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8 11:59:34| 人氣1,53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Forest Gump(台譯「阿甘正傳」)/ 《老段的電影匣子 3.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段的電影匣子》

Forest Gump(台譯「阿甘正傳」)

壹. 前言

當初,這部電影的同名原著Forest Gump 在美國成為暢銷書時,就是一本被視為如同Alice in Wonderland(愛麗斯夢遊仙境)一樣,該歸類為「奇書」一類的書。而這部電影一經拍成,同樣也成了一部「奇電影」(事實上,若是論『藝術價值』,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的成就是遠大於原著的)。它的「奇」,是奇在你很難在其他任何一部電影裡,看到那樣多需要同時結合極高創意、極深內涵、極妙安排、極巧手法、極難技術於一爐,又能做的完全不露痕跡的例子。

看這樣的一部電影,我的建議是:可以只看一遍──「順順」的看,別在乎什麼內涵、安排、創意、手法。該笑就笑,該哭就哭──你會很喜歡這部電影。可以看第二第三遍──看的仔細一點,多注意些小節。對照一下前後,花一點思考的腦力與時間──你會很喜歡這部電影。也可以看更多更多遍──甚至找來原著的各版本與此片的「電影攝製過程紀念錄影帶」,來認真鑽研──你還是會很喜歡這部電影!

對這種「這樣看,那樣看,怎樣看都行」的電影,寫這篇「電影匣子」我要分「深入的咀嚼──內省與啟示」(共11小項)與「淺出的欣賞──享受與感動」(共7小項)兩大部分,來談論我對它的一些個人淺見。

貳. 「這樣看,那樣看,怎樣看都行」

一. 深入的咀嚼──內省與啟示

1. 誰智誰愚

每次當別人問他 “Are you stupid or something?”片中阿甘都以他母親所教他的那句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來回答。

這句話較合適的翻譯大約是 「會做出蠢事者,方可稱之為蠢人」或 「所謂笨蛋,要看他做的事是笨與否而定」。而我們當然也可以倒反過來理解這句話──當我們覺得別人看似比自己笨(正當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時,可能其實自己正在做著真正愚蠢的事,而不自知!

電影裡正應了以上所說的人間愚蠢事,可說不勝枚舉。縈縈大者如:各式各樣的歧視(黑白──美國近代史有名的入學事件。性別──在低級酒館裡一絲不掛,只抱著一把吉他的珍妮所遭受的。欺負新來者──大小阿甘各一次在巴士上被拒入座。);導致越戰不可收拾的政客們(片中越戰劇情開始,背景一拉開,配樂就是Pete Sieger 唱的反戰名曲 “It ain’t me”──有些人天生就該他扛星條旗……打仗?我能不去嗎?可惜,我可沒那般幸運!我不是那些參議員的兒子……);一堆血腥暗殺事件(甘迺迪兄弟、華勒斯、雷根總統、約翰藍儂……)。小者如:暴力凌虐(珍妮父之於珍妮、愛欺負人的兒童們欲置小阿甘於死地、反戰領袖甩女伴珍妮的耳光、阿甘那曾為三K黨創始人的祖先……);以己之所欲強加於別人(校長之於阿甘的母親、以拔掉麥克風線作為使別人消音的妙招的國安爪牙、視一夜情不知為何物,阿甘說 「味道像(tastes like)香煙」的阿哥哥女郎……)等等。

本片導演有大師風範。處理這些與阿甘所代表的本質對比如此強烈的片段,能利用大家對身邊的人間事與歷史事件的共同感受與記憶,使觀眾在不著痕跡的安排中,一點也沒發現其實這片子有在 「故意」顯現出──自以為是的聰明人所作所為,其實比起這個智力測驗得分相較於智力平均 「正常」商數尚低五分的阿甘來,不但只有更愚蠢而且愚蠢的多的多!其實阿甘在電影裡就曾不經意的說過:有時人們專做些沒道理(don’t make sense)的事……

2. 命運是甚麼

這部電影的片頭與片尾在電影史上是一定要佔有地位的(感謝現代進步的電腦科技)。看過電影的人,對那支飄呀飄呀飄的羽毛一定都有印象(我自己也是,有時那畫面會和背景音樂一起在腦海中悠悠然出現)。

而那支羽毛是甚麼?那樣子飄呀飄的,是在象徵著什麼呢?

