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1-28 01:35:41| 人氣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驚喜商品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商場百貨



最近常去逛的店歇業了,之後就好少到那邊晃啦,

可是朋友一直問我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那裡買比較便宜!

上網幫他查了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相關的評價,推薦,開箱文,價格,報價,比較,規格,推薦那!

經過多方比較後,發現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居然曾造成搶購熱潮,

價格也很實在,重點是買的安心,到貨的速度還滿快的,

不用出門送到家。還有超級大重點,比超商便宜!!

一拿到之後為之驚艷,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CP值超高!。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省錢










    • 新品上架

      優惠時間:2016/10/18 ~ 2016/12/31

      共和國暢銷書展2書79折,滿699贈【設計書袋】






















      原價:710元

      超值組合價:

      75
      特價 533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這條臺灣的母親河,從上游到下游,問題糾葛三百年



      這是一個歷史學者,長期專研區域史、地方史的延伸與結晶。

      這是一部關於河川生命史的書,記錄濁水溪從開發、質變到生態嚴重受創的曲折過程。《濁水溪三百年》讓我們看到一條泱泱大河以及兩岸豐饒大地和素樸子民,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輪迴展演的生命滄桑。

      (本書特別收錄《南風》作者許震唐的濁水溪紀實攝影



      一七○九年施世榜興築八堡圳至今,濁水溪開發已超過三百年。在濁水溪沿岸,有號稱「東洋第一」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媲美舊金山大橋的西螺大橋,下游沖積扇在日治時期成為糖業帝國,最早的農民運動「二林蔗農事件」也是發生於此。從農業到工業,濁水溪一直是餵養臺灣土地的要角。然而近百年來,它的水土爭奪戰更形劇烈,從上游到下游,處處可見「殘山剩水」的警訊。我們不得不回到歷史,瞭解濁水溪在人類的造作下,如何形成南北岸的不均質發展、兩岸居民的水源之爭、超抽地下水導致的地層下陷、河川沙漠化、以及工業和農業「水戰」等等歷史難題。



      本書作者累積二十年研究功力,以長時距的歷史縱深,解讀濁水溪的六個關鍵年代。濁水溪在清朝與日治初期洪患頻仍,一八九八年戊戌水災,濁水溪改道造成十餘個庄頭毀滅。一九二○年後,日本官方修築堤防,濁水溪從此固定在西螺溪河道,成為我們認知的濁水溪。強調「治水」也「治山」的日本官方,進行山林保育,積極開發河川浮復地,使濁水溪平原孕育出一批農村菁英,造就臺灣的米糖精華區與也激發了臺灣最早的農民運動。一九三○年代,官方積極開發濁水溪的水力發電,使濁水溪也成為工業之母,但是水壩與電廠的進駐濁水溪中上游,造成河床乾涸、泥沙淤積等極大生態代價。



      六○年代後,進入後米糖時代的濁水溪,以開發地下水解決需水問題,引來地層下陷危機。九○年代起,集集攔河堰引水工程的設置,則使大型工業區如六輕、國光石化、中科四期等覬覦濁水溪的水資源,造成工農激烈衝突。從農業之河到工業之河,濁水溪始終與臺灣社會緊密關連,這本著作以現實關懷為出發,用宏觀的視角、綿密的史料為基礎,進行跨學科的論述和探討,不只是作者對濁水溪開發三百年的研究與省思,也為當前的環境爭議提供深厚的歷史脈絡。



      本書特色



      收錄濁水溪紀實攝影特別企畫,由《南風商場百貨》作者許震唐拍攝,有三十二頁攝影作品。從視覺與思考,將濁水溪的問題立體化。

      收錄康熙、雍正、乾隆等不同時期的四張古代濁水溪流域圖。















        劉翠溶(中研院院士/中研院臺史所特聘研究員)

        許雪姬(中研院臺史研究所研究員)

        吳晟(詩人)



















      • 作者介紹





        張素玢

        彰化縣員林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銘傳大學、淡江大學歷史系,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專長領域為區域研究、地方史志、農業經濟史、環境史、原住民史。著有《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一九○九~一九四五)——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灣登山史.人物》、《桃園縣平埔族調查與研究》、《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與詹素娟合著)、《苗栗縣鯉魚潭巴宰族史暨古文書彙編》 、《茂林國家風景區排灣人文采風調查計畫》(歷史篇)、《林則徐——中國近代化的先驅》、《桃園民居》(蘆竹、平鎮部分)、《北斗鎮志》(開發篇)、《二水鄉志》(開發篇)、《二林鎮志》(經濟篇)等。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目錄導覽說明





