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10 20:41:50| 人氣1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禪詩與禪畫 文/聖嚴大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詩與禪畫 「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四句詩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這是一幅山水畫。你遠遠的看,它是有顏色的;畫裡面的水靠近了聽,卻沒有聲音;春天雖然去了,花卻不會凋謝;鳥呢?就是有人靠近了,也不會被嚇得飛掉的。如果真是這樣解釋的話,實在毫無意義。事實上,這首詩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解釋它。 一、遠觀山有色 「遠觀山有色」,從表面上來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不過當我們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時候,大概是在距離用功得力的程度還很遙遠的時候;也就是說,參禪還沒有得到力量,離開得力的境界還很遠的時候,所看到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如果你肯繼續用功,那麼用功到相當力量的時候,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吃的時候,不知道吃的是什麼東西;看的時候,不知道看的是什麼;聽的時候,不知道聽的是什麼,自己只是一味地用功。譬如在參話頭,參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忘了睡覺,不會想到吃暍,不過當人家叫他吃,他也吃,但是可能吃得很少,這便是得力。而他參的是什麼?參的是話頭。什麼是話頭呢?譬如說我在禪七里面經常說的:「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本來面目是誰?」等。 宋朝的大慧宗杲禪師,曾經講過一段開示,意思是用功的人,怎麼樣才能用上力?用上力以後又怎麼樣?他說:「常以『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二事,貼在鼻孔尖上」,到「善惡路頭,相次斷絕」之時,便是修行得力之處。 學佛得了力,一定知道來自何方,去往何處。因此,我們在修行期間,有人會為這個生與死、來與去的問題引起震撼:我怎麼搞的,作為一個人,竟不知道生從什麼地方來的?死了要到那裡去?我究竟算是什麼?又在做什麼呢? 在最近一次禪七中,有一位禪修者,到了第四天,他就嚎啕大哭。我問他哭什麼?他說:「師父,我真沒出息,我還天天發願度眾生,結果連我自己從那裡來,到那裡去,都不知道,還能度什麼眾生呢?」 在他哭過以後,浮動的心逐漸往下沉靜,一直努力的結果,好像得到一點打坐的受用;因為生死問題,使他感到非常實在。有一些剛剛接觸到佛法的人,或者是剛接觸到修行方法的人,對於生死的問題,縱然在理解上明白,在體驗上卻無法著力。這就是「遠觀山有色」的程度,距離修行得力的情況尚遠,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近聽水無聲 第二句「近聽水無聲」的意思,是說修行者,不僅知道生死大事有切膚之痛,而且緊跟著問:知道生死的,究竟是誰?接受這生死的,又是誰?有人說肉體裡面住著靈魂。那靈魂究竟又是什麼東西呢? 它的名字很多,有的人稱它第八識。如《八識規矩頌》所說「去後來先做主公」的第八識。那個「去後來先」的主人翁又究竟是什麼呢?那第八識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是「我」,是「你」,究竟誰是我或你呢?問到這裡又想到,那麼問這個問題、聽到這個問題的究竟又是誰呢?「我不知道!」不知道的我,又是誰呢?這個心裡七上八下,頭腦裡在胡思亂想的究竟是誰呢?