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2 21:09:35| 人氣1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瓜大餐好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封面故事】
‧張孝威年輕10歲的秘密



文/李采洪、鄭呈皇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連出國都帶地瓜;富邦證券董事長葉公亮30年來
維持32腰;藝人?娜車禍重創之後,還能恢復魔鬼身材,他們如何讓體能
曲線不再走下坡?

越富裕,人們越渴望追求健康,你的健康存摺上是不是有很多「0」,卻
獨獨缺少前面的「1」?其實,健康不假外求,只要自己持之以恆,長期
「經營」.......。

地瓜、番茄、蘆筍、楊桃,五月二十一日一大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
威家裡廚房的中島區就擺著這樣的早餐。烤好的地瓜連皮吃、蘆筍只用水
燙過,沒有加任何調味料,楊桃和番茄當然也是原味。最近這兩年來,張
孝威每天早上都吃地瓜加上二蔬一果搭配而成的「地瓜餐」。

這不太像注重美食的張孝威吃的東西,不過,他說,有些事(指健康),
總要有代價。現在他吃地瓜餐已經成為習慣,哪天不吃地瓜,反而覺得整
天都不對勁。為了徹底執行地瓜餐,張孝威每星期假日,會先買好未來一
週要吃的地瓜分量,全部烤好之後儲放冰箱內,每天拿一顆出來加熱。連
到國外出差,他的行李箱內,都想辦法帶著烤好的地瓜隨行。而且,他通
常在早上六點半之前吃完地瓜餐。

張孝威對於地瓜的食用有其講究,時間不對,他不吃。四月九日中午,張
孝威在台北四維路的一家餐廳請客。兩點鐘左右,正餐上完後,這家餐廳
的招牌甜點地瓜上桌。但是,張孝威一口也沒吃,他說過了中午,不宜吃
地瓜。受到他的影響,筵席散後,那盤地瓜原封不動。

‧ 吃的養生 張孝威、蔡萬才都是地瓜餐奉行者

今年五十三歲的張孝威,大約在四十歲時,注意到自己的體能在走下坡。
他在台積電任職時,健檢報告上也出現膽固醇指數略高出標準值的警訊,
於是他積極尋找養生之道,「我聽過各種養生課,」他說。兩年前,他接
觸到「自然律例」課程,這個課程創辦人陳堅真是地瓜餐的原始設計者,
張孝威從此開始吃地瓜餐,三個月就瘦了五公斤。現在不管別人或自己,
都感到他變年輕了,甚至有朋友覺得他年輕了十歲。「本來只想,體能曲
線能維持平行、不要繼續往下走就很好了,沒想到,真的變年輕了。」

受張孝威影響,富邦金控執行長蔡明忠一家也跟著吃地瓜餐養生,不過,
蔡明忠吃了半年後,就對地瓜有些敬而遠之,連半個都吃不完。最有恆心
的還是七十五歲的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和太太楊湘薰,他們也已經吃了半
年的地瓜餐。

不只張孝威、蔡萬才家族吃地瓜餐,不少科技界和金融界的老闆們,如花
旗環球董事長杜英宗、光寶電子執行長林行憲、威盛電子王雪紅也都是地
瓜餐的信徒。

地瓜,原是不起眼的土產,如今,卻成為養生聖品,甚至是一種流行。根
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交易資料,六月中每公斤地瓜的批發價是十七元,
比去年的八元足足漲了一倍,各樣式的食品打起地瓜的招牌。

「冬天去火可以吃蘿蔔、大白菜、大頭菜;夏天去火吃瓜類,氣溫二十五
度以上不要吃肉;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生菜……。」五月一個週四上午,
新竹光復新村的一棟日式木造建築,伴著屋外的蟬鳴聲,地瓜餐設計者陳
堅真的「自然律例」課程中正在談飲食與節氣。學員有來自竹科的上班族
、也有企業老闆娘,有人是工作壓力太大,每週固定請假到這裡尋找健康
之道,也有人曾得過重病,想到這裡重拾健康。

