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6-15 04:55:38| 人氣45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共同交織的社會心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身處在「E」的時代,網際網路已經普及並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打開電腦收發電子郵件,用光纖網路傳達訊息--包括朋友間的互動,以及資訊、訊息的散佈傳遞。到了夜深人靜,空虛寂寞感油然而生,此時我們可能又會跑進BBS、聊天室,在那樣的虛擬社會中,很多匿名的角色彷彿能讓我們不感到那麼孤單。現在甚至有了「E-group」這樣的媒介,社團、組織內,或是根本不相識的人們,能不限時空的進行各種議題的討論與意見交換。透過網際網路,重新建構了一個虛擬的社群,這個社群相對於現實的社群,有著不同的邏輯與社會性,然而也尚未能完全拋棄了現實社群的運作互動邏輯。在如是的虛擬與現實交織的社會當中,有著和日常生活不同的社會情境與互動。

首先,人們對於「自我」的概念的形塑及相當不同於既有的理論。當人們進入了網路社會,他們拋棄了原來在現實世界的身分和角色,而脫去了平日「維持」的角色形象,人們開始在虛擬社會中企圖呈現一個全新的自我,而這個自我和現實生活中的「我」可能是相差不遠的,也可能是完全迥異的兩個形象。甚至因為人們多以匿名的方式在網路中呈現「自我」,而產生了多樣性的人格,然而這些人格與自我呈現的方式,是在其日常生活的角色扮演中所不被允許、不被讚許、不易外顯的面貌。在「自我評價」方面,人們重視的可能也不再是平日所關注的財富、外貌,卻轉而從電腦操作或是文字使用的能力上來評價自己。因為在虛擬的社群中,誰能有較佳的電腦操作與文字使用能力,往往能獲得較高的網路社會地位與聲譽,甚至主導網路的虛擬環境。

另一方面,網路世界創造了一種新的社會互動方式。在這個社會中,我們不再需要和人做面對面的溝通,不需要去意會溝通對象的非語言訊息,而手勢、表情都是可以被忽略的。我們的溝通變成是和遠距離的或者不在現場的人在進行,利用非身體的工具來進行人際互動,而造成人際關係的「非人化」(dehumanization)。這種去身體的溝通方式變成一種言傳式或意會式互動,而且通常是「心靈式」的,造成了人的身體與心靈的完全分割。

然而在拋棄了既有的身分與社會角色之後,人們進入網路世界的互動形成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人們在匿名的身分下,所運用的文字比平日更為辛辣、激情與多樣化,甚至是平日熟識的同學、朋友到了網路上的互動,也常常有超乎平常的演出。更進一步的分析人們在網路上的互動可以發現:網路上的溝通除了去身體化之外,其可以稱得上是一種轉換的形式。網路的溝通模式既不是純粹的對話,更不是單純的書寫,他是一種特殊的語法、句法構成的語言形式。而且,網路使用者也感受到這種溝通在表達上的不完整性與困難度,開始使用一些特殊字眼和符號來補足或強化原來溝通模式的不足,這種情形在網路越來越發達之後,衍生的特殊文字和符號也顯得越來越多。此外,我們也能在網路上大家的唇槍舌戰當中爬梳出一些脈絡。因為網路上的閱讀較重資訊性與即時性,即使是評論也常常顯得標題極為聳動,內容卻顯得有些耍嘴皮子的樣貌;而且少有人能在網路上描述一個完整的事件或故事,大家為了文章的「廣告性」、「閱讀率」往往相當簡短而空洞,因為如果文章太長或是較為深刻的話,這篇文章在網路上勢必是失去「競爭力」的--沒有人看,也漸漸的被大家所遺忘,根本引發不了共鳴或相關的討論。因此,在網路世界中,無論是一來一往及時的訊息溝通,或是個人情意或意見的論述,都可謂產生了一種和現實生活社會互動迥異的模式與面貌。然而,這樣的社會互動模式也對現實世界中的人際互動產生相當的影響,讓人不禁也常在日常人際互動中嗅出了幾分「BBS文化」的氣味。