一直逼問到這個情況時,心裡頭的疑情像一團烈火在裡面燃燒,好焦急、好緊迫。那麼這個焦急緊迫的究竟是誰呢?再這麼一直問下去,一直問下去,便叫作「參禪」! 誰?誰?誰?我是誰?我是誰?如果這樣一直問下去,問到最後,專心一意地問到自己廢寢忘食,這個時候就達到「看水不是水」的程度了。這個時候雖然更接近禪悟,但對外境已無分別,已經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情況。這個時候已被疑情籠罩,已給疑團包裹,如癡呆,如聾啞,但他心中明白,他在追問一個極無意味卻極其實在的問題。 在我們禪七里面經常發現有人大哭,哭過了之後,我問他:「誰在哭?」多半回答:「不知道!我曉得有人在哭,誰在哭,我不曉得。」這種情形已從自私固執的自我中心,轉換到了接近客觀的心態,也就是快到「近聽水無聲」的程度。這是什麼程度?通常稱為工夫著力的情況。 上一次禪七,打到最後,我叫大家參禪,參了半個小時,功力不夠的人,就用不上力,沒有辦法鑽進疑團裡去。所以要達到「近聽水無聲」這種情況也不容易。 有一次我看到某居士在禪七期間,吃飯、喝水、走路,都有點像木偶的動作。後來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說希望揣摩到進入這種情況時的滋味。可是他吃飯的時候,還是知道自己吃的是飯,看到了人,看到的還是人。可見,光從外表學樣子,是徒然無功的。 三、春去花還在 第三句「春去花還在」。春天是大家都喜歡的季節,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大地回春,萬物甦醒」。花草樹木都正欣欣向榮;動物乃至昆蟲,也都開始過新的生活。描寫春到江南,花紅柳綠,鶯飛草長的景色,充滿了歡樂的氣象。可是青春不能常駐,春花不能不謝,春去而花仍在,大概是像台灣這樣四季如春的地方了。 這個「春」字的意思,是指修行用功,到了已經見性開悟的時候,叫作破初參。當你一破初參,便是滿園春色顯現,滿心都是百花怒放,就像釋迦世尊降生的時候,藍毘尼園的滿園花卉通通在一個時間全部綻放了。這個花是什麼花?是法喜的心花,未必是草木之花,不過心花怒放時,萬物都能開花。 我問你們,我們的臉龐能不能開花?玻璃窗能不能開花?牆壁能不能開花?坐墊能不能開花?水泥地能不能開花?好,有兩個人說能開花,誰告訴你們這些東西也能開花的?事實上,任何東西都是能開花的。這有兩種程度:一是心意喜悅的自內境的反映,二是幻覺所見的世界。 在我的《禪門囈語》裡面的一篇禪七開示錄中,曾提到有一位名叫Sam Lanberg的美國學生,他告訴我,有一次他跟一位日本禪師安谷白雲打禪七:之後,一出禪堂,便見到了奇景,怎麼無處不是花,腳踩下去,也都是花。他高興,趕快回去請教安谷白雲老師:「我看到那麼多的花,是怎麼一回事呢?」那位老師就跟他講:「你見性了。」但是一說他見性,花就沒有了,他再也看不到花了。從此以後,他天天想看花,心想:那麼美的境界怎麼沒有了呢?因此一打坐下去就想看花。他頭腦裡想得天花亂墜,就是再也看不到花了。 問題出在那裡呢?這個人太執著了!看到幻境的花,花有什麼稀奇呢?不要理它,便沒事了。心在寧靜狀態時,只要一念閃過,那一念就可能留下不滅的印象,若不經過打擾,此一印象即能保持下去,一經打擾,便立即消失。 在我的禪七中,也曾遇到一位女學生,正在她用功得力之時,我問她:「枯木開花了,妳看到嗎?」她毫不猶豫地答:「看到了!」「幾朵?」「五朵。」「多大?」「傘那般大。」「什麼顏色?」「紅色。」禪七過後再問她,她就說:「老早不見了。」那位外國學生,後來老是想要看花,如此心裡就有了執著,心有所求,便不能寧靜下來,心既不寧,豈能再度見到滿街是花的景色?這個人是不是見性了?以我的判斷,離見性尚有一段距離。若不到虛空粉碎,大地落沉,完全著實和滿足,並且玲瓏剔透的程度,怎麼能算見性?以上兩人所見的花,乃是一種產自寧謐心境的幻覺的暗示,所以我要說,這是兩人很用功的結果,是一種好現象、好感覺,和神經質的幻覺完全不同。所以,諸位如果能夠用功到發現滿街是花或枯木開花的景象,應該是可喜的事,只是你千萬不要執著它,以為是聖境現前就好了。否則,老是想看花,這就麻煩了。 「春去花還在」的境界,當然要比以上的兩個例子來得高。這是形容悟境現前以後,從此就不再退失了。