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10 20:51:53|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兩岸效應與五都選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兩岸經濟成長,並沒有為馬政府帶來五都選舉選票上的相對應增加,主權問題國民黨態度曖昧,民進黨則是十年政綱不急不徐慢慢地再說,顯現國民黨進一步退兩步,“滯礙”難行嘛!


聯合報:兩岸效應與五都選舉
五都選舉國民黨流失了約一五○萬張選票,除了候選人的個人條件,及整體社會或經濟的因素所致外,其中有無兩岸政策的影響,是一值得推敲的題目。

聯合報社論指出,或許可以這麼說,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是其“招牌菜”,但並未使國民黨的選情因此獲得明顯的利益;北三都皆選得十分辛苦,南二都則是崩盤慘敗。如前所述,這些雖均有其他因素所致,但至少顯示,一般認為兩岸政策是馬政府的強項,卻未因而改變流失一五○萬票的事實。

原因之一,可能是民進黨迴避兩岸議題,在選季中沒有深刻的辯論,因此使國民黨未能凸顯兩岸政策的表現。更深一層的原因則可能是,民間雖認知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帶來和平與經貿利益,卻認為民進黨仍是兩岸之間制衡及緩衝的角色。也就是說,相當人數的游離選民雖可能接受國民黨發展兩岸經貿關係,但仍認為民進黨是兩岸之間的政治安全瓣。

選後,兩岸三黨的反應各饒意趣。民進黨說,為爭取二○一二總統大選的勝利,將成立智庫,強化兩岸政策論述及對中國交流的能量。國民黨方面最突出的動作,則是由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宣示“台灣人民的七個核心利益”,其中包括“二千三百萬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有權利在民主的前提下自由選擇”。北京方面於賴幸媛談話見諸媒體當日,在外交部網站刊出國務院國務委員戴秉國的長文指出,台灣是中國不容侵犯及破壞的“核心利益”,且又冒出了至少兩年半以來聞所未聞的“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兩岸三黨之中,相對以民進黨目前的處境比較寬裕。只須想出一套在總統大選中能換取選票的論述即可;至於在選後能否禁得起現實的考驗,則可屆時再說。

賴幸媛及戴秉國的“對話”,若非只因巧合而針鋒相對,則顯示雙方至少已公開揭示在“核心利益”上的歧異。賴幸媛的談話若是政策指標,似乎顯示,馬政府已警覺到民意對兩岸政策的“經濟利益”與“政治風險”是分別看待的;因此才會標舉“兩岸關係的自由選擇權”為“台灣人民的核心利益”。而戴秉國的論調則可能認為,“兩岸關係自由選擇權”已經超逾了馬政府自稱的“不獨”,亦與“一中憲法”有所矛盾,這是傷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於是重申“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戴的談話,或許可視為,北京是在對馬政府的可能倒退及民進黨之可能執政,預作鋪墊。

馬政府的現行兩岸政策,在經貿效益上雖對台灣是大利多,卻也被批評成“ECFA拉大貧富差距”(其實貧富差距之形成另有複雜原因);在政治上更被綠營指為“傾中賣台”、“終極統一”。因而,在台灣選舉的民粹氛圍中,未必能成為馬政府的吸票、固票因素。此次五都選舉的開票結果,非但使馬政府悚然一驚,也使北京覺得,何以如此讓利卻仍得不到預期的回應?

如前所述,關鍵可能在台灣選民將兩岸經貿與兩岸政治區隔看待。馬政府改善了兩岸經貿關係,但在政治安全上,包括中華民國、一中憲法及一中各表的論述,仍無明顯突破;而正因馬政府在兩岸政治安全論述上未有突破,所以又由賴幸媛折回“兩岸關係自由選擇權”的論述,來為與民進黨競爭二○一二總統大選預作鋪墊佈置。至於民進黨,既然馬政府在中華民國、一中憲法及一中各表上均無明顯進展,則仍可如台南市新科市長賴清德所說“主張台獨(不會明說,潛台詞)/願意交流(公開的台詞)”,作為二○一二“總統”大選的論述主調。“十年政綱”可能只是“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翻版(借殼台獨),也可能是“執政後將延續前朝兩岸政策”(經貿交流)的引申版。反正,這只是選舉語言,其他的待選上再說。

社論最後說,民進黨的操作空間是,由於中華民國有政治風險,所以須有民進黨來維持台獨意識;此一伎倆或許可用於選舉,卻無可能用以治國。相對而言,馬政府即必須在中華民國、一中憲法、一中各表上更有表現,以使兩岸經貿關係與政治關係取得平衡,這或許才是足以說服及感動民心的兩岸政策。北京則若只在經濟上讓利、卻在政治上反而倒退緊縮,甚至又冒出“絕不承諾不使用武力”這類的狠話,即很可能使兩年多來“和平發展”的世紀機遇歸於枉然。(2010-12-10)
Corner from 中評社

台長: janlu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