陳堅真的課程內容很廣泛,分十個階段,全部上完,得花二年多時間。最
基礎的課程就包括時療與食療,強調人要按照自然的規律,順著季節、氣
候和自己的體質決定吃什麼。聽起來是一套很「複雜」的養生課程,實際
執行起來,要不斷和自己的身體對話,才能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食物。
對現代忙碌的上班族而言,是頗困難的功課。

「不是難,而是現代人和這些簡單自然的道理疏離了!」陳堅真則有不一
樣的看法,她說人體本來是個小宇宙,各臟器之間也有自然的節奏和道理
,人遵守自然律例,自然健康美麗。

陳堅真的學員之一,祥家貿易董事長黃歆雲熱心的解釋,自然律例就是在
「養細胞」,細胞要得到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要依四季、
時辰吃食物,例如,五點接受第一道曙光,行住坐臥依自然律例,讓食物
變成菜,養細胞進而滋養心靈。十五年來,大約有近二千人上過陳堅真的
課,而且,有不少企業名人,張孝威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位科技公司老闆娘胡小姐除了吃地瓜餐,也力行「自然律例」,吃得
很清淡,中餐也只吃白飯和兩樣青菜,下午吃當季的水果,並一改過去每
天熬夜到凌晨三、四的習慣,兩年下來,朋友都說她變年輕了,她也興致
勃勃的繼續實行「自然律例」,「我的眼皮以前是垮下來的,現在雙眼皮
出來了。」現在,胡小姐的生活重心就在於,把自己經營得更年輕、更健
康。「搞這套東西(實行自然律例)就夠我忙的了!」她說。

地瓜餐背後的哲學,其實是要用心經營自己的身體,而且要長期做、養成
習慣,至於是不是吃地瓜餐,其實並非絕對。

‧ 動的養生 葉公亮三十年來每天運動半小時

富邦證券董事長葉公亮就有一套力行了三十年的體操:葉公亮今年五十七
歲,他有標準的三十二腰;躺在地上,兩腳矯捷的倒騎腳踏車、兩腿離地
十公分輕鬆的平行開合;雙手輕輕一撐,整個人腰桿直立倒在半空中。六
月十一日下午,難得的在辦公室示範完這些動作,他站起來,臉不紅氣不
喘的走出辦公室,召開下午四點鐘的全省連線會議。葉公亮已持續運動三
十年。他說,「人的身體和企業一樣要經營,不經營就會走下坡。」

「大家都說,員工是公司的資產,事實上,健康的員工才是企業的資產。」
葉公亮從六月一日起,在公司推行集體減重計畫,公司二千二百五十人
在三個月內要減重二○○四公斤,平均每人減一公斤。葉公亮自己就「認」
了二公斤半。

從高中時罹患胃潰瘍靠運動治好,葉公亮就一直有運動習慣,他打網球、
慢跑、練太極拳、氣功、做伸展操、打高爾夫球樣樣來。每天六點起床後
,必定運動半小時,「運動一定要保持習慣性,而且一定要靠自己,別人
幫不了你。」持續運動之外,葉公亮健康經營之道是活得像古人,他吃得
很清淡。

就像,中午的便當一定只有菜沒有肉,早上只吃水果和養生飲料。晚上吃
得更少,有應酬,他也一定是只把青菜吃完,而牛排從來沒吃完過。「吃
太好不是福、粗茶淡飯才是福。」他舉例全世界活最久的人瑞都是在物質
最簡單的地方,例如高加索山下的長壽人瑞。

葉公亮沒生過大病,但身邊的朋友,就是他的健康鏡子。他有兩個朋友同
時得到糖尿病,其中一個照吃大魚大肉,而另一個則開始節制飲食並運動
。結果前者得病三年後就去世,後者罹病後存活超過十年。他看友人晚上
吃消夜,搖搖頭說,吃完消夜去睡覺,肚子裡一大堆食物,就好像在冰箱
裡塞一大堆東西,再把電源拔掉。

