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17 11:10:19| 人氣3,09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錄]醫生也醫死--韋至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韋至信 一九九六年五月,我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道路。

 那時我已經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的內科部,完成了三年的內科專科醫師訓練,

並順利考取了內科專科醫師;另外也在內科部的腫瘤科,完成了兩年的次專科訓練,

正準備參加當年的癌症專科醫師甄試。

 就當時的大環境而言,大多數的年輕醫師,莫不希望能在一所大型的醫學中心任職。

雖然待遇比不上私人醫院或是自行開業,但是「某某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實在是相當好聽的頭銜,講出去會讓自己的父母親覺得很有面子、很光彩。

 另一方面,在醫學中心工作,不僅有出國進修的機會,還能繼續做研究,

定期發表醫學論文;更重要的是一般的病患及家屬,

在面對醫學中心的醫師時,態度上總是會恭敬有加。

 說真的,當這樣的大醫師,實在是許多年輕醫師的最高理想。但就在這個時刻,

有一位在一九九四年離開榮總,

到當時的省立新竹醫院擔任放射腫瘤科主任的朋友來找我,

說「省新」剛剛建好了一處癌症治療中心,也添購了相關的設備,

但是還找不到癌症專科醫師來負責,

問我願不願意離開台北到新竹去。

 當時我心想,新竹我沒認識半個人,況且我家在台北,再加上我的理想即將達成,

實在沒有任何轉換跑道的理由,因此並沒有認真地加以考慮。

沒想到有一天在閱讀聖經時, 正好讀到【馬太福音】第九章三十五-三十六節: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他看見許多的人, 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這時心中突然有一個聲音,問我願不願意離開台北到新竹,

去照顧那些困苦流離的癌症病患?

一九九五年的十二月底,我向科內前輩、同事及後進辭行,

告別了在台北榮總五年半的歲月。

 一九九六年元月一日,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到當時的省立新竹醫院報到。

當天下午,就有外科醫師要求我接手照顧幾位癌症病人,

幾天之後,我手上的病患名單已經超過十位,

不過這些病人都是已經病入膏肓的癌末病患;

這種情形和我原先要來新竹的理想完全不同。

 原本我自己以為已經學到了許多如何治療癌症的觀念和方法,正準備一展長才,

成為一位抗癌專家;但是看看這些病患,有些人是在醫學中心接受過外科手術、

放射治療以及多次化學治療後仍然無效,臨床上已經沒有辦法可想,

而醫師暗示家屬可以把他帶回去的病人,名義上是說帶回去就近照顧,

其實是被醫生宣佈放棄,正在等待死亡。

 另外一群則是有些原本治療效果良好的癌症患者,因為一再的拖延、吃偏方,

等到奄奄一息時,家屬才把他送到醫院來;

甚至還有些社會階層很低、沒讀過書也沒錢的病人,

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看病的權利,直到快死前才被送到急診室,

這時候醫生又能怎麼辦呢?

 坦白說,這類病人根本沒有醫護人員願意照顧。

原因很簡單,照顧這些病人毫無成就感,

因為這些病患沒多久就都死掉了,

沒有醫護人員願意一個老是扮演對抗疾病失敗的角色。

 另外這些末期病人的問題也特別多,

不但很難處理,一般醫護人員也不喜歡處理這些事。

這些病人就像是垃圾一樣,沒人願意收留,

當然醫護人員表面上不會用這樣的形容詞,

但是心中的感覺,大概也就是如此。

 這種情形,實在是和我原先所在的醫學中心有天壤之別。面對這種完全不同的情勢,

坦白說,心態上實在是不容易轉換過來。這些癌末病患要的不是癌症得醫治,

也不是生命能延長多少,他們要的只是能少點痛苦地走向死亡。

 這樣的場景,就好像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廚師,能做一桌滿漢全席,

但是顧客卻指明要點一碗白米飯和一杯白開水。

 當時的我做了一個決定,決定要依照上帝的計畫,

改變自己的心態,來回應這些癌末病患的需求。

 雖然心中做了決定,但是現實的環境裏卻是困難重重。

 我曾自己辦了幾場全院性的演講,印製了「癌症疼痛控制指導須知」,

將癌症疼痛控制的正確觀念,用一般人可以看得懂的文字表達出來。

由於每個醫療科的病房都會接觸到癌症病人,

我覺得只在內科裡面宣導如何照顧癌症病人是不夠的。

從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起,我利用中午休息時段的一個半小時,

借用醫院的多媒體講堂開課。

 實施了一週之後,院內的護理同仁都踴躍參加,也有學校老師帶著實習學生來聽課,

平均每一場的人數都有七、八十人。這樣的課總共開了三十九堂,

一直到一九九七年的四月才結束。

 其實知識的教導並不難,最困難的是態度的改變。

 如果用心對待病患的醫護人員,和隨隨便便對待病人的醫護人員所領的薪水一樣多,

那麼我們又如何能要求他們能放下身段、捨棄自己的喜、怒、哀、樂

來服侍那些來日無多的癌末病人呢?

