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6 20:50:56 | 人氣11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宇宙的鄉愁,物質的世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時候,當宇宙的鄉愁來時…

今天兩則新聞吸引我,一則是「宇宙暗物質現形」(附錄1),另一則是「41億台幣拍賣全世界最小國家」國家叫「西蘭公國」。該國有專屬護照、貨幣、郵票,佔地五五○平方公尺(約一六七坪),人口不到十人。到了晚上,我在健身房跑步,一部外星人電影電影吸引我的目光。運動完時,在蒸汽室時,回家坐捷運時一直在思考物質與空間關係。晚上回到家,打開電視,又看了第二遍「接觸未來」電影(附錄2)。今晚非常宇宙。

到底物質世界是如何形成,我自己歸納出以下想法。

在曾經是「無」的世界,只有意識(靈魂)的存我。集體的渴望、念頭、意識…想要去體驗那「我」之「存在」。那念頭形之好久好久,於是激發出「大爆炸」,產生了有型的物質世界,開始有了空間、時間。

物質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空氣、陽光等組成。不同生命體體驗不同空間,部分昆蟲只能體驗二度空間(平),人類存於三度空間(立體)。而意識(靈魂)所處的為可稱為第四度空間,夢境為第五度空間。

於是有「人」的存在,人代表那最初的「念頭」、「渴望」,開始創造物質世界的一切。生活用品、建築、發明等。「新」物質的產生,必須透過「念頭」、「渴望」、「愛」等去驅動,產生「能量」去「實踐」,人也從中體驗到經驗「物質」。經驗過後,就成為一種回憶、記憶,存於永恆的「靈魂體」,成為宇宙共同記憶。

需要透過「物質世界」才能體驗嗎?其實不然,超驗的四度空間或夢境,也能「經驗」,會留下深刻記憶。

「靈魂」是永恆,透過「誕生」,選擇一個「軀體」,去經驗「物質」世界。一個軀體老化死亡,再換另一個,但是「靈魂」對曾經經驗是清楚的。

我用電腦來比喻,電腦如同人的「身體」,軟體如同「靈魂」。電腦一開始,只有硬體,灌入軟體、可以啟動,於是電腦有了生命。

電腦隨使用者,資料不斷增加,軟體不斷更新,如同人一樣慢慢成長、長大。在這發展過程,電腦也跟人一樣會生病,需要看醫生修理。當電腦壽終正寢時,我們會將資料copy出來或備份放入新的電腦,再延續生命。這如同人的靈魂進入一個新的身體,靈魂還是會帶舊的資料一起前往。但是,通常舊資料(歷史檔案)放入新電腦,有時我們就很少會去使用與注意它,或者說結案後的備份吧。直到經過很久的某一次,不經意的發現,又驚覺它原始的豐富。這如同人生也一樣,一件事過後,經過很久時間,我會會將細節遺忘,選擇我們所印象深刻記憶,但是有一天,你找出那段時間的日記或文件,你會驚覺當時還有「發生」的事。

例如:我們參與一個事件,通常只選擇自己覺得最有代表性內容記憶、拍照或書寫成文字。而腦袋記憶的又是局部,並隨年代久遠而慢慢遺忘,直到某一天,你在翻閱資料時,又發現原來「歷史」如此豐富。如果,我們常常回憶並反省過去,就如同電腦檔案要隨時重整,清理。回憶歷史,反省過去,這樣資訊才會活用,人的錯誤才不會重韜覆策。

原始文字20070110書寫
20070216修改

◆【附錄1】宇宙暗物質 現形!

【聯合報/編譯范振光/報導】美國科學家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把看不見的暗物質(dark matter)繪成立體圖,讓暗物質具體呈現在世人眼前。新研究證實,宇宙大霹靂之後,暗物質分布後才有星系的形成。

暗物質不發出光或電磁輻射,人類目前只能透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存在。科學家以往只能模擬暗物質的情況,加州理工學院教授麥西領導的團隊,以弱引力透鏡觀測法研究暗物質,運用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五十萬個遙遠星系一千個小時,繪出暗物質面貌。

麥西團隊的研究結果日前在西雅圖的美國天文學會大會中發表,並刊登在「自然」期刊。

在整個宇宙中,普通物質只占六分之一,其他都是暗物質。對天文學家來說,要繪製宇宙的地圖,就像在夜間拍攝市區的空照圖,顯示的只有街燈。暗物質看不見,所以我們只能直接看到明亮的星系,而麥西團隊繪出暗物質立體圖,等於首度在白天拍到市區、郊區和道路的面貌。

根據現有理論,大霹靂發生後,冷暗物質(cold dark matter)形成宇宙的粗略架構,這些結構因本身的重量而瓦解,形成龐大的星系暈(halo)。星系暈的引力吸進普通物質,變成星系形成的中心。

