆不錯,但唯獨遇事控制不住脾氣,因此為了警惕,即自取別名「冷灰」。冷灰住在山區,門前有溪無橋,對於老弱、童子過河有困難者,冷灰就背他們過河。一日,一位瘸子要過河,冷灰就背他過去。過河後,瘸子對冷灰說:「我走路不便,你能否再背我一段路程。」冷灰說:「可以。」而在往山坡上走的時候,瘸子問冷灰說:「聽說你為克制脾氣,不發無明火,還特意另取別名,是什麼名兒來著?」趙通回答說:「冷灰。」往前走了幾步時,瘸子又拍了一下冷灰的腦袋問:「叫什麼來著?」趙通回答說:「冷灰!」這瘸子連拍三次連問三回,冷灰就生氣的高聲喊道:「冷灰!冷灰!冷灰!」話音剛落,頓覺身上背的人消失了。正在驚凝之際,忽聞空中傳來話語說道:「冷灰灰不冷,冷灰堆中冒火星,吾乃鐵拐李特來度爾,看來爾的火氣不滅,難成正道,再修幾載吧!」說罷離去。故可知暴氣躁性一發,大火燒身,性亂命搖,任性而行,隨心而作,妄想明道,難矣。

 

第九章  去口舌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口說善言如口生蓮花處處香,能令人心生歡喜;口出惡言如口出毒蛇人人怕,除了令人生惱,還會自受惡業苦報。例如:惡口者常聞惡聲,並多諍訟;兩舌者易眷屬乖離、親族交惡;妄語者多招誹謗、常為他人所騙,縱說實語人不信受;綺語者說話無人信、表達無法清晰、令人明瞭。

故經云:「若以惡口罵詈,身死魂逝,墜墮地獄、惡鬼、畜生三途;罪畢為人,面貌醜陋,口氣常臭,唇齒皆缺。」犯口四過,不但損福缺德,使自性被覆蓋,道法亦不能入心,由此可知口業清淨對修行之重要性。昔時羅睺羅年幼出家,擔任佛陀侍者時喜歡開人玩笑。有人來拜訪佛陀,當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他就說在耆闍崛山,佛陀在耆闍崛山的時候,他就說在竹林精舍,使大家徒勞往返。一日,佛陀喚羅睺羅用澡盆取水來洗足,洗畢即對羅睺羅說道:「這盆裡的水可以喝嗎?」羅睺羅答道:「洗足的水很汙穢,不能喝的。」佛陀即訓斥道:「你就和這個洗足的水一樣!水本來是清淨的,洗了足就很骯髒!好比你出家做沙門,不精進修道,不清淨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講玩笑話騙人,三毒的垢穢填滿你的心中,同清淨的水裏有了垢穢一樣!」即是甚佳之例證。

世之人用舌頭頌讚天地,也用舌頭咒詛天地。而守住口業最佳之方法乃是「念佛」、「念聖號」、「持咒」,因為以聖、咒音取代了「造口業」,使口業變成「口密」,如此,從「口清淨」開始修行起,口能遮止,意也能轉,自可一一融入光明海也。然而許多世間糊塗學人,不知利害,以口舌之動為小事,以利便為才能,以善辯為得意。或形人之短,或誇己之長,或謊言詭語,或說是論非,或前言而後失信,或空言而行不速,或狂言而起禍端,或高談而無實事,或白日咒詛,或巧言讒佞,或以言敗事,或以言傷人,凡此皆為有損無益之言。一個人口舌之動若不正,即知心田不正,心田不正,妄想明道修道,難矣。

 

第十章  化嗔恨

嗔不除,態不改,墮入輪迴生死海。堆金積玉滿山川,神仙冷笑應不睬。嗔恨二字,如蛇如蠍,又惡又毒。嗔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者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嗔恨若結心胸,積久成蠱,傷生損命,為禍甚烈,外而損人,內而壞己,卻無醫可治。故修真之道,首要除嗔改態,嗔除而心氣平,態改而情緣空,若嗔不除,態不改,已墮輪迴生死之海,既欲腰纏十萬貫,又欲騎鶴上揚州,雖神仙對面,應必冷笑不理睬矣。

夫學道者能如天之量、地之厚、海之寬,便是無事仙人,保生妙訣,與道相鄰,大有便宜。世間糊塗學人,不知嗔恨之害事甚大,或境遇不順而生嗔,或所謀不遂而生嗔,或因物有失而生嗔,或嫉人之能而生嗔,或情性不投而生嗔,或衣食不足而生嗔,或為觸犯而生恨,或記人小過而結恨,或求人不應而有恨,或人不順己而積恨。凡此嗔恨等病,總由自己昏愚,無有真心學道使然。

華嚴經中有云:一個嗔恨的念頭,就會生起九十二種業障,所以有人修道多年沒成就,此即原因之一。因為嗔是失諸善法之根本,墮諸惡道之因緣。嗔是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惡口之府藏,禍患之刀斧。其實嗔毒之根在於「我相」,若無「我相」,就沒有生嗔之人,故心生嗔恨者,乃是因為外境不順從我,污衊了我,冤屈了我,欺負了我,侵害了我之關。一個人若能「無我」,則一切煩惱,自然就像除去了根一樣,而隨之消滅,故世間真是「萬法本閒,唯人自鬧」啊!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嗔恨關口打通,學個無心道人,輕也過去,重也過去,低也過去,高也過去。因物付物,隨事應事,船過水無痕,則何有嗔恨害事呢?否則,生嗔生恨,陰毒暗惡凝滯心中,真性早昧,妄想明道,難矣。

 

第十一章  去人我

人生於世間,從小到大都會經歷種種煩惱習氣,造成無量的痛苦和不安。從修行的觀點來看,產生這些煩惱習氣的根源,主要是「人我執」和「法我執」所造成。由於此二種虛妄和執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證常住真心,以致從無始以來,纏縛有情於三界六道之中,生死流轉,受無量苦。故若要了脫生老病死的痛苦、從輪迴中解脫,就一定要去除此兩個執著,否則解脫無望。「人我執」,每一個凡夫都有,而且非常濃厚。一個人有了人我執,就會生起私心。私心一生起,則引發貪、嗔、癡等諸惑,其一言一行,一舉一止,總要為我。即要為我,必不顧人。即不顧人,必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無所不為矣。如果沒有人我執,或者認識人本「無我」,即明白一切都是如夢如幻的空性,就不會想要爭什麼權,奪什麼利,如此又哪會產生煩惱和痛苦呢?故金剛經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此理也。

世間許多糊塗學人,認假為真,執著此身,以為是我。一認是我,即便有人。有我有人,即分你我彼此。一分你我彼此,則輕乎人而重乎我,內於我而外於人。日謀夜算以肥己,千方百計以取人。一行一言,不肯吃虧讓人,一貨一利,要佔他人便宜。不但應事接物,處處爭勝,事事好強。即便是至親好友、同事同業者,亦要分出你我。恨不得他人貴物,為我獨得;世間好事,為我獨成。有利之處鑽頭探手,無利之處縮頭藏尾。殊不知三寸氣斷,萬有皆空,即便是此身亦不屬於我。到了那時,人我俱無,我在何處?而人又在何處?何苦在世枉用心機,強分人我,多結冤仇,豈不愚哉!故真心學道者,要速去除人我之見,否則,有人我之見,彼此之分,私欲堆積,茅塞心竅,妄想明道,難矣。

 

第十二章  求精進

修行為人生至大之事,又為天下至難之事,而所有聖功的成就,都要靠精勤,六波羅蜜中「發心布施、持戒修身、修行忍辱、修學禪定、勤求智慧」都要「精進」,故唯有經過攻苦殷勤,志念堅固,愈久愈力,有始有終,方能進益。

晉朝時,有一位出家人法名釋法衡。他雖然出家為僧,但一直未能精進修煉,僅僅只是心中懷有對佛法與修煉之仰慕而已。後來有一日他罹患重病,經十餘日之病苦後,於虛幻飄渺中元神離體飄至陰間,且被陰差抓去受刑。釋法衡在此時心中無比恐懼與自責,懊悔自己在陽間時為何不精進修煉,反而荒廢怠惰,否則又豈會遭受今日之酷刑?

