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15 08:22:41| 人氣2,5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涯共此情(小娟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晨曦中的靜思精舍,浸潤在金色的光輝中,清風徐徐格外的令人心寧。樹梢上的新芽綻放著生命的喜悅,欣喜地將春意傳向人間,露珠點點將樹兒們點綴的更加翠綠。

 

荷花綻放新姿,為全球慈濟人展露嬌顏。鳥啼蛙聲蟲鳴遙遙相應,合奏著「歸來」,迎接異鄉遊子回到心靈的皈依處。

 

聲聲佛號沁入人心,在靜謐祥和意境下見到紀雅瑩師姊,她所散發出來的那份安詳,更加讓人感受到她內心的歡喜自在,與靜思精舍的美渾然合一。

 

紀雅瑩於1996年受證,法號慈幸。就如紀她所說「幸福又幸運」,一生貴人不斷,事事順心,舉手投足間洋溢著快樂的因子。難怪朋友總是羨慕地問:「妳上輩子到底是燒什麼牌子的好香?」

 

善的種子

 

紀雅瑩於1951年出生在雨絲紛飛的基隆。爸爸媽媽都是高教育水準的社會人士,在紀媽媽懷有老大時就跟紀爸爸說好,如果生女孩子就照著「真、善、美」來取名。所以排行老二的紀雅瑩,本來取名為「雅善」;後來為了一些因素改名為「雅瑩」。

 

「所以我一出生就帶著『善』的種子而來。」紀雅瑩笑著說。

 

而這顆善的種子,在幾十年後從台灣飛啊飛,飛到了地球的另一邊--澳洲,落地生根,扎下了慈濟的根,開枝散葉,如今果實纍纍,成長茁壯。

 

在澳洲發揮了無限的良能,結了無數善緣,與澳洲的師兄師姊一起成長慧命,如今擔任慈濟在澳洲五大聯絡點的執行長。今年更是帶著55位澳洲慈濟人遠渡重洋,來到了台灣花蓮,來到靜思精舍,尋找心靈的根。

 

天主教的洗禮

 

紀雅瑩有兄弟姊妹各一個。一出生就擁有爸爸媽媽及周遭親友的愛;求學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父母師長心目中的乖寶寶。由於紀爸爸是台大畢業,又曾到上海留學,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所以孩子念國小時,紀爸爸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最佳的讀書環境,共換了三間學校,用心良苦與古時「孟母三遷」相輝映。

 

中學就讀天主教的「聖心女子中學」,如詩般少女情懷嚮往著修女那份雅緻寧靜的感覺。

國一時便回家跟爸爸反應:「爸,我想去受洗。」

 

紀爸爸和顏悅色地說:「好,但是我們慢一點再洗禮也沒關係。」

 

到了高一又忍不住跑去跟紀爸爸說:「爸爸,我想當修女!」

 

紀爸爸還是:「很好!很好!不過再慢一點。」

 

等到紀雅瑩熱情稍退,紀爸爸才跟她分析:「信仰的宗教,如果以後會影響婚姻,還是等到結婚後再去確認自己要走的路是什麼!」一步步引導紀雅瑩走出一條屬於自己想要走的路。

 

在「聖心」六年的求學生涯,除了功課外,每天晚上要念聖經;早課都要講十二個感恩,從國家、社會、父母……一直到物質、自己,大地萬物都要感恩。

 

在天主教的薰陶與紀爸爸用心的牽引下,紀雅瑩慢慢地架構起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一顆最柔軟的心,一顆對萬物感恩的心。所以一接觸慈濟,聽到上人所強調的「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一下子就與心深處那份感恩心相印證。

 

慈父的愛

 

有一次學校辦母姊會,媽媽有事不能來,紀雅瑩寫了一封信給爸爸,希望能看到爸爸過來。結果母姊會那天,真的看到爸爸出現時,她不自覺地流下淚來,心裡一直覺得爸爸好偉大喔!那種心裡的震撼讓她至今銘記在心。

 

考上銘傳商專銀行保險系時,紀爸爸為了慶祝大請宴席。那時的紀雅瑩心裡納悶著,跑去問爸爸:「爸爸,我考上的學校又不是最好的,為什麼還要請客呢?」

 

「妳考上的學校,在爸爸的心目中等於是考上台大。」爸爸慈祥地回答。

 

畢業後考上三菱公司,擔任纖維科的秘書。因工作上的關係認識了現在的先生,交往沒多久就結婚。

 

紀爸爸一向有高血壓,在大年初四早上跟家人說身體不舒服後,一躺下去後就沒有再起來。直到紀雅瑩去探望時才發現,紀爸爸已安詳地離開人間。她內心雖然有太多太多的不捨,仍慶幸爸爸沒有受到病魔的折磨,走的安詳而自在。

 

幸福又幸運

 