      • 目次



        推薦序

        殘山剩水的警訊 劉翠溶

        親近歷史現場的濁水溪專著 許雪姬

        導論



        第一章 洪患、聚落變遷與傳說信仰

        第一節 ? 濁水溪的水文與災害

        第二節 ? 戊戌水災與聚落變遷

        第三節 ? 洪水傳說與「水」崇拜



        第二章 從治山到治水

        第一節 ? 治水事業:河川工事的展開

        第二節 ? 治山防洪

        第三節 ? 山林保育思想的萌發



        第三章 邊際土地的開發與農村菁英的崛起

        第一節 ? 農業拓墾的邊際

        第二節 ? 濁水溪的邊際土地

        第三節 ? 邊際土地的開發

        第四節 ? 農村菁英的崛起



        第四章 濁水溪出代誌──經濟環境變遷下的社會運動

        第一節 ? 河流與社會

        第二節 ? 濁水溪下游的自然環境與農業發展

        第三節 ? 一九○七︱一九四七 的農民抗議事件

        第四節 ? 一九八○︱一九九○ 年代的農民抗爭

        第五節 ? 一九九七︱二○一一 工農搶水之戰



        第五章 「後米糖」時代的農業盤整

        第一節 ? 經濟變遷下的蔗作與稻作

        第二節 ? 稻作替代─葡萄栽培

        第三節 ? 另闢蹊徑的花卉園藝產業

        第四節 ? 異軍突起的蔬菜栽培

        第五節 ? 工業對農業的「滲透」與「侵蝕」



        第六章 濁水溪的歷史難題

        第一節 ? 南岸或北岸?

        第二節 ? 分水或爭水?

        第三節 ? 從地上到地下

        第四節 ? 從農業之河到工業之河

        第五節 ? 工農相剋?



        結論 濁水溪開發三百年的省思

        謝辭

        濁水溪大事記

        參考書目

        索引



















      導論

      張素玢

      限時活動折扣

      緣起



      我出生在濁水溪孕育的土地上,是個吃濁水米長大的孩子;在離開故鄉員林以前流行,總以為臺灣的米理當如此Q彈香甜。十九歲北上就讀大學,接著念研究所,讀的雖是歷史,內容卻與臺灣、家鄉的土地,甚至濁水溪都沒有關連。



      碩士班畢業,教書九年之後重返政大歷史系博士班,當時計劃以英國怡和洋行與近代中國的政經關係為研究主題,沒想到第一年上了李國祁老師的「臺灣史專題」課程,寫了學期報告後,就轉向臺灣史研究的殿堂。



      一九九三年,我開始穿梭在濁水溪下游,最初探究分布在濁水溪浮復地的日本移民村,繼而纂修北斗、二林、二水方志,近十年期間,始終以文獻研究和田野實地調查雙線並行。二○○四年出版《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探討位在濁水溪沖積扇扇頂、扇央、扇端的三個聚落,其發展軌跡、人與地的互動有何不同。完成這本書以後,體認到自然形塑社會、人為改造自然的歷史過程,除了以不同區位的聚落來探討之外,仍需以更長的時間、更寬廣的空間進行研究。



      以濁水溪為主題的研究過程,發現水文變動劇烈為臺灣河川之冠的濁水溪,其沿河聚落常因水患而有所變遷,並產生特別的「水信仰」而寫成第一章〈洪患、聚落變遷與傳說信仰〉。日治時期政府開始積極整治濁水溪,修築堤防,將漫流的網狀水系收束在今天的濁水溪(亦稱西螺溪)河道,一八九八年之後的河道-舊濁水溪因而成為斷頭河,出現近三千甲的浮復地(俗稱溪底,土淺石多且貧瘠)。儘管殖民政府花費鉅資整治河川,濁水溪水患仍不斷造成破壞性災害,官方正本清源,開始治山以求治水之效。第二章〈從治水到治山(一八九八~一九四五)〉,除了學術研究目的,也在為臺灣治標不治本的河川治理方式提供歷史經驗。全臺面積最廣的邊際土地吸引本島、日方資本相繼進駐,土地開發也帶動社會流動,產生一批新的農村菁英,此為第三章〈邊際土地的開發與農村菁英的崛起〉探討的主旨。



      延續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思考,第四章〈濁水溪出代誌-經濟環境變遷下的社會運動〉,試圖以濁水溪為切入點,對九○年來的社會運動加以觀察論述,探討為何一九○○~一九四○年代、一九八○年代的農民運動,二十一世紀的反八輕、反中科四期,都膠著於濁水溪流域?



