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20 17:48:40| 人氣5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心稱讚的威脅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網路轉載"做個A+爸爸""
小心稱讚的威脅性
一般人認為,稱讚(或讚美)是一種有效的教養方式,殊不知它可能隱含某種威脅性。最主要的陷阱是稱讚(包括獎勵)有可能隱藏父親的控制意圖。

鄰居一位小學三年級的男生,在家裡算是功課不錯的孩子,父母會稱讚他,希望他更棒。所以他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要表現優異。不過可能智力不是很夠,或者方法不太對,所以讀起書來就是很吃力。例如考試時,已經要交卷了,他都寫完了,可是卻遲遲不交出來,檢查一遍再一遍。在畫圖時,他也很沈悶,因為他要畫得很好、很好,好久、好久,好仔細、好仔細,深怕自己沒辦法獲得第一名。

有一次,老師請他過來,和他討論,想輔導他。老師問他:「你是不是很怕自己沒辦法得到第一名?」

他本來不承認,不過後來他說:「對,老師,我很怕得不到第一名,因為我很怕輸給人家。」

「你是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老師再問。他愣在一邊,想了半天,好像有所感觸。他沒回答。不過,事後他寫一張紙條子給老師:「老師,我承認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很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好。所以,我的壓力很重。」

他只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卻已經背負很重很重的擔子,怎麼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呢?

鼓勵是就事論事,具體描述孩子行為的內容,然後給予正面的語言回應,如此可以鼓舞士氣、激發再接再厲的勇氣,而且是沒有負擔的。因為,即使表現不好,只要過程努力也可以鼓勵。甚至,可以根據孩子自己的評價而加以鼓勵。稱讚就不同了,它是基於孩子的好表現,是由父母的角度評價,而且是對「人」的讚美,有時會附加物質的獎勵,如金錢或玩具。

例如考試成績好,父親一句「你好棒!」孩子會很高興;不過當表現不理想,就會取消稱讚,孩子於是立即墜入情緒低谷。這其實是一種控制形式。上述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之所以會壓力大,求完美,是因為父母的稱讚,讓他一心一意想要成為有完美表現的人,以符合父親的期望。

讚美(有時候賞識亦然)確實要謹慎使用,否則可能會造就一個一輩子追逐掌聲的人,這樣的人生比較辛苦,比較累。一個中年女性團體夥伴塔雅,述說她在父親的稱讚之下,無形中塑造她成為一個「能幹的女兒」。即使長大結婚之後,仍持續保持「能幹的女人」的形象。

小時候,塔雅在父母親的心目中是個乖女孩。一般父母大都會以「很乖」來稱讚孩子。在父親的心目中,她和哥哥不同。哥哥不聽話,懶散,叫不動。塔雅很聽話,很勤勞,很孝順。從小她就很會要求自己符合大人的期望,做什麼事都很勤奮。爸爸稱讚她很乖巧,結果她放鬆不起來,也瘋狂(也就是三八)不起來。到現在四十幾了,還會認為閒著沒事做會有罪惡感。她會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壓力大,像是有一根繩索如影隨形。

「賢妻、良母是女人肩頭上的擔子,對女人壓力太重了!」塔雅感慨,身為女人從小被以勤勞、負責任、能幹等期許,做得到,被讚美,做不到,會有愧疚感。造成她將家事一肩挑,很能幹,而男人則「什麼都不會也沒關係」,所以男人在女人做家事時,在一旁納涼。「說不定許多女人到去世時,都不知道她肩膀上承擔著太重的重量。」塔雅有很深的感慨。她繼續說:「其實很多女人對自己的要求都很高,這多半來自父母親的期望與稱讚。」

稱讚讓孩子在達不到父母親的期望標準時會有罪惡感。塔雅承認:「一個本來就有責任感的人,你愈是稱讚她,她活得愈痛苦。我就是這樣的人。我會注意父親的眼神與對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我很怕讓他失望!如果父親稱讚我,說我很乖,我那天就會很快樂。不過,如果整天他都沒注意到我,給我稱讚,我就會很失望。青春期我有時想叛逆,想做自己要做的事時,爸爸就會不高興,說我不乖,不聽話。那麼我就會很難過,就會調整自己,再度讓父親高興。小時候,我就做很多很多的事,到現在也是很勤奮,有時候體力都不行了,還是硬撐。有些事不一定非我做不可,但是我仍然會要求自己去做,不能偷懶。」

稱讚所造成的束縛與壓力是一輩子的事。它不易覺察,有時即使你已經覺察,它仍然頑固地在無形中束縛著你。「我在小孩小時候對他們要求很多、很嚴,現在想起來滿難過的。我為什麼會要求他們那麼多呢?現在我已經調整腳步:就讓他們去吧!他們青少年有他們自己的天地。我只有祝福、支援他們而已。」塔雅有深刻的覺察。

我們會認為稱讚是一件好事,習以為常,而忽略它潛在的威脅性。稱讚是一種外在評價,過度使用,被稱讚者會上癮,會一味地注意別人的眼光,而且稱讚的話有可能成為縛人的、難以解開的繩索。

 


本文轉載自網路信件,若有不當敬請告知

台長: 徐老師
人氣(5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親職教養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品格教育時代的親職工作
此分類上一篇:不同階段的管教方式:四到八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