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1 19:04:49| 人氣55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Before Ferro, Cinema et Histoir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4’08’
*閱讀書目:馬克費侯,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出版,1998。

--

史學家試圖要人們瞭解歷史,
而藝術家則邀請人們參與歷史。

--費侯


在看法與質疑之前,
我想有必要”盡可能”先釐清關於”Historiophoty”一詞,
剛好也回應小浩在導讀中所提出的第二個疑問。

到底Hayden White提出的”Historiphoty”與周樑楷翻譯(或日後其建構的)”影視史學”有什麼樣的落差?

必須先說明我的閱讀條件有些缺陷,
其一,
我所讀的White一文”Historiography & Historiophoty”為周樑楷先生翻譯的,[註1]
已先造成理解層次上的差異。
其二,
White文中本針對Robert Rosenstone與Ian Jarive等的文章而回應,但相關文章亦不得見。[註2]

不過雖有上述的問題存在,
仍可在譯文中略窺White當初書寫該文的動機,
應為針對Rosenstone等人提倡以電影當作建構歷史的新工具而有所回應,
而且顯然他是在為當今”影像歷史”作為一理解歷史的新媒介提出一些相關爭議上的抗辯,並同時對比書寫歷史會遭遇的困境。[註3]

White認為仍有不少史家將視覺影像的材料當作書寫文字的”輔助部分”,
而非”對等互補性”的資料,
更不可能將電影視為建構歷史的一種論述媒體,

其間的癥結乃在於虛構的問題。

例如文中White以Rosenstone所舉的影片畫面為例,
先是出現了一座大砲發射的鏡頭再緊接著是砲彈爆炸的場景,
以電影製作而論,
此一連續畫面是由兩部不同的攝影機分別拍攝再剪輯而成,
這樣再製後的傳達涉及了畫面中並非同一顆砲彈的”順序虛構”問題,
但White認為”所謂真實順序的安排,是指能夠呈現史實的表徵”,
何況”書寫歷史”裡亦充斥著”塑造”的問題。

相較於White提出的Historiophoty之定義
”是指以視覺的影像和影片的論述,傳達歷史以及我們對歷史的見解”,
周樑楷先生所翻譯的影視史學一詞似乎偏離了原先的指涉範圍,
而專注在將電影視為另一種”書寫文本”的解析,
其於〈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一文中
提出針對影視史學課程的三大目標:
一、認識影視歷史文化的變遷;二、探討影視與當代人文思維的關係;三、建構影視與新史學的理論。[註4]
再再顯示他對White提出的”Historiophoty”一詞在理解上的問題。

周樑楷將其所謂的”影視史學”課程放置在史學方法或史學史的角度來看,
這一看法則大大影響了華人世界對Historiophoty的概念,
例如張廣智先生大量引用周樑楷的文章而成就<<影視史學>>一書,[註5]
總感覺有些三人成虎,
定義明確但卻越談越發模糊了。

某些程度上我認為White似乎有意將生產歷史影片的導演提升到跟歷史學者一樣的位階,
Rosenstone則在歷史電影製作方法論上對比史家如何詮釋歷史。
如此”Historiophoty”一詞提出的目的應該是意與”Historiography”等量齊觀,
而非專指以完成的影像成品為對象作文本分析,
討論至此,
可能有人要問我這跟我們閱讀費侯一書有何關連?
(阿,說實在的還是用講的快阿!可惜我們這個三腳貓讀書會根本很難湊一塊!~_~)

當然有關連,
Rosenstone希冀將歷史電影從方法上演化成一種建構歷史的工具,
在同樣的水平上和書寫歷史同進退,
否則電影對史家而言常常淪為只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敘述架構,
再退而次之變成一種娛樂性質的”資料”罷了,
與一般被認可的”史料價值”相去甚遠。
被認可的史料雖然在經過不同的挑選拼湊後而有各種論述說法,
但大概鮮少人會”直接攻擊”史家提出的觀點是扭曲事實荒謬不堪並”全盤否決”,
一如Oliver Stone為所拍攝的”JFK”引起之爭議提出解釋:

”電影人和歷史學家一樣,是用一種模式來看世界的。
...我們也許是從頭錯到尾了,但是我們的的確確是想摸索出一個若有還無的線索...”[註6]


