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7-20 06:11:49|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從0開始,上班族的藝術收藏之道與之夢 消費新趨勢

網路好康分享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從0開始,上班族的藝術收藏之道與之夢

金石堂網路最大書店,好康分享,好書推薦,國內外精選好書,玩具精品,動漫模型,

服飾鞋包穿搭必備,時尚精品,品牌手錶等等的第一手好康資訊~都在小編的好康分享裡喔~~~

小弟最近再幫朋友找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從0開始,上班族的藝術收藏之道與之夢,經過比價後決定到"金石堂網路書店"這裡買,東西好,客服態度棒

有問題處理不囉嗦~~~一開始以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是只有賣書而已,逛過他們的網站後發現,規模其實不輸各大網路商城

有各式各樣的好物喔,玩具模型,動漫商品,日常生活用品通通都有,而且價格比較親民哦~~~~建議各位朋友可以多來金石堂網路書店逛逛比較,可以挖到不錯的好康喔





商品網址:























    • 好書推薦






      《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從0開始,上班族的藝術收藏之道與之夢》




      ◆日本名收藏家公開15年寶貴經驗、與慘痛教訓
      ◆從0開始,人人都負擔得起、學得會的收藏之道
      ◆從挑選作品、議價、付款、保存到參展,完全認識收藏大小事
      ◆不只為財富增值,更為豐富人生的收藏之樂
      ◆7/9當代藝術館「癮行者」──宮津大輔收藏展,同步出版!
      ◆2011年8/2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演講人

      他的外號是”低於一千美元的鐵公雞型收藏家”
      上班族零用金收藏術
      擁有草間彌生、奈良美智、蔡國強……,不是夢想!

      日本知名藝術藏家宮津大輔以獨特眼光著名,他只是一位平凡無奇的上班族,卻證明了藝術收藏絕非富人的專利。他蒐藏有草間彌生、奈良美智、蔡國強等人的作品,證明昔日的眼光,可以締造出時價遠高於當年十倍的珍奇佳作;以熱情,邀請藝術家朋友為他打造他的dream house,淋漓盡致地享受他獨有的藝術人生。

      他的「夢想之屋」已是藝術愛好者來到東京必定拜訪景點,由法國藝術家多明妮柯(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擔綱設計粉紅色與藍色的建築主體外觀。十幾年來,陸續加入的還有島袋道浩的庭園設計和浴室牆面、鄭然斗的壁紙、篠田太郎的書架、草間彌生的全身鏡、楊俊的燈籠、Surasi Kusolwong的椅子、Peter Pommerer的壁畫等十多位藝術家的量身創作;其中,早在13年前就向奈良美智預訂的日式拉門畫作(五片一組),將在此次台灣當代藝術館「癮行者」展覽開幕前及時完成並空運來台,首次向全世界公開亮相。透過這個造夢計畫,展現的不僅是房子的造型、空間、裝飾、傢俱等,更重要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持續不斷的關係與情感互動。

      書中以淺白易懂的敘述方式,道出宮津大輔十五年來由收藏所習得的寶貴經驗與慘痛教訓,當中並夾雜一些如今回想起來令人莞爾的軼事。作者期盼能透過他的經驗分享,為大家降低收藏的門檻,快速步入收藏殿堂,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眼光與夢想的藝術品。

      What did he say about art collection
      Q──要具備多少財力才能收藏當代藝術?
      A──時代變遷至今,即便像我這樣的市井小民,單憑辛苦儲蓄而來的微薄零用錢和公司獎金,也照樣買得起備具內涵的當代藝術品。

      Q──何時是進入現代藝術收藏市場的最好時機?
      A──就是現在。現代藝術品少有贗品問題,它們極可能在十年後,有十倍以上的漲幅,搖身一變成為一代名作。

      Q──該如何挑選作品?
      A──只有一句話:「相信你自己,絕對不要欺騙自己。」如果你不懂得掌握「忠於自己的喜好」,買後極可能會「悔不當初」。

      Q──要如何培養鑑賞力?
      A──「理解作品的捷徑,就在於與藝術家交流。」這也是帶動下一次收藏與計畫的來源,也是我十五年來所學到、最精華的收藏經驗了。

      Q──購賣藝術品,可以議價嗎?
      A──依個案處理。如果真的很希望畫廊能稍微降價割愛作品,請鼓起勇氣,斬釘截鐵向畫廊提出你的想法。

      Q──個人洞察先機的收藏智慧?
      A──應該及早留意的,不只是具有潛力的藝術家,還有現在正在畫廊工作的助理,極可能就是未來享譽國際市場的畫廊主人。













        他對藝術的熱愛始終如一的態度,讓我不禁肅然起敬。

        草間彌生(前衛藝術家)

