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5-26 20:35:54|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六祖壇經》的心理實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六祖壇經》的心理實踐

《六祖壇經》的法門又叫做無念法門,《六祖壇經》的修行叫無念行,連帶著無念的觀念,還有許多名詞。在<般若品>有「無住無往亦無來」、「無念無憶無著」、「無相」;在<定慧品>有「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在<懺悔品>有「無相懺悔」、「無相三歸依戒」。

「無念」一詞最早見於《大乘起信論》,但《六祖壇經》是不是受了起信論的影響,不得而知;在《金剛經》有這種暗示,那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六祖壇經》不用無心而用無念,可能是怕把染著心和清淨心混淆。《六祖壇經》中所講的自心一定是清淨心,無念是指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愚迷、驕狂、嫉妒等心念所染;而且念念之中,前念、今念、後念不被前境所縛,所以「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無住無往亦無來」是用之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的,它說明了用大智慧來超越一切煩惱的事實,所以《六祖壇經》說「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它不是本來沒有而現在有,也不是現在一直停在這兒,從來沒有離開過;不能說它是有或是沒有,不能用任何話來形容它。同樣地,如果運用大智慧,便能使我們的心,不停留在任何一個念頭上,也不被任何念頭所吸引。「無住」是指現在,「無往」是指過去,「無來」是指未來。也就是在每一個念頭上面都沒有我,實際上就是無我的意思。「無憶無著」,所謂「憶」和「著」是指對過去現在未來的念頭和事物有取有捨,那就是煩惱。因此《六祖壇經》說:「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謂,即是見性成佛道。」

「無相」這個名詞也是從《金剛經》的經句而來。前面已舉過《六祖壇經》所用的《金剛經》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且《金剛經》又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其實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這三種是指眾生的自我中心和他的生活環境,壽者相是眾生在時間上活動的現象,四種相也就是眾生在時空中的關係和現象,這些叫做一切相。唯有離開一切相,才能發現無上的真如心。因此《六祖壇經》要求我們以無念得到智慧,以無相親證佛性。所謂無相是指離開內外相對的相以及體用相對的相。

《六祖壇經》的生活實踐

佛教徒的生活實踐通常是用戒定慧三無漏學作依準。依戒攝身,依定攝心,依慧指導身心的行為,這是佛法不變的原則。在受戒之前需要發願、懺悔,發願是願意接受佛法修行佛道,如《壇經.懺悔品》所舉的四弘誓願;懺悔是對於三世的罪障以至誠懇切心來懺悔。凡夫在受戒之後,對於戒律的持守,尚有違反的可能,所以還要懺悔。一次一次地違犯,再不斷地懺悔,就能持得愈來愈清淨,犯過失的可能愈來愈少。《六祖壇經》也鼓勵這一點,所以設有<懺悔品>,裡邊包括懺悔發願和受三歸依戒。然其與一般經典所不同的,是強調「無相」的觀念。無相的意思是心外無法,一切法皆是從自己的心中所顯現,歸依三寶也即是歸依自心,以「自心」歸依「覺」、以「自心」歸依「正」、以「自心」歸依「淨」,便是歸依了三寶。

一般的說法是以坐禪來達到定和慧的目的,而《六祖壇經》於此也有不同的觀點。

通常認為坐禪的方法不出於禪觀,也就是用各種不同的觀想法,例如數息觀和不淨觀,或五停心觀等,來達到身心統一及超越身心之外的目的,可是《六祖壇經》對此有所批評,它主張既不要著心,也不要著淨,也不是不動。如果著心,那是妄想;如果著淨,那是妄念;如果是不動,只有自性才能辦得到,所以它說:「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這對於傳統的次第禪觀而言,是不相同的,傳統的次第禪觀,是要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用心去放在一定的方法上,然後使得散亂心逐漸減少,以至消失而入定境。可是《六祖壇經》所說的坐禪不在於打坐,乃在使得自己的心當下不起雜念而能見到不動的自性,叫坐禪。能夠達到這樣的程度,內心自然不亂,所以也叫定,並且說這是真正的禪、真正的定。從外面看叫做禪,從內看叫做定;實際上,坐禪、禪定,是指同一樁事。

(選自《禪的生活》)

台長: 果前
人氣(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聖嚴大師開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煩惱的原因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在家居士的修行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