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7-07 01:20:28| 人氣1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游走于現實和古代之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游走※

游走,是為了尋找一絲絲的平靜。

離開煩囂,離開紛擾,離開喧鬧的熟悉區,離開回憶的儲存室,我選擇了游走--為探求新的角度、新的感覺。當重複變成生活的必需品,當麻木變成感覺的尋常客,或許我們需要一個時間一個空間,去找尋失落的精彩,失落的思想。

於是,我開始游走,離開現實,去探訪東西方的文化古城--北京和羅馬。人類的選擇往往是無從探究的,就象當年他們選擇了這兩個地方作為文明的盤踞地一樣。或許誰也沒有想過他們的選擇竟會緊緊牽動著他們的后代,牽動著失去回憶的現代人。

站在兩個文明古城的土地上,徘徊于現實和古代之間,我讓自己的心遙系千百年前的人類,與他們共同感覺這千百年的變化,詭異的變化。

※北京站--從長城開始※

據說,從銀河上看這個綠藍的圓形石頭,唯一能清楚看見的建築物是中國的長城,它蜿蜒地伏臥在地球的表面,象一條沉睡中的巨龍,等待騰飛的時刻。

從第一幅草圖開始,從第一塊石頭開始,它的存在就注定要為后人帶來無窮無盡的歷史。為了抗敵,它旁觀了多少血腥的場面;為了衛國,它經歷了多少修葺的過程。雖然后人對秦始皇的評價並不高,但他卻為炎黃子孫做了一件好事--興建長城。盡管他的最初動機是為了抵御外侮,盡管他為長城的矗立而使無數的生命變成白骨,但最終還是為后裔留下了永恆的保護,留下了永恆的美麗,留下了永恆的歷史。

長城是一道人造的屏障,使上億的中國人能穩坐其中,享受前人留下來的果實。享受著享受著,人們就開始遺忘了那一段歷史,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仿佛歷史的存在只是為了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第一次佇足于長城城門口,我的想像完全被眼前的一切給迷糊了︰沒有那種原有的滄桑,反而充斥著怪異的熱鬧。售賣食物飲品的攤檔擺賣著各式各樣的品種,任君選擇;售賣工藝品的地攤上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小玩意兒,清朝指甲套,明朝指環,時興的皮手鏈……古今之物集大成,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兼收並蓄的優良傳統。我訝異地看著這一切,耳畔小販的吆喝聲正沖擊著耳膜,"嗡,嗡,嗡……",歷史……?巍峨的長城就是眼前的俗世嗎?……現實?引以為傲的經濟騰飛就是那么容易地把歷史驅趕嗎?難道人類就永遠只有現實沒有歷史嗎?

或許長城還應該剩下那一點點歷史遺留下來的莊嚴和自尊吧。跨過城門,我踏上了石階,向烽火台走去。我一級級地往歷史上爬,一點點地往古代裡走。烽火台依然寂寞地屹立在那裡,看著風雲的涌動,時代的變化。惟有它,見証著歷史與現實的交鋒,眼前的景物讓人太疲倦,也許只有閉著眼休息,才不會在過去、現在、將來的旋渦中迷失。但,可以嗎?

我到了第一個關口,還沒有來得及欣賞周遭景致,已經被往來的游人擠著往回走,往現實走去。沿途一個小女孩手拿冰棍兒,我看著融化的色素一滴一滴地滴在地面上,在長城的土地上變成一灘深色的水跡,不曉得要走多少回才會完全使痕跡消失殆盡;要走多少回才會完全讓現代人知道長城在無人的夜晚,在一切都歸于平靜的時刻偷偷飲泣。

烽火台依然,烽火卻不再。風中,我隱約看到古代的將士凜凜威風,守衛著國家的門戶;雲中,我仿佛聽到戰鼓的擂動,戰旗的飄揚。"砰",一陣碰撞把我從冥思中喚回現實,身旁游人如鯽,嬉笑聲不絕于耳。

離開長城,故宮在向游人招手微笑。聚集在午門下,昔日的斬首處成了今日的旅游點,昔日的市集成了今日的停車處。是的,到了北京,故宮是非去不可的地方,然而歷史只宜俯瞰。因為只有遠看,一切還可以保留霧裡看花花非花的朦朧美。但我偏選擇了近看,將朦朧化成真真切切的感覺。

我流觀著故宮的漢白玉拱橋,它正等待著后人的粉刷,發黑的漢白玉拱橋,斷裂的痕跡顯而易見,我不敢想象當年的它是如何的潔白。我模仿著帝王的威儀跨過橋墩,向著一幢幢連綿不斷的宮殿走去,加入參觀的人流,去挖掘一堆堆道不完的故事。21世紀的故宮已沒有了神話,沒有了神秘,留下來的也就是這么多了。我抱著瞻仰歷史遺容的心情走進昔日大殿,眉梢處瞥見一行歪歪斜斜的字︰"小燕子到此一游"。

