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7-13 04:32:29| 人氣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解大藏經 金石堂好書開箱

網路好康分享圖解大藏經

金石堂網路最大書店,好康分享,好書推薦,國內外精選好書,玩具精品,動漫模型,

服飾鞋包穿搭必備,時尚精品,品牌手錶等等的第一手好康資訊~都在小編的好康分享裡喔~~~

小弟最近再幫朋友找圖解大藏經,經過比價後決定到"金石堂網路書店"這裡買,東西好,客服態度棒

有問題處理不囉嗦~~~一開始以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是只有賣書而已,逛過他們的網站後發現,規模其實不輸各大網路商城

有各式各樣的好物喔,玩具模型,動漫商品,日常生活用品通通都有,而且價格比較親民哦~~~~建議各位朋友可以多來金石堂網路書店逛逛比較,可以挖到不錯的好康喔





商品網址:

















  • 《圖解大藏經》






    認識佛教的百科全書----大藏經








    《大藏經》是佛教典籍的匯編,又稱「藏經」、「三藏經」或「一切經」。它包括經藏、律藏、論藏三藏的內容。此外,還包括有關經、律、論的注釋和疏解等「藏外典籍」。一部《大藏經》包含幾千部經,可謂浩如煙海,就像是一座藏滿佛經典籍的圖書館。《大藏經》歷來頗受佛教高僧大德和僧徒們關注。它不僅是僧徒學習和研究佛法的教材,還作為佛法的代表被無數信徒頂禮膜拜,也是文化研究者的必讀必藏之書。








    本書在佛教三藏為數上千的典籍中精選近二十部最有代表性的經典詳盡解讀,盡所能還原《大藏經》的完整樣貌,希望能將浩瀚玄奧的佛理與智慧無障礙地傳給每位讀者。








    ˙《大藏經》是如何集結而成的?




    ˙為何在佛教典籍中地位如此崇高?




    ˙《大藏經》匯集了哪些佛教經典?








    本書特色








    遇見與你最有緣分的佛經,一本通曉佛教精深奧妙的智慧




    讀懂最完整的佛教經典總集








    《大藏經》----受到頂禮膜拜的聖典








    ˙精粹選題:




    在上千部佛教經典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二十部,包含《阿含經》、《心經》、《金剛經》、《法華經》等,做深入解析,讓讀者能夠輕鬆得到佛經典集中的人生智慧。








    ˙影響深遠:




    佛祖涅槃後,經歷多次的集結討論而成的《大藏經》,在佛教流傳入中國後,經過多位佛經翻譯大師的譯著,使得佛教傳布更加容易,讓佛經智慧更能深入人心。








    ˙圖文、表格解說:




    兩百幅精美手繪插圖、一百多張濃縮精華示意圖和表格,與文章相輔相成,讓閱讀更加輕鬆,不再枯燥乏味。












    圖解大藏經-目錄導覽說明








    • 滿文大藏經》中的佛教尊像




      《大藏經》結集圖




      編者序:游走在《大藏經》的慧海佛光中




      本書內容導航








      第壹章如何讀懂佛經?佛經入門必讀




      1.什麼是佛經:佛陀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




      2.如何判斷佛經:四依法和三法印




      3.佛經的基本結構:經題、譯者、經文




      4.經題透露的資訊:人、法、喻




      5.屬於哪一類:經題透露的其他資訊


      金石堂好書開箱

      6.冗長的頭銜:佛經的翻譯者




      7.佛經怎樣譯成:佛經的翻譯過程




      8.劃分經文內容的三部分:三分科經




      9.佛經的序言:序分




      10.用故事來說法:正宗分
      現金回饋點我了解



      11.弟子怎樣執行:流通分




      12.靈活多變的文體:長行、偈頌和密咒




      13.一部經文的骨架:佛經的科判








      第貳章什麼是《大藏經》?《大藏經》概說




      1.「一切經」:《大藏經》的經名釋義及經文來源




      2.浩如煙海:《大藏經》三大語言系統




      3.記載佛陀教法的經典:經藏




      4.僧侶日常生活的準則:律藏




      5.後世弟子對經、律的闡釋:論藏




      6.三藏的結集:印度佛教史上四次著名的結集大會




      7. 任何經典都能入藏嗎:判斷《大藏經》的標準




      8.一個基本的概念: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9.佛教的傳播: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




