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04 09:20:05| 人氣3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對弘法度眾生(2)—廣欽老和尚法語

 修行中哪一塊最難修?——「忍辱」!經誦得再好,但「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若人家三言兩語就讓您受不了,如此也是白修!

廣欽老和尚對於忍辱修行相當有心得,以下將細細分享其修行語錄給您參考,這真是實修心得,歡迎多多分享流通:(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31315

 

■ 我們出家人穿出家衣,受了戒,為人天師表,如要使人尊敬,那就要不貪。要把社會俗家的一切習氣放下,苦修苦行,使在家人受到感動,這樣才可以得到人的尊敬,才可度在家人,才可度眾生。

 

佛法是出世間法,與世法畢竟有別。過去佛的風範猶在,我們不可忘記。遺憾的是,現在的出家眾不自覺地,將世間法也帶到佛法中來,以觀光、出售佛的雕像、塑像、畫像來弘揚佛法,這樣向工商業社會看齊的做法,就是世間法。(編者:這個意思是說:世間法是有生有滅的,而出世間法是不生不滅的。)

 

叢林的規矩,不論你是學禪、學淨,還是學天台、學法相,都講要老實修行。現在大家多為生活忙,修行只是應應景而已。難道會看經、會穿袈裟就成了僧寶?也有人拿起筆來能夠寫寫,那也歸不到佛法這一邊去,說來也是遺憾!

 

修行人應該效法佛菩薩,每人至少發一個願,永持不忘,直到成佛而後已。但這是弘法度眾生的願、圓證佛果的願,而不是要你把廟蓋得大一點、住得舒服一點,如果這樣發願,那真是太可憐了!

 

這個「度眾生」真不容易。我們把慈悲心發出去,他要肯接受,才會受我們度,他不接受就無法度,所以一切要自自然然的,要他看到我們會歡喜。度眾生要隨緣而化、慈悲為懷,度眾生是順其自然的,所以這個「緣」就很重要了。承天寺是自自然然的,這裡住這麼多人,我也沒有感覺在度他們。

 

在世俗社會分貧富貴賤,只要走進佛門中來,就沒有高下的分別,無論是貧、是富、是貴、是賤,一律以慈悲心平等地對待。生生世世要廣結眾生緣,這樣,我們在成佛度眾的過程中,才會有殊勝的因緣。

 

不要說眾生有善有惡,一切的善惡都是我們的分別。如果真正會修行的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十方施主供養三寶、種福田,而常住也須回施十方,這樣十方來、十方去,一切眾生都能蒙受恩澤。

 

我們出家修行是在取德,做人是第一步,對來寺裡的信徒,不論對方如何,我們將就應酬應酬,但不可以有惡意。

 

出家人要與眾生廣結善緣,信徒來,我們要好好招待,這項行得圓滿,到後來自會開出我們的福慧來。所以廣結眾生緣,對我們出家眾是非常重要的。

 

出家人一切無事,住在自己的寺廟,安住自己的本份,隨緣利益眾生,否則即超越本份。若與信眾牽扯,雖名為度眾,實為塵勞之事。這樣的度眾方法,不但永遠度不完,而且本身也會被牽入塵勞煩惱中。

 

■ 修行乃修自心,心若清淨則一切無礙,度眾也是在自心中度,不必出外塵勞,但住一處,即可隨緣度眾生。也不必專門挑選知識份子,一切眾生 —— 胎、卵、溼、化四生都要平等度化,沒有分別,貧賤、愚癡、癲狂之輩,也須度他們。

 

世間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債主,今世做你的父母撫養還債,他世則做你的子女,受你的養育。如此生生世世怨親相繼,彼此互養,無有終止。而出家是要斷絕這條生死債緣,將世俗愛別離苦的親情,轉為度這些親人來皈依三寶,同來念佛、拜佛,度他們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輪迴苦,這樣才叫做大孝報恩。否則父母未度,這點恩情,還會使我們再入娑婆度他們。實際上,無始以來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們過去的怨親眷屬,因隔世太遠而忘失,今生為父母兄弟,來世可能為怨家債主,有的甚或墮入地獄道、畜生道等三惡道中。所以我們度眾生,必須怨親平等、慈悲一切,現世父母兄弟固為親眷,一切眾生亦為過去生的親眷,所以要發大慈悲心,誓度一切眾生,像大願地藏王菩薩一般,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像這樣怨親平等地度眾,把現世父母兄弟親眷,也視作一般眾生平等度化,在這種基本的態度上,為度親人而與俗家親屬往來,亦不屬攀緣。

 

做為一個出家人,是要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名利等,各方面放下、看得破,淡泊一切。由自身的種種作為表現,去感動眾生,去做一個天人師的表範,贏得眾生的恭敬,更以此苦行利他的胸懷,去圓滿他人、利益他人、感動他人,才是一個出家人的行儀與度眾的正確方法,而不是耍法師的架子,要吃得好、住得好,樣樣去勞煩他人。一個法師若是對自身的衣食、名聞、利養各方面,樣樣不能徹底看破放下,那麼他在自度度人的方面,還是存在著種種困難。

一個修行人在自度期間,必須衣、食、名、利、世間情愛種種,都能放得下、看得破,可以無掛礙,可以自處解脫,而不受牽絆、不受纏縛,才算是自身已了,才可以出來度眾接受供養,再把此供養轉施為利益眾生的事業。

 

施主供養布施的功德遍十方,受供者若三心未了,任意享用,不懷慚愧,視為理所當然,那麼披毛戴角還有你的一份。

這個金剛經,乃至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等,它有多大的威力呢﹖當這一本經放在這裡,「當知此處」,你應該要了解這個放經的地方,只要有這個經擺在那裡,或者經裡的四句偈放在那裡,他說不管天,鬼,神,阿修羅等,都要磕頭膜拜,就應當供養。他說這一本經,或者裡頭的四句要義,就代表了佛的塔廟。.jpg  

台長: hungrybb_hk
人氣(3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3-14廣欽老和尚語錄 |
此分類下一篇:對弘法度眾生(3)—廣欽老和尚法語
此分類上一篇:對弘法度眾生(1)—廣欽老和尚法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