      日治時期到一九六○年代的濁水溪平原,一直是臺灣重要的米、糖生產區,但是世界經濟與臺灣社會的變遷,使米糖經濟逐漸瓦解,這段時間臺灣的農業生產結構在盤旋中變動調適,作物栽培由同質性朝向異質性發展。在「後米糖」時代,濁水溪沖積扇平原的農業發展,分化而多元,朝向替代米糖的專業栽培作物,不但走出新的路徑,也造就了全臺首屈一指的果菜市場。但是農業變遷過程中,遭到工業嚴重的侵蝕與滲透,這是第五章〈「後米糖」時代的農業盤整〉的論述重點。



      一九九○年台塑決定將六輕設於濁水溪溪口南岸的雲林離島工業區後,濁水溪水資源利用丕變,下游經濟生態翻轉,長期做為臺灣農業基地的濁水溪兩岸,驟然成為巨型工業區。二○○五年國光石化計劃斥資新臺幣四千億元,於二○○八年在濁水溪北岸河口濕地進行大型投資開發案,其中包括輕油裂解廠(八輕),這將使河川、土地、水資源皆面臨嚴苛考驗。第六章〈濁水溪的歷史難題〉是在環境變遷的焦慮感中完成的,希望藉由歷史縱深回顧,更加瞭解環境與人的互動關係。文章敘述水資源利用的狀況,剖析濁水溪開發三百年來,為人所誇耀稱羨的水利灌溉、水力發電、引水工程,如何造成區域發展不均質的現象,以及工農相剋的問題。



      本書基於「環境與人」的觀點出發,以濁水溪為核心,以三百年為時間縱深,探討這條河流的歷史、水文、災害、社會、經濟、環境等問題,並探討掠奪濁水溪資源所導致的歷史性難題。

      三百年前,濁水溪是臺灣地表上最明顯的地理分界,不過跟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位置並不相同,以下就先從地圖上來瞭解這條河流吧!



      以河為界

      濁水溪一開始被記載,是在地圖上。常被提起的十六、十七世紀的臺灣三島圖,往往被解釋為歐洲或明朝的繪圖者,將濁水溪、高屏溪寬大的出海口誤認為切割小島的海域,而將臺灣畫成兩島或三島,但是翁佳音認為,這牽涉到當時地圖製作與現實認識的落差,特別是馬可孛羅以來的東亞「千島」刻板認識,以及東中國海北段航線上「大、小琉球」的混淆。十七世紀以來,歐人繪製的臺灣地圖日趨精確,發源於內山,橫亙在中部的這條大河,很明顯是位在今日的雲林縣、嘉義縣邊境。從圖上來看,上游匯集了多條河川,下游則為單一河道,和我們熟悉的濁水溪網狀河系不同。



      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大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設縣治理,大致以河川為行政區的邊界。藍鼎元認為虎尾溪是地理上天然的界線,建議在虎尾溪以北,除了諸羅縣,應另外添設一縣。雍正元年(一七二三),由於治安的考量,清廷將原來的諸羅縣,從濁水溪以北析分出彰化縣,當時的邊界大約在今日的虎尾溪。清代方志對這條河流的指稱,在中、上游為濁水溪,下游網狀河系由南而北,分別為虎尾溪、西螺溪、東螺溪。十八世紀初,濁水溪是在今日所稱舊虎尾溪及西螺溪之間擺動,並有逐漸北移的態勢,我們不妨由清代行政區域圖來看。(見圖三)



      嘉慶十七年(一八一二)嘉義、彰化交界是舊虎尾溪,光緒四年(一八七八)交界移往北邊的新虎尾溪。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臺灣設省,增設雲林縣,與彰化縣的交界在新虎尾溪以北的西螺溪,從圖四、五、六、七來觀察更清楚。一八八八年起到今日,即使歷經三個政權,濁水溪(今日西螺溪)一直是行政區的固定邊界,即使一八九八年濁水溪流路曾經改變,日本政府還是以堤防工程把河流收束回原來的河道。



      濁水溪少有航行之利,而且是臺灣地理上最大的南北阻隔。日治初期開始的縱貫鐵道工程,其路線在濁水溪路段時,沒有穿過當時較繁榮的北斗街與西螺街,而拐了一個大彎,轉向靠近八卦臺地的二水鼻仔頭,從二水庄跨到斗六林內區,此處是下游河道最狹窄的地方(寬約一二○○公尺),為的就是避過工程困難度太高的寬幅河面。儘管如此,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自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濁水溪橋段還是最後完成的部分。



