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26 01:29:43| 人氣6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山鬼 天寒地凍也不凋零(二)(青年屈原的疑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楚文化接觸中原文化

  楚國在春秋中葉,才從蠻夷漸漸同化成「諸夏」,是中華民族裡最年輕的成員,所以格外活潑而不拘謹。楚人知道,宇宙當中有各種鬼神;老莊和屈原這些楚國人,都是縱橫古今、上天下海,感情奔放而富有神秘意識。你瞧,屈原在《離騷》裡登上天國、進入幽都,又騎著龍鳳遊歷夏宮,追逐美女和日月……。

身為貴族裡的天才,屈原吸收了剛剛輸入的中原文化,並且把它與活潑的楚文化融合。其實那時候封建制度瓦解,中原也不再是中規中矩的了──百家爭鳴,哲學和文學勃興,文化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頂峰。屈原幾次去山東的齊國出使,看到幾百個「稷下先生」自由自在地研究政治、經濟、宇宙論、形而上學和各種學派,放言高論,連面對國君的時候都沒有什麼禁忌。

有貴族的身世、富國強兵的才幹和經歷,卻像山鬼一樣站在孤單的山頭。知識這樣通達古今,感情這樣愛恨分明,對同胞這樣休戚與共,對真理這樣追求,想像力這樣上天下海,個性這樣擇善固執......。在這個荒寒孤寂的南國水澤,屈原的精神作用和自然界互相撞擊,醞釀出震古鑠今的楚辭。


★ 《天問》:向蒼天提問

  臨行前,瞻仰了先王的宗廟和公卿的祠堂,想想歷史,看看現實,不是普通的困惑哪。傳統的歷史和觀念,究竟是不是真實的呢?原來執著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究竟是不是美好的呢?

屈原研讀古代的典籍,咀嚼代代相傳的大道(真理)。書上的道理能抓住他的心,但是對照黑暗的現實,卻顯得多麼遙遠啊。大道在遠古時代通行天下,為什麼現在的世界,卻變得面目全非呢?他拿出「百家爭鳴」的開闊自由,和楚文化的大膽活潑,向蒼天提出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先問開天闢地(宇宙的創造)、天文地理,再問歷史興亡和社會現象。

開篇就問天地還沒形成的太初: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像,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圓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譯文)「請問那遠古的開端,誰能傳告給後代?
那時天地還沒形成,憑什麼考證出來?
黑沈沈晝夜未分,誰能看透它的根由?
大氣裡恍惚有形像,要怎樣才能辨認?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這又是為什麼?
陰陽結合產生宇宙,演變的經過是什麼?
穹蒼的天蓋共有九層,是誰設計測量的?
這個工程何等浩大,是誰動手製作的?」

「斡維焉系,天極焉加? 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天何所遝?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譯文)「天體旋轉,軸繩繫在哪裡?天極不動,頂端架在哪裡?
支撐穹蒼的八根柱子,在哪裡設置?東南天柱為什麼短了一截?
中央和八方的邊際,怎樣安放怎樣連接?
邊邊相交,產生許多接角,誰知道它的數量?
天體立足在大地的何處?十二個時辰如何劃分?
日月怎樣懸掛在穹蒼?眾星怎樣羅列?」

這些問題構成一首古今罕見的長詩,從天地的開端到萬物的脈動,提出沒有人敢提的問題。它豈止是氣勢磅礴而已,分明是衝著上帝來的!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沒有人敢代替上帝回答。


★ 《遠遊》:見解不讓老莊

  屈原也沒指望任何人能回答;身為大思想家,他有自己的答案和理想境界。《遠遊》陳述的宇宙觀和人生觀,見解不讓老莊,是道家思想的精微所在。它代表華中的哲學思想,看起來虛無,實際上多麼寬闊自在。

「道可受兮不可傳,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毋滑而魂兮,彼將自然。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為之先。庶類以成兮,此德之門。」

(譯文)「大道只能接受,不能用言語來描述。從最小的單位,到寬闊無邊的環境,都是以「大道」為規律。內心保持清靜,自自然然就能得到。不要故意去做什麼,只要專注而安靜地接受;在專注而安靜的夜裡,大道就在心裡啊!這是化育萬物、讓萬物生生不息的真理。」

把這幾句楚辭翻譯成現代人的白話──從最小到最大的單位,從細胞、身體、萬物到宇宙,它們運行和變化的規則都是相同的。這是當然的啦,上帝用真理創造了宇宙萬物,真理是宇宙萬物生生滅滅的規則。