        我要向他那當下捕捉藝術的決斷與勇氣致敬。

        小山登美夫(藝術品交易商)

        收藏的精髓在於:當遇見一種新的創意或嘗試時,是否能夠全然相信自己去支持這些作品的那份直覺。

        宮津大輔



















      • 作者介紹






        宮津大輔 Miyatsu Daisuke

        .1963年生於東京都。

        .東京都內一位平凡上班族,1994年起正式開始收藏當代藝術作品。他的獨特收藏與住所「夢想之屋」,每每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

        .多達三百件的收藏品,曾於東京歌劇城畫廊與韓國首爾大林當代美術館(Daelim Contemporary Art Museum)等處公開展出。其中不乏時價已高達當年購買時金額數十倍的珍品。目前亦從事藝術相關書籍的撰寫工作。









      • 譯者介紹



        桑田德(Kuwata Toku)

        .1966年生於台灣新北市。

        .東吳大學日文系在學期間即從事日文翻譯,兼任日語教師至今。亦曾擔任進步教育小學教師、出版社編審、網站管理員、程式設計師。

        .近年主要美術類書譯作:《寫給年輕人的西洋美術史》、《找到你心中的天使》、《三分鐘看懂名畫》、《日本設計大師力》。網址:http://kuwata.ismao.com。



















      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從0開始,上班族的藝術收藏之道與之夢-目錄導覽說明






      • 中文版序


        第一章收藏之初

        1邂逅當代藝術
        邂逅安迪.沃荷
        與草間彌生的命運邂逅
        開始收藏:我的第一件收藏品

        2當代藝術的魅力
        藝術家與我們生活在同一時代
        當代藝術只有真品

        3典範收藏家
        收藏反映時代:日本篇
        收藏反映時代:海外篇
        上班族收藏家的最佳效法目標

        第二章購買作品:畫廊與藝術博覽會
        藝術作品哪裡買?

        1前往畫廊
        商業畫廊
        預約
        挑選作品
        購買與議價
        東京畫廊故事

        2前往藝術博覽會
        藝術博覽會見聞錄
        全球最主要的藝術博覽會
        好處說不完的藝博會VIP卡
        收藏家聚會
        從付款到通關
        日本國內的藝術博覽會

        3其他購買方式
        向藝術家直接購買

        4藝術女神之天助我也──透支購買作品始末紀
        邂逅《無限的網》
        逆轉滿壘全壘打
        快樂結局

        第三章藝術品的維護與保存

        1作品形態
        購買藝術品之後
        當代藝術的種類與形態
        不具實體的藝術作品:「一紙」大作
        終極作品:觀念藝術
        始終沒買村上隆作品的理由

        2作品的維護與保存
        日本潮濕氣候的防護措施
        紫外線的防護措施
        裱褙與壁面

        第四章藝術與金錢

        作品轉售
        出借作品給美術館
        出借作品給日本國內機構
        出借作品給國外機構

        第五章創造個人收藏與建造夢想之屋

        創造個人收藏的重點:收集資訊
        遇見夢想之屋設計人──多明妮柯
        為何蓋新家?
        從設計到施工
        夢想工程仍在繼續
        藝術於我為何物
        身為收藏家的最後建議
        台灣版追加章
        邂逅台灣
        台北藝術現場
        與藝術共度一生
        給即將開始收藏的讀者的建議

        【附錄】日本當代藝術畫廊


















      作者序

      究竟什麼是「當代藝術」?

      坦白說,我並不想在這本書的一開頭便搬出「當代藝術」的定義,更何況,這也不是三言兩語足以交代得了的。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或許我該說,有多少人答覆,就有多少個正解。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所謂當代藝術,就是「為了解人我之別,進而與人和平共處的媒介或工具」。

      當代藝術是藝術家將他們個人出生、成長的環境、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文化、歷史、宗教、政治、風俗,以及他與周遭人物或世界之間的關係,以各種不同形式呈現出來的結果。

      當代藝術包含了以最直接的方式捕捉主題而創作的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也包含看似寫實的抓拍(Snap photography),一些即興拍下的街景、人物攝影作品;訴求與表現形式可謂無奇不有。

      我在本書第三章「不具實體的藝術作品:『一紙』大作」一節中也將談到,真正具有力道的優秀當代藝術作品,絕不僅止於「外形亮麗」而已。其中還含括了藝術家的巧思、理念、創意,以及在作品完成之前,所有對藝術家個人造成影響的時空背景,亦即前述的那些「關係」。

      當作品呈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必須在有意或無意間透過比較,看出其間的差異性與共同點。唯有如此,才可能學習到從電視媒體和報章雜誌永遠學不來的許多經驗知識。
      現金回饋點我了解
      打從雷曼兄弟連動債券事件(Lehman Shock)1爆發以來,全球進入了百年來首度且最全面性的經濟大恐慌。