由於先生是日本華僑,從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尊重」,從小的觀念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媽媽最重要,延續給孩子的也是這樣的觀念。所以在家中,紀雅瑩是個被捧在手心呵護的寶,不但先生體貼,萬事都替她準備周全,連孩子也是貼心而乖巧。

 

有一次孩子跌倒,她跟孩子說;「這是我的身體,你怎麼可以跌倒,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媽媽?」用智慧教導孩子愛護自己的身體,母子間的感情非常融洽。

 

像這次回到花蓮尋根,先生知道她胃腸不好。特地幫她把棗子一天一包分裝好,放進行李箱。幸福的家庭,讓雅紀瑩有了回饋的心。

 

發好願

 

從小無宗教信仰,唸書時自然接觸天主教,紀雅瑩沒有想到有一天會與佛教有了接觸,更結下如此深的因緣。

 

有一次因為覺得孩子名字取的不好,在朋友的引見下與慧律法師見面,當眾請示一些事情。那天晚上就夢見一個夢境,到了一個地方皈依一個法師。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皈依了隆峰寺天代法師。也開始參與一些慈善活動,加入了慈濟會員。

 

那時功德款是交給靜暘師姊的委員收,一次三年份繳清。雖然每個月都有收到月刊,卻從來沒有仔細去看它。

 

那時家住外雙溪,屬於高級住宅區。做善事做得法喜充滿的她,如果聽到有某位太太不快樂,便會開導她多做善事就會快樂。於是打電話到台北慈濟分會,詢問是否可以去向朋友收善款。得到的回答是:「要委員才能收善款!」

 

紀雅瑩心裡想:「那我就來當委員就好!」一個純粹助人快樂的好願,讓她與慈濟這份深緣開始萌芽。

 

1992年因先生護照的關係正考慮移民澳洲。因善款不想間斷,於是拿著100萬到慈濟台北分會,得知慈濟要在大陸蓋大愛屋,便登記了四間大愛屋。陳錦花師姊更留下翁千蕙師姊在澳洲的電話,希望紀雅瑩善根不要間斷,即使遠在異國仍然可以發揮這份良善。

 

震撼

 

也許是因緣未到吧!紀雅瑩一到澳洲先接觸別的道場,參與了一些活動。有時就帶領一些朋友打掃佛光山,甚至與先生二人放下身段打掃廁所。

 

有一次與先生參加了佛光山的浴佛節,因過程有點緩慢。身旁一位老婆婆說:「要得到好東西是需要經過磨練。」二人聊得投機,最後老婆婆請雅瑩幫忙接引她的媳婦走入佛教。日後,老婆婆成了乾媽,這位媳婦成了慈濟委員,成了紀雅瑩的好幫手。

 

1992年底,林勝勝、林雅美、呂秀英師姊到澳洲幫ME.Druit hospital募一台「心臟監視器」。因為當地民眾有的住在偏遠地區,發生狀況如果沒有「心臟監視器」先得知一些狀況再做處理,病患很容易半途往生。

 

紀紀雅瑩得知這個訊息後,便向師姊表示她要全部負責這個款項。沒想到師姊給她的回答是:「不可以!」

 

紀雅瑩心裏第一個反應是:「哪有這樣的事?」

 

於是師姊開始與她分享當初上人建院時堅持的理念與種種艱辛過程。她聽完後,心裡好震撼,也很慚愧。覺得上人的理念很特別,開始對慈濟產生好奇。

 

捐完錢後,師姊又打電話來表示要持續關懷這家醫院。於是紀雅瑩開始當起這家醫院的志工。每個星期從家中坐巴士到火車站,再轉車到醫院。足足二個小時的車程,到醫院只做一個小時插花、餵食等工作。

 

有一次紀雅瑩連續兩個禮拜沒來,就有病患跟她說:「你怎麼這麼久沒來,你插的花很漂亮。」簡單一句話,讓她有被重視的感覺,每個星期都很期待這天的到來。

 

在那遙遠的地方

 

那時雅美師姊人在澳洲帶動讀書會,一次聽一卷「悟」的錄音帶,聽完後再起來心得分享,效果非常的好。而紀雅瑩對靜暘師姊的一句話最有印象--「降低你的標準,就是提高你的水準。」簡單一句話讓紀雅瑩與孩子間的互動暢行無阻。

 

而有心參與讀書會的人,有的甚至開了近一小時的車程來參加讀書會,反應非常好。如今這些人都成了慈濟委員,與紀雅瑩共同承擔著淨化人心的使命。

 

四年後,慈濟的種子轉到了Liusham Nursing 老人院繼續發芽。紀雅瑩每次跟老人們互動時,老人們最喜歡比手語,尤其是「普天三無」。經過雅紀瑩詳細的解說歌詞的意義與上人的理念,大家比「普天三無」時特別帶勁。不但老人快樂,參與的志工也浸潤在助人最樂的喜悅中。

 