      除了縱貫鐵路,日治時期縱貫公路也沒通過北斗和西螺之間。地方人士有鑑於交通受阻隔,往來極不方便,洪水期更是危險,於是西螺地區的民眾在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成立「濁水溪人道橋架設期成同盟會」向官方請願。臺灣總督府評估狀況後,隔年開始興建跨越濁水溪的大橋,不料因進入戰爭時期,只完成橋墩部分。戰後,西螺人士又聯合北斗、虎尾與斗六地區民眾向政府陳情,橫跨南北岸的西螺大橋終於在一九五一年動工,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八日通車,號稱「遠東第一大橋」。至此,清代以來西螺到北斗對渡的路線,才有了歷史上第一座橋梁。

      濁水溪的資源



      濁水溪是臺灣最長、流域最廣的河流,發源於極易風化的板岩、粘板岩地質區,粘板岩地層容易風化是因為含有石灰,溶解後使地盤不穩固,石灰質也是造成溪水混濁的主因,所以溪流中含大量懸浮物質,其含砂量為臺灣河川之冠,更是全球河川發源地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單位面積輸砂量最高的。



      水利灌溉:濁水溪因懸浮物豐富,粘板岩土壤特質利於稻作,藉由大、小型水圳的灌溉而孕育了彰化平原的穀倉,「濁水米」一向為優質稻米的代名詞。

      地下水:地上的濁水孕育了豐饒的物產,濁水溪沖積扇的地下水資源也是臺灣最充沛的。除了山腳的湧泉,一九六○年代開始大量開發地下水資源,使濁水溪南翼以及風頭水尾地區的農業環境大為改善。



      水力發電:當臺灣逐漸由農業社會朝向工商社會發展時,資源最豐富的濁水溪也成為工業之母。一九二○年代中游地區開始建設發電廠,日治時期已經成為全臺水力發電量最高的河川,奠立臺灣工業化的基礎。



      工業用水:濁水溪豐沛的水資源,不僅利用於農業、民生,工業的供水需求大,促使愈來愈多的工廠設立在濁水溪兩岸,一九九○年代以後,臺灣面積最大的雲林離島工業區的用水需求,就主要仰賴濁水溪提供。





      濁水溪河流坡陡流急,搬運力甚強,除了有大量砂泥懸浮流下以外,還有大型礫石在河床底部滾轉下移,每次洪水過後,河床總有大量卵石及礫石,常可發現珍奇的石材,或上等製作硯臺的好材料。根據可靠的文獻記載,早在清中葉就在中、下游河床發現發墨效果極佳的石頭。嘉慶年間,舉人楊啟元將濁水溪的石材製成硯,並寫了一篇〈東螺溪硯石記〉,稱讚其品質僅次於端硯。但螺溪石硯真正受到世人重視,是在日人架設二水與林內間濁水溪鐵橋時(一九○八),日籍技師村瀨在橋下發現後,運回日本加以雕刻。由於其色澤優美,易於發墨,貯水不乾,村瀨視之為珍品,後來螺溪硯就成為二水的民間特色工藝,愛好雅石者更深入濁水溪中上游挖寶。



      螺溪硯以人工琢磨,水雕石則巧奪天工。清代施世榜興建水圳時,為固定水渠而在圳底放置卵石,經過近三百年的沖刷,在八堡圳低水位時,可發現形狀各異,被溪水雕琢出來的石頭,居民稱之為水雕石,又稱水割石,深受雅石蒐藏者的喜愛,但近年水圳一一改成水泥工程,水雕石已不多見。





      濁水溪自二水鼻仔頭隘口以下,流幅變廣、坡度變緩,河道搬運的物質便依粒徑的大小向四方堆積,大量砂石流至中下游淤積,形成廣大的沖積扇,其含砂量為全臺河川之冠。濁水溪的石材可為硯,可為雕石,更細的砂,在日治時期就已成為鋼筋混凝土的材料,也曾經是二水火車站的主要輸出品。



      濁水溪出山後泥砂淤積嚴重,因此臺灣省水利局除了枯水期在水門定期疏浚以外,也容許經過許可的砂石業者採砂。採砂所用的人力少、風險低,在房地產熱絡,營造、建築業景氣時,採砂可說一本萬利。一九七○年代以後,下游沙洲、河灘地砂石廠林立,濁水溪的砂石曾是建築業者的最佳選擇。



      濁水膏

      濁水溪的懸浮物,民眾稱之為「土膏」,農田引水灌溉後,進水處常堆著厚厚的一層。土膏富含鈣、磷、鎂,不但有利於作物生長,每年也為農田帶來新的土壤,在還沒有化學肥料的年代,濁水溪灌溉區的農地有較多的源頭「肥水」。二水、林內這些扇頂地區的農民,早期開墾溪埔地先選定地點後,四周圍以石頭,將圍內的砂礫整平,然後引濁水入內。當水乾涸,地上就留下一層砂質土,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土壤愈積愈厚,最後就成為一塊耕地了。除了土質的肥沃度,其沖積物堆積生成的土壤QQ黏黏,對樹根的包覆黏著力佳,有利於移植、搬運。彰化永靖、田尾一帶苗木業的興起,就與濁水膏有密切關連。