演阿甘的男主角Tom Hank後來談起這部電影時說:「用阿甘的母親所說的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我們也可以仿效之來造個句子 “Destiny is as destiny does”……」當時,Tom Hank 是以這句話來概括他拍此戲的種種,而我覺得這個好句子卻正可以拿來談這支羽毛。這句話較適合的翻譯是:命運就是命運所運作成為的樣子。

其實仔細想想,難道不是這樣嗎?歷史本身沒有意義───歷史就是歷史,有任何意義也都是人強加賦予上去的(註1.)。人生裡、宇宙間一切的 “simultaneous chances” (姑且翻作「隨機遇合」)一直是在無始無終的發生著,而其中要有什麼意義,也只端看人的心中所賦予上去的是什麼。但是這些「隨機遇合」會造成些什麼,那就要看人行動上如何和這一連串的simultaneous chances 來互動了。

那支這裡飄那裡飄的羽毛,最後飄到阿甘的腳邊。他撿起它,打開手提箱,把他夾進一本書裏(這本書也有其玄機,容後再稟,或逕自參閱本文貳之二之7.)。其中導演要表達的雖然蠻「禪」的,可是其實已經夠清楚了。

3. 「阿甘禪」

有源律師來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飢來吃飯,困來眠」。曰:「一切人總如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校,所以不同也」。律師杜口。(註2.)

這「律師」可不同於如今所謂的律師,「律」指的是佛教中發展的頗為繁瑣的戒律,「律師」即是通曉一切戒條,並持戒嚴謹的佛家師父。有源律師之杜口,其實是因言下自覺到:執著戒條種種,而一直在生活上百般須索、千般計較。連吃飯睡覺時,都不能放下萬緣,怎能有開悟見性的一天呀?

律師執著的是所持的大大小小的戒條,這執著成為他不得入解脫之門的煩惱之來源。那麼如我們這般的血肉凡夫呢?

電影中,那是在阿甘的一生情人珍妮(Jenny)重新出現,與他共渡過阿甘這輩子的感情生活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一夜恩愛後,翌日,再度消失。之後,他坐在屋子前廊(不知已坐了多久),忽然他站起來,開始慢跑。從此一跑3年2個月14天16小時。

只要是人,失戀沒有不痛的。只要有七情六慾,誰也不免要在貪瞋癡上打滾、打轉。阿甘,一切都和你我一樣,只是他的智力商數的確比我們都低。可是,在他與等公車老太太的對話時,談起他的那一段慢跑的日子時,他說了可媲美禪師開悟之偈的一段話: “When I need to eat, I eat. When I need to sleep, I sleep. When I need to...…(意指排泄), you know, I just go.”

當然,你也可以說不論阿甘或本片的導演,應該都不可能扯到什麼禪或公案。可是,對照著我們一般智商正常的芸芸眾生的生活狀貌與生活態度,仔細咀嚼阿甘的生活言行,我真的想說:他活的很「禪」,而我們卻不。

4.「愛」是什麼
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中,聖保羅用15件事項來給「愛」下定義──眾所週知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忌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註3.)。保羅,這個一生禁欲,被尊為「聖」,且是對現今世界帶來絕大影響的基督教的實質創建者,對於「愛」,這個因他所持對耶穌的教晦的理解,而被確立為如今基督教的最中心理念,他說了以上的名言。(註4.)

而阿甘──如此一個「弱智者」,對「愛」他又說了什麼呢?

整部電影阿甘「論」及love這一字只有一次──就是對他的一輩子的情人Jenny所說的:「我並不聰明,但我知道什麼是愛(I’m not smart, but I know what the love is.)。」為了要了解的較全面一點,在此我要把整段對話及其原文照抄一遍──那是在Jenny又出現,回到阿拉巴馬老家與阿甘共度美麗時光時。那一晚,在她正上樓要回房,阿甘在她身後下方的樓梯口說:「珍妮,嫁給我好嗎?我會做個好丈夫的 (Will you marry me, I’ll make a good husband.)。」她說:「你當然會的! (You will, of course!)」甘:「但是你不願意嫁我 (But you don’t want to marry me!)」珍:你不會要娶我的【意指:你該娶的不是我,我配不上你呀!】(You don’t wanna marry me!) 甘:「珍妮,為何你不愛我?(Why you don’t love me, Jenny?)」「我不聰明,可是我知道什麼是愛。(I’m not smart, but I know what the love is.)」。

若你仔細檢查,你會發現:全片你再找不到阿甘有說過關於他所知道的「愛」究竟是什麼──他根本沒說!可是你只消看過本片一次,你一定會有一個印象──他全心全意對待他愛的每一個人。那樣真,那樣善,那樣美!不光只對珍妮,包括他母親,包括巴布,包括丹中尉他都是如此。

我猜我們通常所希望得自身邊的每個人的對待(不論夫妻、情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朋友、同學、同事…..)其實就是阿甘這一種的。不過,很矛盾,很不幸,通常我們無法像阿甘那樣子去愛別人(因為我們的智力商數偏偏就比他高?)。

或者應該(其實也沒必要了)為保羅的名言再加上一句──「愛是不只會說,更要會做」?