      10.原汁原味的經典:巴厘文《大藏經》




      11.《大藏經》在東方的傳譯:漢文與藏文《大藏經》








      第?章漢地的翻譯系統:漢文《大藏經》




      1.從印度到中國:漢文《大藏經》的來源




      2.幾經刻印:漢文《大藏經》的主要版本




      3.中國第一部官刻《大藏經》:《開寶藏》




      4.流傳最廣的《大藏經》:《大正藏》




      5.二十六個部類:《大正藏》的結構分類




      6.《大正藏》概觀:二十六個部類內容提要




      7.《大正藏》各部經目細說:經藏與律藏




      8.《大正藏》各部經目細說:論藏與其他




      9.怎樣查閱《大正藏》:《大正藏》的目錄、內文和校勘




      10. 迄今收錄佛經最多的《大藏經》:《中華大藏經》




      11. 什麼是《契丹藏》、《龍藏》......其他重要的《大藏經》版本




      12.《大藏經》如何衍生佛教派系:漢傳佛教的宗派








      第肆章西藏的翻譯系統:藏文《大藏經》




      1.譯自梵文和漢文:藏文《大藏經》形成的淵源




      2.《甘珠爾》和《丹珠爾》:藏文《大藏經》的內容結構




      3.寫本與刻本:藏文《大藏經》的版本流傳




      4.收錄佛陀教法和戒律:《甘珠爾》




      5.收錄後世祖師的論著:《丹珠爾》




      6.最古老的藏文《大藏經》:《丹噶目錄》




      7.「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藏文《大藏經》的翻譯者




      8. 它們在這裡誕生:藏區三大印經院




      9.其他流傳形式(1):瑪尼石刻《大藏經》




      10.其他流傳形式(2):貝葉經《大藏經》








      第伍章佛陀教法的彙集:經藏




      一 阿含部




      1.阿含部的重要經典:《阿含經》的誕生




      2.《阿含經》的結集者:大迦葉和阿難




      3.《阿含經》的緣起觀:四諦與十二因緣




      4.《阿含經》對生命的認識:五蘊、十二處與十八界




      5.《阿含經》中的解脫道:三十七道品與八正道




      6.《阿含經》的輪回觀:因果業報與六道輪回




      7.阿含部另一重要經典:《大念處經》




      8.通往解脫的單一道路:四念處




      9.對治四種錯誤認識:四念處的修法








      二 般若部




      1.最短的大乘般若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心經》的來源:出自《大般若經》




      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題的含義




      4.《心經》般若思想的核心要義:空




      5.《心經》的修學次第: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




      6.最高的大乘般若經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7.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題的含義




      8.《金剛經》的主旨: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9.修行與圓滿:《金剛經》中的人生觀




      10.佛眼中的紅塵:《金剛經》與世俗世界








      三 法華部




      1.法華部的重要經典:《妙法蓮華經》




      2.大乘妙法蓮華經:經題釋義




      3.三周說法:《法華經》的總體結構




      4.前定的因緣與果報:《法華經》中的授記觀




      5.法身常住:《法華經》中的佛身論




      6.提婆達多與龍女的故事:《法華經》的成佛觀




      7.堅固信心,施行六度:《法華經》中的修行法




      8.用譬喻闡明佛理:法華七喻








      四 華嚴部




      1.華嚴部的重要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




      2.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釋義




      3.從龍宮中取出的瑰寶:《華嚴經》的來歷




      4.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華嚴經》的結構




      5.佛教對世界的認識:華藏世界




      6.第一級修行階梯:出離心




      7.第二級修行階梯:菩薩行




      8.第三級修行階梯:空性見




      9.訪師證道的鮮活例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五 寶積部




      1.來世最完美的歸宿:淨土三經




      2.人人嚮往的西天淨土:極樂世界




      3.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




      4.極樂世界的建構: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5.往生極樂世界的必需條件:修持五力