      這樣的濁水土膏,卻也導致一幅有趣的奇景。河工在水中從事圳道修築時,常見工人一絲不掛上下浮沉於水中,在民風保守的時代,附近民眾卻習以為常,其所以不著衣幹活,一說溪中泥砂多,衣服摩擦皮膚不舒服;一說衣服泡在濁水之後,泥砂土膏滲入纖維很難洗淨,用力搓揉衣服又容易破損。因此六○年代以前,必須下水工作的勞力幾乎都是「裸男」,由於實際需要如此,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大水材(漂流木)

      洪水往往對田園造成災害,卻也帶來意外之財。濁水溪畔的民眾,只要膽大藝高,就有發濁水財的機會。當颱風來襲或山區豪雨時,山區的木頭被沖進濁水溪,一路漂流到下游。木頭由山間進入平原後,河流流速趨緩,熟悉濁水溪水性的二水、林內、溪州鄉民,冒著滾滾濁浪,一手勾著竹浮筒,一手持繫著鐵鉤的竹竿,下水打撈「大水材」。打撈者將水材拖上岸,並疊石為記,再以牛車連同擱淺在溪洲的各種雜木、枝幹運送回家;或為木料,或為薪柴。這些「無主」的意外之財,日治時期甚至曾引發沿岸居民的械鬥,驚動庄長、巡查來制止,官方從而頒布打撈漂流木的規定,認為漂流木為官方所有,不得私自撈取,否則視為竊占。不過,直到今日,只要洪水爆發,珍貴樹材隨洶湧河水沖下,居民仍爭相打撈這些「濁水溪送來的禮物」。



      濁水溪的災害

      濁水溪的地表水、地下水、石與砂、土膏、大水材,在人為造作或巧思雕琢之下,創造了多種用途,對民生發揮極大的影響,成為「利用厚生」的重要資源。濁水溪特殊的水文一方面促進農業、工業發展、提供民生所需,然而一方面卻也因自然或人為因素,造成嚴重災害。



      水患

      濁水溪發源區屬易風化的黑色板岩、粘板岩地質區,受到河川侵蝕結果,從上游就有寬廣的氾濫原,下游又因泥砂堆積,河床不斷加高而造成河道變遷,一遇夏日的暴雨或颱風,就容易「出大水」。文獻對濁水溪水患的記載始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但是有文獻記載以前,這條河流就不斷大幅擺動,河道的屢次改變,使流域內的住民身家性命受到嚴重威脅。



      砂害

      濁水溪在大洪之後,砂害往往甚於水患。以一八九八年戊戌水災為例,水災後濁水溪改道,廢河道又逢乾旱,造成空前的飛砂之患,許多水田消失,反而增加不少砂地或荒地。日治時期用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推動防砂與造林工作,大大改善了歷史性的自然災害。



      濁水溪的砂過多曾造成災害,但是一九七○年代以降,濁水溪的砂卻因過少而產生危機。濁水溪河床遼闊,業者盜採砂石嚴重,時日一久,河川砂石耗竭,造成濁水溪下游的橋梁橋墩、電塔幾乎都嚴重外露猶如八爪章魚。近年因集集攔河堰截斷水流,濁水溪下游幾近乾涸,冬季東北季風旺盛,沿岸居民飽受砂塵飛揚之苦。



      地層下陷

      為了解決灌溉水的不足,一九六○年代之後,政府曾積極提倡使用地下水,果然迅速、有效達到農業所需,但是農業、養殖業加上工業與民生用水長年大量超抽,引發嚴重地層下陷。其災害包括海水倒灌、土壤及地下水鹽化、建築物沉陷、海岸地區國土逐漸消失等嚴重問題。話說回來,彰雲地區的地層下陷,會引起所有民眾的關切,是因威脅到高速鐵路的行車安全。





      濁水溪的關鍵年代

      一七一九.清代第一個大型水圳完成

      施世榜在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於半線地區(今彰化縣)引濁水溪之水築圳,從當時番界濁水庄(今名間鄉濁水村)取水,在二水鼻仔頭截源入圳,歷經十年,於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完成。這是一條清代臺灣灌溉面積最廣,也是最重要的水圳,一般人習慣為「八堡圳」。事實上,至少在道光年間《彰化縣志》以前,清代方志、古文書等文獻中皆稱之為「施厝圳」,而不是「八堡圳」。