這中間一定要有比金錢更重要、更值得追求的理想,才能達成這個目標。

 就在這個時候,上帝將一位特別的病人帶到我們病房。

 這位患者姓楊,大約六十出頭,罹患了罕見的外陰癌已有一段時間。

由於病灶長在女人最私密的部位,因此她始終不敢就醫,

一直拖到家人發現她身上有惡臭,才強迫她就醫。

 楊女士才不好意思地褪下了褲子,映入我眼前的是一個直徑大約有十五公分、

外表呈菜花狀的紅色腫塊,佔滿了整個外陰部,上面佈滿黑、黃色的壞死組織,

屍臭般的異味撲鼻而來。我向急診室借了換藥車,沒有戴口罩,也沒有戴手套,

花了三十分鐘幫她清洗傷口,大約除去了一半的臭味,才安排她住進病房;

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這麼做,病房的護理同仁一接到這樣的病患,

大概會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再加上受不了惡臭而排斥她,

隔壁床的病患及家屬也無法接納這樣的病人,這種異樣眼光所帶來的傷害,

恐怕要比癌症引起的疼痛更加傷人。

 隔天早上和下午,我都親自推著換藥車為楊女士換藥,

順便也教導護士如何照顧此類有惡臭的傷口。

過了幾天,護士們體諒我還有許多病人要照顧,怕我為她換藥花去太多時間,

因此主動表示,她們願意接手處理楊女士的傷口。

幾個星期之後,楊女士順利出院了。

經過了這一段長期的教育訓練,再加上病房內有許多實際的個案照顧,

我們終於逐漸建立了一支不再將癌末病患當成「不受歡迎人物」的醫療團隊。

 經過了一年多的實際操練,

整個團隊已經逐漸地熟悉如何處理癌末病患身體上的種種症狀,

原來以為這樣已經相當了不起,沒想到這時候病房內,

住進了一位不到二十歲的高姓女病患。

 她罹患了長在骨盆處罕見的惡性軟骨細胞肉瘤,

在某個醫學中心接受了大腿截肢及半邊骨盆切除,

但不幸地癌細胞轉移到腰椎,造成下半身癱瘓及嚴重褥瘡。

 雖然我能控制她的疼痛,並且能使褥瘡的傷口長回來,

但是要如何告訴一個二十歲不到的人即將面臨死亡?

又要如何協助她渡過剩下的每一天呢?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困難了,連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

 另外我也收治了一位四十多歲的胃癌末期女性,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照顧,她的病情持續惡化;

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查房時,她用手勢表達有話要說,

於是我將耳朵貼近她的嘴唇,她小小聲地說:

 「韋醫生,謝謝你,我已經準備好了。」三個小時之後,她就過世了。

 她最後說的這幾個字,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原來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是有可能做準備的,

而且可能完全沒有慌張,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人是有可能以平常心來面對死亡。

 雖然當時我並不清楚,

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她有能力去面對,但是我一直忘不了她所給的啟示。

 一九九七年四月,這一連串的課程總算是結束了,我也打算好好休息一下,

沒想到內科助理拿了一份公文要我表示意見。

公文內容是當年的省議員向省衛生處質詢,

想要了解省屬醫療機構,是否有配合社會的需要而設立「安寧病房」,

因此省衛生處行文各省屬醫療單位要求推動此一理念。

 我的長官問我要不要寫個計劃,

向省衛生處申請一些經費來設立竹、苗地區首座安寧病房?

兩週之後,又得知科學院區內的智邦公司該年度有一公益計劃,

希望能對在地的新竹醫院有所幫助,該公司願意幫忙本院募款來成立安寧病房。

 我心想,如果能不透過公務預算而取得一筆經費,

成立一處專門照顧癌症病患的病房,也是美事一樁,因此就答應了。

 在那段期間,我每天幾乎都會由舊大樓的六樓頂,翻過新大樓七樓的窗台,



爬進當時還在施工的病房中,

我一面走、一面思考究竟要如何規劃、一面向上帝禱告,

求祂賜下智慧與靈感,逐漸地各樣公用設施的藍圖一一完成。

 這一座竹、苗地區首創的腫瘤及安寧病房,

終於在一九九九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成立,

雖然我並不是在成立了病房之後才開始收治癌症病人,

但是能有一個特別的地方來把那些困苦流離、飽經折磨的癌症病人好好地照顧,

實在是一件眾人皆以為美的事。

 雖然表面上花了一千萬,有了很多的硬體設備,

但其實最重要的是這個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如果沒有這群人,

再高的理想、再好的理念,都沒有實現的可能。

 癌症已經穩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多年,展望未來,它仍將笑傲江湖。

是不是我們每個人在談論癌症時,就只能色變、無奈、或怨天尤人?

難道沒有一種智慧可以幫助我們,以另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待癌症嗎?

 人人都有一死,雖然人們無法預測自己的死期,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將死亡分成兩大類,

一類是不可預期的,另一類是可以預期的。前者是非常常見的,

例如車禍、空難、火災、特殊事件(例如美國九一一恐怖自殺事件),

以及所有國人十大死因從第二名排起的每一種疾病。

 為什麼要特別提到除了癌症之外的病因呢?