      在那之前,亞洲各國,以中、韓兩國為首,也相繼投入前所未有、紅極一時的當代藝術市場。不過事件發生後,當代藝術市場跟著飽受重創,要想恢復當年的盛況,依舊遙遙無期。

      然而當年的盛況也算是一種「泡沫」。有些作品表面上裝扮成當代藝術的模樣,骨子裡卻缺乏當代藝術最為重要的理念、訊息和背景等要素。這類號稱「現時藝術」2、其實「畫龍不點睛」(□作??魂入??)的作品,當時竟然也都能以令人瞠目結舌的天價在市場上流通。這種現象目前已經趨緩,甚至就要面臨著慘遭淘汰的命運。那種不顧品質優劣、一網打盡、砸鈔票式的收藏方式,如今已不復再見。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我不得不說,對那些心在藝術的收藏家,以及一些向來熱中當代藝術卻遲遲無力出手的朋友們,眼前正是你們以最合理的價格,入手優質藝術作品的大好時機。

      二○○八年十月,當全球股價暴跌,美國最知名的投資家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3以「我買美股,故我存在」(Buy American. I am)為題,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文。他說:「我不知道這些(優良企業的)股票的短期走向。但是,倘若就十年期的走勢來看,我非常看好美國的經濟成長。」

      優秀的當代藝術作品也是如此。我個人甚至認為,它們極可能在十年,乃至一百年後,如同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和畢卡索的作品一般,搖身變成一代名作。

      因此,我要在此向讀者大聲疾呼:

      就趁現在,「購買當代藝術品吧!」

      不過,我們的社會對於藝術收藏普遍有種嚴重誤解。許多人以為,收藏是富人的專利,是富人專屬的享受。

      的確,有錢在手萬事亨通,要想擁有稍具規模的收藏品,確實免不了得花錢去換取。可是我也認為,單單有錢並不見得一定能擁有高品質的收藏品。最重要的,其實是對於藝術品的熱情,願意深入去了解,用心去感受,願意去愛。

      別看我似乎有點名氣,其實不過是個平平凡凡的上班族,領來的薪水沒有比別人多;公司股票上櫃,我也沒因此增加大筆收入;我的家境小康,不可能有金湯匙可咬,更甭說有什麼突然喜從天降,獲得一筆意外遺產的可能。但是一直以來,儘管省吃儉用,我始終享受著收藏當代藝術品的樂趣,從未間斷過。

      資訊科技產業有一種職務叫做「產品推廣工程師」(evangelist),是外資科技公司裡的重要職位。「evangelist」這個字的原意是「福音傳播者」,科技公司借用這個名詞來指稱那些為公司發想服務與產品的企劃行銷人員。

      這本書我會用淺白易懂、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敘述方式,讓讀者了解這十五年來,我藉由收藏作品所學到的種種經驗,同時夾雜一些如今回想起來仍不禁莞爾的軼事,以及一部分我實際經歷過的慘痛教訓。

      我開始收藏藝術作品之初,身邊既無前輩指引,又不得家人諒解,著實走過許多冤枉路。但是藉由對收藏的熱愛,我卻得到眾多朋友的愛顧,得到許許多多令我欣賞不已的朋友的支持,所以至今仍能樂在其中。

      我之所以執筆寫下這本小書,只因為我期盼讀者能夠輕輕鬆鬆享受當代藝術,與我一同在生活中對當代藝術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但願能夠與更多朋友分享當代藝術之美。正因如此,我願意主動負起「推廣工程師」一職,為大家降低收藏藝術品的門檻,快速步入收藏的殿堂。

      好了,別再猶豫,我們這就一起來尋找屬於我們自己、我們個人的藝術作品吧!

      1 二○○八年九月。──譯註

      2 「現時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區別同樣也不是三言兩語足以道盡。我個人認為,所謂「現時藝術」,泛指一些不具備或欠缺時代意義和社會內涵的作品,因為這些作品僅著重於眼前、此刻。

      3華倫巴.菲特二○○七年的資產約為六百二十億美元(以當時匯率換算,約合六兆四千三.百六十億日圓),為該年的全球首富,超過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茲。儘管事業成功、坐擁萬貫家財,華倫.巴菲特的生活從不改其儉樸習性,他將大半資產,約三百七十四億美元,分別捐贈給五個慈善機構。這也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一筆捐款。

      中文版序

      史上前所未見的「東日本大地震」的巨大魔爪,伴隨著福島核一廠核災事故的爆發,至今依舊虎視眈眈,覬覦、啃噬著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日本無可療癒的巨變。