於是,他心中開始念佛號,立誓將來若有機會,一定精進修煉。就因此一念之善,加上其陽受未盡,故又得以還陽復活。從此,釋法衡寸陰是惜,時時勉力,刻刻用功,晝夜不停的精進,終於超越習氣,破除內外惱害,得清淨自在。世間糊塗學人,常常一功不立,一德不修,卻只圖安樂,而怕受辛勞。求法時妄想一言半語,就大徹大悟,既不肯細心窮理,又經不得陶冶磨煉,當求訣不得時,即以為無緣,即便遠去。如此行為,即無長久志氣,又無學道真心,自然自性光明無所啟發,心量也無從提升,如此不但難上天堂,反而易墜地獄。

故真心學道者,應速提起精進之心,以一、已生惡令斷。二、未生惡令不生。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長,的四精進精神,廣積陰德,量力行功。外而利物,內而煉己。朝斯夕斯,以性命為重,終久會有個出頭之日,得意之時。否則,躊躇不前,懶惰打混,虛度歲月,小苦大功不能行去,至於成仙作佛,稀有之大事,怎可能有所成呢?如此妄想明道,超越人天,出離苦海,難矣。

 

第十三章  輕世聰

何為世聰?聰明技巧是也;謀慮變通是也。世人之特別偏愛世聰,因為功名非世聰不能成,財貨非世聰不能得,因此應對接物皆以世聰為先。然而世人用世聰以求名利,只知進而不知退,只知福而不知禍,日夜勞心,為名利所迷。不但費精耗神,爭強好勝,思慮過度,身軀衰敗,甚至名利尚未得而性命已喪,豈不是用世聰,反被世聰所害?世間許多糊塗修道學人,不知世聰誤事最大。一舉一動,仗著自己一點小聰明,假伶俐,便在人前誇能,自謂別人皆不如我。若是因此自恃才能而目中無人,或強辨是非而欺壓尊長,或記幾宗公案而借取迷人,或作幾句詩歌而自負有道,或學些扭捏功夫而以盲引盲。甚至謬執己見,只此皆是自恃才智,誤用聰明,管窺蠡測。

昔時有一為人徒弟者,自恃有幾分聰明才智,也研讀了不少經典,就認為自己是開悟的聖者,然而他又常心生煩惱,無法自在,於是他請師父開示,師父知其毛病,於是耐心給予啟示:「開悟永遠不能僅僅靠聰明才智。我用一個比喻,你細心聽著。在一個廣大無垠的沙漠中,沒有泉也沒有井,一個黃沙滾滾之日,有一位商旅者騎著駱駝從西向東行,他遇到一個由東而來的人,就問對方:『我極其乾渴,請指示我,何處可以找到泉水與陰涼,讓我能夠沐浴、休憩?』從東來的人把他想知道的都告訴了他:『再向東走五里,有一叉路,一左一右。你走右邊一條,再繼續往前走三里,就可找到清泉與陰涼。』現在你說,這個商旅者是否因為聽到了關於清泉與陰涼的話,他的焦渴就能解除呢?」徒弟說:「不,並不能,只有當他按著那個人指示的方向,真正到達泉水之處,喝了水,並在其中沐浴,他才能解除熱渴。」師父說:「開悟者也正是如此,僅僅靠聰明才智,永不能實現任何真理。」故真心學道者,要老老實實,樸樸誠誠,一切假才假智,絲毫不用。否則,恃才用智,機謀詭詐,本欲向前,反落於後。妄想明道,難矣。

 

第十四章  耐磨難

修道乃是竊奪造化,出死入生,超凡入聖,作佛作仙之大事,非有大勇大力,脫塵超俗之金剛毅力,承載不起修道之磨難,何為磨難?恩愛名利、憂愁恐懼、喜怒哀樂、疾病災厄、困苦危難、饑寒凍餒、羞恥凌辱……等皆是,而古之聖賢,皆遇患難磨煉,受盡無限苦楚,最終才能聞法明道,超凡入聖,故不經過磨難,不能成佛作仙也。

昔時賽麻衣為邱長春看相,邱長春驚懼地說:「老先生說中我許多敗處,不差分毫,請您為我重相一遍,看我修行能成道否?」賽麻衣又為邱長春仔細看相一番,然後說:「不能!不能?休怪愚下直言,我看你鼻端兩條紋路,雙分入口,這叫做蛇鎖口,應主餓死,其餘別處部位雖美,然終不能免此厄。此厄既然不能免,又怎麽成道呢?」邱長春聽了賽麻衣的一番話,心裡涼了半截,於是辭別賽麻衣,一心想學伯夷和叔齊兩位賢人知命順天。後來受一位采藥人之指點,使邱長春如夢初醒,而努力用功修道,他在修行中歷經大餓七十二回,小餓無數回,在七真人中是最悲苦的,但是最後卻成為七真第一的天仙狀元。此即是邱長春不論是處在多險惡的逆境磨難中,依然心志不移,才能化凶為吉,變禍為福,終成大業。一個修道者在清淨處,對境很少的環境,要修行不難,要持戒也不難。但是在魔力比較強,違緣比較大,對境比較多的地方,要學法修行、受持戒律就非常難。然而難度越大,功德越大;難度越大,成就越大,在沒有磨難的對境中修一百年,不如在有磨難的對境中修一刹那。

修道者在順境當中積福,在逆境當中消業。若是沒有這些磨難,修道者感覺不到輪迴的痛苦,又怎麼能生起出離心呢?沒有人傷害你、欺騙你,修道者怎麼修忍辱呢?不受侮辱、不受痛苦,修道者怎麼能消業呢?不受傷害,沒有付出,修道者怎麼能還債呢?故在對境當中磨練一顆心,最後自然可以轉境超脫也。

 

第十五章  明次第

現今修行人的弊病,多流於圍著名相打轉,不懂修行章法次第,在見地不清、次地不明之情形下,所修者多是一些世間善法,無法真正契入修道核心,故而修行者多,成道者少。吾以一則公案作為說明:在第七世紀,赤松德貞國王統治西藏時期,曾邀請印度寂護大師到西藏,弘揚佛法。後來有一漢地禪宗僧侶摩訶衍和尚傳入頓悟成佛的學說,而引起教義爭論。因為摩訶衍和尚所講授之法,令藏民迷惑,不知如何入道,因此,後繼之藏王赤松德贊即派人至印度,敦請寂護大師之弟子蓮華戒大師入藏,在桑耶寺召開辯經大會,史稱「拉薩法諍」。雙方辯論的結果,由代表漸悟法的蓮華戒大師贏了代表頓悟法的摩訶衍和尚。

此公案中,除了剛好西藏之因緣適合蓮華戒大師的漸悟法門外,蓮華戒大師辯論獲勝之主因,在於修行章法次第清楚完整,令有心修行者可以按圖索驥,輕鬆入門,因此後來蓮華戒大師所著的《中觀修道次第論》在各個層面上,皆對修行者開啟了明確的修行之門,從此藏傳佛教就以寂護大師與蓮花戒大師的見解為主流。修行有一定的次序與步驟,而且要以「正向」(指離欲向﹑滅貪向﹑四聖向等正確的人生方向)做為前提,非一蹴可幾。

例如佛教修行次第:「親近善士(聞慧)、聽聞正法(聞慧)、內正思惟(思慧)、法次法向(修慧)」,而法次法向(修慧)即是修八正道、四念處或四聖諦、六波羅蜜,如此就可以滅苦(煩惱),一路到達覺悟菩提。而道教則有戒律、懺法、內丹、內觀、守靜、存思、辟穀等多種方式以修性煉命,最後百煉成仙。一個人若修行不知「法次法向」,卻妄想一步登天,大徹大悟,此不啻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甚至容易誤入邪境,如此要想明道,則難矣。

 

第十六章  求懺悔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因為惡業深重之人,有宿世不良習氣,邪思邪念,利慾心較重之關,於現世必多造惡業,毀犯戒律,若不先學懺悔法門,消除宿業,清淨身心,就直接修習禪定智慧者,反而容易冤親債主現前,產生各種障礙、煩惱,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退道謗法,因此要先修懺悔法門。

懺悔可以減輕、除滅宿世罪業,增長善法,柔軟自我,平靜自我,乃至生一切功德,所願成就。吾舉一例說明:昔時有一寺廟住持,因見在家施主於寺中供養一羅漢比丘,並以香油塗身,而心懷嫉妒,便口出惡言:「汝為出家人,卻接受世間如此奢華的供養,就像用人糞塗汝身上一樣,臭穢不堪。」當時羅漢僧人見狀,心懷憐愍,立刻踊身虛空,現十八種神通,住持一看,當下深懷慚愧,並向羅漢懺悔謝過。住持因為此業緣,多生以來,始終常處於惡臭之中,沒有人敢親近。那位住持,由於過去世曾有出家的功德,並已經向羅漢聖者懺悔罪咎,因此後來又能隨佛陀出家,而成道證果。

現今修道者懺悔的方式,以誦經跪拜懺悔最普遍,如梁皇寶懺、三昧水懺、禮拜八十八佛洪名寶懺、觀音懺、藥師懺、地藏懺、聖帝大解冤經、東嶽解冤謝罪法懺、三茅真君法懺、西華金母寶懺……等,亦有以念佛懺悔、持咒懺悔、觀想懺悔、跪拜懺悔、苦行懺悔等修行法門,只要是能向冤親債主懺悔,藉由懺悔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諸眾生,以彰懺悔真實義者,皆是好的法門。懺悔要真心誠意,而不是只有口誦:「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因為最重要的是生起慚愧心,誠心懺悔,才能達到陰陽兩利,冤消業解的目的也。

 

第十七章  修禪定

以修行戒、定、慧三學而言,由戒能生定,由定始生智慧,反過來,智慧又能夠指導修定和持戒。一個人若不勤修禪定、不勤習內觀,就難以即刻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在此情況下,自然無法擺脫身、口、意三業,貪、嗔、癡三毒煩惱的纏縛。所以修行一定要禪定,不禪定的修行大多淪為「修身養性」的層次。

而今之修道者,多聰明伶俐,辯才無礙,但對於「定」的功夫缺乏實證,口頭禪風盛行,故能滔滔不絕說理者千千萬萬,證悟者卻難見一、二。其實修證不離禪定,雖然修道者可從公案、經典中,得到啟發,但此種悟境就如浮光掠影般,無法入心,一個人若要有深刻的完全覺悟,一定要自己身體力行,才算證得。例如南北朝時代修行風氣熾盛,證果高僧、道長和大德善知識甚多,原因無他,修定而已。因此,有心修證真法者,應該多在「定」上下功夫。