      六 涅槃部




      1.涅槃部的重要經典:《大般涅槃經》




      2.大般涅槃經:經題的含義




      3.《大般涅槃經》的結構內容:佛身不滅




      4《大般涅槃經》的核心義理:眾生皆有佛性








      七 經集部




      1.在家居士的修行指南:《維摩詰經》




      2.身處凡塵而不沾染:維摩詰其人




      3.與文殊的智慧辯論:說法的緣起




      4.《維摩詰經》的核心義理:不二法門




      5.禪宗所依的重要經典:《入楞伽經》




      6. 佛陀所說深秘妙義的經典:《解深密經》








      八 密教部




      1.密宗兩大根本經典:《大日經》與《金剛頂經》




      2.密宗的最高本尊:大日如來




      3.密宗的兩大根本部:金剛頂部與胎藏部




      4.《金剛頂經》的內容:五方佛與五智




      5.佛法的實修指南:《楞嚴經》




      6.佛為阿難說法:《楞嚴經》的緣起




      7.經題釋義:體現全書精華的20個字




      8.真經還是偽經:《楞嚴經》的真偽之爭




      9.六塵、六根、六識、七大:25種圓通包羅所有修持法門




      10.輪回升墮的原因:七趣因果




      11.修行證果的魔障:五陰魔相








      第陸章後世對佛理的闡釋:論藏




      1.闡釋中觀派學說的代表作:《中論》




      2.《中論》的作者:龍樹




      3.揭示中道實相的真諦:龍樹提出的「八不」命題




      4.對《般若經》的闡釋:《現觀莊嚴論》




      5.《現觀莊嚴論》的作者:彌勒菩薩




      6.闡釋瑜伽修行的次第:《瑜伽師地論》




      7.闡明菩提道的修行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




      8.三種人的修行道路:三士道




      附錄:《大藏經》中的譬喻




















    【內容試閱】








    「一切經」








    《大藏經》的經名釋義及經文來源








    《大藏經》,是佛教典籍的大叢書,其內容主要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又稱「三藏經」。








    ◎ 什麼是《大藏經》








    《大藏經》是將一切佛教經典彙集起來的一部全集,又稱「藏經」、「三藏經」或「一切經」,後定名為「大藏經」。「藏」是梵語毗扎嘎及班積達的意譯,有聚集或括攝的意思,通俗講,就是「保藏」的意思。取其內容十分廣泛的意思,故名為《大藏經》。此名於中國隋唐時代始用。由於一般按經文內容和形式可將佛經分為十二類,因此,佛教通常還稱「大藏經」為「十二部經」、「十二分經」或「十二分教」。








    ◎ 內容贍博,卷帙浩繁








    消費新趨勢《大藏經》的編纂,開始於釋迦牟尼涅槃不久,弟子們為保存他的教義,統一佛教信徒的認識,透過結集的會議方式,形成大家公認的經、律、論內容。此後又增加了對經、律、論的注釋等「藏外典籍」,形成卷帙浩繁的四大部類。








    原始佛教分裂後,各大門派多按本派觀點編纂藏經,但是,只有上座部的三藏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其他部派的典籍僅有一小部分在漢文譯本中保存下來,其他基本都已散佚。早期的梵文經典僅存少數零散貝葉本或紙寫本,全部三藏已難窺全貌。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日文和巴利語系七個系統。此外還有刻本的契丹文《大藏經》,但尚未發現傳世刻本。