      施厝圳灌溉後來的東螺東保、東螺西保、武東東保、武東西保、燕霧上保、燕霧下保、線東保、馬芝遴保,使彰化平原一一九二五甲的農田受惠,寫下臺灣水利史劃時代的一頁,也帶動了農業史上第一次綠色革命。



      這一大型水利設施在農業上的效益一直受到肯定與重視,但是濁水溪下游的農業發展,就因八堡圳的水利系統,使灌溉區與非灌溉區的發展產生不均質的現象。經過三百多年後,區域間的差異與時俱增。



      一八九八.戊戌大水災

      濁水溪由於河道堆積旺盛,河床逐漸淤高,一遇洪水,自然另覓低處流,流路發生改變。被藍鼎元形容清濁不定,砂土壅決,盈涸無常的濁水溪,每次的河道變遷,就意味大洪水的發生;對住民來說,水患始終是揮之不去的夢魘生活用品。清代的文獻對災情記載不夠明確,到了日治時期,報紙的報導與文獻,終於讓我們瞭解大水災的狀況。



      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歲次戊戌),因颱風引起濁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草嶺潭潰決,流路北移,而使舊濁水溪成為濁水溪下游的主流。河道的變遷,釀成非常嚴重的災情,共沖散十餘個庄頭,地方父老稱之為「戊戌年大水災」,又稱當次的颱風為「鐵颱」。本書第一章將針對這次的水災以及濁水溪下游特殊的水信仰加以討論。



      一九二○.濁水溪堤防築起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濁水溪水患頻仍,除了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的戊戌大水災,明治四十四年(一九一一)濁水溪又大洪,重創中下游聚落,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再度大洪。由於水患既頻繁又嚴重,總督府遂於大正五年(一九一六)擬定濁水溪、淡水河、烏溪(下游俗稱大肚溪)、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等九條較大河川的整治計畫。另外濁水溪的護岸工程,也於大正七年(一九一八)開始,堤防起自濁水,下至下海墘(大城鄉台西村),蜿蜒達四十多公里,工程在大正九年(一九二○)完成。堤防修築之後,虎尾溪、新虎尾溪、舊虎尾溪、舊濁水溪(東螺溪)、濁水溪都變成斷頭河,主流由今天的西螺溪出海。

      勸敗

      一九二○年濁水溪堤防的完成,象徵著濁水溪與人的關係,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以濁水溪的生命史來說,日治時期興建堤防為重要的分界點;堤防建起以前,為河水漫流、河道常改、水患頻仍的時期,人們順應、趨避著河流的災害,大型水利工程也只能因勢利導,規劃圳路。

      一九二○年以後,人為的力量開始控制自然,操弄自然,政府以執行者的最大利益,決定河川的流向,配置開發的藍圖,濁水溪水系集中於西螺溪,舊濁水溪、新虎尾溪一共產生近五千甲的浮復地,這片廣大的邊際土地,後來成為當時最具開發潛力的區域,也孕育了一批新的臺灣農村菁英。日方私人、官方資本,臺灣本地資本在開發過程角逐較勁,勞資衝突也在一九二○年代以降陸續發生。



      一九三四.大觀(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

      一九二○年代開始,日本政府開始建設水力發電事業,從濁水溪上游到中下游,分布著重要的發電廠,其中又以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完成的大觀發電廠為一大里程碑。濁水溪水系占當時發電量的四五%,奠立臺灣工業發展的基礎,自此,象徵「農業之河」的濁水溪,同時也具有「工業之河」的地位。但是濁水溪生態為此付出極大代價,造成河床升高、各攔砂壩淤積嚴重、淤砂難以清理、河床乾涸等嚴重問題。



      一九六○.地下水積極開發

      戰後,臺灣人口急遽增加,農工業迅速發展,致使地表水的供應相當缺乏,一九五○年代起,政府成立「地下水開發委員會」,進行開發工程。一九六○年代以降,地下水全面開發,使濁水溪的利用由地上延伸到地下,此為水資源利用的一大突破。但是地下水長期超限抽取,導致地層下陷嚴重,政府無計可施,只好寄望於更巨型的引水工程。



      二○○一.集集共同引水竣工

      二○○一年「集集共同引水工程」竣工,攔截河水以供應







      導論

      張素玢

      緣起

      我出生在濁水溪孕育的土地上,是個吃濁水米長大的孩子;在離開故鄉員林以前,總以為臺灣的米理當如此Q彈香甜。十九歲北上就讀大學,接著念研究所,讀的雖是歷史,內容卻與臺灣、家鄉的土地,甚至濁水溪都沒有關連。

