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1-03 17:30:31| 人氣7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隱身幕後的爵士創作者(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爵士樂迷總是將目光焦點,放在舞台上那些技藝超卓、即興過人的演奏家身上,也因為爵士樂強調的是演奏創意以及藝人獨特風格,因此「重演奏、輕創作」的情況長久以來已經成為一種文化。

當然,有許多爵士樂手自己具備創作能力,像是艾靈頓公爵、孟克、比莉哈樂黛等人;不過卻有更多本身不是台前藝人,但卻有著豐富的創作力,每個人創作的歌曲幾乎都是數以千計,同時作品深受爵士樂手喜歡而屢被改編演出,這些爵士歌曲作曲家往往隱身幕後不為人知,唱片封面更是難得讓他們露臉,因此造成「歌紅人不紅」的情況,要不就是樂迷往往無法將歌曲將作曲家「正確配對」。

這一回,我們就來打算好好地來介紹George Gershwin、Harren Warry、Harold Arlen、Jerome Kern、Rodgers & Hart、Cole Porter、Irving Berlin、John Mercer、Kurt Weill等人,看看他們創作的特質何在?有哪些您早已熟透卻,卻不知道是出自他們之手的作品?

柯爾波特

生於印地安納州的柯爾波特(Cole Porter),小時候受過小提琴與鋼琴的訓練,耶魯大學畢業之後他到哈佛就讀雙修音樂與法律,因此可以說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人。他曾經到過巴黎音樂院、維也納發展,甚至到世界各地旅行,也創過交響曲與芭蕾。三十年代才又回到紐約,在百老匯、好萊塢電影音樂、流行歌曲上有著豐富的創作。

柯爾波特一生創作超過1500首作品,其中經典之作不計其數,他的作品帶著溫文儒雅的歐洲風味,偶爾有一點異國風味,在音樂劇創作上較出名包括「Anything Goes」、「Kiss Me Kate」、「Can-Can」;而電影「Night And Day」則是以柯爾波特為主體的傳記電影。

「Begin The Beguine」以及「Night And Day」是柯爾波特較具異國風味的作品,「Begin The Beguine」中的Beguine(比根舞)是法屬西印度群島上頭一個小島的民俗舞蹈,在三十年代有人引進巴黎的舞廳中成為流行;「Night And Day」是他受到摩洛哥回教徒禱告的靈感啟發而寫,由此可看出柯爾波特的音樂很早便充滿世界觀。

「Love For Sale」此曲選自柯爾波特音樂劇「The New Yorker」,但卻因為歌詞描述妓女賣春情景,而在三十年代遭到禁播。不過,爵士圈卻對這首曲子相當感興趣,Pennsylvanians大樂團版、Hal Kemp大樂團版、Stan-Keaton的非洲古巴節奏版、加農炮艾德里的薩克斯風版、邁爾戴維斯的小喇叭版;此外在演唱方面,比莉哈樂黛、卡門麥克芮、莎拉沃恩、艾拉費茲傑若、安妮塔歐黛等,幾乎每位爵士女伶都灌錄過此曲。

「You’d Be So Nice To Come Home To」是柯爾波特為歌舞音樂片「Something to Shout About」所寫的主題曲,當年曾經提名過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較知名的爵士錄音版本有二,其一是Helen Merrill在Emarcy的演唱版錄音,其二是Art Pepper在「Meet The Rhythm」中的演奏版錄音。

「Every Time We Say Goodbye」出自音樂劇「Seven Lively Arts」,在爵士圈內也是名演不絕,班尼固德曼樂團搭配珮姬蔓的演唱,史坦克頓的樂團搭配安妮塔歐黛的演唱,艾拉費茲傑若、卡門麥克芮、約翰柯川、強尼葛瑞芬等版本也都值得一聽。

艾文柏林

艾文柏林(Irving Berlin)本名是Israel Balin,年輕時在紐約的中國城體驗到許多中下階層人士的心聲,因此他的作品很能反映市井的心情。艾文柏林眼見當時的美國作曲家並不喜歡創作屬於自己國家的聲音,因此便立志創為美國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他的歌曲在百老匯與電影上受到很大的歡迎,1911年「Alenander’s Ragtime Band」是他的成名曲。

其他知名作品包括,在電影「英倫情人」出現的「Cheek to Cheek」,以及在八十年代被重新改編並進入排行榜的「Putting’ On The Ritz」。此外,艾文柏林也相當擅長深情浪漫的作品,像是「Easter Parade」一曲,由Billy Eckstine以及Sarah Vaughan的詮釋的版本,便是極佳的爵士男女深情對唱代表。