「三十歲前你糟蹋身體,四十歲後就換身體糟蹋你。」對於時下外界許多
的排毒方法,葉公亮認為只要注重健康,身體自然會有方法排毒,根本不
必借用外力。

‧ 玩的養生 靠練瑜珈重新面對鎂光燈

養成運動習慣之後,對自己的身體也會有新發現。藝人娜靠著練瑜珈從車
禍重傷中復健。她說,身體就像遊樂場,她每天都在「玩」身體,「人每
天都在呼吸,但是,很多人只會吸氣,沒有好好放鬆吐口氣,把二氧化碳
吐出來,不就是在排毒嗎?」穿著一身紅色瑜珈裝的娜,魔鬼身材,皮膚
吹彈可破,雙手舉起,用鼻吸氣以口吐氣,想像「氣」像海浪一樣打進自
己身體,她強調:「人的身體沒有零件可以換,身體一定要動!不動不行!」

眼前的娜可是在鬼門關前走一回。十年前有次深夜回家,一輛轎車從她駕
駛座左邊直衝而來,整個人幾乎折成V字型。「全身的骨頭,幾乎沒有一
個地方是完整的。」她苦笑說。

在病床上待了兩個星期後,她還是堅持出院。然而全身的病痛讓她坐不好
、也站不好,連上電視時,手握不住麥克風直往下掉,身心俱疲的她,也
得了憂鬱症和甲狀腺機能亢進,每天起床都想自殺。而之前練過十多年的
瑜珈,也因車禍關係無法施力,只好放棄。當時沒了健康的她,在演藝圈
裡載浮載沉,差點放棄自己。

直到五年前,一心想恢復過去體態的她,開始想發展適合自己的瑜珈,過
去的瑜珈動作都太大,對於受傷的她並不適合,「以前可以做到十,現在
只能做到一或二。」她遠赴美國,在朋友介紹下找一名退休芭蕾舞者學新
的瑜珈,展開復健之路。

五年以來,娜每天做瑜珈,加上教課,有時候,一整天八小時都在做瑜珈
。現在的娜其實還在復健中,因為每天身體還是會覺得痛。但比起之前那
種每秒都刺骨、脊椎從底到頭頂都痛的感覺,她慶幸每天都少痛一點。

每天透過練瑜珈經營自己的身體,娜在食物選擇上,也自然朝清爽、健康
的方向走,例如不吃油炸,不吃巧克力。現在每天練瑜珈,娜覺得就像「
每天為自己的身體做深層的SPA!」她覺得連自己都可以從幾近殘廢到
重新站在螢光幕前,一般人也可以。她認為,其實擁有健康不是難事,一
開始不要要求太多,慢慢來。

‧ 經營健康 力行三好:吃得好、睡得好、拉得好

前台大病理科主治醫師李豐說,人到二十五歲就沒辦法再生長,此時就是
身體狀況的顛峰,到了顛峰就是往下走,二十五歲之後,就看怎麼經營和
維持。

以女性為例,通常是五十歲進入更年期、停止分泌女性荷爾蒙,若身體無
法達到新的平衡,所有毛病都會出現,包括潮熱、出冷汗、累、虛。「身
體內分泌是連鎖的化工廠,頂頭上司是情緒,所以,一旦內分泌失調,第
一個影響是情緒很糟。最後,各種慢性病也會跟著出現。」

經營健康就是「吃得好、睡得好、拉得好,」李豐說,吃得好是餓了就想
吃,但現在一般人是十二點,該吃飯了還不想吃,十一點想睡還精神得要
命,早上該起床還起不了、宿便積在體內排不出去,經過體內化學變化,
「不變毒才怪!」