      碩士班畢業,教書九年之後重返政大歷史系博士班,當時計劃以英國怡和洋行與近代中國的政經關係為研究主題,沒想到第一年上了李國祁老師的「臺灣史專題」課程,寫了學期報告後,就轉向臺灣史研究的殿堂。

      一九九三年,我開始穿梭在濁水溪下游,最初探究分布在濁水溪浮復地的日本移民村,繼而纂修北斗、二林、二水方志,近十年期間,始終以文獻研究和田野實地調查雙線並行。二○○四年出版《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探討位在濁水溪沖積扇扇頂、扇央、扇端的三個聚落,其發展軌跡、人與地的互動有何不同。完成這本書以後,體認到自然形塑社會、人為改造自然的歷史過程,除了以不同區位的聚落來探討之外,仍需以更長的時間、更寬廣的空間進行研究。

      以濁水溪為主題的研究過程,發現水文變動劇烈為臺灣河川之冠的濁水溪,其沿河聚落常因水患而有所變遷,並產生特別的「水信仰」而寫成第一章〈洪患、聚落變遷與傳說信仰〉。日治時期政府開始積極整治濁水溪,修築堤防,將漫流的網狀水系收束在今天的濁水溪(亦稱西螺溪)河道,一八九八年之後的河道—舊濁水溪因而成為斷頭河,出現近三千甲的浮復地(俗稱溪底,土淺石多且貧瘠)。儘管殖民政府花費鉅資整治河川,濁水溪水患仍不斷造成破壞性災害,官方正本清源,開始治山以求治水之效。第二章〈從治水到治山(一八九八~一九四五)〉,除了學術研究目的,也在為臺灣治標不治本的河川治理方式提供歷史經驗。全臺面積最廣的邊際土地吸引本島、日方資本相繼進駐,土地開發也帶動社會流動,產生一批新的農村菁英,此為第三章〈邊際土地的開發與農村菁英的崛起〉探討的主旨。

      延續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思考,第四章〈濁水溪出代誌—經濟環境變遷下的社會運動〉,試圖以濁水溪為切入點,對九○年來的社會運動加以觀察論述,探討為何一九○○~一九四○年代、一九八○年代的農民運動,二十一世紀的反八輕、反中科四期,都膠著於濁水溪流域?

      日治時期到一九六○年代的濁水溪平原,一直是臺灣重要的米、糖生產區,但是世界經濟與臺灣社會的變遷,使米糖經濟逐漸瓦解,這段時間臺灣的農業生產結構在盤旋中變動調適,作物栽培由同質性朝向異質性發展。在「後米糖」時代,濁水溪沖積扇平原的農業發展,分化而多元,朝向替代米糖的專業栽培作物,不但走出新的路徑,也造就了全臺首屈一指的果菜市場。但是農業變遷過程中,遭到工業嚴重的侵蝕與滲透,這是第五章〈「後米糖」時代的農業盤整〉的論述重點。

      一九九○年台塑決定將六輕設於濁水溪溪口南岸的雲林離島工業區後,濁水溪水資源利用丕變,下游經濟生態翻轉,長期做為臺灣農業基地的濁水溪兩岸,驟然成為巨型工業區。二○○五年國光石化計劃斥資新臺幣四千億元,於二○○八年在濁水溪北岸河口濕地進行大型投資開發案,其中包括輕油裂解廠(八輕),這將使河川、土地、水資源皆面臨嚴苛考驗。第六章〈濁水溪的歷史難題〉是在環境變遷的焦慮感中完成的,希望藉由歷史縱深回顧,更加瞭解環境與人的互動關係。文章敘述水資源利用的狀況,剖析濁水溪開發三百年來,為人所誇耀稱羨的水利灌溉、水力發電、引水工程,如何造成區域發展不均質的現象,以及工農相剋的問題。

      本書基於「環境與人」的觀點出發,以濁水溪為核心,以三百年為時間縱深,探討這條河流的歷史、水文、災害、社會、經濟、環境等問題,並探討掠奪濁水溪資源所導致的歷史性難題。

      三百年前,濁水溪是臺灣地表上最明顯的地理分界,不過跟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位置並不相同,以下就先從地圖上來瞭解這條河流吧!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7*23
      頁數:320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特點









      • 作者:張素玢

        追蹤











      •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4/6/11








      • ISBN:9789869047623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到貨付款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討論,推薦,開箱,CP值,熱賣,團購,便宜,優惠,介紹,排行,精選,特價,周年慶,體驗,限時

      以下為您可能感興趣的商品

      注意:下方具有隨時更新的隱藏版好康分享,請暫時關閉adblock之類的廣告過濾器才看的到哦!!



