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25 17:10:30| 人氣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筆記】喜馬拉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雷雨終於結束,傍晚,我徒步到圖書館看了一部電影。

電影的名稱是喜馬拉雅,內容敘述在青康藏高原的一個藏族部落,他們每年的盛事是橫越一座高山到另一個部落去交換食物,否則,他們沒有辦法度過嚴寒的冬天。這個稱為「行旅」。在一次行旅中,酋長死掉了,可是寒冬馬上就要到了,再加上老酋長霆雷很堅持要小孫子繼承酋長的位置,可是大家都反對,反而支持酋長的好朋友─瑪拉(暫且叫他瑪拉吧)!瑪拉的能力很強,因此大家都希望他能當酋長。在嚴冬前的行旅就要到了,喇嘛也宣布了出發的日期,可是瑪拉很不贊同,他認為冬天要到了,應該要趕快出發才對,因此,瑪拉在預定日子的前三天帶著部落中的年輕人先走了,而霆雷也在三天後帶著部落裡的老人們出發了;出乎意料,霆雷竟然趕上了瑪拉,就在天氣一片晴朗,大家的心情都鬆懈之下,霆雷卻預知了暴風雪即將來到,他要大家趕快上路,瑪拉不肯,他很堅持要慢點在出發,已經上路的霆雷體力不支,為了要鼓勵大家,他自願殿後,沒想到就這樣倒在雪地中了!幸好後來趕上的瑪拉救了霆雷一命,可是他已經沒有任何力氣繼續走下去了,於是要大家把它放在原地,回歸山的懷抱………..。這些全部被霆雷的另一個兒子─喇嘛─諾布看在眼裡,回到寺廟後,他把這一切都畫在牆壁上了。

這部電影給我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實地拍攝,這個部落的正確地點在尼泊爾境內慕斯坦(mustang)地區的多波村,是個只有百人的小村。由於位置十分偏僻,物資相當缺乏,所以過著極為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們藉著採鹽礦,利用犁牛將鹽送至市集換取食物,過著以物易物的古老生活方式。

看到電影簡介的圖片時,我心裡便想著:片中的演員應該是部落裡的人吧!與外界極少接觸的他們,眼神中的單純讓人感覺好舒服,這也是我特別喜歡西藏的原因之一。裡面的老酋長霆雷,我最喜歡他說的一句話:「成功是我們唯一的路」。我聽了這句話,赫然領悟到原來天性安樂的藏民骨子裡也有對生命的奮鬥以及他們對喜愛的大自然也有不妥協的毅力。看到他們為了要活下去,在狂暴的風雪中,依然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只容一人通過的山路也照走不誤,心中真是有百般的慚愧。自稱是文明人的我們,要是今天也面臨了相同的狀況,我們也會有他們那樣堅忍不拔的毅力嗎?

片中也出現了完整的「天葬」景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可怕的儀式。甚至有些人怎麼也想不透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將自己的血肉之軀淪落在禿鷹的肚子裡。不過,我覺得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人死之後,靈魂大概也離開身體了,身體不過就是一個空殼,與其一直放在地下直到腐爛,或是放在小小的靈骨塔裡,到不如回歸自然,這樣不浪費土地資源,不是很好嗎?不然,將骨灰灑向大海,一滴一滴的回溯本源,也是可以的。劇中出現的「天葬」正是藏族數種葬禮儀式中最特殊部分,天葬通常是得道高僧或地位崇高者才能獲得天葬的禮遇。在西藏人觀念裡,禿鷹是天神的使者,所以死後屍骨能夠讓禿鷹吃掉就能進入天國,一個完整的天葬儀式是父母不能跟隨送葬隊伍以免死者亡魂牽絆以及天葬師在山頂將屍骨搗碎餵禿鷹的場景。

讓我最感動的地方是老酋長霆雷要死去時,不願意讓族人背他回家,而自願留在山裡面。我想,山對他來說,就像是母親的懷抱吧!那樣的溫暖,也那樣的熟悉。而最後,大家也了解霆雷的願望,諾布為他唸頌經文,大家平和的圍繞在他身邊,即使是一個生命的死去,我都還能體會其中的美好之處。

對於藏胞來說,宗教就是生活的一切。無論是法器或是經文,無論是生活四周的佈置,或是村中的居民希望獲得喇嘛的加持和祝福以對抗天地間的惡靈和不幸,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鹽都可以是占卜的工具,在在都顯示了藏胞他們對於大自然的景仰以及宗教的崇敬之意。

簡單的說,這是一部好電影。電影中的景觀,我嚮往已久的青康藏高原,溫馴純良的犁牛,充滿喜樂的藏胞,整部片就是一種平實的幸福。即使我沒有親身經歷這些場景,卻也好像親臨現場一樣了!

台長: 永晞
人氣(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