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05 00:17:57| 人氣3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民主,中國能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王丹於《陽光時務周刊》寫了一篇「兩岸民主化的可比性與不可比姓 台灣能,大陸怎樣才能?」言辭懇切。但問題是,台灣民主對中國而言,究竟能不能「比」?或退一步論,能否當成參照點?若以歷史論,在一九八九年以前,兩岸或許還能比較,但一九八九年後,兩邊的發展已經沒有辦法用同樣的前提去相互比擬,尤其是政治發展。

而在以台灣為參照之前,或許應該更要去理解台灣民主化過程的關鍵。透過台灣的「有」去對照中國的「無」,也許才能看出中國無法民主化的癥結。一般我們只泛泛地以「台灣人辛苦爭取到台灣民主」之類的說法來總結台灣目前的政治發展。但在關鍵的八十年代,台灣總有些特殊的因緣際會,才能出現一個相對平和的民主進程。

比如說,台灣的統治階級(外省人)與被統治階級(本省人)同樣希望台灣民主,甚至最初對政府提出建言、要求民主的,都是外省人。雖不能說本省人沒有類似的訴求,但往往體制內的反叛,才更能造成政體的動盪。但中共在八九年之後,黨內幾乎不可能會出現勇於挑戰共黨權威的高級幹部,整個共產黨從一個還有路線之爭的政治黨派,變成一個以追求金錢利益為主的共同體。在缺乏使命和理想的情況下,中國僅靠民間的力量,是絕對難以成為氣候的。

而且,國民黨縱然在台灣實施高壓政治,但至少在對外宣傳上,向以自由民主為標榜。即使只是個神主牌位,也好過明著否定。這也使美國以民主世界的龍頭,得以介入國民黨的統治,當時的「告洋狀」,對台灣民主人士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救命稻草。甚至蔣經國晚年解嚴解禁,都有外力壓迫的影子。國民黨政府受制於他們所粉飾出的謊言,受制於美國強權,替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多少增加了一點效果。相較之下,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建立在共產制度崩潰,世界開始金權化的時期,中共緊抓著經濟發展為新的政治正當性,由於中共從不推崇民主自由,他們「不民主自由」,反而讓外國難以有批評點。而且中國在國際上獨霸一方,就算是過往經濟不濟,國際也不敢小覷。最簡單的例子,莫過於強迫所有邦交國不能承認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連英、法等傳統的強權也不得不從。即便有國際介入,也無法撼動中共的統治地位。

中共在胡溫體制下,管制言論愈發嚴厲,一方面他們堂而皇之逮捕大量維權律師與異議份子,又投入大量資金管控網路言論,不使這些被捕的人為外界知曉,使輿論可以捧他們成烈士。另一方面,他們不斷灌輸中國得以經濟成長是中共的功勞,反對中共便是跟自己荷包過不去。這種控制現在來看,效果顯著。如今在胡溫體制下成長的中國人,多半對國內遭到監禁的異議份子一無所知,甚而對逃亡國外的也毫無知悉;而且這些中國人普遍因為經濟改革,享受著和先進國家類似的物質生活,就算他們知道了,他們也會認為這是發展經濟必要之惡,甚至認為這是「中國特色」,與民族意識交纏在一起,根深蒂固。

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有類似台灣民主發展類似的土壤,更是緣木求魚。這幾年中國各地陸續發生規模大小不一的抗暴事件,甚而有成功爭取到選舉的烏坎事件,但這些事件卻無一有著與台灣桃園事件或美麗島事件類似的效應,可見中共這套控制系統頗為成功。民眾縱然不滿,但消息傳遞受到限制,事態無法擴大,就可以「各個擊破」。這也是我對中國民主化不抱期望的主因。

若說句實在話,中國民主化的前提必是共產黨崩潰,因為共產黨從來沒有多黨政治的訴求(國共戰爭時所提出來的訴求,事後證實全是謊言)。僅以此點,其困難程度就遠高於台灣,台灣可以在國民黨存在的狀態之下擁有民主,但中國不可能在共產黨存在的情況下發展民主。但要從外部使共產黨崩解,以如今的狀態論,非常困難。唯一的可能,只有中共內部分裂。但在金權導向的共產黨現狀來看,就算存在路線分歧,也無礙他們在金錢利益上取得共識。紐約時報已經報導溫家寶一家人的雄厚資產,甚至將幾個政治家族之間的聯姻關係描繪出來,如今的中國,是準「家天下」的狀態,只由幾個家族把持。除非他們窩裡反,否則中共內部崩壞的可能微乎其微。

我不得不說,以台灣作為標的,恐怕有點過於強求。揆諸全球,也沒有幾個國家能像台灣一樣,可以只犧牲如此少人就能換到如今的民主現狀。雖說台灣人普遍認為這座島嶼的民主政治仍非常幼稚,但相較中東、北非等剛從獨裁統治脫離的國家,或是中南美洲那些獨裁與民主難以釐清的國家,台灣算是相當難得的異數了。我覺得這應該要看成是「中華民國」這一道統在台灣的貢獻,台灣的民主跟大陸來台人士的民主思想關係密切,因此台灣的成功,有中華民國數十年的賡續在背後支持,可為亞洲第一民主國家的最後一脈。棄絕此脈的中國共產黨,其治下的人民要能重拾民主大旗,某種程度上,不過就是追懷中共建國以前那個「混亂」的三十八年。既是如此,中共又怎麼可能遂行所願?

這或能解釋前幾年中國的「民國熱」,這當然是司馬昭之心。可是在言論受限的情況下,所謂的「民國熱」,終究只能流於表象,雖然不免摻有春秋筆法,但對隔絕逾一甲子的中國人而言,再怎麼樣,也只是隔靴搔癢。當然,若這是一條潛流,以求喚醒中國人對民主自由的渴望,或許假以時日,可以藉此凝聚出一個「復古」的趨勢,但能否成效,如今來看,似乎也只是一時的流行而已。

台長: 何必生
人氣(3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感 |
此分類下一篇:說話
此分類上一篇:富二代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