其實在經濟學家眼中,保健也代表了另一種成功的趨勢,「在我成長過程
中,餐桌上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個人的經濟問題,而現在餐桌上的對話,則
越來越圍繞著保健話題,該吃何種食物、該服用哪些補充品、該怎麼運動
和如何避免生病、延緩老化……。」曾擔任柯林頓經濟顧問的保羅.皮爾
澤(Paul Zane Pilzer)在他所著的《財富第五波》(The Wellness
Revolution)就提到,美國社會正從富有走向保健。

他指出,在一九九六到二○○○年間,美國雖有六一%的人超重,但另外
有一群為數幾百萬的美國人,悄悄擁抱革命性的保健方法,包括飲食、運
動、維生素、營養補充品、醫療照顧和最重要的老化過程。「這些人在乎
的是,每次疲累運動後的幾小時是否覺得身心舒暢,或是午晚餐吃什麼食
物後,會變得神清氣爽。」

皮爾澤同時強調,在未來社會中,種族和性別歧視將成為歷史,取而代之
的,是根據個人體重和外表所形成的新歧視。因為,「富有的肥胖已成為
過去!」

「擁有健康,才能擁有幸福感。」娜說。陳堅真也指出,「只懂電腦、不
懂自己身體不能算O菁英」。

也許,如皮爾澤所預言,體重和外表健康代表社會地位和經濟出路的時代
,即將到來!

小辭典: 地瓜營養成分

◆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醣類纖維素、鈣、鈉、磷、鐵、胡蘿蔔素、
B1、B2、C,及賴氨酸(人體氨基酸的一種),和亞油酸(脂肪酸的一種),
每100公克地瓜的胡蘿蔔素含量1.31毫克,與胡蘿蔔差不多,含維生素C
30毫克,賴氨酸26毫克。地瓜還有一種特殊的黏液蛋白,能維持人體血
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硬化,促進膽固醇的排泄,減少皮下脂肪。

◆作用:安神、除濕、調節荷爾蒙、防足鈣質流失、結實肌肉、解毒,可
溶性纖維可以清血管,不可溶性纖維可以清腸胃。

吃地瓜餐的五大原則

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大概都有吃地瓜吃到怕的經驗。近年來地瓜成為
排毒健康食品,對老一輩的人來說,真是不可思議。

地瓜餐的原創者陳堅真說,地瓜餐並不是排毒餐,而是供應身體所需的營
養,其概念是「均衡」。主要是地瓜、白飯(比例是二比一),加上二蔬
一果,其中,地瓜和白飯提供基本的碳水化合物,二蔬一果是為了酸鹼平
衡,水果是酸性、蔬菜則是鹼性。由於生病的人體質偏弱酸性,一份水果
和二份蔬菜剛好可以酸鹼平衡。

不過在攝取上有一些原則:

原則一:配菜方面,要吃當季盛產蔬果。蔬菜建議生吃或是燙過再吃,因
此,以根莖花果類為主,不用葉菜類。

原則二:在主食方面,台灣氣候潮溼,地瓜利濕。如果在乾燥地區如北京
,她就建議將地瓜餐的主食改為馬鈴薯。而高緯度的地方不吃飯,改吃大
麥、小麥。

原則三:地瓜皮屬於鹼性,所以要連皮吃。

原則四:這套餐必須依個人體質和天氣做調整,例如燥性體質吃蒸地瓜,
非燥性體質吃烤地瓜,夏天吃蒸地瓜,冬天則可以蒸或烤。而且,糖尿病
患者每次吃地瓜不能超過一百公克。

原則五:在食用時間上,因為人體的經絡循環在上午七點時走到小腸經(
傳統中醫認為上午七點走到胃經),六點半用完地瓜餐,七點小腸可以開
始吸收,而且,人體在早上吸收營養的能力最好,因此建議地瓜餐在早上
吃,中午和晚上都不用再吃。

不過,時下流行「地瓜等於排毒」的概念,在此概念下發展出來地瓜麵包
、地瓜蛋糕、冰地瓜……等發燒商品,但其實是過於簡化,只把地瓜當神
話和流行食品,並沒有真正理解當中的內涵。

台長: Jenny
人氣(1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