    ◎ 經藏








    「經」就是佛陀為指導弟子修行所說的理論。經藏的內容主要是記錄釋迦牟尼所宣說的一切教法,它被認為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








    ◎ 律藏








    「律」就是為佛教信徒制定的日常生活所應遵守的規則。律藏的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為信眾的日常生活所制定的一系列行為準則,而系統化的佛教戒律是後來才逐步形成的。








    ◎ 論藏






    「論」就是佛弟子為闡明經的理論而進行的著述。論藏的主要內容是佛弟子對經藏、律藏所進行的研究和解釋,它通常被認為是菩薩或論師所做。論藏起初只是對一些佛教名詞進行簡單歸納,後來隨著佛教的進一步發展,逐漸形成了各個派別對經藏、律藏的解釋和注疏,並最終發展為深奧的佛教思辨哲學。








    浩瀚如海








    《大藏經》三大語言系統








    如前所述,《大藏經》指包括經、律、論三藏在內的所有佛教典籍,包含上千部經典,規模之大可謂浩瀚如海。








    卷帙浩繁的《大藏經》按傳播語言系統大致分為巴利文《大藏經》、藏文《大藏經》、漢文《大藏經》三類。








    ◎ 巴利文系統大藏經








    巴利文系統大藏經,也稱南傳大藏經,是在斯里蘭卡卡地區流傳並進一步傳播到其他一些亞洲國家的以巴利文為主的上座部系統佛典彙集。它從西元前二世紀開始逐漸形成書面文字,至西元六世紀大致成型。其經藏部分包括《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律藏部分包括《經分別》、《犍度》和《附隨》三部;論藏部分包括《法集》、《分別》、《界論》、《人施設》、《雙》、《發趣》、《論事》七部。此外還有一些藏外要典,如《島史》、《大史》、《小史》、《阿育王刻文》等。








    ◎ 藏文系統大藏經








    藏文系統大藏經主要由梵文和漢文佛典翻譯而成的藏文佛典構成。十三世紀以前,藏文《大藏經》都是寫本,淵源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八世紀。當時西藏地區的國王赤松德贊在桑耶寺開設譯場,譯出佛典四千餘部,並編有目錄。十四世紀時,西藏地區出現木刻藏經,名為「奈塘古版」,現在已無印本留存。藏文《大藏經》一般分「甘珠爾」和「丹珠爾」兩部分。「甘珠爾」也叫「正藏」,包括經、律和密咒;「丹珠爾」也叫「續藏」,包括論著、經釋、咒釋和讚頌等。最全的官刻藏經是西元一六八三年開雕的北京版,收集甘珠爾一千零五十五部,丹珠爾3962部。








    ◎ 漢文系統大藏經








    漢文系統大藏經的特點是種類繁多。漢文《大藏經》從開始的五千多卷,發展到後來的一萬卷以上。中國在漢朝時期便發明了印刷術,在唐代時就曾印製過一些佛典,宋代則開始大規模印刷。宋代主要刻製五種藏經,分別是:開寶藏、崇寧藏、毗盧藏、圓覺藏、磧砂藏。在這五部藏經中,「開寶藏」是宋代官刻性質的《大藏經》,其餘四部都是私刻的版本。因此,「開寶藏」就成了後來漢文《大藏經》刻印最初的範本。在之後的朝代中,漢文《大藏經》又出現了許多比較重要的刻本,例如:明代的「洪武南藏」和清代的「龍藏」等。


