屈原知道,一個人只要回歸單純清靜,就能像太初時期一樣靠近大道。你有什麼疑問嗎?不需要跑來跑去或找人腦力激盪,只要專注而安靜,就能接受大道,看透事情的道理,找到問題的答案。

「經營四荒兮,周流六漠。上至缺郵兮,降望大壑。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恍而無聞。超無為以至清兮,與太初而為鄰。」

(譯文)「太初,上面一片遼闊,天空還沒有形成;下面起起伏伏,大地還沒有形成。大道在渾沌裡四面八方地運行,上到裂縫啊,下到深壑。朦朦朧朧看不真切,恍恍惚惚聽不清楚。只要超脫物欲、回歸單純清靜啊,就能靠近大道。」

《河伯》形容與大道同遊的舒暢:
「與女遊兮九河,沖風起兮水揚波。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譯文)「與你同遊九河,突然颳起暴風啊,掀起洶湧的波濤。蛟龍駕著荷葉覆蓋的水車,在水上風馳電掣。登昆侖向四面張望,心思飛揚而開闊。想著遠岸實在舒暢,天色漸晚卻忘了時間。」

《悲回風》也說:
「……上高岩之峭岸兮,處雌蜺之標顛。據青冥而攄虹兮,遂倏忽而捫天。」
(譯文)「登上高岩的峭壁啊,處在雌霓的巔峰。在穹蒼鋪彩虹啊,一瞬間就能上天。」


★ 看得開卻放不下

  現實這麼黑暗,就把一切拋開,在超現實的境界裡怡然自得吧。《遠遊》說:
「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譯文)「世俗的環境這麼困窘,讓人傷懷!希望飛騰到空中,去遠方遨遊。」

屈原對天地的無窮感到達觀,卻對同胞的痛苦感同身受。他看得懂卻捨不得,看得開卻放不下啊。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
(譯文)「天地沒有盡頭,人生卻得長久地辛勞,真是悲哀呀。」

《招魂》呼喚懷王的魂魄,趕緊回到家鄉;上下四方沒有一處是安樂土,起碼可以追求現世物質的快樂吧。但是他心裡明白,物質上的經營又有什麼意義呢?敷陳了一大篇物質上的娛樂,結尾卻說:

「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譯文)「蘭草覆徑,把小路淹沒了。湛湛江水啊,上面栽種了楓樹。
在春天放眼望去,千里的土地讓人傷心!魂魄歸來,回到哀傷的江南吧。」

《遠遊》正在說「終不反其故都」(不回故都了),忽然接著說:
「恐天時之代序兮,耀靈曄(太陽)而西征。微霜降而下滄兮,悼芳草之先零。
聊仿佯而逍遙兮,永歷年而無成。誰可與玩斯遺芳兮?晨向風而舒情。」

(譯文)「我擔心時序更換,跟著光燦燦的太陽向西行。
卻看到天降薄霜,夕陽向滄海墜落啊,哀悼芳草已經早早凋零。
姑且無拘無束地遊蕩吧,時光流逝卻一事無成。
有誰與我共賞這殘存的芳草?只能對晨風抒懷。」

《離騷》的心情也是一樣的。首先用大篇幅暢談「假日娛樂」:

(譯文)「把行程轉向昆侖仙鄉啊,路途遙遙而曲折。
雲旗飄揚遮天蓋日啊,鸞形玉鈴發出啾啾的清脆。
黎明從天河出發,傍晚到達西邊的盡頭。
鳳凰撐起旌旗啊,翱翔在高高的長空。
忽然行經流沙帶,沿著赤水緩緩前進。
吩咐蛟龍在渡口架橋,求西皇幫助我涉水。
......經過不周山左轉,目的地在西海。
一千輛八龍座車並駕齊驅啊,走過蜿蜒的道路,招展逶迤的雲旗。
按照節奏慢慢走啊,神思高馳到遠方。
奏《九歌》又跳《韶》舞啊,追求一點娛樂。」

緊接著話鋒一轉,卻說: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譯文)「升上燦爛的皇天,猛回頭望見熟悉的故鄉。
僕人悲傷馬也懷戀啊,蜷曲著身子頻頻回首,不肯再向前走。」

這麼悲憫,哪能獨善其身呢?屈原不肯替自己著想,註定要當個英雄,活在悲劇裡。但是這個悲劇震古鑠今,為華夏民族帶來不自私、不怕死的情懷。

台長: 魏筱玉
人氣(6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