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01 11:47:45| 人氣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余秋雨「千年一嘆」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初時在「天地」書店我是先看中「行者無疆」一書的,因為這本書是余秋雨遊歷歐州的作品,我一向鍾愛歐美,而「千年一嘆」則是作者跟鳳凰衛視考察幾大文明發祥地的日記。由於幾大文明(除了中國、希臘)都處於貧困之中,所以我對探訪這些地方的考察日記興趣不太大,但現在快要看完這本「千年一嘆」了,觀感卻有了極大的轉變。

幾大文明歷經幾千年,興衰的原因比起新近才崛興的國家歷史(如美國)似乎更值得探討、玩味。我以往亦太以偏蓋全了,並不應以這些國家在現代的經濟表現及人民生活水平去判斷這些國家的價值。而且這些國家即使是放在現代,也不是只以貧困、落後就能慨括得了的。

這本書對文明有著深刻的探討,我沒看過其他專論文明的書,但它給我的感覺很深刻,因為很多學者(尤其是中國學者)研究各種文明時未必能做到身體力行,踏遍各文明古國,但余秋雨就能做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頭路,因此他能更深入文明。

現在先引用余先生對幾大文明衰落的總結看法:

1)希臘的情況較好,雖然就國力而言它在西方世界中處於衰勢,但希臘文明並沒有衰亡,不僅仍然在世界範圍內傳播,而且作為這種文明的後代也能理解和繼承。它的衰落只表現為沒有維持當初的繁榮勢頭,但又有哪一種文明能維持繁榮幾千年呢?希臘的悲劇在於,別人可以藉著它遠年的輝煌而復興,但它自己卻一直沒有復興起來。

2)埃及文明一開始就缺少明徹的理性,深醉於自負的神秘封閉,當它以龐大的雄姿切斷了被外部世界充分理解的可能,其實也就切斷了自己的延續生命。

3)兩河文明(巴比倫)整體傾向實用,缺少人民基座,道德失控,享樂至上,文明更多地表現為財富的爭奪,因而誘發大量戰爭,最後摧毀一切高層文化。

4)希伯來文明(以色列等)崇高而充滿憂傷,一開始就處於動蘯不安的流浪之中,把宗教當作自己的疆土,但就缺少自己實際的疆土。這種文明可以滲透廣遠卻又處處受制,永遠處於自衛圖存的緊張之中,然而也正因為缺少實際疆土,它也不像其他文明一樣土崩瓦解。

5)波斯文明是靠幾個偉大的君主才巍然立世,但這畢竟只是天才們的私人霸業,很難繼承和延續。

6)印度河--恒河文明的衰落,至少一半與宗教迷誤有關。輕視生命、厭棄人世,甚至最後連奴役都能容忍,當智慧最高的佛教也被剝蝕,它就自然被淪落為被奴役者。

此外,作者談到很多文明都是保守型,他說中華文明也保守,這使它一再地產生危機,但它又同時隱藏著內在彈性,使保守不至於達到脆折的程度。這種彈性就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中庸之道的平衡原則。這種精神和原則,既避免了排他又避開了極端,中國從古到今都產生大量極端保守主義者,但這種極端態度總會被人遺棄,中華文明既使創新者頭痛,也使保守者頭痛,這種狀態就是它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我一向喜愛中庸之道,越長大越認同其價值,我覺得我應更加深入認識中國的文化。

台長: touch
人氣(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