因為罹患這些疾病的人,絕大多數會認為自己應該是有機會的、

是值得被送到加護病房接受最先進的醫療並且全身被插滿管子,

因此他們較不會對死亡有所預備。這些林林種種的病因加起來所造成的死亡人數,

遠超過令人不悅的癌症數倍,但是卻引不起人的注意。

 在可以預期的死因當中,最容易理解的便是癌症了,正因為癌症會讓你色變,

因此每個人在面對癌症時,大腦當中便會多了一個指令,

使你不僅在理智上、更是在情感及心靈上都必須要學習面對死亡,

以至於你的行為也會有所調整。

 癌症會讓你明白什麼東西是沒有價值、是帶不走的,

什麼事物是值得你用全心全意去經營的,

你會開始用心地尋找生命的意義、存在的價值以及靈魂的歸宿。



 所以患了癌症只有兩種結局,一種是你的病根治了,

而你剩下的人生因著對死亡的認識,

有所蛻變,開始懂得感恩、曉得珍惜、認識體諒、明白憐憫,

以至於你的生命變得更豐盛。

另一種結局是醫生在經過許多努力之後,

仍然無法治好你的癌症,此時你也無需太過氣餒,

因為你仍然有一段時間,可以從容地預備,

以至於在死亡來臨時,可以劃下完美的句點。

 容我再舉個例子,大多數的人都像是用焦距模糊的單眼相機來面對人生,

凡事都不清楚、都朦朦朧朧,當然也看不見終點(雖然死亡可能隨時在身邊)。

癌症就像是一隻神奇的手,將相機的焦距調正了,

使你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那個原先就一直存在的終點--死亡,

雖然你會覺得不舒服也不習慣(因為你的眼睛已經太習慣於模糊不清),

但是你卻會獲得一項極寶貴的禮物,

那就是你開始可以用正確的眼光、清楚的視線來面對人生。

 這樣的人生豈不是由模糊變清楚、由黑白變成彩色的!

 我曾多次向病患詢問:「出了院之後,你要到哪裡去?」,

答案通常是:「當然是回家囉!」,我也曾向在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詢問:

「經過了一整天的勞累工作,下班後你要去那裡?」,

回答通常是:「自然是回家休息囉!」。

 是的,「家」是一個人渴望回去的地方,

「家」的另一個意義,是你曾經在那裡得到生命,在那裡成長,

之後因為一些原因而離開的地方。

正如我們的肉體需要一個溫暖的家,

我們的靈魂也需要有一個溫馨的家,才能不害怕,才能享安息。

 如果要知道靈魂的家在那裡,首先應該要問,人的靈魂(生命)究竟從那裡來,

這點是最重要的,因為必須知道生命(靈魂)是從那裡來,

自然也就很容易明白它要回到那裡去。

 醫護人員和家屬,如果單單只讓病患知道生命的終點快到了,

但是卻無法幫助他明白接下來活著要做什麼,那就很危險了。

我就曾看過一位第四期膀胱癌病患,身體狀況還不差,

但就是因為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及受苦的目的,

因此選擇跳樓結束其生命,留下家人永遠難以彌平的遺憾。

 另一種情形則是與上述的討論正好相反,也是目前最常見的狀況,

就是家屬和醫護人員刻意隱瞞病情,病患本身不知死亡已近,

因此每天仍然無所事事、看看電視、談些社會新聞、查查股票行情、打打小牌,

親人之間彼此戴上面具,說些言不及義的話,直到有一天,意識喪失、死亡來臨,

什麼都來不及了,只留下家屬許多的後悔。

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這樣過一天和過十天或一百天有什麼差別?

 其實這種情形的發生,與其是怪病患本人,倒不如說是病患身邊的家屬和醫護人員,

根本沒有能力協助病患,善用這一段末了的歲月。

 當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世上一切看得見的事物都變得沒有價值,

此時最重要的事便是「關係的重建」。

好好回想一下,從小到大,曾令你感動萬分的事,

其實都來自於一種特別的關係,

可能是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夫妻之間、袍澤之間、男女朋友之間、

同性朋友之間、醫生病患之間、長官部屬之間、甚至於是陌生人之間。

 一個人和他生命的源頭建立起正確的關係後,死亡便不再成為一道攔阻,

此時人們便可和身邊其他人,藉著彼此饒恕、彼此接納,重新恢復愛的關係,

而此種關係的重建與恢復,才能帶來生命中最深刻的滿足與安息。

 (選摘自文經社最新出版的韋至信著《醫生也醫死》一書。)

台長: 莫言的小站
人氣(3,09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我的手札 |
此分類下一篇:三叉口有感
此分類上一篇:我的生日禮物

管仁健
親愛的程台長:平安

我是文經社主編管仁健,負責編輯韋至信醫師的【醫生也醫死】。感謝您在部落格裡,推薦這本書,讓好書不寂寞。

您的部落格很有趣,我會常來拜讀。我也有兩個部落格,請您多指正。

你不知道的台灣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uan0416

用生命寫笑話
http://www.wretch.cc/blog/kuan0416

管仁健 敬上
2007-08-31 23:43:0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