5.關於Jenny(珍妮)

這句 “Like peas and carrots”在片中是一直不斷出現來形容「珍妮與阿甘」的英文成語。它的意思好懂也好記──如同「焦不離孟,孟不離焦」。阿甘遇見珍妮時,珍妮自己也是在天真純潔(這個是阿甘一生的特質)的年紀。明明自幼自長,她永遠可以有阿甘出現在身邊,可是她的一生,卻是完全朝著與阿甘的人生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進行。

這世上,有些人的生命是在無辜的童年就被撕裂受損而至死也未能修補癒合的。珍妮是個兒時遭其父性侵害的受虐兒童,綜觀本片,她的一生正符合心理學上所謂的「受創人格」(Traumatized Personality)的特徵。有此類人格的心理病患者(有程度輕重的差別)通常有反社會、過於退縮或過於激進、行為乖張(自知或不自知)、不能有和諧的兩性關係等等現象(若你看過 “Good Will Hunting”「心靈捕手」這部電影,對此當能更加了解)。此類人的不幸在於:在種下心裡病因的過程中,他們並不知道錯並不在他(錯在施暴者)。更糟的是,通常這類心中的陰影背後總有模糊錯覺──是自己不好,是自己的錯──若施暴者正是自己的親人。

電影中有這麼兩段,段一:珍妮遭到那個對她說「你知道的,我無意動手打女人」的反戰示威領袖毆打,事後她對阿甘說「他打我時並不是故意的」(而阿甘回答:我永遠不會打妳)。段二:在加州,珍妮兩眼淤青,黯然收拾,終於逃離那個「動口說愛,動手揍人」的男人。

而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如此。有這類人格特質的人的一生,常常是在「不斷尋求愛,卻總是被愛傷害」的循環中度過。在珍妮那欠缺陽光的生命中,與此命運完全例外的就是阿甘。雖然微妙的性心理使然,在電影接近尾聲之前,她從未將阿甘視為情人。但是潛意識裡她仍感覺的出──這世上唯一可以為她帶來光明溫暖的正是這個男人。

片中有一幕阿甘伴著珍妮正散著步,面前出現珍妮的兒時老家。暮的,珍妮撿起石頭恨恨的朝著空屋用力丟去,一顆不夠再丟一顆…….。任阿甘如何不敏(在電影的旁白中,阿甘是完全不知道珍妮的父親的罪行的。)他也看得出珍妮恨這房子的一切。後來,他做了他所能為她做的──鏟掉了房子──這就是阿甘,他不能為人解仇去恨,可是他會去做到他所能做的。

附帶一提,片中雖沒有明講,但是依電影情節中時代背景的暗示,珍妮應是死於愛滋病吧。

6. 與自己和好

lieutenant Dan(丹中尉),是個在原著中並不突出,而在電影裡卻大放異彩的角色。若真有其人,恐怕單單以他一生寫成的自傳或回憶錄,一樣可以大大轟動。因為它的一生也具備了成為人間傳奇的要件──經歷常人所難經歷,完成常人所難完成。

當然,上述的第二要件主要還多虧了阿甘。

在基督教教義裡,「與神和好」是極重要的一項。內容大致是:這世間一切是由造物主所造的,而人卻背叛了神。神愛人,所以就派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生人間。所作一切(以他的寶血為世人贖罪),都是為此目的──使人重新與神和好。


※2002年寫至此(未完成)

台長: James段
人氣(1,537)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路人
呃...
如果jenny死於愛滋
那gomp 和他兒子也要死於愛滋了....|||
2007-07-11 10:37:42
路人Rain
hello 無意間路過此地 看到此影評
阿甘正傳是我很愛的電影 這十幾年來看過無數次
每次看每次都是那麼地惆悵 每次也都痛哭

剛剛看到你的影評 讓我感動到掉眼淚
尤其是珍妮的那一段 ,謝謝你

Rain
2009-01-04 22:15: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