網路世界既然能夠拋棄原來生活加諸於自我的社會壓力,自然也成了人們的最佳「避難所」。在跳脫了所屬社群的種種制約之後,人們在網路上重新尋獲了一種新的身分和角色,來進行不同形式的溝通與互動。用一個不同的、沒有人知道的隱藏面貌和人做溝通與互動,往往可以變得無所不談,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也提供了一個心理治療的空間,甚至人們可以在轉換之後的角色中增強信心,進而獲得心理補償與救贖。然而,這個地方產生了一個吊詭的現象:當人們企圖從網路中尋找歸屬感,他的人際互動都只存在虛擬的社群當中,卻也造成了他和現實世界的疏離。所以可能會有「網路上癮」的現象發生,往往每當其離開了所歸屬的虛擬社群之後,便顯得不安與無助,因此又再次進入網路世界尋求寄託。不過,網路上對於身分與社會角色的「解放」也不必然是絕對的。在網路上所互動的對象,以及所屬的虛擬社群也可能會對個人造成社會壓力。所以網路中的人們也會因此常常轉換身分甚至轉換社群。

然而人們往往並不滿足於網路上的互動和溝通,畢竟人類社會仍未完全「虛擬化」。所以在網路的「相識」之後的一段時間,人們會有想要見面的慾望,希望彼此在「真實」的世界當中也能有同樣良好的互動。然而,一旦見面之後,雙方原來在網路互動中所建立的關係可能因此而結束。因為人們在網路社會中的「自我」和現實社會中的「自我」可能呈現的是不同的面貌,而且「不可見」的虛擬世界讓彼此很容易美化對方,或存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空間。除此之外,當喪失了網路中多樣性人格呈現的機會之後,人們被要求以單一的實體呈現「自我」,這樣便使得互動的自由度遭受相當的侷限。

但是,在網路中也開始出現一種情形:溝通互動的雙方,都願意僅擁有在網路中的友誼或感情。網路是他們唯一的感情與友誼的世界,甚至還有「網路性愛」或是「網路婚姻」的產生,他們在網路上進行婚姻的互動與生活。然而,若以「生育」、「經濟」或「社會」功能的婚姻觀來看,這樣的婚姻觀當然顯得離經叛道。不過,值得提醒的是,如果真有一天發生了這種形式的婚姻,我們的社會和法律該以什麼樣的角度視之待之?

從網路世界的建構之後,人進入了一個新的符號世界中。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人的主體也重新被建構,並且是透過網際網路和現實生活拉扯後的邏輯來進行。然而,隨著網路事業的發達與普及,網路世界也開始擴張,甚至有侵吞現實世界之虞。虛擬世界的擴張,使得人的現實主體轉換,而客體也必須透過網際網路的邏輯、符號系統來重新加以建構。我們可以試著想像一個社會,每個人都是匿名的,隨時可以轉換身份和角色,而且在這個社會中,只有符號,人的互動喪失了「人味」……在這樣的網路世界建構的過程中,人們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呈現自己,乃至於認識世界或和他人溝通互動的方式,都開始改變。因此,我們可以省思一個問題:究竟是人們在「使用」網路,抑或是網路「操縱」了人類的行為和思考模式呢?


【Reference】
1. 李茂興、余伯泉譯,社會心理學,弘智文化,1995;p173-186,p223-273
2.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揚智,2000;p60-77
3. 陳豐偉,網路不斷革命論,商周,2000年4月
4. 陳豐偉,文化人的失語震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5. 楊照,Café Monday,新新聞
6. 郭峰淵,這就是台灣網路世界?,中國時報

台長: 南來瘋
人氣(45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夢幻雙面小男孩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
小鴨影音 http://eet.cc/
2020-08-03 02:25: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