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5 10:13:00| 人氣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協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0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啟動,台灣邊緣化的開始
2004年11月29日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各國(東協)在寮國首都永珍簽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朝中國大陸和東協推動成立自由貿易協議區(十加一)的方向推進。同時,為達到2010年開始全面啟動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商品流動完全免除關稅的目標,大陸與東協決定自2005年開始,針對部分貨品開始協商免稅,然後再逐漸擴大到2010年時達到全面免稅的目標。另一方面,日本與韓國也宣布將自2005年開始,與東協十國協商自由貿易區談判,以作為成立東亞自由貿易區(十加三)的起步。
由於中國大陸已在2003年7月與10月分別與香港及澳門簽署「更緊密經濟夥伴關係」(CEPA)協定,並自2004年元月一日起實施,雙方商品貿易將逐漸達到全面免關稅的目標。因此到2010年之前時,若台灣不加入任何形式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屆時台灣將是東亞國家中唯一被排擠在區域自由貿易區外面的國家,未來台灣經濟被邊緣化的危機可能難以避免。
在此,我們先說明大陸與東協的人口與經濟規模,再探討包括日韓在內十加三的規模,然後再進一步分析東南亞國家與台灣的經貿關係,如此我們就可以瞭解如果台灣被排除在外的嚴重性是多大。
2003年底,大陸人口為12.92億,東協十國為5.41億,兩者合計達到17.33億。若再加上日韓兩國的1.76億,則十加三的人口可以達到19.09億,大約是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見表一。未來若再把印度的10億人口納入,則東協自由貿易區人口可達到全球人口的一半。在國民生產毛額(GDP)方面,2003年時大陸GDP總額為1.41兆美元,東協十國為0.72兆,兩者合計達到2.13兆。若再加上日韓,則十加三的GDP總值達到6.77兆美元。在對外貿易方面,2003年大陸對外貿易總額為8512.0億美元,東協十國為8344.9億美元,兩者合計達到1.68兆美元;若再加上日韓二國,則十加三對外貿易總額高達2.91兆美元。上述的數據顯示,不論是十加一或是十加三,其經濟規模都非常可觀,足以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性自由貿易區相抗衡。
接著,我們再看十加一與十加三與台灣的經貿關係。在出口方面,表二顯示,2001年到2003間台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佔台灣總出口的比例迅速由26.03%上升到34.72%。至於對東協出口,在2003年時略降到10.47%,兩者合計台灣對十加一的出口佔台灣總出口的45.19%。不但如此,從成長率來看,最近二年台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成長率都超過二成以上,是台灣出口成長最快的地方。若再加上日韓兩國,則2003年時台灣對十加三出口佔台灣總出口的比例高達56.62%。換言之,台灣出口的產品超過一半是銷往十加三地區的。
最後,我們再看看台灣與十加一和十加三貿易總額(含進出口)的大小。表三顯示,台灣對大陸與香港的貿易總額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由2001年的17.13%迅速上升到22.99%;同時,在2003年時台灣與東協貿易總額則佔12.85%,兩者合計台灣對十加一貿易總額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35.84%。若再把日韓兩國加入,則台灣與十加三貿易總額高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57.15%,同樣超過一半以上。
既然台灣與十加一和十加三有如此密切的經貿關係,然後現在假設完全被排除在自由貿易區以外,台灣可能會面臨哪些問題呢?首先,當十加一與十加三成立後,這些國家之間的產品可以免關稅的自由移動,而台灣因為被排除在外,則必須支付10%到15%的關稅。(以大陸為例,其為加入WTO曾承諾到2006年完成調降關稅之後,農產品的平均進口關稅將降到15%;而工業產品的平均進口關稅則降到9.4%。)而在現在的微利時代,許多產品的利潤不到5%,因此10%到15%的關稅絕對會對台灣出口產品產生重大的影響,台灣產品的競爭力也會因為要支付關稅而大大降低。
其次,若只是大陸與東協形成十加一自由貿易區,台灣或許還可以不必太緊張,因為大陸與東協的主要出口產品與台灣的出口產品並不相同,因此他們彼此之間的貿易並不會取代多少台灣的產品。但是如果把日韓包括在內的十加三,則對台灣的威脅就大得多,因為日韓的出口產品與台灣就比較類似,尤其是韓國的產品與台灣非常類似。因此,當韓國產品可以自由進出十加三地區,而台灣產品卻必須繳納關稅才得以進入時,對台灣產品的競爭力將有很大打擊。
第三,台灣是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大部分的企業都是以國際貿易為生存之道。現在當十加一或十加三之間可以免關稅的自由貿易,台灣產品卻要支付關稅,那麼我們可以大膽預測未來會有更多廠商前往大陸或東協國家投資設廠生產,以規避關稅。對於經濟已經不佳的台灣,會因為國內投資減少而受到更大的打擊。
第四,我們特別要強調的是時間的緊迫性。其實十加一自由貿易區的構想在2001年被提出來以後,大陸與東協就在積極的推動。2004年1月大陸與東協曾推出一個「提早收穫計畫」,其中大陸同意泰國的部分農產品免稅進入大陸。而在2004年11月29日大陸與東協簽署的協議中,約定自2005年起就要開始針對部分商品開始進行免稅協議的談判,而預計到2010年啟動十加一的自由貿易區時達到全面免關稅的目標。換言之,自2005年開始,大陸與東協的商品就會逐漸開始享受免稅的優惠。因此,台灣出口的商品將會立即面對這二個地區商品的競爭,而5年以後,將會全面受到挑戰,時間迫在眉睫!
當十加一與十加三對台灣的威脅與日俱增時,台灣的因應之道為何?以台灣目前加入的僅有兩個國際貿易組織來看,APEC只有形式的功能,沒有任何實質的作用。WTO雖然有正式的組織與規定,但由於成員過多,使得談判不易,造成其對推動自由貿易的成效不彰,2003年9月舉行的坎昆會議的失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既然這二個經濟組織成效不彰,台灣只好自求多福的試圖去尋找個別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以目前國際上許多國家之間兩兩簽署的FTA多達三百多個來看,似乎與個別國家簽署FTA並不困難。但是台灣除了與巴拿馬簽署FTA以外,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似乎並不順利。以台灣和新加坡的例子來看,雙方本來很有希望簽約,但因國家名稱問題談不攏而作罷。現在台灣仍努力的與日本及美國談判,希望簽署FTA,但在中國大陸的阻撓下,台灣與美日兩國簽署FTA似乎也是遙遙無期。
最後一個釜底抽薪之計,可能還是應該回歸到真正正在成形的大中華經濟圈,雖然兩岸三地的政治關係仍然十分敏感,但由於龐大經濟利益的推動,使得兩岸三地的大中華經濟圈已然形成。我們認為要使台灣能進入十加一或十加三,最好的方式就是與大陸及香港組成大中華自由貿易區,如此就可以立即打破台灣被邊緣化的危機。只要台灣的產品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大陸,則就可以順利的轉口到東協十國與日韓。否則,依目前十加一與十加三的快速進程來看,台灣被排擠在東亞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愈來愈高,屆時台灣可能真的成為「亞細亞的孤兒」!

台長:
人氣(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