攀爬在牆上的當然不只這七個字,也有不少人在牆上簽署自己的大名,整個原來白色的牆壁宛如一張空白的海報,貼在那裡等待人們的簽名。有人經過,看著這些傑作,留下了一句話︰"想不到現在的中國人倒蠻有藝術修養的,喜歡隨處留下自己的筆跡,等后人評分。"

我看到那些不再潔淨的牆壁,毀壞的程度讓人詫異。然而,一切卻無人問津。似乎,故宮的容貌是否依舊已經不再重要。如今的它,只是負責招攬游客,賺取外匯。干嘛還要再背負歷史包袱?歷史是向前走的﹗

京城的古跡竟然讓人如此心悸﹗

幾百年的故宮曾經有一片輝煌的回憶,然而今天得到的只是游人的"XXX到此一游";幾千年的長城曾經揮洒過一片精忠報國的赤子心,然而今天收到的只是游客的腳步趿趿聲。

在北京,我想看一看完整的歷史,但最后空余一片遺憾,一片悵惘。

塵土飛揚,古城的一切已灰飛煙滅。

※羅馬站--從帝國開始※

在地球的另一端,一個西方古國誕生了。凱撒大帝帶領著強悍的民族,征服了愚昧,征服了懦弱,西方的羅馬如旭日東升,成為帝國,給西方的文明帶來了莫大的沖擊。

那長年累月的征戰,只為贏得羅馬帝國的光榮與尊嚴;那茹毛飲血般的搏斗,只為圓形斗獸場前的人民帶來自信與自豪。他們崛起了,他們強盛了,于是他們有閑暇去研究建築,研究雕塑,研究繪畫,研究一切與藝術有關的事情。

走在羅馬的街頭,隨處是古跡,隨處是藝術。這個城市似乎是為藝術而生為神的榮耀而生。它把現代的自己融合在古代的城樓之間,讓人無時無刻不徘徊在懷緬過去與展望未來之間。

每一個古建築都有獨特之處,走也走不完,看也看不夠,一直延伸一直延伸--仿佛是為了用自己的眼睛親自為一座座古教堂、一個個古雕塑、一根根古柱子髹上華麗的歷史顏色。以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為圓心,城市規劃成一個又一個環,環環相扣,一起向偉大敬禮。

從廣場向南走,經過市政廳,繞一個圈,遙遠的過去就展現眼前。那是兩千年來的遺留,是古羅馬的遺址,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古羅馬市場鐫刻著歷史的痕跡,沒有任何現代的加工,沒有任何不協調的小攤位,游人手拿著旅游介紹書,默默地倘佯在古跡前,帶著一份虔誠的心憑吊歷史。沒有喧嘩,沒有嬉笑,人們選擇自己的方式來悼念歷史留下來的藝術--或坐或站,或托著下巴遐想2000年前人類的生活,或叉著腰驚嘆人類的智慧如此深不可測。

漢白玉的柱子雖然已染上歲月的色彩,但栩栩如生的雕刻依然維妙維肖;莊嚴肅穆的古羅馬教堂依舊巍然聳立。一屆一屆的意大利政府共同保存著它的原貌;一代一代的意大利人共同維護著這段讓民族自豪的歷史。時代的車輪雖碾碎了無數的塵粒,但一度是凱撒大帝和大臣議事的殿堂仍飄蕩著裊裊余音。
我踏在2000年前的土地上,看著2000年的古跡,遙想那輝煌的羅馬帝國,描繪那燦爛的帝國光輝。前人留下了悠悠歷史,后人拾起了點點余暉。一片頹垣敗瓦,一份永恆的藝術,一代的文化遺產留給一代代的地球子孫。

我訝然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日,地球的另一端居然擁有保留著如此完整如此真實的古代文化。臨遠望去,感動之情不禁悠然而生,雖置身于公元二千年初,卻仿佛親歷了二千年前的文明。

在羅馬,我想看一看西方的文明,但最后我驚嘆,我羨慕。

塵土飛揚,古城的一切在向現在、向未來的地球主人翁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風采。

※后記※

同樣是文明古國,同樣是歷史遺跡,游走于現實與古代之間,我目睹了迥然不同的文化,經歷著深刻的思想沖擊。

歷史是一面鏡子,古跡是一種記載,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到底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多少寶貴的遺產?日月的侵蝕,人為的破壞,我們還擁有多少祖先留下的文明?經濟的發展勢不可擋,但是否標志著人類文明可以停滯不前?當一個民族著眼于創造的時候,人們還應該保留一份閑情去緬懷歷史嗎?

站在現實與古代的十字路口,我為自己民族的那點失落感到痛心,我祈望我的同胞能夠懂得存留歷史,以找回失落的根,找到自我的定位。

風塵撲撲地歸來,我珍惜游走帶給我的新思維。如果有機會讓我再次游走于現實和古代之間,我相信東方巨龍會幫我擦亮眼睛,讓我為閃亮的歷史而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寫於2000年7月至8月間,並曾載於同年12月的《香港作家》(雜誌)。



台長: 花羊布娃娃
人氣(1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