一般修行禪定多先從禪坐開始,禪坐分為三個階段:調身、調息、調心。在調身方面,盤腿是最佳的方式,身調得好,才能繼而調息、調心。而氣息和順舒暢,心境就能平靜安穩,因此要想調心,必先從調息入手。古時道家調息稱為「吐納」,佛家則以「數息」為大宗,亦即是以呼吸之方法作為訓練。而調心則以「觀」為主要方式,常用的「觀」法如不淨觀、感受觀、心性觀、因緣觀、佛像觀、生滅觀、不執觀……等,皆是調心之方法。

心不安定的人,再美的事物,都會覺得醜陋。而一個內心安定之人,即使身處窮鄉僻壤,也會覺得景致美麗。而修道者唯有能夠調伏散亂的心,制伏放逸的心,制伏宿世不良習性,心才定得下來,而「調伏」就是「禪定」,故修行一定要修禪定,如此才能證得真正的覺悟也。

 

第十八章  行布施

世間貧富貴賤皆依業力而來,且有其脈絡。一個人若是慳貪不布施,就會導致未來世貧窮,因為未來世貧窮的緣故,若是耐不住飢渴,就會生起偷盜搶劫之心,甚至殺害其他眾生。又因為貧窮的緣故,所以影響姻緣無法娶親,因此而生邪淫之事。又因為貧窮的緣故,導致地位卑賤,因卑賤恐懼,為了自保而常常妄語。故由於貧窮的因緣容易導致常常作惡,行十不善業。如果一個人懂得布施,未來就會財物充足,就不會因為貧窮而造惡。

貧窮是苦惱法,貧窮之人尚且不能利益自己,又如何能利益他人呢?因此每個人都應當努力精勤的布施,這樣不但自己身心得樂,亦能令他人身心得樂。尤其是對修道者而言,修道必須要有福德資糧,有了福德善報,做任何事皆有助緣,修行也容易成就。相對的,缺乏福德資量,做任何事都會常生障礙阻礙修行,很難有所成就。

現世若錢財不具足,亦可依《雜寶藏經》中所言之無財七施,在日常生活中成就殊勝的隨喜功德。無財七施為:

一、眼施:以慈悲和善之眼眸對待他人,關懷他人。

二、和顏悅色施:常以親切、甜美的面容對待他人。

三、言辭施:以柔軟語、恭敬語、讚歎語與人交流。

四、身施:對父母、師長、出家人恭敬起迎禮拜,身體力行幫助他人。

五、心施:以恭敬和善之心上事供養,隨喜他人的善法成就。

六、牀座施:為父母、師長、出家人、老弱婦孺敷座、讓座。

七、房舍施:對父母、師長、出家人、朋友至誠招待,在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

布施是積善得福的大門,是建立度眾的因緣,其福業生生世世常追隨著施主,因此布施是有心修道者,一定要身體力行之功課也。

 

第十九章  盡人倫

「聖賢但求無過處,神仙不外盡人倫」,世間人種膚色雖各有異,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人倫」卻是放諸四海而皆準者。不論是古代或現代,不論是黃種人、白種人或黑人,不論是住南半球或北半球,不論是住寒帶、溫帶或熱帶,不論是信仰道教、佛教或基督教,不論是穆斯林或天主教徒,對人倫的道德與良知,都如出一轍,皆視為天性,故古賢有云:「人倫睦,則天道順。」《漢書》亦云:「上不變天性,下不奪人倫。」

例如昔時曹榮本是宋朝將官,攜全家投降了金國。其子曹寧乃是北國中一員勇將,使一桿烏纓鐵桿槍,驍勇無比,力敵萬夫,一朝得知身世,義不容辭歸附在岳飛帳下。曹榮趕到宋軍陣前,被曹寧一槍刺死。岳飛道:「哪有子殺父之理?豈非人倫大變!本帥不敢相留,任從他往。」曹寧心想:「曹寧不能早遇元帥教訓,以至不忠不孝,還有何顏見人!」遂拔出腰間的佩刀,自刎而死,即知人倫大道,古今皆同。

何謂人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一個人事父母有孝,對長上恭敬,對兄長有悌,對主人能忠實,交朋友能誠信,如此即合天道,合天道,道修自成,故《觀無量壽佛經》有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若有人不孝父母,輕慢師長,不順孝道,是人若稱言能修慈心,能修十善者一無是處,是障道因緣,福德盡墮惡趣。

在家修道,乃半聖半凡,然而只要是在家,便離開不了人倫。而修五倫,無非是把人的本性和佛心,在人倫中做出來。故不論佛、道或經典所云,皆是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盡人倫,內消情慮,進一步則度己度人,口勸身率,讓他們也能同歸淨域,盡出苦輪。因此在家修道,應當要從『人倫』修起。

【※在家之修道者平時即要孝順父母,和睦家人,奉事師長,要上班營做正業養命養家去圓滿人道,如此先顧肚子顧好家庭再顧佛祖才是正修之道,也才不會還未成道還未修成正果就與家人結惡緣而搞的妻離子散家破敗,應家庭與佛祖兼顧才是,但也不能只顧肚子而不顧佛祖否則修行不易成就。】

 

第二十章  顧營生

昔時有一少年問佛:「世尊,一個人當行幾法,可得現法安樂呢?」佛告訴少年:「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樂。何等為四?一、方便具足,二、守護具足,三、善知識具足,四、正命具足。

所謂方便具足,即是指一個人運用種種方式以自營生,例如種田、做生意買賣,或進入政府機關做事,或以書疏算畫而自食其力,是名方便具足。

所謂守護具足,即是指一個人所擁有之金錢、麥穀、財產,是自食其力,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喪失,及諸災患所毀壞,是名守護具足。

所謂善知識具足,即是指一個人行事合於戒律、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知識具足。

所謂正命具足,即是指一個人對所擁有之錢財量入為出,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不要入不敷出。就好像是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若是一個人收入少又花錢不知節制,以此不顧其往後的生活,乃是愚癡貪欲的凡夫。若是一個人財物豐厚,卻當守財奴,不能善加運用錢財,也是愚癡之人。是故,一個人對所擁有之錢財能善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完成此四法成就,就可得到現法安、現法樂。」

在家修道兼顧經營生活,又能積集守護,從事正當之職業,現世即可得安樂之人生。而若是能對於「道」得信敬心,持守戒律,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親自布施,樂修行捨,等心行施,依修行次第實修,則不但現法得安隱,現法喜樂住,更可以得後世安樂也。

 

第二十一章  行中道

中道者,不偏不倚、無太過也無不及,故《中庸》有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原則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原則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因此有「聖人不動情」之說。

對修行者而言,中道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於左右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中道不但可破除常見(認為生命主體之我為永遠存續者)與斷見(認為人死如燈滅全歸於無),有見(自然之立場、世間之常識)與無見(虛無主義),邊見(偏於一邊的惡見)與邪見(邪而不正的見解)等等,也是轉凡入聖所必經,是生死與涅槃的關鍵所在。

昔時釋迦牟尼佛歷經六年的修苦行生活後,體悟到「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因此修極端苦行、極端享樂、宿命論、無因論(無因自生果),這種各執一端的說法均不可取。在修行上,要不偏於苦行或縱樂的生活;在思想上,要離於有或無、常住或斷滅兩種極端的見解,未來才能得到究竟解脫。其實「道不遠人」,修行若能懂得循序漸進次第之法,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覺察、自我覺照、自我覺知、自我完善,則自能達到至善、至仁、至德、至聖的境界也。

 

第二十二章  擇正法

修道乃是生死攸關,非同等閑的大事,因此是否依「正道」、「正法」而修,就成為修道能否成功的關鍵。然而何者為「正道」?何者為「正法」?就需要修道者自己去判斷辨別真偽。昔時釋迦牟尼佛遊行說法,來到葛拉瑪人居住的村落時,葛拉瑪人便對世尊說:世尊啊!有些梵志和僧人來到我們村莊,他們解說自己的教義,讚揚自己的教義,但卻非難、輕蔑、藐視、毀謗、排斥其它的教義。又有另一些梵志和出家人來到我們村莊,他們也是同樣解說自己的教義,讚揚自己的教義,而非難、輕蔑、藐視、毀謗、排斥其它的教義。世尊啊!這真的使我們產生懷疑,使我們覺得迷惑,不知道在這些可敬的梵志和僧人之中,到底誰說的才是真話?誰說的是謊言?

