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9-02 14:57:00| 人氣86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擺渡打狗港的兩岸-旗津與我的邂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也許是厭倦了在小小的社團辦公室裡頭的高談闊論,或者在電腦前翻攪著各種無邊無際的知識份子的焦慮,也許是疲於鑑賞著哪家咖啡廳的裝潢與音樂,我一直有種慾望,想逃離自己平日習慣的生活方式與人際群體。也或許是擔心著自己逐漸累積著知識的狂妄,或者只競逐在各種論述的泥淖之中,反而無法察覺自己的無知,並且囿於自己有限的想像和侷限的視野,有種強大的趨力始終誘引著我,想從學校、醫院、書店、和圖書館中「出走」,想出去外頭交交新朋友,體驗著不同的氣息與步伐。

於是順從著自己的慾望,在熱心的師長提供了積極地協助與引導下,我們來到了旗津,開始了往返於打狗港兩岸的旅程。這段旅程,不僅僅是高雄市區和旗津的往返,對我們而言,它同時也負載著城鄉的、知識群體與庶民的差異,因此一趟又一趟的旅程與參訪,高雄市區與旗津的場景交替,在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差異的體驗歷程中,逐漸凝鍊著思緒裡難解的糾結與拉扯。雖然有著各式各樣的「學習計畫」或者各種文獻提供的「社區介入」的技巧,然而當初的「為逃離而介入」的動機卻成為我們在面對旗津之初,毫無頭緒的狀況下,不斷檢驗自己,不斷審視自己的社會位置的攪拌器,一直翻攪著我們的思緒。相信這樣的掙扎與糾結是需要的,也對於我們思考自己的方向有很大的助益,然而這些的顧忌也的確讓我們在剛到旗津時,和旗津朋友們的互動往往顯得緊張兮兮,而放不開。在分別拜訪旗津當地一些主要的社區組織之後,原本同行的朋友漸漸在這趟旅程中退離。有的因為課業的壓力,有的因為其他社團工作開始籌備,有的則在這樣的體驗中尋找不到繼續下去的動力,有些則因為這趟旅程和原本的設定與想像有些差距,朋友們誠懇地面對自己個別的狀況與想法而紛紛離開。或許是感覺到自己當初的「出走」的慾望似乎還沒有滿足,也許是在這趟旅程啟程之初,給自己也給幫助我們的旗津朋友、師長的承諾,我選擇繼續這趟旅程,搖搖晃晃地擺渡航行。

在經歷了各種思緒的翻攪,並且不斷地審視自己的位置的歷程之後,逐漸拼湊著自己可能比較適當的位置與態度。不過這絕對不是自己心中已經有了什麼樣子偉大、完整的答案,或者進入社區的金科玉律,我試著讓自己放輕鬆一點走到旗津裡頭去交朋友,很誠懇地和他/她們表露自己的想法,懷著好奇與敏銳的態度,試著去體驗與漫遊。說來真的是種神奇而美妙的感覺,當我逐漸放開那些也許屬於知識份子的焦慮,掙脫開各種研究方法的綑綁之後,在旗津交朋友開始輕鬆有趣了許多,也更加容易、順利起來:在渡輪上很輕易地就和越南女子聊了起來,還相約去哈瑪星吃河粉、看西子灣的日落;在路邊喝楊桃湯,很自然地就和隔壁賣韓國貨的老闆娘打開了話匣子,聽她分享著自己嫁來旗津的甘苦。此外,另一方面,我也開始了旗津三輪車阿伯阿媽的訪談,希望能為他/她們也許平凡但是誠懇真切的生活(生命)做些紀錄。也許是他/她們已經漸漸習慣有我這個很怪異的年輕人看他們賭十三支,阿伯阿媽們開始與我攀談,使得我之前在三輪車班「硬蹲」的焦慮逐漸消散。更讓人欣喜的是,老人們在接受了我的訪談之後,我們的距離似乎更為拉近了,因為他們彷彿發現,我對他/她們有興趣,而不是天后宮到底是民國前幾年蓋好的。當老人們開始述說著關於自己的故事之際,我體驗到了一種和之前不同的互動關係。我們之間的談話不會顯得緊張兮兮以及彼此猜疑,同時阿伯、阿媽也開始展露著他對於我這個小伙子的好奇與關心。

