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0 22:04:00| 人氣1,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試比較說明黃得時和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葉石濤的史觀在於強調,以台灣社會做為主體來思考文學的發展,為的是對抗並批判霸權論述的強勢干涉。他的史觀並非在於排斥晚期的移民;相反的,正是認識到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並且也體認到歷代移民決定要在台灣生根的事實,「以台灣為中心」的史觀才獲得了有力的基礎。
葉石濤是站在台灣主體上,以台灣意識來建構台灣文學史觀。他的台灣意識論與本土文學論,正是凸顯台灣文學的多元性與包容性。也就是說,以台灣為出發點來看待在台灣島嶼上的所有文學,由於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並且也體認到歷代移民決定要在台灣生根的事實。因此,「以台灣為中心」的史觀才獲得了有力的基礎。葉石濤以台灣社會做為主體來思考文學的發展,為的是對抗並批判霸權論述的強勢干涉。
在1943年黃得時所寫成的《臺灣文學史序說》中,他認爲臺灣文學史的範圍和所要提的對象,可分爲五類:
一.作者出身臺灣,文學活動在臺灣實踐的;二.作者出身臺灣之外,但在臺灣久居,文學活動也在臺灣實踐的;三.作者出身臺灣之外,只有一段時間在臺灣進行文學活動,之後又離開臺灣;四.作者雖然出身臺灣,但文學活動在臺灣之外的地方實踐;五.作者出身于臺灣之外,而且沒有到過臺灣,知識寫了有關臺灣的作品,文學活動地點也在臺灣之外。
黃得時的史觀,是站在作者的主體上,以作者書寫中的台灣來建構台灣文學史觀。可是,黃得時的台灣文學史觀比葉石濤更廣義。只要與台灣這塊島嶼有所關係的,就可以算是台灣文學。或許,黃得時的史觀有點籠統,也有點大。但是,在科技、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世界是越來越小了;各地人們的往來也越來越頻繁,以前的許多觀念、角度和方法在這樣的衝擊下,有修訂、調整的必要。固守一個地區來看文學的交往、衝突、整合與傳播的關係,是不合乎時代的要求的;固定一個範圍來看作者和作家的身份,也是不合時宜的態度。

後殖民時期的臺灣文學,應該是屬於多元性、包容性的寬闊定義。葉石濤與黃得時的台灣文學史觀都是包容在台灣所産生的各種文學。然而,以葉石濤的史觀,以台灣主體為無限上綱之下,難免會有出現排他性的問題,而會侷限了台灣文學的範圍;黃得時的史觀,是以作者來界定,可是這在文學上難免會有不著邊際的問題,文學的範圍則難以界定。
台灣文學曾經是悲情與受難的,以前都不在臺灣文學的範疇裏來討論,在這樣之下,葉石濤當然會注重「以台灣為中心」、站在台灣主體上,以台灣這塊島嶼來包容在臺灣社會所産生的文學。
有過殖民經驗的臺灣,自然比其他正常的社會還更複雜,因此表現出來的歷史記憶與文學思考也來得出奇的繁雜。黃得時當然會注重「以作者為中心」,來包容有關於台灣的文學,才能書寫比較完整的文學發展的歷史。

台長: 夏柳鳴蟬
人氣(1,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