      在此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來自全球各地的溫情送暖與支持鼓舞,包含台灣創紀錄的賑災捐款。在與鄰近諸國日益複雜的關係當中,這份超越捐款的深情與溫暖,我們日本人銘感於五內、由衷感謝,也絕不會忘記。

      就在《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台灣中文版即將付梓之際,我個人也透過台北當代藝術館首次舉辦的收藏展,重新認識到日本與台灣之間的友好關係。

      今年三月十一日前後,我對個人的生命存在,對於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以及對於財物的認知出現了一次極大的翻轉。

      這次翻轉,我想是因為我深刻且強烈地體會到,人世間沒有絕對,任何有形之物終有毀壞的一天,都不可能永遠長存。

      儘管如此,這並不表示我將終止對短暫生命的謳歌,更不至於否定代表我個人存在理由(raison detre)的藝術收藏任務。

      相反的,今後我仍會繼續收藏當代藝術品,並在收藏的過程中繼續構築人我之間的關係,只不過,我會更加去留意那些肉眼看不見的非物質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對於向來將收藏作品和與藝術家交流等同重視的我而言,這或許是個必然的結果。正因如此,除了本書裡有「不具實體的藝術作品:『一紙』大作」這一節外,我也決定把台北當代藝術館收藏展的英文標題定為:「Invisibleness is Visibleness」(看不見之物即可見之物」)1。

      在台灣中文版出版之際,我由衷感謝原點出版和藝譔堂國際策展藝術有限公司(Agora Art Project X Space)等相關工作人員。特別是擔任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策展與本書出版兩大企劃負責人的羅健毓(Natasha Lo)女士,若不是她的付出與奉獻,這一切都僅是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已。

      我也要藉此感謝每一位為我們提供更深、更廣的社會視野,提供優秀作品,豐富我們人生的藝術家朋友們,以及居中協調,戮力協助收藏家創造個人收藏的畫廊諸君。謝謝您們。

      最後,我仍要將我由衷的感激與這本小書一同獻給生我、育我的已故祖母和病榻上的母親,以及多年來不斷支持、陪伴我的妻子。

      二○一一年 初夏 於夢想之屋
      宮津大輔

      1 此展的中文名稱是:「癮行者-宮津大輔:一位工薪族的當代藝術收藏」,展期為二○一一年七月九日至二○一一年九月四日。


















      節錄自第一章《收藏之初》


      「收藏」二字,讓你聯想到什麼?有些人可能想到郵票、錢幣、書籍,有的人想到的或許是古董、藝術品,總之是因人而異。不過我想,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大家都會認為,數量必須達到某個程度,甚至十分龐大。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文物,總計大約七百萬件,大至考古學的遺物,小到一般書籍和各類標本。這座博物館的收藏品緣起於一位醫生,漢斯?斯隆(Hans Sloane)爵士的個人收藏。我不知道斯隆爵士的第一件收藏品是什麼,但是我很肯定,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同樣是從第一件開始,積少成多,才有如今七百萬件的龐大數量。





      目前我個人擁有的收藏品大約三百件,和大英博物館一樣,當初我壓根沒想過會收藏這麼多當代藝術品。誠實說,當年我只知道:凡是我所欣賞的藝術作品,只要願意用點心思,就一定有辦法將它弄到手。於是乎,我從一九九四年買進第一件藝術品後,就被藝術收藏的魅力深深吸引,不知不覺,手邊的收藏已經「數以百計」。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珍貴藝術品,若不是博物館或美術館的收藏,就是神社、寺廟和教堂的寶物。這些藝術品,原先都是過去在政治、經濟或宗教方面握有大權的個人或團體所擁有。





      然而,時代變遷至今,即便像我這樣的市井小民,單憑辛苦儲蓄而來的微薄零用錢和公司獎金,也照樣買得起備具內涵的當代藝術品。這是生在自由、和平的時代,生在自由、和平的國家的公民,所共同擁有的「享有幸福」的特權,就歷史而言,我們正處在一個極具意義的關鍵時期。





      因此,倘若讀者對於藝術也小有興趣,何不也來盡情享受這個幸福的環境,享受收藏當代藝術品的樂趣,進而透過這些作品,用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社會、國家與環境。
      消費新趨勢


      金石堂好書開箱

      接著,我就從大家最是難以理解的部分開始寫起:為何一個平平凡凡的上班族,會如此鍾情於當代藝術,甚至變成一名收藏家。













      編/譯者:桑田德(Kuwata Toku)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232


      出版地:台灣














      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從0開始,上班族的藝術收藏之道與之夢在這買最好康

      商品網址:









      C96FE399937DE98C

      台長: ign20vq18z
      人氣(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