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5 17:09:55| 人氣1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虎溪三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冊.中村元著:p94

恭迎來自長安的三位異國高僧:苻堅遠征江南失利,繼而崩殂後,華北頓時陷入四分五裂的亂局。因此,儘管來自罽賓的小乘佛教學者--僧伽提 婆,本欲久居長安譯述小乘經論,卻迫於局勢,祗得倉皇逃往江南避難,於三九一年(太元十六年)抵達廬山。慧遠鑒於僧伽提婆曾在其師道安的支援下,孜孜不倦 地從事翻譯工作,於是十分熱誠地接待他,安排他定居在潯陽南山精舍。是年冬,僧伽提婆即在王凝之(?- 三九九年,王羲之次子)的協助下,陸續譯出「阿毗曇心論」四卷,並於廬山般若臺譯述「三法度論」三卷。前者的原著是法勝,書中有系統地論述小乘教學整體的 概要;後文則係世賢之作,僧伽先為之加註,復增添四阿含經(長、中、增一、雜)的綱要,故形同道安曾為之撰序的「四阿含暮抄解」再譯。慧遠曾於道安門下敬 聆般若大義,是一位有為有守的俊才,他居然肯接納被大乘人士擯斥為小乘的「小乘阿毗曇」,且為二書撰序,更於獲得二種新譯經典時,喜形於色,「寶而重 之」,甚且鼓勵門徒詳加誦讀,凡此種種,都使許多人無法理解。其實,慧遠祗不過是挺身而出,欲為「當代一流學者不可不通解大乘、小乘」之言作註腳,同時他 認為同屬佛教的大小乘,其義理實大同而小異,又何必相互敵視或彼此排斥?因此,日後慧遠與鳩摩羅什晤面後,即時常以這些疑問向對方討教。據「大乘義章」的 記述,慧遠居然以小乘阿毗曇的觀點,向擁護大乘的鳩摩羅什,提出各項咄咄逼人的疑難問題,使人從而體認新譯的「阿毗曇經」對他的影響,確實既深且遠了。此 外,僧伽提婆曾於某次講述阿毗曇之際,激動地表示「般若經乃魔書」,令人油然而興教壇的門戶之諍,亦非短期所能化解的浩嘆。昔日,僧婆曾在王導之孫王珣 處,講述形式繁瑣、屬於佛教教理哲學的阿毗曇,王珣對此曲折隱微的玄理頗有莫名其妙之感,其弟王珉卻於僧伽提婆僅講述一半時、就表示業已通盤瞭解玄義。接 著,王珉將法岡(比丘)延入別室,二人侃侃而談,彼此都為對方的卓越識見折服不已。僧伽提婆雖應慧遠之邀駐錫廬山,卻並未久留該地,而於三九七年(隆安元 年)赴建康,弘揚他所宗崇的阿毗曇學。


東晉時名僧慧遠在廬山組織蓮社,名士宗炳與詩人陶淵明均曾參與。慧遠平日送客不過虎溪,然而在與宗、陶二人告別時,交談甚契,不覺送過虎溪,守山虎大聲吼叫,三人不覺相視而笑。這就是"虎溪三笑"的典故。

台長: 將無同
人氣(1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哲人日遠 |
此分類下一篇: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 菩提長老講述
此分類上一篇:怎樣才能入般若波羅密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