有一件事卻讓紀雅瑩至今想起來仍深深抱憾。一次紀雅瑩答應一位老人家,要親手做包子給他吃。後來因為有事,一個星期沒去。結果下次再去,提著熱騰騰的包子去找那位老人家時,老人家已無福享用,離開人間。這樣的遺憾一直留在她心裡。

 

做中學學中覺

 

由於大家致力從事慈善方面的工作,讓澳洲政府對「慈濟」有了良好的肯定。原本在蔡謝慎師姊家「聯絡點」,在政府的認可下,1996年正式登記成立「慈濟澳洲聯絡處」,紀雅瑩承擔了副負責人,並身兼文宣訪視等數職。而讓她成長最多,卻是訪視。

 

有一次,紀雅瑩回台灣,跟著台北師姊到感恩戶家中探訪。第一個個案是一個先生過世的照顧戶,家裡非常的亂,幾乎沒有可以立足的地方。第二個個案是一個雙眼失明的照顧戶,卻將家中整理的一塵不染,連洗手間也是潔白如新。

 

看到這二個截然不同的境呈現在眼前,才瞭解到上人常說的「一切唯心造」。人心最重要,肢體的潛能真的是可以無限的發揮,只要用心就不會受外在因素的影響。

 

還有一個個案也讓紀雅瑩深思。有一個照顧戶,先生往生,本身有輕微的精神障礙。常到外面撿垃圾回家放。師姊們剛到時,幾乎是臭味撲面而來。平常都是幫傭隨伺的紀雅瑩,二話不說挽起衣袖,一起投入打掃的煥然一新。

 

回程在附近的雜貨店買東西,老闆說:「你們根本是做白工,等一會她還是把東西又搬回去。」

 

紀雅瑩心裡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去幫忙她?」「還是要去做!因為我們是在修行,世間任何一個看得到的苦難都不應該放過!」她告訴自己。

 

清淨的智慧

 

在澳洲有一個個案,一位孕婦因車禍傷到脊椎,半身不遂。澳洲的志工每天輪流到家中幫她洗澡、做按摩,並每個月500澳幣幫助她度過難關。一年多後師姊再去看望她時,才發現案主本來就能走動,只是為了爭取保險金而有所隱瞞。

 

志工們頓時有了被騙的感覺,雅紀瑩安慰大家:「其實她只是自己騙自己,我們的慈悲心仍在,並沒有損失。」有智慧的一句話,讓大家重燃對人性的希望,認定了慈悲心的意義。

 

還有一次在布達做骨髓捐贈,在報紙刊登驗血活動。紀雅瑩接到一封來自Lithgrw監獄的信。一位新加坡的受刑人林先生,表明他三十幾歲了,從來沒有做過好事,希望有機會能捐血救人。因為澳洲的法律規定,受刑人一律不接受捐血。紀雅瑩知道林先生的願望後,心裡很想幫他完成心願。

 

於是就寫信給他,告訴他不一定要捐血才是做善事。並邀了幾位師兄師姊到監獄去探視他,拿了上人的「靜思語」與他結緣。同時鼓勵他可以在獄中做些東西義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於是,林先生開始做皮雕,並做了一幅皮雕的佛像送給紀雅瑩。紀雅瑩將它整理裝框後,在「台灣同鄉會」的募款會上說明林先生的善心,以3000澳幣賣出(合台幣6萬多元),達成了林先生一心改過為善的心。並進一步利用慈濟書刊,輔導多位受刑人,讓他們逐步獲得心靈的平靜。為走入歧途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們,點上一盞燈,安撫他們不安的靈魂,指引一條為善之路。

 

邁開大步向前行

 

澳洲分會在即將滿6週年的199728日,正式邁出另一大腳步-教育。

 

在雪梨的人文學校正式開學,共招有80幾位幼兒班至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而人文學校聘請老師的考題別出心裁,「如果學生不肯講中文,你要如何應對?」從應對中選出符合慈濟理念的老師,為下一代的教育用心良苦。到後來學生越多,老師不夠時,紀雅瑩也執起教鞭,當一個「育作英才」的「鮮師」。

 

天涯共此情

 

一樣的地球,一樣的慈濟情懷,一樣承擔著上人「淨化人心」的使命。雖然腳踏不同的地,全球慈濟人為所在地付出的情懷是一樣的真誠。

 

就像上人一再強調的「愛灑人間」,這份「愛」從花蓮出發後,全球慈濟人合心協力將這份「愛」緊密地編織成一張網,覆蓋著受傷的地球。不斷修補著人間的缺憾,切切實實地將「愛」灑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即使是人煙罕至的地方!

 

紀雅瑩相信,只要用心經營,「愛灑人間成淨土」不再只是一個理想;而是全球慈濟人一個共同希望達成的目標。

 

2002.06.16

台長: 許老爹
人氣(2,5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小娟娟懷念文稿 |
此分類下一篇:牽手相「髓」(小娟娟)
此分類上一篇:最深切的期待(小娟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