我想史學裡所謂”檔案的虛構”和目前學界對”電影的虛構”的看法,
是有極大不同的。
而在層層剝離解析的過程裡,
往往史家的觀點才是歷史觀點,
那麼建構影像者的觀點是什麼樣的觀點呢?
因此我才會對費侯提出”有意識的作偽”與”無意識的作偽”這樣的判定有些疑慮,
關於這個疑問在下一篇文章中將被討論。

儘管費侯一語中的提出”藝術家邀請人們參與歷史”,
對多數的閱聽大眾而言,
由於影像塑造出來的”真實性”強烈到足以對抗其他媒介,
我想電影恐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會停留在僅僅是邀請人們”參與歷史”而非”瞭解歷史”,
但仔細思索這句話,

”藝術家邀請人們參與歷史,
而史學家試圖要人們瞭解歷史”

我想即使Ferro花了那麼多時間談電影與歷史,
還說
”在消費影像的社會中,影像已成為了史學文獻與歷史使者,
而且別忘了,社會也正是影像的製造者。”,
究竟”瞭解”與”參與”歷史在程度上有何差異?(天阿,這理解上大概還有翻譯的因素:Q)
Ferro對電影充當歷史媒介的認定似乎還有許多搖擺不定。

在閱讀過程裡不斷浮現的矛盾除了來自我的邏輯錯亂外,(這一點常讓我覺得我根本不是讀歷史的料:Q)
我想部分也來自費侯自身的論述衝突,
總覺得他仍然有些看輕了記錄觀點的起始者,
並以一種極高的姿態來解構與重塑他所謂”試圖要人們瞭解歷史”的面向,
似乎也偏離了當初Rosenstone、White等人要先為”Historiophoty”定位的概念,

而後一大群人在這渾沌裡頭打著爛泥巴仗,
各得各的冠冕。
還是說因為語言文字的有限性,
其實這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
哈哈哈哈!XD


**小浩請我提出一些延伸閱讀書目,請大家參考註釋。

--

註釋:

註1:
Hayden White,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 93, no. 5(Dec. 1988),
pp.1193-1199.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88期(1993.08),頁10-17。

註2:
Robert A. Rosenstone, Visions of the Past:The change of film to our ideal of histo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註3:
”Historiography”一詞按周樑楷翻譯為書寫歷史,但”Historiophoty”一詞我認為翻譯為影視史學並不妥,姑且先譯為影像歷史,剛好呈現以不同的媒介來建構歷史的概念,但影像一詞似乎又有些狹隘,仍有討論空間。

註4: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 23期(1999/06),頁445-470。
可於*思博網付費下載:http://www.ceps.com.tw/ec/echome.aspx

註5:
張廣智,<<影視史學>>,台北:揚智出版,1998。

註6:
馬克‧卡爾尼斯(Mark C.Carnes)編,王淩霄譯,《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片》(下) (台北:麥田,1988),頁837。


文章同時發表於[亂八七糟讀書會],
會長不好意思,
我真的覺得我是與生俱來帶有強大的失敗毒素阿~

joelle.

--

後記,
畢竟這只是個閒來嗑牙的讀書會,(會長您不會生氣吧?XD)
用字遣詞與註釋方式不盡嚴謹,
不過如果再這樣雕琢下去我大概會先器械投降,(所以還好會長拒絕我讀海耶克,其實我也讀不通阿!)
哈哈哈哈!
畢竟,
跟諸如”Runway project”這樣的節目比起來,
”Historiophoty”這東西實在太讓人傷神了!:Q

還有,
珠你還記得某次研討會我借用了周先生的某理論也畫了一個很好笑的圖表,
待我來翻翻,
你好像也在上面寫了一些東西阿?
哈哈哈~~史八七真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XD

台長: petite
人氣(55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啃啃小書。 |
此分類上一篇:關於 [ 亂八七糟讀書會 ]。

小浩
嗚嗚......不公平!
怎麼你自己的新聞台有圖片,
我們的讀書會就沒有?
2008-04-22 13:27:43
petite
唉喔,這圖又不好看,我是那天看到堆在桌前的書亂拍一通啦!改天我們真的聚頭再來拍個讀書會形象照好了!XD
2008-04-22 20:34:51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