世尊聽了之後回答:葛拉瑪人啊!你們有疑慮是正常的,你們有迷惑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面對一件讓人可疑困擾的事情,是自然會產生懷疑迷惑的。葛拉瑪人!你們聽著:

一、不可因為『常常聽人這麼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可因為『是大家遵奉的傳統』就信以為真。

三、不可因為『是普遍相信的報告』就信以為真。

四、不可因為『是有經典作依據的』就信以為真。

五、不可因為『符合於邏輯的推測』就信以為真。

六、不可因為『符合於常識的判斷』就信以為真。

七、不可因為『符合於類比的推論』就信以為真。

八、不可因為『符合的機率非常高』就信以為真。

九、不可因為『和自己的觀點吻合』就信以為真。

十、不可因為『是導師或權威所說』就信以為真。

葛拉瑪人!當你自己確切知道:『某些事物是不好的、是錯的、是被明智者譴責的或者採信之後會帶來損害和苦惱,那麼你們就應當捨棄它們。』以上是我所說,而且對於我所說的,你們也當依此原則抉擇之。許多人將盲目的信仰與修道混為一談,或是迷於神通,落入神秘之學,與日常生活脫節,不懂正道、正法的選擇,如此要想修而有成,則難矣。

 

第二十三章  多自勵

世之修行者皆知修行要有精進心,要能不慕名利甘於淡泊,要能捨得放棄樂於寂寞,要能慈悲為懷寬恕別人,但卻又往往不懂得自我寬恕、自我鼓勵、自我肯定,甚至常常否定自己。其實,對任何人而言,生命需要激勵,學習更需要有激勵。修行之道亦同,因為修行是藉著「法」來教導自己,這些教導需要有耐心、恆心、慈悲心、長遠心,一次又一次不斷的提醒、暗示自己,久而久之才能融入法理。

有些修道者常常自我否定:「為什麼修這麼久,貪欲心還會升起,嗔恨心還那麼重,為什麼自己根器那麼差,還會有憂悲惱苦,對事情看不開?」其實每個人皆有其宿世習性,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馬上去除,故一個人尚未修到證三果聖人之前,仍有貪嗔乃是自然之事,因為初果聖人雖然已斷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但仍有貪嗔,只是貪嗔較沒有修行的凡夫薄弱,即使是二果聖人也仍有貪嗔,只是貪嗔比初果聖人更薄弱,而唯有證得三果聖人以上之果位,才達到貪嗔滅盡,也因為貪嗔滅盡,因此不再具備輪迴人間(欲界)的因,未來在天界就能證得最高四果果位。

自我激勵不是「我慢」,而是中道的修行態度,讓修行不會落入極端,是合乎因緣的現實法。就以世俗心理學而言,「懲罰原則」比起「強化原則」,較無效果,也比較有後遺症。故在修行的過程中,進步時要自我讚美,退步時要自我鼓勵,而不要以反覆責備的方式修行,否則心中就會充滿內疚、沮喪、挫折,及對自我之懷疑而落入懊惱,而懊惱會使心更不清淨,充滿壓力,更不利於進步。因此修行要懂得從點點滴滴中累積,不斷地自我鼓勵,時時檢驗自己,並隨著時光與日俱進,提升效果,未來自有成證果位之日也。

 

第二十四章  有耐心

修道立德,非一朝一夕之事,必要立長久之志,行長久之功,方能有所成。試觀世間小巧技藝,也必須要專心致志,聽從師父指導教督,花費多年功夫,方能得心應手,因材造作。況此修道大事,豈是無恒心者所能知?無毅力者所能得?若是妄想師父能教一就可識百,速效速成,無長久之心,少堅固之念,恍惚不定,如此之人,怎能體悟修行堂奧?

修道就像母雞孵蛋,有一定的過程,不能含糊,就像一般小雞的孵化期約需二十一天,在這段時間內孵蛋的溫度、濕度、通風都要適宜,好讓胚胎能自然發生變化,生出血管並密佈形成血管網、神經網,慢慢內臟、喙、小腳、翅膀逐漸完備,然後小雞雛形出現,羽毛逐漸長出,最後孵出一隻健康的小雞。如果在孵蛋期間,溫度時冷時熱,環境常受干擾,母雞孵三天停二天,則孵蛋必定失敗。修道也不能揠苗助長,在火侯不足,尚未到達一定的層次時,就跳躍修行,靠理論思維的方法修行,如此雖然明白道理,但遇到違緣的事情時,依然會內心慌亂被外境所轉,而無法鎮定控制自己。

一個人活了數十年,從早到晚不斷地打妄想,養成了一種習氣,若突然要讓自己不打妄想是很困難的,即使你並非有意要打妄想,它也會自動打妄想,此乃習慣成自然之關。故修行不能求速成,若是基礎能打穩,則未來房子才可以蓋得更大更高。昔時佛陀亦曾開示弟子,修行就好比彈琴,弦太緩,則彈不出樂音;弦太急,則聲音斷絕,若能急緩適中,則可彈出美妙的樂聲。故真心修道者,應培養長遠耐心,立長久志念,下永久功夫,莫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則愈久愈力,愈難愈行,終久會有個得意之時,證果之日。

 

第二十五章  不玄虛

修行的目的在於解決自己的身心煩惱與痛苦,而三教聖人所教導離苦之法,皆以真心實用為貴,而不以玄虛作事。《中阿含經》尊者鬘童子問佛:「世間是常、無常?世間有邊、無邊?如來死後有還是無?……」這些問題,佛陀總是不予回答,而稱為「無記」,因為修行是要解決煩惱,脫離生死輪迴,趣向涅槃。而十四無記與煩惱的止息無關,也無法幫助修行者擺脫貪、嗔、癡的桎梏,與其浪費生命在這些閒談上,不如精進學習能止息煩惱苦迫的正法。

《論語‧先進篇》記載:季路問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曰:「敢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知孔子對死後問題的態度。若非因緣特殊,佛陀平日亦不喜談論死後之事,因為談論死後的話題,對苦的止息沒有什麼幫助。死後之事對修行者而言並不重要,因為未來是建立在現今的行為上,現今若沒有煩惱,死後就不會有煩惱;現在憂悲惱苦一籮筐,死後要得到清淨沒有煩惱乃是不可能之事。

《雜阿含三一九經》記載:「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佛言:你所謂的一切法,云何名一切?佛告訴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假使還有人說:『此非一切,沙門瞿曇(佛陀出家前的俗名)所說的一切是不足的,我今捨棄瞿曇的說法,另外建立不同的一切』的話。他也許只有空談,問他云何名一切?他也是不知,只會徒然讓人增加疑惑而已。」故釋迦牟尼迦所說的「一切法」並不是沒有際限的萬事萬物,或是玄玄妙妙一般人無法經驗到的事物,而是指只有能被世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經驗、體會、認知到的事物,才是「法」的範圍。離開了解決六根對六塵煩惱的論談,就是《箭喻經》中所指的「不可說者,則不說」。浪費精力於探索這些玄虛,虛度年華,其結果,就會正如佛陀所說的:「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之可憐也。

 

第二十六章  重當下

許多人一旦踏入修行之門,就喜歡探究過去、未來之事,而忽略了修行重於當下。例如渴望得知前生之事:我過去世是在天界還是在人界?我過去世是善人還是惡人,我過去世是富有還是貧窮?我過去世是樂善好施還是一毛不拔?我過去世是平步青雲還是窮途潦倒?我過去世是男人還是女人?我過去世作何等業生活?我到底轉生了幾次?我是不是帶天命而來?……。也會渴望得知未來之事:我能活得長壽嗎?我死後會往哪裡去呢?我未來世能解脫嗎?我未來世能轉生天界嗎?我未來世能轉生富貴之家嗎?我未來世能繼續修行嗎?我未來世能平安嗎?……甚至關心眾生從什麼地方來呢?死後又會往那裡去呢?

如果是一位多聞修行的聖弟子,經過薰習,自然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真理,也就是說,他知道討論前生之事對滅苦無益,而一個人死後的一切現象,也都是由現在活在人間的種種行為所招感,故不用想未來,因為未來也不是透過幻想就可以得到或達成。《雜阿含經》中也記載:廢棄無益的諍論,不要沒事就談論王事、賊事、鬥戰事、飲食事、男女事、何者大力、何者大富……,可以這樣說,對於無關如實知見苦從何來、如何滅苦的論說或思惟,無需浪費生命去討論,而應該要常思惟苦從何來、如何滅苦?進一步完成當下觀察正法,則只要今生斷除了無明,未來的輪迴也就斷除。其實正確的修行法則,主要就是建立在當下的生活上,若一個人平日不被凡俗的見解所繫縛,不被自我的主觀所繫縛,平日訓練自己能如實正觀色、受、想、行、識的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不必妄想,不要攀緣,則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息滅,就是解脫之日也。

 

第廿七章  明三界

《阿含經》中對於「界」有:二界、三界、四界、六界、十八界等之記載。但世人常不明三界真義,一味追求外在的三界天,誤解了經典真實義,致而造成修行觀念混淆。其實經典所云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但並非指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故修行者之三界是在現實的生活中,而不是等到命終之後才到三界天。昔時婆羅門往詣佛所,問佛言:「你所謂的一切法,云何名一切?」佛告訴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由此即可知修行是超越「自我」而自律、自由自在地生活,所謂的解脫者則突破了「自我」的牢獄,也就是不再被三界所束縛,因此不再有煩惱。故「界」之定義是「界線」,而不是死後的三界天。

例如經中記載十八界是指: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而欲界眾生,即是他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等感官上的感受,產生貪、嗔、癡的情緒反應。亦即是說,在六根觸六塵時,會生起貪、嗔、癡行為者,稱之為欲界眾生;若是心沈迷於喜、樂的感受之中,這就是色界眾生;若是心執著於無想、無念的禪境之中,稱之為無色界眾生。凡夫因為被三界束縛,因此憂悲惱苦不斷,三界是由「自我」所生起的,解脫了自我的束縛就斷除一切苦。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雖然環境相同,吃同一鍋飯,但每個人貪嗔癡不同,故每個人的世間也不同。因此天堂或極樂世界是在自己的內心,若是現在心不淨,煩惱沒有止息,則不論到哪裡也是依舊煩惱不斷,也就是說,煩惱並不是在身心以外,而是在自己的心。

 

