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5 18:21:35| 人氣2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觀論頌──觀苦品第十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論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1自作及他作  共作無因作  如是說諸苦  於果則不然

由十二緣起的因果鉤鎖,從惑起業,由業感苦,從苦生苦,從苦起惑。這樣的生死輪迴,是『純大苦聚集』的苦報。這樣的苦果,從何而有?約世間來說,印度的外 道主張:「我」是生命的當體,是生命的本質、身心的主宰者。我是本有的,生死的果苦是從本性中開發出來的,是我自己作的。又有說:大自在天修一種苦行,創 造世間;世界的舞臺創造好了,又修一種苦行,創造鳥獸以及人類,眾生生死的苦果是「大自在天」(他)作。又有說:最初有一男一女,和合而產生一切眾生,這 是共作。有說:一切法是無因無緣的,都是偶然的,這是無因作。
約相續合和的生命體來說:五陰的自體能生五陰,是自作。前陰作後陰,而後陰異於前因的,是他作。或前陰引發後陰,後陰才從自體生起,是共作。說不出所以然,後陰是自然而有的,是無因作。
說苦果是自作的,或說是他作的,自他和合共同創作的,甚至說是無因無緣自然造作的。像這樣來解說諸苦所以從來,在受苦的果報方面,是講不通的。
佛在《淨名經》說:『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惑業感苦果是緣起的,要解了五陰的性空不生,才能成立苦果。

2苦若自作者  則不從緣生 因有此陰故  而有彼陰生

假定說,五陰生死苦果的生起,是從前五陰自體所作的;這是把前五陰與後五陰看作同一的,等於說甲生甲。
世間一切法的生起,必須種種條件的和合,這是共知的現實;若是自己能生自己,那就違反諸法緣生的真理,一切都是不從緣生的了。指不自指,刀不自割,自己怎能生自己?自作是含有根本的矛盾,可見自作說不能成立。
「因有此陰故,而有彼陰生」,現實的五陰身,是因前五陰而有的。前陰與後陰,雖然是同樣的陰,但既有前有後,就有彼有此的相對別異性,當然就不能說他是自生了。

註:凡執有諸法實在自性的,如論究這實自性的從何而來,很容易走上自作的曲徑。因中有果論者,是近於自作的。佛法中,如從五蘊功能生五蘊,從相好莊嚴的如來藏成法身,無不是這一思想的表現。

3若謂此五陰  異彼五陰者  如是則應言  從他而作苦

前陰後陰既然有差別,那說是他作,應該沒有過失了吧!
這也不然!前面的五陰與後面的五陰,若兩者絲毫沒有關係,各自獨立,才可以說從他作。但事實上,前五陰與後五陰間有密切的因果關係,離前陰就沒有後陰,所以不可說苦是他作的。

註:不自作是不一,不他作是不異;前陰與後陰是緣起假名的一異,而非絕對的一異。
以上所破的自作、他作,不僅離外道的邪執,主要是遮破有所得的小乘,與一分大乘學者的戲論。

4若人自作苦  離苦何有人  而謂於彼人  而能自作苦

業果的法則是自作自受,五蘊身心中的能作者造業,由業而得果,得果的同時,這作者與果報同在而不離,所以說業報苦果是自作的。
說人自己能作苦果的身體,給自己吃苦,這就應該離了五蘊的苦果,別有自我。可是,離了五蘊身,根本就沒有自我可得。這可以仔細的觀察,離了苦果,那裡還有人?既沒有別體的自我,怎麼可說於五蘊中有人,能夠自作苦,讓自己受苦呢?所以苦是不能說自作的。

5若苦他人作  而與此人者  若當離於苦  何有此人受

自己不作苦給自己受,苦既然不自作,那就是由他作了,他人作苦為他人所受。
這也不對!因為,如說生死苦果是他人造作出來,給與另一個人受苦,那就是說:在生死相續的生命中,有造作者與受苦者二人了。
先從受苦者說:如果離了五蘊和合的苦果,那裡還有受苦的人,受這苦果呢?

6苦若彼人作  持與此人者  離苦何有人  而能授於此

同樣地,若說苦是造作的人所作,給與受的人受;那個作苦者,還不是依五蘊和合的苦果而假立,離了五蘊和合的苦果,那裡還有作苦的他人,而能把苦授於受的人去受呢?
生死的續流中,唯有苦報的因果相續,沒有作者、受者的自體;沒有此人與彼人,那還說什麼他作他受呢?

7自作若不成  云何彼作苦  若彼人作苦  即亦名自作

自作苦如果可以成立,或者可說有與自相待的他作苦。
自作苦的道理,已不能成立了,「自」沒有自體,哪還說得上相待自而有的「他」,由他作苦呢?
他人作苦的他人,從他本身看來,也還是自作的。

8苦不名自作  法不自作法  彼無有自體  何有彼作苦
9若此彼苦成  應有共作苦
 

又有人說:苦報所得的五蘊是自作的,而即苦報五蘊的人,有名字上的差異,所以又可說他作。生死的苦果可說是「法(五蘊)自」「人(作者受者)他」的共作。
苦果是果,不能說他能自己作苦。如刀不能自割,苦法自體是不能自作苦法的,所以自作的意義不成。
前陰與後陰的假我,雖可說有名字差別,但離了五蘊的苦果,彼人是沒有實自體的。他的自體都沒有,那裡還有他人可以作苦呢?
若要說自他共作,就先要彼作苦與此作苦成立了以後,方可說有自他和合的共作苦。分別的觀察,自作、他作都是不成,那怎能又綜合的說是共作呢?

9此彼尚無作  何況無因作

自作、他作、自他共作,尚且不能作出生死苦果,何況是無因作?不消說,這是更不能的。如真的無因作,那善惡罪福一切都不成立了。

10非但說於苦  四種義不成  一切外萬物  四義亦不成

非但是惑業所成的五蘊苦果,四種作的意義去觀察,都不能成立,就是一切身外所有的萬物,以這四義去觀察,也都是不成的。

3~4世紀 彌勒菩薩交腳思維像 有希臘的味道

既承認有輪迴的生命,卻又否認輪迴的主體。生命續流的所以,是難以思惟的。小乘用多元的終極實在元素,架構起世間的理論,否定了人格性的主體。而龍樹卻以毀滅性的辯証法,破斥小乘的一切觀念。"相待即虛假",雖然龍樹的方法是單一的,但相待性(空性)的原理,卻又無所不包。中論反復地重申這個觀念,讀起來饒有興味,它是那樣的大膽無懼,盛氣凌人,可卻又讓人迷惑不已。"實無有一法存在"-龍樹毫不留情的否定,激起了有見宗派的某種恐怖感,他們覺得龍樹引向了虛無主義。而事實上龍樹的思想是指向一個離名言相的境界,那無可界定的、不可言說的存在本質,悟解這個境界的經驗,菩薩才由此獲得新生。整個佛法的核心就在這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上,您安止在道上了嗎?

台長: 將無同
人氣(2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中觀論頌 |
此分類下一篇:中觀論頌-觀行品第十三
此分類上一篇:中觀論頌--觀本際品第十一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