「How Deep Is The Ocean」是另一首艾文柏林的名曲,一般聽到的是Swing的版本,Bing Crosby、Ethel Mernan、Paul Whiteman、Dick Hayman、Margaret Witing、Frank Sinatra都灌錄過此曲,近一點的錄音則包括了Joe Williams、Lester Young & Coleman Hawkin合作、比爾伊凡斯三重奏等精采錄音。

強尼莫瑟

1909年生於喬治亞,1976年死於洛杉磯。強尼莫瑟(Johnny Mercer)早年曾在Paul Whiteman的樂團演唱過,1941年強尼莫瑟成立Capital唱片公司,網羅納京高、史坦克頓等藝人簽約,而1960年他與亨尼曼西尼合作的「第凡內早餐」原聲帶,成為史上最動聽的電影配樂之一。「Moon River」便是選自電影「第凡內早餐」,可以說是強尼莫瑟最暢銷的一首作品。不過,作品的高知名度、樂曲的動聽,反而讓我們忽略了約翰莫瑟的才華,這首作品在流行樂壇的名氣度與重唱度反而更勝爵士樂壇。

此外,我個人最喜歡的爵士作品「Autumn Leaves」也是強尼莫瑟之作,不過嚴格來說「Autumn Leaves」的作曲者應該是Joseph Kosma,這是一首流傳在二次大戰的法國香頌,而1950年強尼莫瑟將它填上英文歌詞;之後Bing Crosby、Edith Piaf、Joe Stafford、Roger Williams、Nat King Cole紛紛推出錄音,而讓此取更為名噪一時,也因此現在多把這首作品歸為強尼莫瑟的作品集中。「Autumn Leaves」的爵士名盤演奏包括有邁爾戴維私語與加農炮艾德里的合奏版、比爾伊凡的三重奏版、莎拉佛漢的的女聲演唱版,都是各具特色的傳世名演。

傑若米柯恩

傑若米柯恩是一位知名的美國百老匯歌舞劇創作大師,傑作包括「Shoe Boat」、「Roberta」等,在他一生六十年的光陰中創作了超過了千首的歌曲,更為117部音樂劇與電影配樂,他的許多作品不斷地被好萊塢電影配樂、爵士樂手重新改編演奏,一直到今天依然不墜。

傑若米柯恩畢業於紐約音樂院,之後又到歐洲深造作曲,並在倫敦受到舞台音樂劇的訓練,1905年的暢銷曲「How’d You Like To Spoon With Me」,以及1914年他以一首跳舞音樂「They Don’t Believe Me」走紅樂壇,他的創作快速而且品質精良,風格強調浪漫情懷以及優美旋律,在通俗平易近人之外還有一點歐洲氣質。電影「Till The Clouds Roll By」收錄他所有著名的作品,算是他的傳記電影。

「Smoke Gets In Your Eyes」大概是傑若米柯恩的作品最為人知的一首,當年音樂劇「Roberta」上演前,他就一直為找不到旋律優美的主題曲傷腦筋,果然他用心良苦創造的這首Ballad,讓「Roberta」上演時大受歡迎,觀眾的歡呼與掌聲幾乎將劇院的屋頂掀掉。在五十年代此曲受到極大的重視,不過期間曾經沉寂好幾年,直到五黑寶合唱團重新灌錄此曲,當時傑若米柯恩的遺孀還反對此事,讓為將使「Smoke Gets In Your Eyes」太過流俗失去藝術性,所幸Max Dreyfus信任且堅持由五黑寶以更新潮的唱法,果然讓此曲起死回生紅到現在!如今,連流行歌手都爭相演唱此曲。不過,爵士樂壇建議您聽聽孟克的版本,以及克里夫布朗的小號版本。

「All The Thing You Are」是他另外一首名曲,此取出自音樂劇「Very Warn For May」,音樂劇本身並不算成功,但是單曲卻十分暢銷!湯米多西大樂團、亞提蕭大樂團都有過錄音,目前我們可以聽到的則是塔爾法洛、以及Art Tatum的鋼琴版本。

「Ol’ Man River」出自傑若米柯恩最著名的音樂劇「Show Boat」,當年第一個灌錄此曲的爵士大師是Paul Whiteman,演唱者是Bing Crosby,而這首作品也就成為Bing Crosby演唱生涯的第一首暢銷曲。歌詞敘述黑奴對著密西西比河,哀痛自己的被視為次等人種的不幸遭遇,傑若米柯恩以南方歌謠的形式,傳達出一種黑人靈歌之感。(待續)(Copyrighr:克拉伯爵士2001/1/3)

●爵言爵語:爵士歌曲創作者雖然多,但是比較屌的還是那幾個耶!


台長: 克拉伯爵士
人氣(76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名人列傳 |
此分類下一篇:專訪匈牙利鋼琴家薩巴多許(上)
此分類上一篇:鋼琴家尤瑞肯恩將古典與爵士放上同一天秤

迪董 求鯊小
I like^^
2007-03-20 22:28: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