第廿八章  憶念善

《雜阿含第九三二經》記載:摩訶男因為世尊即將托缽遠行,而憂心忡忡地問:「何時當復得見世尊及諸知識比丘?」佛告訴摩訶男:「汝當念於五法,精勤修習。摩訶男!當以正信為主;戒具足;聞具足;施具足;慧具足,如是,摩訶男!依此五法修六念處,何等為六?此,摩訶男!憶念佛、憶念法、憶念僧、憶念持戒、憶念布施、憶念天事……。」

經中記載佛陀要摩訶男憶念著自己的布施:布施帶給我利益,讓我脫離普遍存在於眾生習性中的慳吝慣性,以遠離慳吝垢穢的出家之心而居家,常常布施,親手布施,樂於捨心布施,歡喜平等布施,如此憶念善行,則善念增長,功德增多。修道者要斷惡修善,就要時常憶念行善以及善行的果報(憶念天事),因為行善之後憶念善行能增加善行的印象並生起歡喜心,此乃是行善的自然反應,由此憶念善行而在心中增長擴大,就會更想行善布施,未來功德福報也更大。

現今甚多修道者道聽塗說地誤以為行善不可憶念,而不憶念善行可獲得陰騭,若憶念善行就成為陽善,功德會減少,其實此種說法乃是以訛傳訛,錯用了因果定律,也就是犯了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之毛病。因為一個修道者在尚未到達聖人不執著善的境界時,若壓抑自己不可憶念所行的善事,則不但無法得到行善的喜悅果實,反而會讓腦海中只充滿往昔所行的錯事、惡事,時時感到憂愁苦惱。憶念善行並不代表執著,而且憶念善行可生起智慧光明,當下內心也不會憶想惡,此乃一舉兩得之事。因此行善、憶念善都是需要的,也是自然的行為,待未來修道功夫日深時,自然不會執著善,而究竟解脫也。

 

第二十九章  存慚愧

《增一阿含經》有云:「有二種妙法擁護世間。云何為二法?即所謂有慚、有愧也。若無此二種妙法,世間則不別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善知識、尊長、大小,便與豬、雞、狗、馬、牛、羊六畜之類等禽獸而同一等。」由此段經文即可知慚愧之重要。

「慚」是指對不起自己,因此會生起羞恥心,也就是「自慚形穢」;「愧」是指對不起他人,有可愧之事而愧,故言「愧對於人」。而有慚有愧是遠離貪、嗔、痴,截斷老、病、死的開始。為何如此說呢?因為由於無漸、無愧之故,就會放逸。放逸之故,就會不恭敬。不恭敬之故,就會結交惡友沆瀣一氣。結交惡友沆瀣一氣之故,就不欲見賢聖,不欲聞正法,而常求人之短處。常求人的短處之故,就會不信,難以教導,多惡口,而生懶惰。由於懶惰之故,因此妄念叢生,不學律、不學戒。不學戒律之故,就會失去正念、正知,心散亂。由於心散亂之故,不能正思惟,而習近邪道,起懈怠之心。由於懈怠心之故,而執著此身為我,持不合理的戒律,並且懷疑正法。由於懷疑之故,就不能離開貪、嗔、癡、老、病、死。

而有慚有愧之人不會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而為善友。為善友之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由於不求人之短,因此會生信、順語、精進。由於精進之故,因此不會掉舉,能安住於律儀、學戒。由於學戒之故,因此不會失去正念、正知,心不散亂。由於心不散亂之故,因此會正思惟,會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之故,因此不會執著此身為我,不會執著不合理的戒律,不會懷疑正法,因此不起貪、嗔、癡,能斷老、病、死。所以修行路上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一位修行者若能每日反省,常常慚愧,能少欲知足,自然內心清明,性格穩定,縱然未得解脫,也是一位正道之士也。

 

第三十章  要檢驗

修道是知、行並重的工作,但若沒有正確的知見,即使修行三、五十年,也一樣無法到達解脫的彼岸,此種情形就像是航行在汪洋中的船隻定錯了方位,雖然加滿油全速航行,但離目的地只會愈來愈遠,因此修行要時時檢驗,才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個人修行也與踢足球的道理一樣,即使通曉足球的規章,但若沒有恆心的訓練,缺乏熟稔的踢球技巧,沒有盤球過人的能力,對於控球、運球、傳球及停球、護球、頂球、射門的技能生疏,一樣無法進球得分。因此修行不能只停留在「聞」、「思」階段,而是要不斷的「體驗」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逆境時生起的嗔念,和面對順境時生起的貪念,心中有如何的反應,未來才能知曉改進之道。

解脫之人是一位離我執,斷貪愛,身心自在安寧的覺者,要達到此種境界,就必須檢視自己的行為、言語及意念,時時檢驗自我是否念念分明?是否活在此時此地的當下?是否如實覺照自身的感受是苦、是樂或是不苦不樂?是否覺知執著此身而容易引起緊張、慌亂、情緒起伏大?是否覺察心念上喜歡攀緣五欲?而不是經典誦了幾部、咒語持了多少、坐禪做了多久等等。

一位正確的修道者在修行一段時間之後,在生活上會有慢慢出現淡薄名利、離欲、無諍,充滿慈悲心與平等心,「煩惱」愈來愈少,內心時時處在安祥和清明自在的狀態,這些都是修行者可以自我檢驗的。若在生活中沒有如上的改變,反而面對各種原始習性的本來面目:我要滿足、我要成全(我欲、主宰欲),我比較強、比較漂亮、比較聰明、比較有錢、比較有地位(我慢),這是屬於我的東西(我所),我的見解才是對的(我見),耐不住寂寞空虛,愛熱鬧(攀緣),貪愛、妄念、執著,依然強烈,如此若不是修法有誤,就是缺乏實修,只有修口頭禪。因此,如能透過上述要點自我檢驗,知、行並重,未來自有功成之日也。

 

第卅一章  融生活

生活不會影響修行,修行也不會影響生活;工作不會耽誤修行,修行也不會耽誤工作。然而現今絕大多數的人卻把修行和日常生活分開,例如:現在是我修行的時間,現在是我打坐的時間,現在是我誦經的時間,現在是我拜佛的時間,現在是我工作的時間,現在是我休息的時間,現在是我運動的時間,現在是我吃飯的時間……,一個人若仍然停留在此種狀態,則此人就還不算是真正有修行的人,更遑論要達到解脫的境界。

曾經有一位大學教授問師父:「世間的學問是做加法,越做越多;而修行是做減法,要不斷的放下、放下。是不是很矛盾?」師父答言:「你誤解了修行真實義,修行所謂的放下是放下執著、妄想、放下貪心、嗔心、攀緣心、主宰欲……,不是放棄世間的一切。」因此,真正的修行不是只在深山中,也不是只在廟堂裡,而是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如此才能歷事煉性,對人煉心。許多人整日打坐、念佛,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個性、心態沒有任何改變,甚至還多了一分愩高我慢,如此決不是真正的修行。

就以掃地而言,有人面對一大片落葉,覺得掃地真是苦不堪言,今天掃完,明天又滿地落葉,明天掃完,後天又落葉繽紛,沒完沒了。卻不知落葉歸落葉,掃地歸掃地,掃地時專注於掃地,專注於掃帚的移動,就是一種「禪」的訓練,也就是「工作禪」的一種。如此,洗碗亦同,洗碗時專注於洗碗的動作,不但碗洗得乾淨,又不會打破碗。開車亦同,開車時專注於開車的每一個動作,清楚明白正在開車,如此不但不會發生車禍,更能享受開車的樂趣。擴而充之,讀書亦同,工作亦同,走路亦同,運動亦同,吃飯、喝茶亦同,洗澡、大小便亦同……。這樣自然就可以體悟莊子所言:道在螻蟻,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的真義。修行不是上班,因為有上班就有下班,實際上修行是生活的一環,也只有融於生活,未來修行才能真正獲益也。

 

第卅二章  轉解脫

為善作福乃是修行人的基本工作,但是單純的積累福德並無法解脫,因為生死長遠,再多再深的福報也不夠用,因此要將點滴福報皆善用於有益生死的解脫上,才是正確之途。吾舉一例為證,昔時,波斯匿王曾於王宮外,搭建一座講堂,懸掛繒幡繒蓋,莊飾得極為殊妙,並與朝中大臣一起發心供養佛陀三個月。在一次飲食供養後,波斯匿王對佛陀說:「世尊!我曾聽世尊言:布施畜生之食,能獲福百倍,布施犯戒人之食,能獲福千倍,布施持戒人之食,能獲福萬倍,布施給斷欲仙人之食,能獲福億倍,而布施向須陀洹者難以計算,更何況是須陀洹以上的聖者。我今日供養了世尊及眾比丘僧,因此,所獲得的福報與功德,應當是難以計算的。今日,我已經算是功德圓滿了。」

佛陀聽了即對波斯匿王說:「大王!不可作如是言!作福是不嫌多的,你怎麼能說已經功德圓滿了呢?為何說作福不嫌多呢?因為眾生的生死輪迴,實在長遠得難以計算。在久遠劫以前,有一位名叫『善明』的國王,太子名叫『燈光』。而燈光太子長得端正無比,後來出家修道成佛,並且陸續度化了八十億眾成阿羅漢。鄰國有一名叫『地主』的國王,在『燈光』太子成佛後,迎請他入宮親自供養,並且發願盡形壽供養如來及八十億眾的阿羅漢。地主大王未曾懈廢地供養了燈光如來七萬年。燈光如來入滅後,地主大王又建了許多廟寺,持續供養其他阿羅漢,直到他們一一入滅,並且也為這些阿羅漢的舍利建塔廟供養,這樣又過了七萬年,直到燈光如來所傳的佛法消失了,才去世。

