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0 19:21:10| 人氣1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專家學者:兩岸將難以迴避政治議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專家學者:兩岸將難以迴避政治議題。



台灣專家學者:兩岸將難以迴避政治議題。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實施後,兩岸關係呈現新情勢,多位台灣學者在一場高峰論壇的討論中認為,兩岸關係長期以來的互動中,政治與經濟本來就無法分開,政治氛圍考量經常制約與規範著兩岸經貿與社會交流的鬆緊;ECFA實施後,兩岸政治性議題將難以迴避。

誠泰文教基金會、台灣綜合研究院、台灣省商業會19日下午合作舉行一場高峰論壇,邀請兩岸政經界的重要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ECFA實後,兩岸關係的現實與未來”,希望為兩岸關係引導出正確健康的道路。論壇由台綜院董事長黃輝珍主持。


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表示,如果2012年不論是馬英九連任總統,或是民進黨執政,北京除了高度關注520的總統就職演說外,必然會將兩岸政治議題協商與對話,作為極需處理而無法迴避與拖延的課題。他建議總統屆時可以成立類似“國統會”的機制,設立“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作為諮詢機構,研擬探討“兩岸和平互動綱領”的可行性,並可作為台灣內部面對未來兩岸政治對話與進一步展開協商的凝聚共識的原則。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表示,從2008到2010年兩岸互動經驗來看,中國對台灣經濟讓利的基礎,是台灣對中國的政治讓利,如果未來台灣要求中國繼續經濟讓利,中國當然會希望台灣回報政治讓利,勢必引發台灣內部的政治爭議。從ECFA談判經驗來看,台灣內部對兩岸關係存在著高度政治疑慮、沒有產業利益整合機制、沒有朝野共識、沒有社會共識、因此馬政府存在著明顯的保護主義。但兩岸經濟交流密切,兩岸確實需要制度化的互動與合作機制,促進兩岸經濟資源平衡流動。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

前總統府副秘書長、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表示,目前兩岸之間的共識,就是兩岸之間的關係或談判是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共創雙贏;儘管大陸對台灣的經濟儘量配合開放,但除非大陸對台獨疑慮完全消除,否則兩岸關係前進的速度與前進的可能性,會有滿大的困難。目前兩岸可以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因為只有透過和平協議的方式,才可以釐清大陸會對台動武的說法;相關時程最好是在ECFA及相關幾個協議達成後再考慮這個問題;至於中程目標,則應爭取“一國兩府”。


台灣學界就ECFA實施後兩岸關係的現實與未來舉辦高峰論壇。

另有兩位與會者表示看法,寶來投信董事長張嵩峨認為,台灣過去花太多時間談政治,忽略了台灣在全世界的位置在那裡?競爭力又在那裡?等問題,如果沒有經濟實力就難有政治。另一位在台灣中油任職的與會者表示,她支持馬英九推行的兩岸政策,這3年來也確實看到一些效益,應給予掌聲;ECFA實施後,應多爭取、鼓勵台商回流;同時也應開放能源業、石化業的上游與中游的業者赴大陸投資賺錢。

(2011-04-20)
Corner from 中評社

台長: janlu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