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4 17:22:56| 人氣1,7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業務萎縮 部分地區醫院申請降為診所【健保系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行的健保制度,使得許多地區醫院營業大受影響,部分醫院紛紛申請降級為診所,以減少營運開支。開業多年的台中市芳英婦幼醫院雖然設備不輸大醫院,也主動降級為診所。

* * * * * *

地區醫院在健保總額給付制度下業務萎縮效應陸續浮現,高屏、台中及台東等地最近至少有廿家醫院自動申請降級為診所。業者表示,「沒辦法,養不了這麼多人,要活下去只能轉開診所。」

在台中市執業多年的婦產科醫師陳芳英說,她開業的婦幼醫院有二十幾張病床,設備都比照大醫院。維持了十年,去年底開始有點捉襟見肘。

今年初,健保局問她要不要參加卓越計畫,她獲悉如果加入,每做一百元只能拿到七十五元,若不加入,浮動點值可能比去年更低,幾經考慮,決定把醫院關了改掛診所招牌。繼她之後,同屬婦幼醫院性質的權霖、得安醫院也陸續申請改成診所。據她所知,外縣市另有十五家婦幼醫院命運相同。

台中市診所協會理事長蔡文仁過去是文仁醫院院長,四年前改成診所,病房空著,儀器設備閒置。他說,只看外科的地區醫院前一波就關得差不多了,婦幼醫院只是步上外科後塵。

蔡文仁說,地區醫院要接受評鑑和消防安全檢查,護士三班制,晚上還要看急診,門診佔七成、住院佔三成,健保給門診的點值卻只有零點七,改成診所是迫不得已。

台南市陳志誠耳鼻喉科醫院院長陳志誠也說,沒有人願意看到醫院走到降為診所的地步,「但現在由不得我們」。

高屏地區也有七家地區醫院轉型為診所。台東也有仁和醫院、尤憲明醫院傳出有意縮減規模為診所。不堪長期虧損的地區醫院說,地區醫院有藥師、檢驗師、X光師等配置規定,負擔沈重;診所只看門診,人力負荷不必這麼重,負擔減輕許多。

這些昔日的「院長」們希望健保局的政策,不要改來改去,讓醫院投資被迫泡湯,任何方案實施前,也應給醫院足夠的緩衝時間,小醫院已禁不起一個又一個的「震憾彈」了。

不過健保總額支付新制的配套不完全,診所也不見得都吃香,每一點的點值只剩零點八,也就是做一百元,只能拿八十元。

* * * * * *

開銷大、條件多 地區「醫院」自卸招牌

醫院降格變診所,板橋市孫三源婦產科感受很深。診所前身為三源醫院,九十一年改為診所。負責人孫三源醫師行醫經歷過勞保、公保及健保三個時期,坦言健保總額管制新制讓他醫院開不下去。

在勞保時代,孫三源接生一個新生兒,可申請一萬五千元給付;改健保以後地區醫院必須實報實銷,領到給付每新生兒可能只有數千元,加上醫院開銷大、條件多,讓他決定卸下「醫院」招牌。

林栓醫師也把開業多年的婦產科醫院降為診所,他大嘆過去一天接生一百個娃娃的盛況不再,現在他是「校長兼撞鐘」,為了節省開銷,藥劑師、診所內的水、電等雜工,一家人全包了;以前可以廿萬月薪請兩位住院醫師,現在一個也請不起。

林栓說,在健保的管制下,醫師沒什麼尊嚴,專業受不到保障,「健保小姐」管這管那的,權限很大;例如用藥,一顆十二塊半的好藥,健保嫌貴,只能給一塊一毛錢,為了病人,院方只有自行吸收。

孫三源說,地區醫院必須通過消防、廢水排放等檢查,護理人員有一定配置人數,成本比診所高,且因應總額管制之自主管理或卓越計畫,是與大型醫院爭剩餘大餅,地區醫院經營充滿荊棘,感覺好像健保政策是要消滅地區醫院。

孫三源他指出,以婦產科為例,屬於基層醫療的婦產科診所已可設九張觀察床,今年起更可增設十張病床,照樣可提供住院服務。

【2004/10/14 聯合報】

台長: Henry˙宗漢
人氣(1,7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