大王!那位地主大王不是別人,就是我的前身。那時,我七萬年供養如來,七萬年供養舍利,只想將此功德,都求在於生死當中去獲此福佑,而不求解脫。大王!你知道嗎?當時所作的福德,到現在已經全部耗盡,毫釐不存了。為何如此呢?正是因為,生死輪迴長遠得難以計算。所以,大王!不要說:今天我作福已經功德圓滿,你應當說:我現在身、口、意所作的眾行,均為求解脫,不求在於生死中享受福業。這樣,便能在於長夜中安穩無量。」

波斯匿王聽了佛陀這番教說,不由得毛骨悚然地恐懼起來。一時悲泣交集後,向佛陀頂禮,承認自己的無知。說:「世尊!我真是太愚笨了,唯願世尊接受我的懺悔!我以五體投地之禮,痛改前非。以後,我不會再那樣說了,唯願世尊接受我的懺悔。」世尊告訴他說:「善哉!善哉!大王!你能懺悔前非,改往修來!我現在納受你的悔過,不可再那樣說了。」由此實例即可知,作福是不嫌多的,但是不論福德多深多廣,都要將福德轉向解脫之路,如此才是修道最終的目的也。

 

第卅三章  不著空

許多修道者愛談「空」,開口閉口都說:「一切皆是空,不要執著」,聽起來似乎境界很高,但若是一知半解或是執著於空,就會成為一種偏執,也不是中道修行,因為執空會落於頑空,一旦落於頑空,就無法如實知見真理而證果。

吾舉一例說明:昔時,有一位老婆子供養一庵主,歷經二十年從不間斷,在這段期間,老婆子常令一位二八年華貌美女子,送飯給侍。一日,她叫這位女子趁其不備時抱住庵主,問說︰「現在感覺如何?」庵主回應說︰「枯木倚寒巖,三冬無煖氣。」意思是說:就像枯木偎倚在寒巖上,沒什麼感覺。女子轉述庵主的話給老婆子,老婆子曰︰「我二十年只供養個俗漢!」遂將庵主趕走,將小庵燒毀殆盡。此位庵主讓老婆子失望而將其驅遣,就是修成枯木禪、石頭禪,並執著於「空」之關。其實,除非是已經死亡,否則一個人只要仍有肉體存在,就一定有思維判斷,就一定可以看到形狀、外相,可以感受到柔軟、溫度,故修與未修之差別,在於未修者「認假為真」,而修道者知道「何為真」、「何為假」,因此,不會被眼睛所見、耳朵所聽之外像蒙蔽。

許多修道者誤解修行真義,以為修行就是要修到無想無念,因此一味追求「空」境,最後修得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甚至與現實生活脫節,如此不但會讓人覺得陰陽怪氣,在家修行者也容易引生家庭風波。其實,山河大地、花木鳥獸、男女老少,哪一個不是真實存在?故,修道者當知「空」並不是「無」,而是「緣起性空」。世間一切事物之所以「空」,乃是因為這些事物是「緣起的」,一切事物皆是依賴各種因緣條件而生起,因緣條件發生了變化,事物也就產生變化;如果因緣條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滅不存在。所以世間萬物皆是「暫時的」,包括一個人的憂愁、悲傷、煩惱、痛苦,也都是暫時的,都是有其因緣的,而這因緣是有方法去消滅的,所以最終可以透過修行,而獲得自由自在的解脫境地,如此,才是有智慧的修行也。

 

第卅四章  要觀照

許多人嚮往「修道」,希望修道能有所成,但對修道又似乎抓不到重點,而停留在名相上打轉,常耗費了人生大半光陰卻無所得,實在可惜!那麼,怎麼樣才算修行?做早晚課?誦經?禮佛?念佛?除此之外呢?修道者應知一個人的習性不是短時間養成,自然也難以在一夕之間改變。因此,唯有時常注意觀照,隨時思維,反省自己的言行、念頭,才能遠塵離垢,契入法理。

昔時,舍利弗尊者早上穿好外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後,回到精舍,放好衣、缽,洗足已,拿著坐墊,入林中坐禪。禪坐後,去見佛陀。佛陀問:「汝從何來?」舍利弗答言:「世尊!從林中,白天坐禪後過來。」佛陀又問:「今天入何等禪住?」舍利弗答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陀說:「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禪住。若別人也想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習:不論是入城、行乞食或出城時,都應反省:當眼睛看見外境時,耳朵聽到讚美時,鼻子聞到香氣時,舌頭嚐到美味時,身體碰觸到東西時,與自己的意念相契合時,有無貪欲、恩愛、愛念、著迷?如果有,就應該精勤守住意念,來修學。就像身上的衣服、頭髮著火了,要用有效的方法撲滅一樣。

若能時常這樣反省觀察,則不論是走在路上,或進入村莊乞食,或走出村莊,隨時隨地,在眼睛看的時候,耳朵聽的時候,鼻子聞的時候,舌頭品嚐的時候,身體碰觸的時候,意念升起的時候,沒有貪愛、愛念、染著的情形產生。內心就會生起法喜,因為有這樣的喜樂善根,而更能夠日夜精勤,繫念修學,最後得以解脫。」一個修道者若是能掌握隨時觀照的功夫,自然惱苦就可以漸趨平息,而活得自在、充實。反觀現今修道者,平常總是放任六根觸六塵,升起種種貪嗔癡,而沒有隨順體驗,沒有在六根觸六塵時,好好用心觀照,卻又妄想能一朝頓悟,直超三界,當然難以如願,難以有成也。

 

第卅五章  輕神通

修道者的嚮往很多,但沒有什麼能夠比神通更具吸引力,雖然神通的存在不容置疑,神通的獲得也有可能,但是不當的追求,反而會偏離慈悲和智慧的常軌,影響一個人成道證果,甚至因為藉著神通斂財騙色,而墮入罪惡的深淵。因為神通是修道的附屬產物,當一個人修行至一定層次且德行俱足而獲得神通時,神通就是助力;但當一個人德行不足卻因特殊機緣而獲得神通時,神通可能就是災難。

昔時,有一位長者子名叫「堅固」,來詣佛所,頂禮佛陀後說:「善哉!世尊!唯願現在敕諸比丘們,在大眾面前顯現神通,顯示超乎凡人之法!」佛陀說:「堅固!我不會教諸比丘對居士們顯現神通,我只教導我的弟子遠離喧囂,靜默思惟正法,如果有所成就,自己知道就好,如果有了過失,則當自我發露懺悔。」然而堅固仍再三地請求佛陀要比丘們為大眾顯現神通,以吸引更多人敬信佛陀。

佛陀說:「堅固!有三種神通:一是神足神通,二是他心神通,三是教誡神通。但是神足神通與他心神通,不但無法達到宣揚正法的目的,反而會讓貪玄好奇人產生誹謗,所以,我拒絕以各種神通宣揚佛理,只以教誡神通教導比丘、長者、在家居士,應該精勤,樂於獨住閒居,專念於道而安住其中。」處在現今宗教修行自由的時代,一般人仍然對神通與神蹟趨之若鶩,基本上與佛陀時代相差不多。但佛陀深知神通與解脫沒有必然的關係,煩惱的徹底止息與生命的解脫,是經由諄諄教誨,有次第地引導修學正法而成就,本來就與神通無關。而且佛陀時代,十位解脫的阿羅漢中,有將近七位是沒有神通能力,而是透過「慧解脫」證果的。因此,修道不需妄求超自然、無礙自在、神秘不可思議的神通,以免本末倒置,未受其益而先受其害也。

 

第卅六章  順法性

法性是一個表徵「自然」、「正常」、「規律」的代名詞,簡而言之,法性就是「它是如此」,「它是自然地」,「它如此地發生」等意思。故,水在流動、風在吹拂皆是法性,它們是自然地存在。例如在一條流向大海的河流中,有一根樹幹載浮載沉地隨順漂流,如果那樹幹不向此岸靠近,不向彼岸靠近,不在中途沈沒,不在高地擱淺,不被人抓住,不被非人抓住,不被漩渦抓住,內部不腐爛,則那根樹幹必將向大海低斜,而流入大海中,這就是水中浮木的法性,也就是自然的特性。

對一位修道者而言,也應具備此種正確的態度,因為修道就是一種循序漸進,功夫一個接一個自然產生的道次第,無須刻意去企求。故經云:「戒行具足者,無須想:願我能離掉悔。因為戒行具足者,自然離掉悔。遠離掉悔者,無須想:願我能得輕安。因為遠離掉悔者,自然生輕安。已得輕安者,無須想:願我能生喜悅。因為已得輕安者,自然生喜悅。已生喜悅者,無須想:願我能身安穩。因為已生喜悅者,自然身安穩。已身安穩者,無須想:願我能覺喜樂。因為已身安穩者,自然生喜樂。已覺喜樂者,無須想:願我能心專注。因為已覺喜樂者,自然心專注。已心專注者,無須想:願我能見實相。因為已心專注者,自然見實相。已見實相者,無須想:願我能離貪愛。因為已見實相者,自然離貪愛。如此,道品自增上,道品自圓滿,最後由凡夫而到達解脫境界。」

由上述經典所述即可知,修行是依循一系列自然而合乎邏輯的順序在進展的,當修行功夫一個接一個完成,效果自然一個接一個產生,無須盼望或躁進。也不必企求或認定「我現在要悟道了」,或者「願我現在悟道」,因為當心靈經過上述必備次第的鍛鍊和淨化以後,如實知、如實見真理就必然水到渠成。