另一方面,麥西團隊的研究所得和現有知識衝突。現有理論認為,普通物質密集處幾乎和暗物質重疊,麥西團隊所見卻並非如此,有的暗物質團是單獨存在。英國德翰大學教授法蘭克指出,如果人類目前的天文知識是正確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的暗物質團應該也有星系存在。

法蘭克表示,問題關鍵在於,暗物質團單獨存在的情況有多普遍,如果發現許多龐大星系四周並無暗物質,會讓科學界震驚。

麥西團隊發現暗物質團單獨存在,可能是觀測資料中的雜訊造成,但也可能真有其事。麥西表示,他不認為暗物質團單獨存在的發現,是數據誤差或分析方法的瑕疵造成。【2007/01/09 聯合報】

◆【附錄2】接觸未來

在浩瀚的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其他的生物呢?艾莉(茱蒂福斯特 飾)是一名年輕的女科學家,從小就喜歡與父親一同仰望星空,她深信在外太空,有一群高等生物試圖與地球上的人類連絡,於是她全心投入科學,致力於接收外星訊息的研究。

一日,她一如以往在沙漠中的衛星基地聆聽天外之音時,一個強大清晰的訊號傳入她的耳機中,經過證實後,此訊息來自於26光年外的織女星!此消息震驚了全世界的科學家、神學家,艾莉與研究小組將此神秘訊息解碼後,發現它是一張交通工具的藍圖。在一個熱愛科學的富豪支持下,艾莉登上了根據藍圖打造的宇宙傳送機,進入深邃的銀河系,展開一趟疾馳、神秘、不可預測的接觸未來之旅……。

幕後消息:

相信你我也曾和艾伊莉一樣,喜歡仰望天空,然後喃喃詢問:「我為什麼存在?我存在的目的為何?我是誰?,…」聰慧的伊莉除了喜歡問一些有關星星的問題外,還不時地利用短波無線電,希望能聽到來自宇宙的聲音。

隨著父親的猝死,無助的艾伊莉開始全心投入科學,致力於接收外星訊號的研究,然而多年的研究並沒有任何的突破,研究經費即將被刪除,整個計劃若是終結,那伊莉尋求外星之物的夢想也將破滅。

某日清晨,艾利如往常般一人在沙漠中的基地聆聽天外之音,一個強大、清晰的訊息從天而降,經查証,這訊號確實是來自26光年外的織女星所發出,震驚著全世界的科學家,全美人民也陷入一股興奮、恐懼的矛盾情緒中。伊莉憑著她的熱情痴狂和冷靜,把這聽來的聲音析解成一張工程藍圖-一張載人用的交通工具的打造藍圖,即象徵著外太空的高等智慧正向地球招手。伊莉滿心期待能被送上這個機器,完成地球與外星第一次接觸的重大使命,卻在甄選的過程中,因政府的官僚作風,科學家之間的明爭暗鬥,讓她屢屢挫折,最後因無宗教信仰而失去了此次接觸任務。

但這次為全世界所矚目的跨世之舉,終因異途分子的恐怖涉入,讓世人在期盼星際接觸之際,親眼目睹工程浩大的傳送機劇烈爆炸。神學教授帕馬(馬修麥康納)對心灰意冷的伊莉無限憐愛,本來信仰不同的兩人因而互相扶持,試著瞭解對方科學與宗教的不同的理念。在此同時,一直默默支持伊莉的科學狂人海頓博士,以其億萬的財力,提供了一個讓伊莉完成夢想的機會,原來在日本也有一座秘密建造的傳造機,而他私人邀請伊莉擔任這次神秘接觸的唯一人選…

曾因《控訴》《沈默的羔羊》兩度獲金獎影后的好萊塢才女茱蒂福斯特,在《接觸未來》中飾演伊莉的精彩演出,已被美國娛樂週刊預測,明年可望

台長: 銅豌豆
人氣(11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靈性對話 |
此分類下一篇:.死亡與重生
此分類上一篇:.回憶「奇蹟」也是一種奇蹟

威廉華勒斯男爵
這篇文章還真有趣



我先自我介紹, 我是西蘭公國的威廉華勒斯男爵



有空的話, 歡迎到我的部落格來看看西蘭的新聞喔



http://tw.myblog.yahoo.com/jw!

OgcoxD2AQU70KtCRCLO9EIg-

/article?mid=9&prev=12&l=f&fid=6
2008-07-22 22:23:47
hehe77
真的假的

你是真男爵喔

稀客稀客

有空來我們辦公室坐坐吧~~

歡迎喔~~
2008-07-25 00:56:5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