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9 23:56:02| 人氣2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自心的修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本文虔錄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網址:http://www.bodhi.org.tw/g2/g28.htm

最近遇到一些瓶頸,森是除了個人專長的領域之外,其他的就像是久遠以來都住在古井的人一樣「莫栽呀」,自也是對很多事情不是很好奇,再加上對於不感興趣的事,即使在眼前也不會多想了解的個性所導致。

而這個瓶頸如同一門功課像學期末考試一樣,總要當下就要考驗出真功夫來,果真還是被打敗了,所以現在正處於混亂不已的狀態之中。

唉~誰叫我是一個圖面以外的大白痴呢!也許您會好奇倒底是什麼事,在此很想說一句:「什麼事其實並不是挺重要的」而我好像是活在外星球之中,完全不懂地球上社會大染缸裡大家所慣用的那套法則呢,呵~連最基本的都不會。

所以當別人一直不斷地造成我們的困擾,而又不能說明時,那種煩惱相信各位都經歷過吧,在當下也許也會有無法調適甚至會產生瞋恨及分別想,莫名的就在內心起了忿恨不平的心,純粹不希望因為別人的不正確行為,而無端地被波及或者需要昩著良心去參與配合整件事。

真想在此跟大家打聲招呼:「Hi大家好,我是剛從遙遠那顆未被發現的外星球來的,地球上的一切對於我而言都是新的體驗,請大家多多指教!」而心想,倒底是誰規定一定要這樣地呀?各位接受了,吾可不一定要跟隨囉,其實是內心不想妥協於這樣黑暗的社會習性。

然這一切情緒投射,還是與事相起相應的行為,因了知了這個原因,故能跳出來以別的角度看這件事,更不會以 「對或錯」、「是或不是」落入二邊的判斷來下結論,所以才能以更慈悲的心來憐憫這樣的人。

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其實是這兩天在路上,突然想到「普門品」中,這段形容觀世音菩薩的經文來,原來要做到真正的「施無畏者」,是要讓別人對我們的人格及各方面都很信任且放心,不會有任何防備及猜測等不安全想,任何人皆能以真面目來與我們坦然處之,這又是何等的自在情境呢,一切都是如此單純。

冷靜反思後,若其自身未能覺知個人的貪、瞋、痴習氣引起了這些不必要的事情,更不知這些已對別人造成了煩惱時,這也應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而這些所帶來的影響,對他而言卻是生生世世,將一直被困在自己所造作的繭之中,承受其苦無法出離,然其對於我們的影響,卻只是在這相會的一時,想想深受其害者還是其本人而已,就因經如此觀照後,所以覺得應以更慈悲的心來看待之。

所以若能做到別人對於我們的一切言行舉止都無畏的地步,那麼這也是一種真正無雜染的慈悲心的另一種展現,以上這些都是個人最近的小小體悟,在此與大家分享,亦請大家不吝鼓勵、批評指教並分享您的心得看法。

台長: 打開心門.勇敢出發
人氣(2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我的二三事 |
此分類下一篇:母親節前的想法
此分類上一篇:算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