編者註:掉悔是指心浮動靜不下來。「掉」又譯為「掉舉」,心躁動不安之意;「悔」即「追悔」,於所作的事心懷憂惱之意。

 

第卅七章  掃業力

昔時,大長者摩訶男命終,因為沒有兒息〈即子嗣〉,因此波斯匿王以摩訶男無子、無親屬,而將其所留下數千億萬不可稱計的龐大家產,悉數納入作為政府財產。因為摩訶男曾因布施辟支佛後悔,又殺害同父異母的兄弟,奪其財產,因此得到無子繼承家業的果報,針對此個案,佛陀即對波斯匿王說:一個人造業之後,『業』就會如影之隨形,即使是天涯海角,也會緊緊跟隨,生生死死都不會捨離。

佛陀形容業力「如影之隨形」,以「形」來代表眾生,業力就如同影子一般,緊緊地跟隨著每一位眾生,即使「飛上空中也追逐上去,走入山石中也亦步亦趨,鑽進地底下也跟著鑽入,潛入海水中也一同沒入」。每一位眾生,都會依著他的業力而受報,而且「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報;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報。」即使是父子、夫妻之親,也不會有交互替代的錯亂情形發生。因此一念一事,須要謹慎,一動一靜,不可忽略。

雖然每一位眾生,都是業力在引導人生,但業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宿命論,而是隨著新增加的善惡業不斷的變化。例如《鹽喻經》中以鹽溶入水來作譬喻:「當一個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時,業力就像一兩鹽投入一小杯水中,水中鹽的濃度非常高,因此必定鹹得難以喝下口。但當一個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時,業力就會像這一兩鹽丟入恆河中,在大量河水的稀釋下,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了。」以鹽代表惡業,以水代表善業,如果有大量的善業,來稀釋惡業的影響力,那麼,惡業的影響程度,就會相對地變小,反之亦然。因此凡事當慎之於始,非禮不履,非義不行,行行皆善,不使有一件惡行見於日用之間,如此自能全之於終老也。

 

第卅八章  不退志

修道不拘老少,因為有志者雖年老亦可成道,無志者雖年少也道修不成,所以意志堅不堅定,至為重要。一位修道者若年少志堅,有大德大力,不懼生死,現世即能修成證道果位。一位修道者若年老志強,誠心不怠,即使大事未成,但修行宿根已栽,後世來生一出頭來,便會異於他人,決能成道。

吾舉一例為證: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毘羅衛國的尼拘陀林園中。當時,佛陀的堂弟摩訶男居士來詣佛所,稽首禮足後,對佛陀說:世尊!現在我們迦毘羅衛國裡,都很安隱豐樂,人民非常的熾盛而繁華。在我每次進進出出的時候,身旁常有狂奔的大象,橫衝直撞的狂人,飛奔疾駛的狂乘車輛,或是脫韁的逸馬擦身而過。我自己很恐惶,不知哪天會被這些大象、車輛、奔馬撞死,而死前又忘失了念佛、念法、念僧伽,我曾自己這樣的思惟:『我如果那樣命終的話,下一輩子到底會轉生於何處呢?』

佛陀告訴摩訶男說:不用恐懼!不用怖畏!你命終之後,絕對不會轉生於惡趣,也不會有不好的報應。就好像一顆大樹,若從小樹苗時就傾向東方生長,經年累月的茁壯長大時,還是一直朝東方傾斜生長,日後如果有人砍倒這棵樹,那麼,這棵樹會朝哪個方向倒下呢?摩訶男說:當然會朝著東邊的方向倒下。佛陀告訴摩訶男說:你也是一樣,如果命終之後,絕對不會轉生於惡趣,也不會有不好的報應,為甚麼呢?因為你已長時間修習念佛、念法、念僧之故,如果命終之時,不管此肉身是用火葬,或者是被棄置在墳墓之間,並任其風吹日曬,雖然經過多年而化為塵土,然而你的心、意、識,在長時間的歲月裡,已經被正信、戒律、布施、聞法、修慧所熏陶,因此,神識會上升向安樂之處,未來也會往生天上界。因此,一位修道之人,只要此生聞法修持不退,未來必定會往生善道,甚至升天證果也。

 

昔時有一瞽者,居住在以黃金為牆垣,琉璃瑪瑙為地基的華屋,雖然他日日生活在黃金、珍寶圍繞的宅門,但卻因為目盲,因此無法感受到一絲房屋的珍貴。對一位凡夫而言,若是沒有修道,就會像盲人住黃金屋,卻誤認為與土階茅屋一樣,而無法體悟人身的珍貴。然而許多人進入修行的殿堂後,在修法時,雖然能夠理解字面上的道理,但是卻沒辦法得到體悟,習氣一來,脾氣照發,貪愛依舊。原因就在於單純從聽聞而明白真理後,多停留在「猜想」和「思維」的階段,沒有將修行與生活結合應用。而自己誤認為的所謂「道行」增長,其實是經由想像或臆測而來,並非具備了修行真功夫。因此,修道並非只是誦經、持咒、拜佛,而是要從修行的基礎:戒律開始,追求身、口、意清淨,然後才能定、慧雙修,斷除煩惱。此「修道基本功」聖書,列出了一般修道者易犯的毛病習氣,藉以提醒修道者能從中精進、提升。世之人若能由此真修實煉,慢慢轉化自己的習氣,則未來自能步入超凡入聖之境界也。

 

   

修道乃是竊陰陽,奪造化,了性命,脫生死,為超凡入聖,成仙作聖之大事,但自古學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此皆是因修道學人心有偏念,身有偏病所致,故而枉勞跋渉,空過歲月。

 

《以上轉載自宗教寶書》

 

※諸功德中布施最易行,欲消災解孽以布施為捷徑。

◎諸福報中布施最厚大,欲祈求如願以布施易靈驗。

●諸感應中布施最迅速,欲延年益壽以布施得感應。

 

◎濟佛說:『知足』即是福,『清心』即是祿,『寡慾』即是壽,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慾,就能得到『福祿壽』了,但是如果能時時記住『念佛〈持咒〉』,這種才是大福,大祿,大壽。

 

●修行或為人處事皆宜如高僧大德所云之:『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去行之才佳也較能圓滿一切。

 

●修行座右銘:

『放下』愈多則自在〈輕鬆〉愈多、無礙愈多、離苦愈多、清淨愈多……

『執著』愈多則束縛愈多、憂惱愈多、障礙愈多、痛苦〈心苦.勞苦〉愈多……

『念佛〈持咒〉愈多則消業愈多、除障愈多、喜樂愈多、功德〈功果〉愈多……

『行善』愈多則康壽愈多、去災愈多、安和愈多、富貴愈多、福德〈福報〉愈多、果位〈神品道果〉愈高等……

 

※菩薩說:各人之『果位』乃修行累積之成果,當修行至某一位階時,其靈體便會自動晉升或形成該位階之形象。

 

●人一起『惡心、惡念』便有業過必需慎之,宜時時常〈永〉保『正心善念善行』為佳也才較無業過……

 

★修行者不管修何教何派何道,在世若能多孝順多行善守諸戒勿造惡做惡廣行功徳善事利益群生萬物,並將心性修至無私〈乃沒有私心,即公正無偏私〉無我〈即無自我,乃以眾生之利益為要不自慮自益,無我亦是『清淨空寂.寂靜涅槃』之心性〉無執〈乃對一切皆能看開放下而不執著〉無住〈即心不停留不掛礙於某處使心惱苦〉無念〈即不隨各境起心動念能常住在定靜喜悅中〉無相〈即不住不執於各種境相境遇中〉無有分別等而色空一如淨穢同等,能謙卑博愛心量廣大如虛空般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之上乘境界,則其死後不管是往生天道還是淨土其是皆無輪迴而消遙自在的。

 

●笑口常開六句偈: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跑』,五笑『永不老』,六笑『樂逍遙』。若人遇諸事起煩惱時何不一笑置之呢?