和旗津的朋友的接觸經驗裡頭,我驚覺於旗津和高雄市區的巨大差異。旗津宛如一個被高雄遺棄的孤島,雖然和高雄市區只有短短5分鐘的航程,然而她的社會、經濟條件卻讓人詫異地和高雄市區有著如此大的不同。或許是這種「被遺棄」的感覺,旗津人不是大量地流到高雄市區、鳳山地區,留下來的人也大都因為家庭、事業的緣故而被綑綁在旗津孤島上,有種逼不得已的無奈。我很少在旗津看到有人開懷地笑、會心的笑,也很少遇到以身為旗津人為榮的朋友,也許是自己還不了解旗津,也許是自己在這裡駐足的時間還不夠長,但是我總有著一些猜想:旗津人是不是連自己都不喜歡這裡?如果是,他/她們為什麼不喜歡住在這裡?旗津真的這麼不好嗎?哪裡不好?

最近市政府開始宣揚著要在旗津「發展觀光」,要讓旗津成為「東方夏威夷」。或許是為了趕在年底市長選舉之前有些顯著的成果,旗津最為熱鬧的廟前街,模仿了哈瑪星、西門町還有台灣各地的無數的徒步區,貼起了地磚,立起了一種不知道怎麼稱呼的路燈。報紙上每隔幾天就有關於「發展旗津觀光」的各種「美好」願景,看來旗津大興土木的日子不遠了。

在旗津,我感受到了旗津朋友有著和自己過去相同的體驗。我大學以前住在苗栗,隨著求學、就業的歷程,苗栗人一步一步地遠離了家鄉,而苗栗縱使有著好山好水,卻沒有「發展」成為「觀光明星」,因此我感受到苗栗的年輕朋友隱隱懷抱著對於家鄉的無奈、自卑與認同危機。而近來台灣各地的農村、漁村都大肆宣揚「觀光大縣」的施政方針,先不論「發展觀光」的方向的適宜性,不過我們可以發現其「套裝」地不斷複製著同樣的觀光策略與美感形式,循同一模式在各地大興土木,兌現著「水泥化」的觀光支票。

我開始了我的跳躍的思考或者幻想:這樣的觀光發展是不是過於暴力?它的成效如何?台灣養的起多少個「觀光明星級」的農村和漁村?除了大興土木,讓旗津變成「東方夏威夷」之外,有沒有什麼樣「發展旗津」的方式能夠真正地讓旗津人開始喜歡住在這裡,對身為旗津人感到自信,並且對於旗津本身的事務有一種集體性的關注?有哪些方式能夠「不那麼暴力」地發展旗津的觀光活動,並且深化旗津觀光的內涵與獨特風味?最後,或許有點「不食人間煙火」地,我想發問:是不是一定要「發展觀光」才能夠讓旗津人展顏歡笑,活得更好?

在經歷這些自我的思辯與提問之際,我希望能在「大處著眼」的理解問題與觀看的方式之外,期許自己能培養「小處著手」的習慣,從一些實際的小地方著手,作為解答自己問題的一種嘗試。

我們開始積極地藉由目前在旗津接觸的朋友的引介,籌組一個以高雄地區的旗津人大專學生為主的「旗津人口述歷史工作坊」,並邀請旗津當地社區居民、在旗津工作的朋友、以及高雄地區各大專院校學生的共同加入,希望能藉由這樣的集結,形成旗津人大學生和當地社區組織的聯繫網絡,並進一步尋求並醞釀發展旗津青年組織的契機與能量,孕育更為長期的旗津社區工作能量,也希望提供發展大學生對於社會組織與社區工作的參與的一種嘗試,並建立學生組織與社會團體合作模式。此外,在更為長期的脈落中,我們也期待在口述歷史的實踐歷程中,帶動社區的活力,聯繫起旗津人大專生與家鄉的臍帶,發展更為細緻的旗津認同,也經由老人們的生命故事,提供代際間相互理解的機會,發展共同體意識。並期許能提供在「水泥化」的觀光政策之外,另一個重新審視並深化旗津觀光實質內涵的機會。

在每回擺渡於打狗港的旅程中,我便如同經歷了一趟回鄉的歷程。在與家鄉牽攣幾百里的城市裡求學、生活,一趟趟旗津的旅程成為自己遙想家鄉的一種儀式。不過,旗津四周環海,我的家鄉倒是山比較多。

台長: 南來瘋
人氣(86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悄悄話)
2010-06-28 20:32: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