    「一切經」
    《大藏經》的經名釋義及經文來源
    《大藏經》,是佛教典籍的大叢書,其內容主要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又稱「三藏經」。
    ◎ 什麼是《大藏經》
    《大藏經》是將一切佛教經典彙集起來的一部全集,又稱「藏經」、「三藏經」或「一切經」,後定名為「大藏經」。「藏」是梵語毗扎嘎及班積達的意譯,有聚集或括攝的意思,通俗講,就是「保藏」的意思。取其內容十分廣泛的意思,故名為《大藏經》。此名於中國隋唐時代始用。由於一般按經文內容和形式可將佛經分為十二類,因此,佛教通常還稱「大藏經」為「十二部經」、「十二分經」或「十二分教」。
    ◎ 內容贍博,卷帙浩繁
    《大藏經》的編纂,開始於釋迦牟尼涅槃不久,弟子們為保存他的教義,統一佛教信徒的認識,透過結集的會議方式,形成大家公認的經、律、論內容。此後又增加了對經、律、論的注釋等「藏外典籍」,形成卷帙浩繁的四大部類。
    原始佛教分裂後,各大門派多按本派觀點編纂藏經,但是,只有上座部的三藏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其他部派的典籍僅有一小部分在漢文譯本中保存下來,其他基本都已散佚。早期的梵文經典僅存少數零散貝葉本或紙寫本,全部三藏已難窺全貌。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日文和巴利語系七個系統。此外還有刻本的契丹文《大藏經》,但尚未發現傳世刻本。
    ◎ 經藏
    「經」就是佛陀為指導弟子修行所說的理論。經藏的內容主要是記錄釋迦牟尼所宣說的一切教法,它被認為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
    ◎ 律藏
    「律」就是為佛教信徒制定的日常生活所應遵守的規則。律藏的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為信眾的日常生活所制定的一系列行為準則,而系統化的佛教戒律是後來才逐步形成的。
    ◎ 論藏
    「論」就是佛弟子為闡明經的理論而進行的著述。論藏的主要內容是佛弟子對經藏、律藏所進行的研究和解釋,它通常被認為是菩薩或論師所做。論藏起初只是對一些佛教名詞進行簡單歸納,後來隨著佛教的進一步發展,逐漸形成了各個派別對經藏、律藏的解釋和注疏,並最終發展為深奧的佛教思辨哲學。
    浩瀚如海
    《大藏經》三大語言系統
    如前所述,《大藏經》指包括經、律、論三藏在內的所有佛教典籍,包含上千部經典,規模之大可謂浩瀚如海。
    卷帙浩繁的《大藏經》按傳播語言系統大致分為巴利文《大藏經》、藏文《大藏經》、漢文《大藏經》三類。
    ◎ 巴利文系統大藏經
    巴利文系統大藏經,也稱南傳大藏經,是在斯里蘭卡卡地區流傳並進一步傳播到其他一些亞洲國家的以巴利文為主的上座部系統佛典彙集。它從西元前二世紀開始逐漸形成書面文字,至西元六世紀大致成型。其經藏部分包括《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律藏部分包括《經分別》、《犍度》和《附隨》三部;論藏部分包括《法集》、《分別》、《界論》、《人施設》、《雙》、《發趣》、《論事》七部。此外還有一些藏外要典,如《島史》、《大史》、《小史》、《阿育王刻文》等。
    ◎ 藏文系統大藏經
    藏文系統大藏經主要由梵文和漢文佛典翻譯而成的藏文佛典構成。十三世紀以前,藏文《大藏經》都是寫本,淵源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八世紀。當時西藏地區的國王赤松德贊在桑耶寺開設譯場,譯出佛典四千餘部,並編有目錄。十四世紀時,西藏地區出現木刻藏經,名為「奈塘古版」,現在已無印本留存。藏文《大藏經》一般分「甘珠爾」和「丹珠爾」兩部分。「甘珠爾」也叫「正藏」,包括經、律和密咒;「丹珠爾」也叫「續藏」,包括論著、經釋、咒釋和讚頌等。最全的官刻藏經是西元一六八三年開雕的北京版,收集甘珠爾一千零五十五部,丹珠爾3962部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8開17*23cm
    頁數:320


    出版地:台灣














    圖解大藏經在這買最好康

    商品網址:









    48C053ED08C4E1BB

    台長: hrr75ry60q
    人氣(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