 

●佛說:只有善於調御自己、馴服自己的人,才能領會究竟法喜,達到涅槃。

 

★正道〈正師〉-→順天理、合人群、不自欺、不自慢、正直坦率、剛貞堅毅、常正心善念正義正理、能遵行倫理慈柔善待一切、有良善道徳心勤行正法、能無私利眾大公無我謙卑博愛。

◆邪道〈邪師〉-→逆天理、拂人情、悖倫理、乖道義、常傲慢脾氣暴躁、多邪心妄想、多貪愛執著嫉妒、為利益常行邪法、無道徳心不正義正理、常私心利己不行善徳自私自利剛愎自用

 

◎佛魔一線間、『心善』是佛、『心邪』是魔………

 

※準提佛母開示:密宗之男女雙修法必需是『夫妻』才能修,縱使是師徒或情侶亦不能修,否則即是邪即是魔也.....《這也是密宗之『法王』會結婚的原因》

 

※細心是成功的褓母,粗心是失敗的同伴……

 

★佛說:『行善棄惡』是佛佛相通的教導,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是教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美德,使人遠離煩惱痛苦到達清淨涅槃。

 

●天官曰:一個人『悟道』之時間會因種福田、結善緣、行功德而加快。反之,亦會因造惡業、棄道心而延長。

 

◎仙佛曰:各人修行所做所累積之福慧資糧功德,除非『自己發心迴向』,才能將此功德轉移到他處,否則縱然是古佛、菩薩、大羅金仙、神聖仙賢等亦無權動用他人之福慧功德,除非其〈你〉有為人發願祈求則例外,因為無形中你的福報功德會被神佛拿去轉移給那人成願成就之。此必需注意之。

 

※仙佛曰:大道非至德不凝。故修之者,勿以一味禪坐而獨善其身,除身受師點化指導功程外,尚要內外兼顧,行善積德,二六參禪,率性不亂,方能臻九品蓮台之果也。人之善惡功過,自顯清氣或濁氣於頭上,功德厚重者,氣清潔淨而光輝;善小德薄者,自然氣散而濁,故『善有善氣,惡有惡氣』,而善念愈深,功德愈多,則善氣愈清,善光越強。故佛云:『心可做天堂,心可做地獄』,三界唯心,全憑一念善惡之分別也。

 

★濟佛曰:人有時處在不如意之環境中,心情難免煩躁、消極、悲傷,但切不可亂發脾氣、怨天尤人;而應任勞任怨,不變道志,保持心情之平穩,對於自作自受之逆考,更應發揮毅力勇氣加以克服,如是方能達到琢玉鍊鋼之效果。

 

●念佛的正確心態心念是要『看破、放下』使『心清淨』念之才能相應也才有真功徳。

 

※修行要修到『心清淨』之境界才能預知自己的往生時辰。

 

以戒為師依法【正法〈修身修心性證涅槃空性之佛法宇宙真理〉.善法〈利益群生萬物〉不依人,『各人造業各人擔、各人造功各人得、各人生死各人了』,『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凡做過走過無形中〈時空法界中〉必留下痕跡,行善做惡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當累世今生所造之善惡其『福盈〈乃行諸善無造惡損徳所累積而來〉.惡滿〈乃造諸惡無行善積功所導致〉』因緣時辰到時,必有好壞之『善惡報應』速臨其身而報之……

 

※行盡天下路唯有修行不誤人……

 

★心中無求、一切放下,才能解放『心靈』,才能心通法通漸而了然『道』通。若能『萬緣放下、諸法皆空』,則諸幻能離、諸苦皆無,『處處皆淨土』。

 

※對己之父母.長輩或高僧〈出家人或神聖仙賢佛菩薩聖人偉人等聖像〉大徳〈修行有成或德高望重者〉.師長.恩人乃至好上司,若對其傲慢無禮不謙卑則無形中即會被上天〈監察人類之眾神聖仙賢等〉削福減壽,此必需注意之。

 

●佛陀說:人若妥善照顧父母,可以得到功德……

 

發大願菩提心利眾可消己之無量業、拔己之無量苦。

 

★仙佛曰:欲求運程開通者,首先必須斷心執、去妄念,存善念、行諸善;欲求福運無邊,先學不計較,能包容、可體恤、知滿足、肯利眾,則運不求而自亨,福不尋而自得。

 

●茹素〈吃素食〉並戒殺多放生且多行善多孝順莫造惡做惡,可結善緣消夙業除災劫去橫禍祛病健身增壽延年,能祥和家庭助旺好運改好命運得好子女好子孫。

 

仙佛曰:若『發願茹素』,則吃一餐素食上天則錄記『三大功』,此功德屬於「持茹素戒」的功德。上天於每一素食館皆會派有一位『護法神』駐守,以記錄所有來吃素食者之食素次數以便為其消災業及記錄開素食館者其之服務態度與衛生情況好壞等,然後於年終大結算其之好壞功過再呈上天於來年為其消災或賜福祿等,所以常人要多吃素食不但可養身又可消災業,而開素食館者宜態度佳衛生好如此才能消業得福也才有真功德。

 

●海愈深,其折射散射愈多,故海愈藍。修道涵養智慧愈高,其反省迴向愈多,故愈完美。是以,修道之人先要有迴向心,然後才有定心,有定心才會產生慧心與信心,以及更上一步的精進心。修子謹記!殺生食肉乃是犯了「五罪心」,即是:殘忍心、自私心、殺害心、貪昧心、欺弱心。放生素食乃是增長「五善心」,即是:同情心、憐憫心、愛護心、慈悲心、平等心。《轉載宗教雜誌》

 

★仙佛曰:世人慈心茹素有五好處:一則不欠眾生債。二則不會血管梗塞、中風。三則較不會有口臭且能齒頰留香。四則可改變急躁的個性。五則可趁機以修心養性也。

 

地藏王菩薩說:修行者若能常(永)保『正心善念』就不會走火入魔了。

 

◆吸食毒品者之功過簿如何錄記呢?

福神曰:每吸食迷幻藥、安非他命者扣減伍佰大功、削減人生福祿總量千分之一,註籍衰耗籍(身體日漸衰弱、錢財日漸耗散),再犯則加倍扣除;若吸食大麻者,則扣減一仟大功、削減人生福祿總量之千分之五,註籍衰耗籍及地獄黑籍!

 

『留錢給子孫、不如留徳給子孫』,因留錢給子孫其若不善則錢多反害其造諸惡業而墮落,甚至禍殃父母祖先及子孫;而留『徳』給子孫卻可蒙眾神聖之護持庇祐,使其常行正路正道而平安順利吉祥乃至利益群生,甚至有緣修行成就而上蔭祖先下佑其之子孫;因此在有生之年我們宜『多修養心性多行善廣行功徳廣益群生』的勤修行並勿造惡要多孝順,如此『行孝廣積功徳無諸惡的利益群生萬物並善待一切』即是留『徳』予子孫亦是修成正果之要也

 

●濟佛曰:只知布施、建廟、助印善書只有『天福』,如能忍辱、消除好勝、傲慢、瞋恨才是『天德』,所以要成就大道天道需有『天福』還有『天德』。

 

※生命〈靈性.靈魂之命〉是『永恆的』永無止盡的,因此要多『行善利衆』時時勤奮認真且勿造惡勿忤逆不孝,要遵行忠.....悌等古倫理道徳之實踐;要『誠...愛』善待一切,要『純善無惡』恆住善心廣益群生萬物,要精進恆持『永遠不倒』以助己早成聖賢佛果……

 

●濟佛說:只須放開『心懷』,即是故家佛國;只要收取『妄念』即刻就是如來,這是最佳的『心性理天』。

 

古佛說:因果業,唯有『功德』可解之……

 

●靜心息念住寂靜入『無念之不動心』即佛心佛念,此即佛之『常寂光境』……

 

◎改好『脾氣毛病』就是改好業力,改好業力就是改好命運。

 

●仁者無敵:乃是仁者『慈悲善待』面對一切,普天之下不與『任何人』任何群生萬物結怨,所以『無有敵人』也。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請看看你今日所做的一切,『今天』你所做的一切,將會是日後的際遇……

 

◎『各人造業各人擔、各人造功各人得』,請勿隨便批判〈毀謗〉他人以免與其產生共業,而為其承擔業力或與其結惡緣。

 

●凡事〈對一切人事物等〉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多孝順〈勿忤逆,以免被上天削福〉、多行善利眾、莫造惡做惡〈勿殺生勿賭毒邪淫等,以免被上天削福減壽〉,常保己心己念之清淨〈如念佛持咒或利益眾生之念〉〈永〉住『正心善念』,此乃改好己命運最快速之法而修行亦可不入魔矣。

 

◎能忍『風雪』成巨木、能忍『忤逆』成巨人、能忍『苦磨』成巨業、能忍『辱罵』成巨匠……

 

●能付出愛心利眾生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心清淨就是『慧』……

 

※一個人『心念』變好了,『德行』就變好了,德行變好了,『氣場』就變好了,氣場變好了,『運氣』就變好了,運氣變好了,『命運』就變好了,所以改好命運要靠自己的正能量,『念善.心善.言善.行善』,多孝順多行善積德善待一切勿造惡做惡以『厚德載物』必可漸改好命運之。

 

●行善無惡積德利眾〈財寶如意〉、修身修心養性護生放生〈無病延壽慈柔忍辱和氣善待一切〈納福吉祥〉、念佛持咒常保正心善念〈消災解業增福慧〉……

 

●要遠離『惡友、惡人、脾氣習性粗暴之人、邪師、不正派之寺...堂』等,才不會被其惡業所波及傷害而產生病苦或厄運;尤其修行很好者更需速離,以免其所積之惡業惡靈業靈纏上你而為其擔業拖累,以致損傷自己又毀了你的修行功果,此必需注意之。

 

●要『善待』你的敵人,你的敵人就會消失而變成朋友,恨只會增加更多的恨,唯有友誼,相互體諒及善意才可能化解仇恨。

 

●『心念』要越單純越好,才不會亂想而多煩惱;『生活』要越簡單越好,才不會多壓力而造業。

 

※自己有能力時一定要去多多幫助他人《不一定要很有錢,有心最重要,且勿造惡要多孝順》,要有『大公無私』之心、心量要廣大,這樣你的一切行事才會比較平安順利如意乃至和樂興旺。

 

※修行人〈一般人〉常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在於,沒有試著用佛〈慈柔〉的眼光去觀察世人〈別人〉,沒有用佛〈善心〉的慈悲去憐憫世人〈別人〉,沒有用佛〈善巧〉的智慧去包容善待世人〈別人〉等,所以才無法謙卑慈柔包容別人而產生種種煩惱諸苦諸業過。

 

 

台長: 人人好網站
人氣(2,384)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