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05 04:10:46|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紀念品】夏天。音樂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快樂-

文/藍川芥

 「迎著微微的風,像微微的你,在我不經意的時候掀起一陣漣漪。」就是那種很輕盈、很乾淨的聲音,像風一樣輕輕吹來,又像海浪般輕輕遠走,整個場域中聚集了一大群人在舞台前傾聽,而空氣中瀰漫著一個個洗滌心靈的聲音。那些聲音時而大聲,時而小聲,時而激昂,時而靜謚,今年夏天的海邊,浪聲紀錄了音樂的節奏,而沙灘則記錄著我們來過的痕跡。

 包括我,包括你,包括我與你在內的一群人,都沉浸在這種集體儀式的氛圍中。從漁人碼頭的蔡健雅到貢寮的海洋音樂祭,然後從音樂祭再到中正紀念堂的林林盡致演唱會,整個夏天我們從電視機前跳進了歌手的MTV場域,不僅感受到了張惠妹的「勇敢」,而且也重溫了四分衛那令人為之振奮的「起來」。課堂上教我們那些是靡靡之音嗎?學者說了算,但是學者是你們而不是我們,流行文化是心靈的展演與填補,我們說了算。

 人們常說:「音樂是情感的語言」,比起其他藝術,音樂感人的力量往往是最直接的,最激烈的,圖畫所不能描繪的,語言所不能表達的,音樂往往曲盡其蘊。卡爾西蕭也說:「音樂的最主要部分,並不在於對演奏音樂即時的知覺、理解或感覺,而在於經由音樂的想像、擴展並潤飾音樂的感覺,更進一步的,由這富有創造性的想像,激起幻想力與戲劇性的奔放,使音樂超乎作曲者與演奏者的境界」。將音樂比之於電視劇或者電影,其實很多人不只是為了聽而聽,為了看而看,在某些意識無法直接碰觸到的那段期間,我們的現在、過去與未來、我們的感知結構與靈魂意識,都以無比快速的方式與音樂作連結並產生情緒上的化學反應。那些反應也許是哭泣、宣洩、瘋狂、恬靜,但是聽完後一致的反應卻都是舒服、快樂,不是嗎?

 聽音樂是快樂而無負擔的,就像幻想與夢一般,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卻又不直接緊揪著我們。所以我和妳才會在今年夏天聽了那麼多場音樂會,才會那麼喜歡音樂拉攏著我們情感的感覺,這不是因為「音樂」是風度翩翩的月下老人而不是電燈泡的緣故,而是「音樂」本身就像我們的「聲音」、我們的意念一般,不需要言語就可以觸通彼此心靈感應的按鈕,然後將我們的靈魂與想法緊緊的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喜歡哈林的「情非得已」,更喜歡蔡依林的「說愛你」。

 電影《那年夏天的浪聲》裡的沈宜君說:「妳知道嗎?感情有很多種,就像不同的海岸線,會被海水拍打出不同的聲音。而我想,愛情也是一樣的。」而我想,音樂也是一樣的,在某個時節或者某個情境下聆聽時,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與莫名感觸,就像我們在今年的夏天,在海邊在廣場參與了那麼多音樂祭一樣,腦海浮現了些過往痛苦的回憶,卻也醞釀了更多快樂的情感。在這集體儀式下的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個的海岸線,只是索性,我和妳的海岸是如此如此的靠近,所以我們能聆聽一整個夏天彼此的快樂聲音。

 「我的世界變得奇妙更難以言喻/還以為 是從天而降夢境/直到確定手的溫度來自你的心裡/這一刻我終於勇敢說愛你」希望某年夏天,我們能夠再到海邊,靜靜重溫,今年夏天來自我們心靈深處,美麗的聲音。

 

台長: 藍川芥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