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16 15:49:31| 人氣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讓祝福的河流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港劇《金枝欲孽》中飾演「如妃娘娘」的鄧萃雯﹐在劉曉慶經牢獄之災後﹐給她鼓勵的一封信中說過:“一個人需要的東西很少,有一份健康和愛、一點點錢和一份工作就夠了,不滿足的是我們自己的心。對生活要有信心、希望和愛,一切就很完美了”—— 說的﹐就是老生常談的「知足常樂」。

在《金枝欲孽》中﹐鄧萃雯飾演的「如妃娘娘」﹐是一個‘鬥爭的女人’﹐擁有的﹐又何止是「需要的東西」﹐連「不需要的東西」她都擁有許多﹐但還是和後宮眾女鬥個你死我活… 但現實中的鄧萃雯﹐卻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已把許多人生中不必要的執著看透、放下了﹐不然﹐也不會寫了那樣的一封信給劉曉慶。

的確﹐就如鄧萃雯所說的﹐一個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一個人想要的東西﹐可能像個無底洞那麼無窮﹐但需要的東西﹐也就是那幾樣而已﹐而「信、望、愛」﹐則是當中的‘必需品’。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嘴巴、一個胃、一個身體…,吃得下、喝得下、穿得下的,也只有這麼多﹐所以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多出來的,是bonus,也是讓你去祝福別人的,好讓你所擁有的,不只能讓你自己生活得安適幸福,也能讓更多的人安適幸福。

這比把自己所有的往自己身上堆,卻只有自己得到好處,生活卻孤單寂寞(只顧自己的結果),還被那太多的東西壓得透不過氣來﹐難道不是件更好的事嗎?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所擁有的﹐已不再是祝福,而是負累、捆綁了,就像水溝不通所堆積起來的垃圾,神祝福的管道也在你這裡塞住了。

有人當然會說﹕“錢是我辛苦賺回來的﹐那是我應得的﹐為甚麼要分給別人?別人如果需要錢﹐不會自己去賺嗎?” —— 這話沒有錯﹐但事實是﹐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人自小出生在貧苦家庭﹐沒錢受高深教育﹐出了社會﹐也只能做一些收入不高的工作﹐甚至因為頭腦比較差或身體有缺陷﹐在競爭中就輸了別人一大截。但另一些人﹐卻是從小就含着金湯匙出世﹐能讀書的就受了高深教育﹐不能讀書的也有家族事業等着他繼承﹐就算一世坐在輪椅上﹐也可以不愁吃穿…

所以﹐你說公平嗎?也有人全家出動作苦力﹐卻就只賺那麼一點錢﹐但有人動動一根小指頭、按一按電腦按鍵﹐就有幾千萬的股票收益… 所以有許多人也就是因此而埋怨上天不公平,甚至認為這世界如果有神﹐為何會允許許多的不公平發生。但看事情不能憑表面 —— 在許多的災難中﹐有神的祝福﹐而在許多的‘好事’背後﹐潛伏着的卻是災禍。就像我之前提到、作苦力的一家人﹐他們雖然沒甚麼錢﹐全家卻和樂融融﹐小孩也個個志氣高﹐最後還憑苦學而成了學有專長之人。

神允許不公平的發生﹐有時是有其更高的旨意的﹔神讓世界不公平、傾斜了一邊﹐就是要讓「祝福的河」能流動 —— 從有的到沒有的、從多的到少的、從富的到貧的、從強的到弱的… 神當然可以讓每一個人都聰明、富有、強壯…﹐但那時我們可能人人都只顧自己、只愛自己了﹐要去哪裡學習愛和憐憫?要去哪裡學習發憤和堅強?神為我們計劃和預備的﹐總是更好更周全的。

有許多我們所得到的﹐並不是給我們自己的,而是神給了我們﹐希望可以通過我們﹐將這些東西給那些有需要的人。這些東西﹐如果我們留住了,也只能錦上添花﹐甚至無法享受擁有它們,因為它們已成了負累、捆綁。把自己有的兩碗飯全塞到自己肚子裡,不如把一碗給別人吃。神說:「滋潤人的,必得滋潤」,所以給別人祝福,也就是給自己祝福(就像給出去的是錢財上的幫助,得回來的卻是友情)。

也許你還不能或還不願分享、付出太多,那就先分享、付出你能或願意分享、付出的。不需要你捨身救人,只需你的舉手之勞(根据能力和甘心樂意的程度)。而且,若連舉手之勞都做不到,又怎能奢望做到捨身救人﹖當然﹐有愛也要有智慧﹐有人可能看你熱心助人﹐就天天上門向你拿錢用而不自己去工作。而這種人真正需要的幫助﹐就是一句當頭棒喝﹐叫他自己去找份工作、自力更生。

台長:
人氣(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散文 |
此分類下一篇:戰勝犬與戰敗犬
此分類上一篇:為缺乏而感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