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7 16:21:48| 人氣1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639-『世之長者』有幾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世之長者』有幾種

眾所周知:『長者』,梵語曰疑叻賀缽底Dr!ha-pati,積財具德者之通稱,《法華玄贊》曰:「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邁財盈,名為長者。」又,年長者之稱,如同《孟子》曰:「徐行後長者。」又,顯貴者之稱。史記曰:「門外多長者車轍。」又,謹厚者之稱,如同《漢書》曰:「寬大長者。」至於『世之長者』有幾種?依《法華義疏》開示:世之長者凡有三種,一有德長者;二年高長者;三巨富長者。茲分述之如下:
(一) 【有德長者】.略明三義:(1)有智;(2)有德;(3)清潔無瑕。以具此三義故居物之宗稱為長者,如來亦爾:(1)照理周窮謂之波若,如長者有智;(2)眾德斯備所謂法身,如長者有德;(3)萬累永盡所謂解脫,如長者無瑕。三德既圓居在物表稱為世尊也。
(二) 【年高長者】。前明其位德重,此譬于年高,以德重年高為物所敬,佛亦如是:(1)備眾德;(2)壽命無窮。以具此二義為物所尊也,此據法身為譬,以法身壽不可盡;借老人以譬應身,老人生途以窮餘命無幾,譬如來此身最後無複餘生,故《釋論》雲:「我生胎分盡,是最末後身;我以得解脫,當複度眾生;取廢化來久作譬,昔為菩薩時教化諸子,諸子違教經于劫數,菩薩廢化已久故名為老,故《信解品》雲:「自念老朽無有子息。」借最後應付子財為譬,故稱老年;老人在世既久,多所聞見諷誦今古,以譬如來具一切智者;其年衰邁,衰邁之人不久住世,譬如來非是安住三界之人;行行來久,譬老人之年積也。
(三) 【巨富長者】。世之財寶能離苦得樂,法寶亦能離生死苦得大涅盤樂;福慧具足為財富,出用不窮名無量。又眾德圓滿為財富,異於因住稱無量,多有田宅,智斷具足能生物善為田,慈悲覆陰稱之為宅。又養命曰田,安身為宅,法寶亦然,能養物慧命若田,安物法身如宅,能安養者無窮故雲多也。世富長者凡有三種:(1)內多珍寶;(2)外多田宅;(3)多諸僮仆。備此三種乃稱大富,佛亦如是:(1)內備自德如多珍寶;(2)外能生物之善及慈悲覆陰譬多田宅;(3)有神通運用譬僮仆屈曲順從,其家廣大明化處,上國邑聚落舉處以歎人,故長者為四處所崇仰。
由此觀之,如是『三類』,即通常所說『世之長者』,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所不可不知。何以故?蓋『長者』,乃當年印度人(1)尊稱年長的人;(2)尊稱有道德的人,如須達長者(須達長者,以金布地買祇陀之園林,以建祇園精舍奉佛)等,大多數皆喜歡佈施以求『人天福報』,但並不能『了脫生死』超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故 佛為須達長者說過去之長者行大施會,及其功德,不如『三歸(即皈依佛、法、僧三寶)』『慈心(即饒益有情眾生)』。
總而言之,吾等學佛修道者若欲『了脫生死』『超越六道輪回』,至少必須具備下列要件(1)深信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2)皈依三寶:佛為大覺世尊,究竟常樂,永離苦惱,導諸眾生,出迷籠就覺道,佛為教化主,故先當皈依『佛』;我佛法門,三世諸佛皆依之修行,而成就無量清淨功德,今日既欲返本還源,淨除心垢,舍佛法無由,故次當皈依『法』;以佛法不自弘,須假人弘,人能弘法,方使從聞思修,證果成佛,況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了,難了之法,既借僧得聞,此恩莫極,故當皈依『僧』;(3)嚴持戒律: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若不持戒而修行,則無由脫黏去縛;(4)堅固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佛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又說了種種法門,來對治眾生的心病,我們就當相信佛語不虛,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決定可以『成佛』;(5)決定法門:信心既具,便要擇定一個適合自己『根器』的法門來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也不可好高騖遠,以致于一世無成,最穩當的就是選擇古德所推薦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淨土宗『念佛法門』;(6)懺悔業障:因為無始劫來,迷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顛倒、分別(所知障)執著(煩惱障),障蔽了我們的『智慧德相』,以致於無法證得『佛果』;(7)積功累德:此是修福方面。最普遍的就是『佈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其次是『持戒(三皈五戒、菩薩戒等)』、『忍辱(其功德無量無邊)』,都是積功累德的方法;(8)轉識成智:最普遍的就是『讀誦大乘經典(瞭解人生宇宙真諦)』,其次是『參訪善知識』並接受其教導,或『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地念佛,只要能夠到『一心不亂』的地步,就能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如此就能脫離一切迷惑顛倒,返璞歸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7年3月26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http://blog.yebi.com.tw/blog/famscl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tw.club.yahoo.com/clubs/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club.yam.com/club/Learning/Religion/famscl/
http://groups.msn.com/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 】 

台長: 果前
人氣(1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學佛心得分享論叢 |
此分類下一篇:1640-云何為『善根之涵義』
此分類上一篇:1638-云何為『大乘尊勝小乘鄙劣』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