      中國時報【賴清德】

      每年暑假尾聲,「藝術進區」列車就開始啟動。這個舉辦6年、場次突破100場、吸引超過12萬多人觀賞的活動,每年邀請國內及台南一流表演藝術團隊上山下海,在村落、在操場、在廟埕、在城市各角落,讓市民自然與表演藝術產生聯結。

      許多年年參與的鐵粉們,到了這個時間點,就會主動詢問追蹤「藝術何時進『區』」,儼然成為在地年度藝術盛會。

      為帶給市民豐富藝文饗宴,藝術進區每年深入各區,安排不同表演節目。主辦的市府文化局與各區公所充分溝通,結合當地學校、社區及廟宇等資源通力合作,構築節目行銷網絡,將劇場延伸到戶外;團隊專業演出,將觀眾從戶外帶進劇場,有效推動在地劇場美學,擴張藝術近用人口。

      文化中心亦用心經營,配合近年「臺南藝術節」、「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等大型藝文展演活動效果加乘,讓藝術沒有城鄉距離。台南市藝文活動參與總人次也在2011至2013的2年間翻倍成長,充分展現台南市民「文化公民權」及「藝術平權」。

      文化局今年特別將各項計畫資源整合,節目除涵蓋26個南瀛民俗藝術節的國際團隊,也納入國內優質、特色藝陣及南市傑出團隊11組共同巡演,讓民眾可就近或跨區欣賞更多元藝術展演。

      配合推行第二官方語政策,今年也在演出現場設置雙語服務站,教導小朋友劇場相關英文語彙,並提供英文活動簡介給外國朋友,創造活動、教育與觀光等三重效益。

      趁著秋涼,邀請市民及國人不妨到台南各區走走,跟著藝術進區腳步,感受台南山區、海邊、鄉村迥異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故事,享受一流表演團隊帶給您「藝」猶未盡的歡樂時光!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8日電)宏達電壯大Vive聲勢,繼日前在東京電玩展大秀虛擬實境(VR)成果後,HTC Vive將前進2016韓國釜山電玩展(G-STAR)展出,與國際遊戲大廠力拱VR商機,把餅做大。

      2016年韓國釜山電玩展(G-STAR)將於17日至20日在韓國釜山會展中心BEXCO舉行。為期4天展覽將設置超過2600個展位,並規劃B2C與B2B展區,瞄準玩家與商務市場。

      今年釜山電玩展將主打手機遊戲和VR遊戲,目前確定參展的廠商包括韓國第一手遊大廠Netmarble、韓國遊戲商Nexon、網禪、Mgame、萬代韓國、日本索尼、宏達電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釜山電玩展會展設置「VR特別館」,宏達電首度參展,預料將展出Vive相關成果,包括VR生態系以及多款遊戲應用,Sony也將專攻PS VR與多款VR遊戲體驗。

      G-STAR釜山電玩展主辦單位指出,釜山電玩展是全球性的遊戲大展,每年都創造超過2億美元的遊戲業務產值,並逐年打破紀錄。

      宏達電9月首度參展東京電玩展,大秀Vive生態系以及在遊戲上的成果,獲得國際市場關注,宏達電認為「今年是VR元年,明年會百花齊放」,將以「硬體發展、通路、內容」這3路並進的策略,建立完整VR商業模式,並攜手各國策略夥伴與國際強勁對手力拱VR商機,把餅做大。1051108

      下面附上一則新聞讓大家了解時事

      “崔順實門”國家調查將傳喚9家企業的總裁作為證人出席。21日在國會上協商了上述內容。

      9家企業的總裁是包括李副會長在內的,因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捐款事宜曾與朴槿惠會面的三星電子李在鎔副會長,現代汽車會長鄭夢九,SK會長崔泰源, LG集團會長具本茂,樂天集團會長申東彬,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會長兼GS集團會長金昌淵,韓進集團會長趙亮鎬,CJ會長孫京植等人。

      另 外,朝野三黨幹事將於本月30日取讀以文化體育觀光部,法務部,大檢察廳等為對象的機關報告。緊接著決定於12月5日與6日分別舉行第一輪與第二輪證證 會,並於一周後的12月13日與14日舉行第三輪與第四輪證證會。第一輪證據會由大企業總裁等企業家出席作證,第二輪證證會將由崔順實門等事件的核心人物 以及公職人員出席。

      【 延伸閱讀 】
      ■ 更多新聞請看朝鮮日報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推薦,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討論,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部落客,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比較評比,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使用評比,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開箱文,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推薦,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評測文,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CP值,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評鑑大隊,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部落客推薦,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好用嗎?,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去哪買?


      台長: iqknbb0nlq
      人氣(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