破了本參,又所謂「得了一個入處」,以後,就在這個情況下,繼續努力,保任聖胎,使這個情況不再往後倒退,而且日益增長堅固下來。我曾經講過不知多少遍,見性以後是會退失的。悟境可能維持一段時間,力量強的,長一點;力量弱的,短一點,然後又退失了。悟境不見,那花就不在了。發生這樣的情形,我們叫它春天到了,而又過去了。如在發生了以後,他的心境,始終保持同一種狀態,這才叫「春去花還在」。那是要有很大的工夫的人才辦得到的。所以,你們這裡有幾位年輕的同學,在我這裡的禪七期間,自以為已經脫胎換骨了,但出了禪七不久,卻又退回到原來的情況,因而感到非常懊喪,覺得無顏再見文化館的師父。其實不要害怕,不必害羞,這是正常的現象,你們還沒有到「春去花還在」的工夫嘛!工夫不夠當然會退失,凡夫就是這個樣子的,進進退退,有進,才知道修行有用;有退,才知道你是凡夫;既知道尚是凡夫,你才更要好好地用功。有些人希望從禪七回去以後,比禪七的時候更好,這是妄想!除非到了「春去花還在」的程度,不但花兒經常開,春意不褪色,反而越來越茂盛,越來越濃艷哩! 四、人來鳥不驚 第四句「人來鳥不驚」。前面的花是描寫我們的悟境。這個「鳥」描寫什麼呢?是鏡子,鏡子表示什麼?是智慧,是悟境反應出來度眾生的力量。 唯有智慧是永遠明晰和不會變的。智慧不變動,猶如明鏡不動。所以能照萬物而不走樣。鳥兒不驚,所以能夠應對一切人的訪問。 「人」是什麼意思呢?是智慧所對的境界。什麼是「人來」呢?是一切眾生出現在菩薩面前,菩薩或者大成就的禪師的智慧,是用來自度和度眾生的。眾生有種種類別、種種根性,處於種種不同的環境,要求也都不一樣。偉大的禪師,既然到了「春去花還在」的程度,他的慈悲心便會自然地流露。慈悲心的力量就是度眾生,慈悲與智慧,相互為用,真有了智慧,必具有慈悲,有真慈悲,必出於真智慧,而能以不變的智慧應萬類不齊的眾生。 智慧裡邊產生方法,無量的法門,都是從智慧產生。智慧產生法門,以智海裡面流露出來的智水,灌溉一切眾生,我要給它另一個新的角度。智慧的功能不是流露,而是反映。智慧本身是沒有條件、沒有形相、沒有立場、沒有原因、也沒有對象的。它自己本身就是這樣自自然然地,無所謂存在或不存在。 可是由於眾生不同,眾生的要求不同,有智慧的禪師和菩薩也就依其不同而給他們種種不同的救濟。不是菩薩在救濟,菩薩只是以他的智慧反映了眾生的要求。菩薩只是給了眾生自己所有的東西,眾生自己有一切東西,卻不知道有這些東西,菩薩只是幫他們一個忙,就把他們所要的顯現了出來。 假如有餓鬼出來,菩薩的智慧中便反映出餓鬼,餓鬼心內本來具備無量財寶,自性本來跟佛一模一樣。因被惡業煩惱所覆,沒有辦法自己顯現。故須得菩薩的幫助。已得自在的人,不須再表現什麼,所以無人、無我、無佛、無眾生,因為眾生需要,所以有了佛菩薩的反映。 總之,「人來鳥不驚」這句詩,是對一位偉大的禪師而言,因為他的心,已經是智慧而不是煩惱,他永遠保持著靈明朗耀、了無罣礙的悟境,所以任何境界出現時,他都絲毫不受影響。 五、廣度眾生皆不退 我以四句詩來說明禪的修行過程,但並不是說,須完成了第四階段之時才能度眾生。如果這樣,我們這個時代能遇到佛法的機會就更少了。對初學者來說,春天的消息、智慧的花朵,可能像石火光影似地在你心頭一閃即逝。春去了,花不在了,但你畢竟已見過春天的景色,也聞到了花的香味,你會因此而信心如潮漲,悲心如泉湧,熱心於自修也熱心於利人。那麼若有人問:「我從來也沒有見過性、開過悟,能不能度眾生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能」。例如一九七八年的十二月,我在台灣舉辦第三次禪七的時候,台灣大學僅來了姓黃與姓梅的二位女同學,都是初學;但在禪七結束,她們兩位回去以後,卻熱情洋溢地,見到任何人,有機會就講禪七,就宣傳佛法,聽得人家好心動。結果,以後的禪七,台大來的同學,總是最多。這一大堆人,是誰度來的?當然不是我。可見,雖在「遠觀山有色」的第一階段,已經能夠度眾生了,只有進入「近聽水無聲」的第二階段,是正沉潛於疑團之中,想不到度眾生,也無法度眾生。過此之後,「春去花還在」的第三階段,是自修及利人並重時期,「人來鳥不驚」的第四階段,則是廣度眾生而不知疲累的時候了。 (一九八一年八月三十日農禪寺,果祥整理)

台長: 果前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