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30 18:20:56| 人氣2,1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拆解《金枝慾孽》熱播現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文刊登於電影雙周刊#664]

曾幾何時,在香港看港劇是一種「師奶習慣」,稍有一定知識水平的中產、OL(辦公室女性)只追捧國產歷史劇或外國劇集,港劇,從來都是「雞肋」。冷不妨一套《金枝慾孽》掀起全城熱話,那一群上班族紛紛趨之若鶩,坊間網路流傳不在話下,不同結局版本都被報紙雜誌作封面,大家當正是「辦公室政治學」入門,聲聲「身同感受」,當然少不得戲中鬥個你死我活的妃嬪的現實花邊「是非」。

《金枝慾孽》最為人津津樂道,是為多年不景氣的港劇打了一記強心針。近年港劇飽受各地電視劇衝擊,作為華語電視界中老大哥TVB地位不保,更曾經發生1999年《還珠格格》衝擊「慣性收視」;而且其題材多樣面孔新鮮,歷史劇有《雍正皇朝》、《走向共和》,偶像劇有《流星花園》,甚至以前被視為港劇強項的武俠劇,都被中央台金庸劇如《天龍八部》等取代,贏得不少知識份子青睞,加上坊間盛行的韓劇《天國的階梯》,外國的《色慾都市》(Sex and the City)等,港劇似乎已退至次要位置。雖然仍有個別成功話題作如《戇夫成龍》、《衝上雲霄》或《楝篤神探》,但對比七、八十年代港劇的黃金時代,播大結局時街上水靜河飛,全城熱捧電視藝員如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等,現在港劇果真「斯人獨憔悴」。

但《金枝慾孽》能成功掀起社會話題,報紙雜誌爭相追訪度之高令人咋舌,而且更吸引以「中產知識份子」為主要讀者群的明報、星島、經濟日報及南華早報,以大篇幅專題採訪劇集成功之道,監製編審紛紛粉墨登場,暢談戲中人物的背後意義、創作心路歷程等,甚至連報紙社評也開宗明義以「《金枝慾孽》重振電視劇雄風?」為題探討。上班族圈子也鬧得風風火火,大家都將戲中對白啷啷上口,一時間眾人化身「奴才」、「主子」、「娘娘」,劇集成為talk of the town,一下子大家對港劇的熱情好像又回到從前。

港產宮闕劇的「致勝」之道

《金枝慾孽》其中被談論的,是港劇終於找到其古裝劇的定位。相對於同樣以歷史權力鬥爭為題的國產劇,《金枝慾孽》的史實比重仍有差異。縱使戲中如妃等歷史上真有其人,而服飾考究、眾男演員剃半頭,和往北京故宮取景等,但本應上演歷史風雲的紫禁城,戲中卻成就了眾女為男人(代表權利慾望)互爆陰毒的舞台,帶領清朝「由盛轉衰」的嘉慶皇帝,在戲中則成活動佈景板。不少分析指《金枝慾孽》成功之處是把現實的「辦公室政治」生活問題融入劇情,皇后妃嬪是公司內的不同階層的勾心鬥角,劇中人身穿清裝,上演的卻是一幕幕現實權力鬥爭的戲碼。監製戚其義在報紙訪問中承認,籌備時有考慮當時社會需要和市場口味,更特意從人物包裝中帶出時尚感覺來區別以往的古裝劇。

雖然國產清宮劇均有借古喻今,但劇情往往是有關家國情的大時代氣魄,港式清宮戲(或古裝戲)從來都長於著墨多角愛情和兩代關係,而拙於表現大歷史的風雲流轉。資深電視工作者吳昊雖坦言並未認真看過《金枝慾孽》,但對這類「新派清宮戲」有另一番見解:「現在的所謂『清宮戲』不能算是正統古裝戲,因為無論其服裝設計或對白都帶有濃厚的時代氣息。」他認為像《金枝慾孽》這類帶有現代意識包裝的「fusion古裝劇」,其興起和創作人希望推陳出新的心態有關。「多年來電視台已經拍過任何題材了,他們會認為傳統古裝戲已經不合時宜,但在希望創新時如何拿捏得準是個問題,一不小心就會走火入魔。」

的確,《金枝慾孽》這種以時裝素材入歷史戲的處理手法,對電視台來說並非新鮮,處境劇古裝版《皆大歡喜》或武俠劇《大唐雙龍傳》都有「古裝劇時裝化」傾向,而上年播映的《帝女花》更有把香港當時政局代入劇中的崇禎皇帝內,以致收視口碑皆不討好的情況。《金枝慾孽》的成功,雖然與其嚴謹認真對待題材有關,但都有其運氣因素。

OL口味與目標觀眾的謎思

另外一個有關《金枝慾孽》的有趣現象,是縱然已成為全城熱話,其收視點長期維持於約31點,相對於近年同樣刮起旋風的《戇夫成龍》(37點)、《男親女愛》(35點)等,收視成績並不算十分突出。有分析指《金枝慾孽》是成功鎖定OL市場,靠口碑相傳來營造熱潮,但同時放棄傳統家庭觀眾,包括小朋友和成年男性。不少媒體對於電視台能成功開拓新市場,不只向傳統口味靠攏大表嘉許,但這種鎖定某一目標觀眾群(Target Audience)的策略,會否是港劇將來的出路?

吳昊認為電視台始終傾向不分眾,希望節目都能讓全家收看,在八點半前的合家歡時段選材都較為軟性(如播映中的《青出於藍》),而八點半後的時段就容許較大膽的劇情。不過電視台也會把男、女性觀眾分類,有所謂「男人戲」或「女人戲」,然後相應加入不同元素,務求把所有層面的觀眾「一網打盡」,正如《金枝慾孽》的監製戚其義表示對最終要放棄成年男性觀眾而感到愜意。

雖有云OL口味是今日影視界中的主流,港產電影中將男性角色化為慾望投射(object of desire)或弱者頻頻可見,不少電影人也趨向把市場分眾然後鎖定OL觀眾,但香港的電視市場和制度仍未變,創作人對現時電視觀眾的口味更難觸摸,在電視劇已經並非必需品的情況下,《金枝慾孽》能夠成功炒熱是一種bonus。傳統智慧要把電視觀眾「大包圍」,但面對今日的觀眾日益分流,不同群體的觀眾口味可能互相排斥,電視台應如何釐定其製作大計呢?

網路新勢力

雖然不少媒體傾向分析《金枝慾孽》中的文化現象,但其實劇集之所以能夠炒熱,與日益發達的網路文化不無關係,但鮮有人提及。現在觀眾看電視劇集已經並非如以往般被動,非法下載所帶來對電視台的問題和機遇,也導致電視觀眾的觀賞習慣大為不同。透過非法下載影片,觀眾能夠在互聯網上得到比電視台更新的資訊,而且觀眾再不是要在酒樓飯店人多熱鬧的地方才能高談闊論,靠網上討論區、新聞組(Newsgroup)等等,觀眾能夠把口碑流傳得更快,更會有網友自創結局劇情動成真般廣泛流傳,考據、留言板更成為傳媒報導來源之一,《金枝慾孽》之所以能夠成功炒起熱潮,與這股網路文化的發展不無關係,而且在可見的將來,互聯網發展對傳統電視的觀賞習慣,將有更大的變動。

在一直被視為老化的香港電視市場,其實正在默默起革命,《金枝慾孽》能夠成為城中熱話,其引伸的社會現象更是不可預料,而將來的港劇發展又應該怎麼走?我們且拭目以待。


台長: 江大小姐
人氣(2,1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